03.08 家長毆打老師、學生威脅跳樓、成年後打老師……教育信任危機的根本原因在哪?

逢時而生


原因,應該是目前教育制度以及教育制度下扭曲的價值觀和部分家長吧。

我們校長經常說,走在一起是緣分,一起在走是幸福。同事如此,師生亦如此。老師與學生師生一場,教他們知識,教他們道理,教他們明辨是非,學生也在教老師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這也是所謂的教學相長。每個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優秀,而大部分學生也是尊師愛師的。但是總有一些不如意,就如題主所說的,家長打老師,學生威脅跳樓,二十年後還要打老師……這些都是老師的生死劫。

作為老師,都不想遇到這種事情,好端端的家長為什麼要打老師,估計是老師打了他的孩子。

好端端的學生幹嘛要跳樓,應該是老師管的太嚴,他接受不了吧,比如沒收手機。

作為老師,我們只能是做知識搬運工嗎?講講課就夠了,學生犯錯了要不要管?怎麼管?這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下成了大問題。

制度說了,不允許體罰,不允許排名,不允許留作業。

老師說,學生屢屢違紀,勸說無效,變本加厲,我該怎麼辦?

家長說,什麼方法都可以,動手就是無能。

領導,老師有義務管好學生,不允許出現個例,否則扣分。

你看,這麼多不同的聲音,根本上就矛盾。

誰家管孩子不是紅臉白臉都有,老師真不是神,管孩子也要接地氣,留個手指印都得把老師逼死,那還能好好的嗎?老師和學生,和父母和孩子是一樣的,也是雞毛蒜皮大事小事兒慢慢磨合,不同的是,在學校是個更大的環境,除了你孩子還有人家孩子,這過程中避免不了懲戒。如何懲戒合理,我覺得家長應該和老師站在一起,這樣的話,師生之間不會被離間了,不是嗎?

最後想聽聽大家的想法,你們覺得老師體罰是無能嗎?


莞爾手工坊



碧海旁的黑馬


我就被家長威脅過,也有家長找到校長那裡告我的狀,但是這絲毫不會影響我對孩子教育的耐心和信心。我感覺在教學中不被學生理解,不被家長理解,都很正常。

下邊我想說說問題的關鍵,為什麼不去關注師生關係處的好,家校關係很和諧的案例,非要揪著這些負能量的事情不放呢?

作為一個教育者,我看到的更多是老師關愛學生,學生和家長尊敬老師的場面,那種極端現象只是極少數,卻要拿出來使勁兒操作,居心何在,唯恐天下不亂?

所以,還是煩請大家發現身邊的美吧!你總是盯著醜的東西,心情不會愉快;你總是看到美的東西,心裡自然快樂!


還好有我567


教育信任的危機主要是家長的管理心態造成的。

對比二十年前,幾乎所有的家長要求老師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孩子不老實讓老師打。那時的家長是真的讓老師打。我記得我的父母常常給老師說的一句話就是“小孩不好好學習,調皮,你使勁打”。如果老師打學生了,家長知道了,自己回家還得捱打一次。因此,我們在校不得不好好學習,更不敢違反紀律。在家裡更是有家長的嚴格要求,根本不敢有頂嘴等事情。我認為這是造成20年前學生大多數好好學習的主要原因,因為我對老師有種敬畏心理,此外還有家長對老師的極力配合。

而現在的家長在管理學生方面,既想讓孩子學習好,又不想讓老師對學生要求太嚴格。這真的很難讓老師辦到。學生家長在家對孩子的要求非常差,孩子上網、打遊戲、厭學等問題很多。更可氣的是家長在家寵著孩子造成一些孩子心理素質差、脾氣差。家長“生產”的“不合格產品”讓老師去接盤,這讓老師管理學生面臨很大困難。這是現在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困難。

此外,一些家長或許受到網絡等各種媒體的宣傳,知道老師打學生或學生出現任何問題,都是老師的責任。這造成了很多老師被家長告了。輕者賠禮道歉,重者被通報直至被開除。在配合家長方面,學生家長在家的教育就已經出現了問題。而很多時候老師卻無法得到家長的積極配合。一些學生素素質和心理素質差,老師因為家長的原因卻不能充分的去管理,這是現在學校教育的一個難點。

對比20年前,現在的家長在家不能夠嚴格要求學生造成學生承受力差、學習意志差,而家長卻怕孩子在校受委屈,根本不給老師和學校管理的權限。一旦老師管理過重,懲戒了學生,家長的做法讓老師不管去管學生。可以說,家長心態的變化是導致現在學生問題的根源。此個根源問題不解決,教育問題就很難解決。

