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作为一个还有九十多天就要高考的高三生,想问有没有必要专门找报名机构来帮助自己填报志愿?


我们I经常听人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也就是说高考固然需要考出高分来,但是还要志愿填报得当,才能让自己的分数发挥最大的作用。现在,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技术活,应该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了,大家对志愿填报也越来越重视,很多志愿填报机构也是应运而生,我觉得有没有必要找专门的志愿填报机构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来决定。

我们先来看看志愿填报机构会给考生们什么指导,据我了解志愿填报机构会为考生们提供以下服务:解读高考政策解读、分析高校录取规则、解读高校及专业特点、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查询高校历史录取分数、预测学校及专业分数线等等。

如果考生及其家长对以上知识一无所知,我觉得就可以考虑求助志愿填报机构,否则,极有可能填报失误。

我带很多届毕业生了,也见过不少志愿填报失误的情况,之前我对志愿填报也是一无所知,可以说有哪些大学我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某所大学在哪里,它在国内档次如何、优势专业是什么,每年录取分数大致在什么位次。也不知道有什么专业,同样更不知道某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就业方向和前景如何。当然今非昔比,我现在对这些已经非常了解了。但是我觉得很多学生的状态就是我当时那样的,比如你问某个学生将来想学什么专业,多数人会回答不知道都有什么专业可供选择。试想这样的状态,如果没有人帮助填报志愿,那岂不是蒙着脑袋跳井,跳到哪里算哪里吗!

考生不知道这些我觉得问题不是很大,如果家长了解这些知识也可以帮孩子填报志愿,这也不需要求助志愿填报机构。

我家孩子上高中后,我爱人就开始搜集和大学相关的各种信息、听各种讲座、自学各种知识,连带着也影响到了我,我们一起学习。我家孩子高考结束后,我们预估了分数,很从容地制定了几种方案,根据孩子平时成绩和临场发挥情况,结合孩子的意愿,不同档次的院校分别选择了几所,结果等孩子分数出来之后,我们基本按照既定设计选择了孩子心仪的大学。

我觉得考生需要备考,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来考虑志愿填报的事情,这个重担就落到了家长的肩上。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如果你准备充足,其实是可以自己成功地填报志愿的。我们是老师,可能在这方面学习起来更有优势,但是我建议家长即便是想求助志愿填报机构,自己最好也要懂这方面的知识,毕竟这事关孩子的命运和前途,怎么可以完全放手不管呢?

现在距离高考只有90多天了,我建议考生全力备考,志愿填报的事就不要想了,你们的任务是考高分,毕竟分数高了才有更多地选择空间。但是家长我觉得不要闲着,应该去学习一些有关知识,给大家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到大家。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这么丰富,各种网站上有很多自媒体作者,他们经常发布一些大学、专业等方面的文章,大家可以关注他们,向他们学习。我自己在悟空问答里也答了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大家如果感兴趣,敬请关注。

2、借助相关书籍

学校一般都会给学生发一些书籍,比如《某某省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指南》《招生与考试》《某某省普通高校招生章程》,这些书有的发得比较晚,但是可以参照上一届的学生的,除了每年高考政策有变化之外,其他内容大同小异。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起码可以了解高考政策、高考录取规则或其他各种规定等。当然,家长还可以购买一些更加专业的书籍。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3、咨询亲戚朋友或在校大学生

家长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亲戚朋友家如果有孩子在某个行业,就可以询问这个行业的工资待遇、发展前景,为自己孩子将来选择行业做准备。如果身边有在读的大学生,可以向他们了解所在城市的情况、大学学学习氛围、保研率等情况。总之,多问问过来人,虚心取经,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规避对方失败的教训,从而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最后,提醒一下,如果选择志愿填报机构,一定要擦亮眼睛,防止受骗。尽量选择哪些规模大的,口碑好的机构,那些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认真负责老师会尽可能地在不浪费分的前提下,为你选择心仪的大学和专业。至于说费用问题,我觉得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来决定吧。


道道快谈


我们经常说高考七分靠成绩三分靠志愿,才能有一个理想的未来。作为一名高三考生的家长,目前我也面临着高考填报志愿的问题。有没有必要找专门的报名机构来帮助填报志愿呢?我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大人和孩子对填报志愿都不特别在行,也不认识相关的专业人士,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钻研志愿的填报,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找个报名机构来帮助自己填报志愿是可行的。

如果家长有充分的时间钻研或者认识相关的人士,很多考生也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高考的志愿填报。当然我们还可以依靠便利的网络条件,来淘取更多有利的信息。



