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唐朝建筑的特点与社会风貌,为何南方建筑材料多为竹木材质?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最闪耀的一个时期,不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并给后世带去了深刻的影响。而不论看待那个时代的发展,都离不开衣食住行这四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今天我们主要深入探讨一下唐朝的建筑风格、特点以及它与唐朝社会风貌之间的种种关系。

唐朝建筑的特点与社会风貌,为何南方建筑材料多为竹木材质?

唐式建筑的特点

基址恢弘

首先要想了解唐式建筑,就必须要清楚它的特点,唐朝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有三个。最突出的特点唐朝建筑的基址都非常恢弘,每栋建筑个体也非常高大,充分体现出了唐人简约大气的审美观念,也正是这种宏伟高大,从而赋予了唐代建筑更加迷人的色彩。

而相比唐朝而言,宋朝的建筑则相对更加简陋,在气势上也不如唐朝那样宏伟大气,这一发现来源于清朝顾炎武的《日知录》。据他的记载在当时所能见到的唐代时期的旧址中,城墙都非常宽广,街道也一律宽直,屋宇之宏大更是让其震撼。在顾炎武的所见所得中,不仅让我们认识了唐朝建筑的特点,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唐人的审美观念。

唐朝建筑的特点与社会风貌,为何南方建筑材料多为竹木材质?

而历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反思作用,通过小的细节往往能够得到更深的认识,即通过唐人的审美观念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当时时代的一种精神面貌。唐人骨子里的那种自由奔放、肆意洒脱、不拘小节的思想,同样也体现在了他们的建筑上。而唐以后,中国人的性格开始逐渐走向了了内敛,通过建筑体现出来的则是建筑的日益精致,精致故然也有其优点,但却总是缺少了一种自由奔放的精神气质。

布局合理

唐朝建筑的第二个特点即唐朝的建筑群布局日趋合理。在当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集聚在一起的建筑群,所以人们当时关注的也不再是单一建筑个体的美观,而是越来越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整个建筑群的部署上。在众多的宫殿遗址例如大明宫、华清宫等都体现出了这一特点,这些宫殿遗址错落有致且布局合理,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园林化色彩。

唐朝建筑的特点与社会风貌,为何南方建筑材料多为竹木材质?

外观庄重大气

再者就是唐代建筑外观庄重大气的特点,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唐式建筑的屋顶上。唐式建筑的屋顶相比其他时期的建筑屋顶来说更加特别,这种屋顶比较浅,但是出檐非常深远,挑檐也非常大,除此以外还有些极其雄伟壮观的斗拱,这一点与宋朝以后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宋代以后的建筑,屋顶部分的挑檐逐渐向内收缩,就仿佛意味着中国人的性格也逐渐变得内敛一般。那么除了受到社会风貌影响而造成了这一建筑特点外,唐式建筑的这一特点是否还受到了其他现实因素的影响呢?

唐朝建筑的特点与社会风貌,为何南方建筑材料多为竹木材质?

答案是肯定的,之所以唐代以前的中国建筑都有出檐深远的特点,主要还是因为从先秦到隋唐的建筑中,多数民居的墙都是泥墙而不是砖墙,这样的现很容易会造成一个问题,就是在下雨的时候如果出檐的部分距离泥墙太近的话,就容易造成渗下来水滴打湿泥墙,从而危害到墙体甚至整座房屋的安全。所以出檐部分这样设置也是出自安全的角度来考虑的,何况这样设置也能让房屋看起来更加的潇洒飘逸,体现出唐人肆意洒脱的气质,所以这也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法子,真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整体的了解了唐代建筑的特点后,就更加方便大家更加细致的认识唐式建筑,接下来就更加细致的为大家揭秘唐式建筑的奥秘。

唐朝建筑的特点与社会风貌,为何南方建筑材料多为竹木材质?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唐朝时期的官衙,想必大家都会感到疑惑,每个朝代最具代表性的难道不是宫廷建筑吗,为何要介绍官衙?

这是因为唐朝时期的官衙与大多朝代都有明显的差别,很具代表性。唐朝中央的各级政府机构斗比较小,但地方上的州县级政府衙门大多比较较大。其实细想一下,这么做也是可以理解的,就像我们当代的首都北京一样,越是离中央近的地方,办公的机构越多,当然寸土寸金,每一片资源都要利用到极致;而地方的州县衙门则相对自由,相对偏远,土地资源没有那么紧张,因而地方衙门的占地也比较大。

唐朝建筑的特点与社会风貌,为何南方建筑材料多为竹木材质?

而唐代官衙之大除了体现在占地面积上以外,同样还体现在了它的数重门上。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的建筑群中只要稍微级别高一点的都会设置多个门,这与中国人的某些精神观念也有关,这就是中国人所讲究的排场。除此以外,唐代的官衙甚至还会设置马厩、仓房、鞠场等娱乐场所,真是小小一个官衙,讲究到不少,该有的排场一样也没落下。

再来就是最重要的民居,通过民居也能看的出某一时期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而老百姓的生活如何也同样能够体现一个时代的经济文化状况,因而了解唐朝百姓的民居也是很有必要的。唐朝时期的民居不论身份贵贱,基本格局都相差不大,主要以四合院为主。

唐朝建筑的特点与社会风貌,为何南方建筑材料多为竹木材质?

但是当时的四合院又与我们当今的北京四合院存在一定的差别,二者并不是一样的。明清时期保留至今的四合院大多比较方正,而唐代的四合院则更加的狭长一些。而身份稍微尊贵的人所住的房屋除了规模,装饰更加贵气一些以外,在主要的格局上基本是与平常的民居一致的。

为何南方建筑材料多为竹木材质?

除了以上提及的有关唐朝时期建筑的内容以外,这里还必须介绍一下唐代的建筑材质。在上述内容中也提过唐代主要的建筑主要是泥制的,但这样概述多少有些片面,其实唐朝时期的建筑材质在南北的地域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并不像我们今天这样不论什么地方,建筑材质都是统一的钢筋混凝土。

唐朝建筑的特点与社会风貌,为何南方建筑材料多为竹木材质?

在当时的北方地区也就是政治文化中心地区,因为经济文化水平相对更高,所以在建筑方面所采用的材质也更加高级,大多都是木料瓦砖,还有夯土,且建造房屋的技术工艺也更加的成熟。而南方地区,则因为距经济文化中心较远,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也要相对落后一些,所以南方地区的检验技术与北方相比也要更落后一些,材质也没有太多的讲究,主要就是就地取材。

而我们也知道,南方地区竹木茂密,所以在南方地区的房屋建造也主要选取竹木材料,极少出现瓦房。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现状,使得当时在南方地区的安全隐患较多,由于竹木较多,且房屋又是竹木结构的,所以很容易发生火灾,而且一旦发生火灾,经常容易一烧就是一条街,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唐朝建筑的特点与社会风貌,为何南方建筑材料多为竹木材质?

发展到后来,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改越多的北方官员被派往南方任职,与此同时也将北方的建筑模式带去了南方,并通过大力的推广,逐渐促进了南方建筑技术的发展。

通过以上对唐朝建筑的解析,不仅让我们初步认识了唐式建筑的特点,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唐人的精神面貌,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