當然,在學校和老師方面,也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需要改革。


初中人教版英語


什麼叫信任危機,似乎把所有責任都推老師身上了。別叫檢討,家長為什麼從來不檢討?因為家長和群眾根本就不是一個專業,完全可以沒有道德底線。他們對醫生是這樣,對老師也是這樣。而盲目跟風的人又太多,就像現在討論得最多的限制過洋節,到底要不要限,要,一定要,因為很多群眾做事沒底線,只有羊群效應。一個人說老師不是,一大群人就跳出來,不管有沒有有證據,不管是不是真事,只要是說老師不是的,全部當真,而且添油加醋。就拿這單20年後回來打老師的事來說吧,20年前完全沒證據的事情所有人都信以為真,還說這個老師應該判刑應該被打,但證據確鑿的學生有預謀的打人錄像就沒有人支持,更有些瘋狗又會說,為什麼這麼多人對老師有意見,難道自己不需要檢討?讓別人檢討的人是永遠不會自己檢討的。這不是信任危機,這是尋釁滋事,哪個群體弱就欺負哪個群體。

很多人說老師群體很多敗類,我就想問,哪個群體沒有敗類?這些罵老師的群體更多,100倍都有,只是沒有人追究罷了。難道真的要跟老師鬥個你死我亡你們才安心?還教育一片靜土吧。

我不是危言聳聽的,前年去重點中學交流,一個來自山區的支教交換老師對我說,有一年一名老師因為處理學生被家長毒打一頓,他乾脆就辭職不幹了,若干年後,這個家長的孩子也無緣無故被挑斷了手筋腳筋,難道真的去到這種地步你們才安心?別再欺負老師這個群體的了,哪個敗類犯事就追究哪個,但不要一杆子打死一船人,不要引發公眾跟老師的敵視,這樣對誰都沒好處。


中小學英語精修


這一系列問題出在義務教育這個根上!現在學生上學是法律規定的。政府不收任何學費。這讓人們覺得接受教育是政府部門提供的免費服務,教師是提供服務的服務員。作為接受服務的一方就有心理優勢,認為自己是凌駕學校與教師之上的。

古人是求學,需要拜師才能學藝。拜師可不是簡單的事情,老師收學生也不是來者不拒。對於找到一位願意教自己的老師必定是倍加珍惜,感激不盡,也必定勤奮學習。

而如今,義務教育狀態下,家長把教育看成廉價產品。對教師也就不那麼尊重了。我相信凡是去私立學校的家長見到老師的心情肯定不一樣。越是收費高的私立學校,家長越是敬重老師。因為他們太“貴”了!公辦學校老師太“賤”了!


勁風墨影


教育信任危機的出現的原因,在於教師地位的削弱;教師地位削弱的原因,又在於教師教書育人功能的削減。

以上提到的家長毆打老師、學生威脅跳樓,成年後打老師等現象,如果大家注意觀察,可以發現這類事件多發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即初中到小學的階段。而這一階段學生的特點是從童年向青少年的轉變期,也是行為性格習慣等的養成期,同時也會出現叛逆期;而恰好在這段時間,是家長參與教育最直接,最頻繁的時期,這就很值得思考。


也許有人會說,原來也是這樣,為什麼沒有這麼多問題,我想說,絕大部分家庭對教育的重視,恐怕也就是近20年來才開始的。家長思想上重視,不等於行動上正確,不良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太大。

家長對教育的重視,表現在對教育投入的不斷提高,伴隨著對孩子期望值的不斷提高,同時也伴隨著著對老師要求的提高。而部分老師恰恰是難以滿足家長的要求的。一是部分老師沒能跟隨時代變化,及時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二是部分老師師風師德有待加強。


為了滿足自己望子成龍的願望,家長給孩子提供的機會和平臺已經不限於學校,課外的培訓機構,優質的網絡課程,只要家長能找到,市面上存在的,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教育的要求,而且部分效果還更好;加之媒體對部分老師的不足或不當之處的大肆渲染,給整個教師隊伍造成了不良影響,教師的價值和社會地位就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懷疑。

教師社會地位的削弱,還在於不少家庭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的改善。原來老師受到尊崇,在於老師能改變讀書人的命運,而很多人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改變命運。而現在教師仍然肩負著這個責任,但很多家庭對此的需求已經不是那麼強烈,很多家長的潛意識裡,義務教育階段的老師服務性更強。到了高中,老師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的成績和未來,所以高中和大學老師的地位相應要高很多。