找专门的报名机构来帮助自己完成高考志愿,省去了自己很多搜集整理的工作,让选择的范围变得更明确,对有意愿学校和专业更了解。

现在高考报名的机构很多,也是良莠不齐,而且很多志愿填报机构收费很高,据往年高考的家长说,咨询普通的高校6000起价,重点高校10000起价。既然花这么多钱,一定要找一家比较靠谱的,能够给孩子更多一对一的指导时间,高考填报志愿的经验比较丰富,自身的求学经历也比较丰富,最好是学历比较高一些的咨询师。

报名机构往往根据我们的高考分数和在省内的排名,参考往年的排位,帮我们筛选出分数段内的学校,帮我们评估哪些学校比较保险,那些学校有一定风险。其实我们在听这些辅导机构的时候,也要有我们自己的判断,尤其是在平衡专业和学校,学校和地域之间的问题上要有所取舍。还要考虑孩子的兴趣特长,毕竟所学专业对自己未来几年甚至一生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不找志愿填报机构,自己也可以完成高考填报志愿的工作。

我现在就经常搜集一些相关的高校报考信息,想等到开学之后,根据学校下发的高考志愿指导资料,自己进行分类整理。把孩子有希望进入的学校及专业、分数线、专业特色、就业前景提前了解一些。

同时可以借助于先进的网络资源,从今日头条、知乎等平台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对孩子比较向往的学校和专业,和往年考上的学哥学姐多打听,应该更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还有很多大学的贴吧,也有对该所学校专业及就业情况的阐述,这些都是我们搜集信息的途径。

总结:高考志愿填报对于高考考生的意义不言而喻。同等的高考分数,很可能因为志愿的填报产生天壤之别,甚至于因为填报的失误导致于复读。因此我们还是应该慎重对待。选择支志愿填报辅导机构,也不能完全听机构的建议,无论家长和考生自己都要有主观的判断和筛选。


轩老师谈教育


作为一个还有九十多天就高考的学生,想问有没有必要专门找一个报名机构来帮助自己报志愿?

随着高考的临近,学生和家长除了为孩子的考试成绩焦虑,填报志愿工作也逐渐提上日程。很多考生和家长都在为该不该找参考机构填报志愿而纠结,下面波波老师结合自己孩子的高考填报志愿经历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正确看待填报机构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一分为二,没有绝对。

首先,填报机构有专业的、权威的机构,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合理规划考生的志愿,做到利益最大化;也有滥竽充数、混水摸鱼的所谓志愿填报机构,利用一部分家长的紧张情绪将高考志愿填报工作过渡神秘化,因其不够专业致使学生浪费分数,损失钱财,贻误前程。

其次,虽然现在志愿填报机构应市场需要风生水起,但高考志愿并非必须找机构填报。

此事因人而异,如果考生家里条件好,又能找到靠谱的机构,找机构填报省时省心;如果经济条件不好,又没有靠谱的机构做指导,则没有必要找机构填报,浪费金钱的同事,很可能不如自己填报的理想。

二、自己如何填报志愿

其实,填报志愿不是一件科技含量多么高的事情,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搜集数据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我们自己完全可以为自己填报出最科学合理的志愿。

目前距离高考还有九十天,考生应当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确定自己填报志愿的原则:是地域优先、专业优先还是院校优先,特别是高分考生,因为可选择的机会多,基本原则一定要明确,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可以筛选出一部分数据。最好打印出来,方便查阅。

比如我去年给孩子报志愿的时候,找到的这份近几年各省高校在黑龙江招生人数汇总表,按地域划分高校,还有当年投档线和位次排名,如果你想去北京,这张表上的所有学校一览无余。

2.做好数据搜集工作:这点很重要!

目前高考还有九十天,在这段时间由家长负责事先搜集填报志愿要用到的数据,其中包括近三年你所在省份的一分一段表,这个网上都可以找到,打印出来备用。

根据孩子目前的成绩,上下各浮动20分左右划出一个成绩区间,以10分为一个段,整理出孩子可以选择的学校。如下表:

我孩子平时的成绩600分左右,我分别就580---590和590---600两个区间,根据这个分数在2017和2018年高考中的位次,筛选出孩子有可能投档的学校,然后再从中筛选重点目标院校。

针对几个重点目标院校的各个专业,再做出一个表格,如下表是我在目标院校中筛选出来的合肥工大、哈工程和兰大各专业录取位次:

这样等孩子的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就在这些被筛选出来的院校中重点选择,节省了好多时间,最后的志愿也一定是最合理的

总结: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工作,每个孩子情况不通,所以即使分数相同,志愿也不应该是一致的。

我的观点是:如果条件允许,志愿填报一定自己做。毕竟,把自己孩子的前程交付给一个从来不了解孩子的人,我是万万不放心的!

最后,祝高考学子金榜题名!


