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我们学校要求班主任把老师上网课情况做成美篇,这么做有意义吗?

宇宙最好老师


学校要求班主任把老师的网课情况做成美篇是有意义的。但是美篇做的太多了就没有意义,是形式主义的表现。

过年期间疫情突然严重起来。班主任就开始忙乱起来。每天登记学生的体温,排查学生和家长的状况,排查情况要给学校进行汇报。有点的家长配合的好,有的家长配合的不好,班主任每天都在忙碌中。这时,班主任做美篇,宣传班级抗疫活动,展示学校和家庭抗疫的决心和信心,这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转眼就到了开学时间,疫情还没有结束,开学延迟了。网课开始后,停课不停学美篇就更多了。班级、年级、教研组、学校部门科室、校党支部、校团总支等要做美篇,平均下来,学校每天都要发2~3个美篇。这样的美篇泛滥,就是形式主义了,没有实际的作用。

但是,也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比如班级每篇,一开始是班主任自己做。后来发动学生做。因为我们是高中,这个工作学生是能胜任的。

学生分成小组,分工合作。他们非常的积极,有找图片的,有写文案的,有最后编辑的。各组进行评选,选优秀的发表。学生在作美篇的过程中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每篇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学生已经成功地发表两篇高质量的美篇,家长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所以,有的事情也不能绝对的去说他对和不对。换个角度可能豁然开朗。

现在的学校教育。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老师承担着教学教育教学以外很多的事情。

学校的上级部门太多了,哪个部门都能管理学校。学校的每一个上级部门都要求学校进行汇报,这样自然就多出了各种汇报宣传的美篇,最终造成形式主义美篇在学校泛滥。

总而言之。疫情期间做那篇宣传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讲质量,只讲数量,就是形式主义。加重了学校和老师的负担。

现在,我最期待能做一个总结抗疫胜利的美篇。


知足者常乐66


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心态,更有不同的方法。

遇到好老师,是孩子和家长们的幸运,更是幸福。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儿子四年级,女儿二年级。

这两个班的老师所用方法不同,但是各有特色。其中一个老师,就是学校没要求,老师主动用的美篇。

女儿的班主任L老师,在根据学校的要求提前一周通知家长安装两个APP后,在第一天网课开学当天,依然发现网路拥堵,很难登陆,家长和孩子们都很急躁。

于是,L老师马上将文件存入网盘,让家长们登陆转存或者下载。结果,有的父母上班去了,老人在家,也不会弄。然后,L老师又马上将视频转到她的美篇上,将链接发到班级群,孩子一打开链接就能观看视频。有的家里还将手机投屏到电视上,用电视看视频,非常方便。

L老师每次都提前一天将第二天的微课内容和作业发到群里,这样上班的父母在晚上就可以将这些保存,留着孩子第二天学习。

儿子的班主任S,每周日把下一周的内容都放入云盘,但是偶然会有内容调整的时候,就要覆盖原文件,重新保存或打印,比较麻烦一些。

儿子班里有个内容我很喜欢。

三个科任老师,每一周都会选择一个时间,在微信群和孩子实时互动。

  • 有的时候提出问题,孩子们抢答,喊“停”之前的孩子都可以加学分;

  • 有的时候会点名,给那些来晚的,或没有抢上的学生得分的机会。

儿子对这个内容很积极,每次都守在平板前,抢答。每次抢到就会开心的跳起来,比玩游戏还开心。他们班里一直采取的是小组制,儿子在看自己得分的同时,也会关注其他小组成员的得分情况,有一次英语互动,一个学生被点名回答问题,可是同时被点到的其他六个孩子都给出了答案,只有那个学生迟迟没有回复,儿子着急地念了好几遍:“X,你倒是快点啊!要给咱们小组得分啊……”

我在旁边看着,觉得挺有趣,也挺有意义的。

如果学校要求老师都将网课内容放到美篇上:

对于老师:

有的老师已经在这么做了,对他们这些主动想办法的老师,自然没什么影响;但是有的老师怕麻烦,有可能就会认为是个负担,会按照学校要求做,但可能不会很情愿。

对于家长和孩子:

如果多一条路,多一个选择,相信每一个人都会乐于接受的!即使这个方式你不喜欢,你可以选择不看,用其他你喜欢的方式。如果,可以通过APP上网课,还可以通过百度云盘转存视频上网课,现在如果再加一个美篇,可以随时打开链接,随时去看,不用一层一层、一级一级的文件找下去,家长和孩子们自然更欢迎,更高兴。

疫情之下,宅得越久,人们的情绪压抑得越多,每一个人都不容易。

在生气和抱怨之前,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一下,也许就没那么生气了,也许就释然了。

  • 老师,自然希望孩子们在家里也能学得好;

  • 家长,自然希望老师安排的内容和作业查起来越方便越好。

都是为了孩子,目标是一致的。家长与老师,应该是同一战线上的,而不是对立面。明白这一点,我们也许对老师就会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也会有更多的支持与配合。

非常时期,请彼此多包涵吧!