教師地位的削弱,還在於獲得的支持太少,約束太多。每當出現問題,家長鬧到學校,很多時候老師就難免背鍋,恰恰現在學生難管難教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一方面是家庭教育不當,導致孩子心理健康問題逐漸增多,另一方面也在於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投鼠忌器,放不開手腳。近期看到江蘇溧陽一位學生因為考試作弊,被老師批評並要求在班上做檢討,結果孩子回家跳樓,家長鬧到學校,相關部門調查情況後得出結論:老師的教育方式沒有不妥。這是很長時間以來,我見到的唯一正面支持老師的消息,當然這也是建立在老師確實無過的前提下。

所以對教師的信任危機,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還是老師社會地位的削弱。


象牙塔裡講故事


我是從教三十八年的教師。親身經歷了社會比較尊師重教到尊師重教觀念淡漠、異化的過程。我想談談自己的幾點思考。

1.《未成年人保護法》執行的偏差。本來《末成年人保護法》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偏差。在學校老師懲戒學生,一般是學生頑劣異常,屢教不改的最後選擇。但當時一些媒體為了博得受眾的眼球,抓住一些個例,不問事情的起因,只渲染體罰的結果,致使教師、學校、主管部門壓力山大,為了息事寧人,只得向家長妥協,賠款、道歉。這樣一來,一些家長紛紛效仿。致使《未成年人保護法》過多的保護了一些本當受到適當懲戒的學生。一些未成年人惡性犯罪事件屢屢發生。我個人認為:體罰學生固然不對,但倘若出現這種事情,還是走法律程序為上。教育行政部門要全面考慮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不能一味向校鬧妥協,要敢於為教師爭取教育懲戒權。處理事情要責罰相當,同時違紀學生的錯誤一定要給指出來,責令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樣才是認真負責教書育人的正道。同時建議把未成年人犯罪的刑責年齡適當提前,這樣雖然對犯罪的未成年人嚴了一些,但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要像治理醫鬧一樣治理校鬧。對於教育學生過程中出現的過當行為,教師該負怎樣的責任就負怎樣的責任,但也決不能責罰失當。對校鬧家長的無理要求也要堅決抵制。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的,要繩之以法。

3.社會各界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家庭環境對學生成長的影響。三十多年的農村學校班主任經歷告訴我,一些問題學生總能在家長身上找到問題的根源。一些學生在素質低劣的家長影響下,已經不能用正常學生的教育方法來教育,那甚至可以是談不到教育而是一種鬥爭了(當然這是極少數的)。一些專家不瞭解實際情況,把教育環境理想化,發表一些理想化的觀點,難怪人們稱之為“磚家”了。所以把懲戒權還給教師,規範細化懲戒制度,並以法律作為保障,實在是教育的大幸,國家的大幸,民族的大幸。


老農的世界


出現負面新聞很正常,哪個行業哪個職業都會有

更多關注的應該是正面的積極的師生關係、家校關係。

全國有近2000萬的各類教師,出現幾個消極面很正常

據統計全國有50萬以上的各類學校,教師有近20000萬,這個數量相當龐大。作為一個職業,聚集各類人,是人就不是完美,不可能出現完全和諧的師生關係。

對應幾千萬的學生和家長,出現極少數消極事件也是正常的

幾千萬的學生背後是幾千萬的家長,形形色色。

別說文化差異、地域差的問題,哪怕是同事相處也不見得完全是和諧融洽。出現極端化的師生關係、家校關係,都是可以理解的。

比例其實非常小。

這些事件對教師的影響其實也是很弱的,不像外界想的那麼大

誰也不願遇到這種事,但是出現了,總是要解決的。

作為人,總有疏忽的時候,總有不理智的時候,哪怕是機器也會有不合格的產品,更不要說人了。

一個職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的,教師、醫生都是如此,儘管行業受到各種非議,大都是全身心投入。

對於社會的大多數而言,不能以某個人,或某幾個人就去斷定這個行業。

當要求某個職業需要良心去維繫的時候,你應該想為什麼制度敵不過良心?


大學專業深一度


這是教師失去戒尺懲戒權,學校失去退學權之後,壞學生和壞家長們肆無忌彈踐踏學校的必然的後果!也培育了一批一批無法無天的目無法紀的人渣進入社會。

學校和教師需要權力和權威!要讓渣生和渣長們有所顧忌,要讓他們知道違法必究!入學要籤合同,違規了就是單方面毀約,就是退學。

只有將學校裡的渣子漱洗一遍,能洗白的留下,實在是不能洗白的就出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