高中语文波波老师


如果父母或者其它亲人,对你特别了解,而且花了很多时间研究过报考相关知识,可以自己报考,否则,建议你找机构报考。

志愿填报涉及到的内容很多:

1、对大学的了解。一所大学的层次、历史、优势专业、地址、发展前景都很重要。

2、对专业的了解。考生适合什么样的专业。本科专业分为十三大门类,五百多个专业,必须清晰知道自己最想学的专业,以及相关专业。否则,报错或者错过理想的专业都很可惜。还有一些专业比如医学专业跟以后的执业医师资格证,必须提前知道。学法学、学建筑、电力等等都有行业非常认可的高校,需要去了解。

3、对录取规则的了解。本省涉及几个批次,不同批次之间蕴藏着什么样的机会,如何策略地使用调剂和不服从调剂,被学校投档后什么样的专业录取规则都决定你填报志愿的细节。

4、对往年历史分数的了解。建议有一套以上的软件可供查找至少4年的历史数据。

在填报志愿之前,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想好院校、专业、城市对你来说哪一个最重要。



刘医药化工


有必要,因为一般机构都了解每个招生的人数,要多少分儿,就是根据你的学习情况,能够比你自己盲目报的要好,但这也只是辅助手段。

高考最重要的还是高考成绩。这90来天要想查漏补缺,好好的学习,也能提不少分呢。特别是你认真的把高考题以及你们考过的题,那些曾经做错的题都把它认真的做一遍,总结一遍。会对你的高考起很大的作用。

最好希望你不要认为这几十天太短而放松学习,你一定要一面认真的学习,然后呢再找一个机构指导你报名,这样你就万无一失。

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顺利。


Xin神英语


我就是找专门的机构填的志愿。但是,我觉得填志愿这件事情,真正难的不是进一个你能选择的最好的大学,而是确定一个你想要的专业或者方向。

如果你的方向明确,身边又有这样经历的人,那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比对往年录取的人的市、省排名,几乎可以推测。而且,好像百度也有这样的功能。

如果没有经验,而且实在不想去搞清楚中间的弯弯绕绕,又很惧怕“录不上”这样的情况,你可以去找机构。

我还是很想说,填报志愿可能真的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一定要通过这个很短的时间了解你自己的兴趣,了解你想学的专业,才会不留遗憾。


扇贝will


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专门找报名机构来帮助自己的。下面从两点来分析一下我的观点?

第一点、寒窗苦读十几载,是为了能让自己考上一个如意的大学,是为了能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从而去到更大更好的平台认识努力向上有朝气的优秀的同龄人。而最怕的一点就是填报志愿的时候出错,一旦出错,又可能毁一生也有可能是要重新复读(复读要多一年,压力很大)。所以填报志愿得非常谨慎、慎重,多加思考,想想自己努力了那么多年,最后因为调报自愿而出错或者被调剂去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学校读四年,这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

第二点、要找就找那些专业的高考志愿报名机构。尽最大的可能让我们花了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答案,做出了我们心中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最合适的选择。高考自愿报名机构,根据你的分数和你自己的意愿,最近好几年的全国高考分数线的具体情况表,给你做出好几个学校和专业供你选择。例如他会结合你现在分数,到底是重点还是本科还是专科?再结合你到底是想在那个城市读大学,或者读那个方面的专业,例如是师范类?还是医学类?还是建筑类?还是经济类?从而找出符合你意愿的学校和专业。所以这样子你就会比较省心,减少在填报志愿上出的错误和纠结,从而让你找到自己认为的最合适,性价比最高的大学。

综上所述,我认为是非常必要找专业的填报志愿机构来帮助自己填报志愿的,还有90天左右的就高考了,不要因为觉得机构帮忙填报志愿而稍有松弛,要绷紧神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抓牢基础,努力拼搏!希望你在高考中能考到理想的成绩去到理想的大学。


追梦人MVP


我是自己报的,12个平行志愿我当时报了十个,其实报的时候就知道第一志愿稳过,挺心疼分的,但是学校名声好、历史悠久、考研率、就业率高,同类型学校里录取分没有这么低的,就狠心报了,现在大二了,挺后悔的,因为第一志愿是我爸妈想让我学的,我想学的放在第二志愿了,现在看着第二志愿那个专业发展前景广阔,还是挺无奈的[捂脸]


啥都不是yao


首先,很荣幸可以为你解答问题,接下来我将利用自己的一些知识以及经验给出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和给你的建议。

“作为一个还有九十多天就要高考的高三生,想问有没有必要专门找报名机构来帮助自己填报志愿?”