皓月长歌正面管教


我们刚发了通知,让每个学生参加星期一的网上升旗仪式,每个学生必须把参加升旗的视频发回来,这样必须要求有一个家长在家,还得准备两部手机,一部放领导升旗的画面,一部记录他看领导升旗的画面,问题是我所在的学校是丘陵地区,而且家长已经开始忙春耕备耕了,网上升旗无可厚非,但是要求孩子们必须记录过程,还得做美篇,就不合适了吧。


峰起芸拥


我是一个普通的一线老师,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上网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几个孩子,不同的电子设备,无疑增加经济负担;学校要求家长全天陪同孩子进行线上学习,基本上不能做其他的事;甚者,家长上班,没有陪伴,各种游戏诱惑孩子,家长也会忧心忡忡。

我们学校网课开展的有声有色:备课组统一教学进步,全部学科全面铺开,班主任每天完成一个网课教学、督促、学习等方面的美篇。尤其是做美篇,报告教师、家长、学生每天网课开展情况,我觉得有以下意义。

1、展示教师积极进行网课教学。美篇可以展示语数外音体美生物地理道法历史等学科开起开全,展现学校教师层面工作是积极的,网课教学是用心的。既宣传了学校,又推出了大批优秀教师,促进每个老师都积极进步。

2、家长积极配合教师督促孩子网课学习。疫情期间,特殊时期,教师或许可以消极对待网课教学,安排学生,看一些优质课视频等等。通过美篇的宣传,我们的教师全员行动上网课,无疑给家长作出了表率。用心换心,家长更应积极配合,陪伴、督促孩子网课学习。

3、学生在家上网课的积极性得到增强。美篇的总结宣传还在于促进孩子积极进步,老师的言传身教,家长的朋友式陪伴,孩子会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中。独立停课,完成当天的作业;积极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质。从多方面锻炼自己的动手动脑等能力。

总之,班主任美篇宣传网课的好处远不止这些,我只是抛砖引玉。相信教师、家长、学生的积极配合,定能愉快的度过人生中这难忘的岁月。


荣城邹跃


很多学校追求形式,追求花样。做点事情,就要留存资料,甚至造材料,做成美篇等形式,并要求大家转发朋友圈,对外宣传。美其名曰:"酒香也怕巷子深"。

用来做宣传的精力选大于做实事的精力。

比如上个网课要天天搜集材料,天天上传,一周做一次美篇。把老师搞得精疲力尽。


春雨润花


上面早有精神,不仅给学生减压,也要为老释负。疫情之下,老师在家给学生上网课,本来就很辛苦、很不容易了,学校还嫌老师不累吗?

课上完了,老师难得轻松一下,学校又要求班主任把老师上网课情况做什么“美篇”。花费这些精力有什么意义呢?

虽然,做“美篇”也是一项技能,很多老师常玩“美篇”,但它仅仅是个人爱好而已。如果学校将它当作工作任务来要求老师,无疑就是典型的“让老师干与教学无关的事”,是在给老师加负!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学校让老师将上网课的情况做成美篇,究竟有何用意呢?

一是,让老师做成应付检查的材料。

疫情之下,学校推迟开学,上级要求各校开好网课,上级需要证明材料。从这个层面上讲,这些材料有督查意义,无可厚非。

不过,“三味”认为:班主任帮收集一下材料是可以的,但要求必须做成美篇,似乎有点过了。(或许有些老师还不懂“美篇”是咋回事呢。)

二是,或许学校做了个公众号或自媒体,要求老师做“美篇”,为的是公开“窃取”教师的智力成果。

其实,现在不少学校都做了公众号或自媒体,平时常常要求老师们将工作总结、教学心得、教学活动等上交学校,然后被发布到网上。算是加大学校的宣传力度吧。

无论学校出于何种目的,我认为都存在“形式主义”之嫌。

虽然有很多被学校要求去做的事,教师能去做做,是有好处的。但学校应从减轻老师非教学负担的立场出发,充分考虑教师工作实际,在自愿的原则上,让老师的自愿去干会更好些。

我是头条号“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时代的眼光、理智的头脑、友善的言语,与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关注,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本问题。

三味聊教育


可以这样回答你:

把网课做成美篇,如果是老师自发自愿的行为,意义会比较大,如果是学校强制的行为,那么又会变成行政命令、应付为主的打卡式行为,任其发展下去,还可能有变异性的其他恶性行为,比如要求老师一定要相互转发啊,要求家长也要转发点赞啊等等。

接来下,具体来讲一下我的观点:

1、强扭的瓜不甜:这样的事情,让老师自愿干才有意义;

对于发美篇这样的事情,愿意干的老师,不用你说,也会自发去干,并干得风生水起。不愿意干的老师,你即使行政命令下去,他也只是应付了事,大不了给你每天打卡式的拍几张照片,既不美观、也起不到好的宣传效果,估计让家长看到了如此不精致的宣传,还会对学校形象起到负面影响。

2、形式主义的东西,在疫情期间越少越好!