对于高三学生来讲,选择志愿的结果50%的决定了我们最终要去的大学。因此填报志愿还是很重要的,那么究竟有没有必要去找报名机构来帮助自己填报志愿呢?我将分几种情况下具体的讲述一下我的建议:

家长对填报志愿有足够的了解,是不需要找报名机构的

高考考察的不仅是学生自己,还捎带着考察了学生的家长,有些家长会在孩子刚上高三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去了解志愿该如何去报?好的大学又有哪些?适合自己孩子这样的成绩的又是那些?距离如何?城市如何?可以选择的专业又有那些?等等。

那么对于家长早早的就在为选报志愿做足了准备的情况,是没有必要去找报名机构来帮助自己填报志愿的。

学生自己心中有了想去的学校,是不需要找报名机构的

虽然说大部分的家长还是会干涉孩子对志愿的填报选择的,但还是存在着一部分的家长是完全的将决定权交于孩子的,尤其是当孩子自己在刚上高中的时候就已经选择好了自己将来想要上的大学,而孩子的成绩和各个方面都是满足的。

那么针对这样的情况,也是没有必要去找报名机构的。

学校或者是政府有专门的开办专门的志愿填报讲解活动,也是不需要找报名机构的。

大部分的学校都会给高三学生讲解如何填报志愿的,报考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的区别以及专业的选择,以及每个学校每年的录取分数幅度变化等。并且我们有任何不懂的地方也是可以去找老师,

然后老师会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给出建议的,大部分的老师给出的建议都是可以采取的,但是在此我想提个醒,虽然说大部分的老师都是好的,但是在填报志愿、选择学校这个事情上也是会有个别少数的老师会通过说服学生选择固定的学校而赚钱,因此,作为学生自己要仔细的辨别清楚。

其次就是除去学校和老师,部分区域的政府也是会免费的举办一些演讲类似的活动,目的在于给家长讲解如何给孩子选报志愿。那么家长和孩子是可以一起去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如果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去学习如何填报志愿,那么也是不需要去找报名机构的。

需要选择报名机构的可能情况

1. 不管是学生自己还是家长,对于填报志愿完全不懂,而学校和老师给的建议也是模模糊糊的,没有实际的可以采取的建议。

2. 学生和家长之间的选择不同,互相都说服不了对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去通过专门的机构的一些建议去决定最终的选择。

3. 学生的高考成绩在填报志愿中的风险很大,志愿的选择最好的结果就是,在自己选择喜欢的学校时,自己的分数满足学校的要求,那么这个时候分数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因素,但有些时候学生的分数是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区域,就属于那种高不高,低不低,选择好一点的学校可能不会被选上,选择低一层的学校吧,相对比学生的成绩来讲实在是有点亏,那么针对这样的情况,学生和家长是可以去寻找专业的报名机构来填报志愿的。

选择专门的报名机构需要注意的事项

当我们决定了要选择专门的报名机构来填报志愿的时候,学生和家长就一定要先选择一家好的报名机构,既然是花钱来给自己孩子填报志愿的,那么久不要害怕麻烦,仔细的去找一家信的过的机构。

其次就是,在和报名机构交流具体的填报志愿事项时,家长和学生还是需要适当的坚持自己的看法的,不能完全的听从对方给出的建议,丝毫不去考虑这个建议是否有不恰当的地方。如果对方给出的建议是真的既合适自己孩子的成绩学习情况,又符合家长的其他要求,那么是可以完全的接受的。

结束语:

选报志愿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那么我还想对学生和家长说我认为还是蛮重要的几点:

1. 家长不要强制性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要要求孩子必须选择那个专业,不能选择一个没有“前途”的专业学习,或者是要求孩子必须在家所在的城市,不能离家太远。还有就是家长万万不能私自的给孩子填报志愿。

2. 在确定最终的选择之前,如果可以的话,家长和学生尽量先去学校实地考察一下,重点去看一下这个城市的实际发展,城市的构建、交通是否便利以及学校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学校的大小、宿舍的环境和一个宿舍多少人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因为还是存在很多的新生在报道之后会萌发出不想上的想法,也有真的直接退学的,我大学的时候就有一个学生报道了,但是最终没有来的事例。

3. 专业的选择有的时候比大学的选择更为重要,还是具体发生过的事情,我大学上的是师范学校,学习的专业就不具体的讲了。开学不到一个月,单单我们班级就转出去了十个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不管是高三学生还是家长可能都有听说过, 到了学校专业不喜欢是可以转专业的,但是很少有人告诉我们转专业很难,不仅需要找关系还需要花钱,因此,我认为专业还是需要好好的选择一下,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去选择。

我是专注于教育的 @不语姑娘,欢迎你关注我。以上是我针对这个问题给出的回答,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同的见解欢迎在下方发表。


不语姑娘


没必要,现在报志愿是“知分、知位、知线”,已经很透明了,年年的录取情况都差不多,基本没什么大的变动,您给我一个位次,就能理出个十所高校左右的范围。高考的学生都有报考的小册子,好好钻研一下,再问问班主任或高三老师的意见,八九不离十。建议您对孩子可填报范围内高校的专业和就业方向作一个了解,可能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