这样的行动,估计是领导看到了某位老师用美篇的宣传效果挺好,拍拍脑袋就想全面推广。但我认为,这是严重欠考虑的形式主义作风。出发点没错,但是过程与结果,估计不会特别漂亮。

尤其是任由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下去,在学校里成了风气,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前面讲了,这样的事情多了,领导的拍板瘾上来了,后面势必为了数据漂亮,还要跟上老师转发、家长点赞的强制性要求。

再做得狠一点儿的,估计还要填报上交“战绩”。如果真是如此,那就势必增加了老师们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结束语:

最近这段时间虽然是“延学”,但是老师们其实并没有停课。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还是特别辛苦,每天要摸排学生的情况,要组织学生上网课、要批改学生的作业。

如果我们做的事情,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假期里有收获,为的是更好、更早的开学服务,那我们多做点事情也无所谓。

但是,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就是为了搞搞政绩的内容,在平时弄也就算了。在疫情期间,大家都又焦心、又忙碌的时候,就恳请领导们不要给老师增添不必要的麻烦了。


君山老师


学校要求做美篇,要看学校的出发点,如果是为了宣传学校而虚化美篇,我觉得意义不大,我喜欢用事实说话,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1.意义不大之一:我认为这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做法。记录工作的方法有多种,比如采取分班制和教研组长负责,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班级课程情况,一般任课老师会给班主任的面子比给领导的面子还要足一些,教研组长负责学科统一进度。工作需要踏踏实实,不是几篇美篇,就证明了我们的工作做得比较好。再说一所好的学校也是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而不是靠做形势做出来的!

2.意义不大之二:这是一种劳命伤财的方法。美篇我经常做,从收集资料 ,编辑图片整理成章,一篇有质量美篇至少也得花上一两个小时(除非真是随意为了完成任务而已)!现在老师准备网课,所花精力比在学科校里上课还要多, 所以,我认为这样做老师真的会很累!

最后,我也支持通过美篇表达学校的实情,做一定的记录宣传,但毕竟是信息时代,但我真不支持每天一篇做形式主义的美化美篇!



阿舒初中思品


上网课本就把孩子、家长和老师折腾地焦头烂额,一会儿是拍照,一会儿是汇报,一会儿是讨论,招数频出,要求烦多,真是应接不暇,无所适从。

这不,又出幺蛾子了 ,要求做什么美篇,还要做得美观漂亮。有用吗?回答是肯定的,有个屁用!不过是为了给某些人脸上贴金,为了博取上级的一个好评,为了显示学校工作做得到位。于是,不顾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感受,一声令下,谁敢不从。真是学生苦不堪言,家长敢怒不敢言,班主任有苦难言。

对于这样华而不实的做法,要坚决说“不”!对于这样花里胡哨的要求要坚决抵制,不能惯他那毛病,否则还指不定会出什么幺蛾子。

作为老师,我极其反感这些无聊的做法。特殊时期,少一些要求,少一些折腾,有时间多让老师们练练内功,锻炼锻炼身体,不比绞尽脑汁做个破美篇强得多吗!


塞外的风


当然没意义!

疫情期间,老师的工作量够大了,每天忙的焦头烂额,领导们一声令下,让班主任做自己班学生居家学习的,劳动的,运动的,美术的,音乐的,写作业的,听课的等等各种美篇。

殊不知,老师得把每一张学生照片,先得从美图秀秀做好了拼图,光做照片就得半天时间,再插入美篇,编辑文字,一天时间就过去了,啥也干不了了。哪里还有时间充分备课?查找资料?

疫情期间,老师们也是居家不能外出,手头没有任何上课的资料,全靠网络查找,还得充分备课,做课件,批改作业,错误的打回订正,再二次批改,这些辛苦,领导们看不见!

当然做为一名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自己的良心,不愿意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不是为了领导的表扬,但是所做的一切,如果得不到领导的体谅,家长的认可,那就寒心了!

因此,我认为这美篇做的没啥意义!如果说有,其实就是增加了老师的工作负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