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汽车启动后,转速表是否要低于1000再行车,什么是正确的方式?

程文顺


汽车刚刚启动,各项功能都有预备的时间,基本在10秒左右,这也是常规的热车,包括各项主动安全功能都需要准备时间,尤其是冬天,短时间的热车,可以更好的保护发动机和变速箱,因为发动机需要达到90度,才是最好的状态,在低温情况下,发动机做功是有负担的,所以夏天启动车可以等10秒在行驶,冬天可以热车3分钟在行驶


汽车在通电后会有很多指示灯亮起,包括发动机故障灯,安全带灯,ABS灯,水温灯等等,可以等到所有灯灭了之后在行车,这也是比较简单的方法

冬天天气很冷,汽车的油液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准备,所以冬天热车是必要的,对于发动机和变速箱有保护作用,同时也能够延长汽车使用寿命

总结:汽车启动后都有自检,自检后指示灯都会熄灭,可以等到各项指示灯熄灭后再行驶,汽车的状态会更佳


色彩车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所有车主都说,燃油车驾驶之前要热车,热车的标准就是发动机转速降低到怠速转速后在开车,这一驾驶方法对不对?问题出在哪里?“汽车概况”给大家唠唠!


现在的燃油车需要热车,但是大部分车主热车方法都不对,发动机热车,并不是让发动机原地怠速不走,也不是让发动机转速低于1000rpm再开车,热车的主要目的是让发动机机油充斥各个运动零部件之间,保证零部件充分润滑,这样车辆热车就已经完成。

一般情况下,车辆怠速热车30s到一分钟,根据外界环境温度而定,在夏天的时候,车主热车二三十秒足以,冬天时,车主热车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一分钟足够;不要以为这个时间很短,要知道,车辆发动机润滑依靠的是机油,而机油都是由机油泵提供能量,发动机在机油泵的作用下,10s内,机油就可以触及到发动机各个零部件,大家知道这一点,就不会担心自己热车时间短了。



从上述角度,车主完全没有必要等到发动机转速降低后再开车,车辆在冷启动时,发动机转速很高,一般在零度以下,发动机转速都要在1500rpm以上,温度越低,发动机转速越高,车主等待发动机转速下降至怠速转速,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我们必须要清楚,车辆长时间怠速,发动机容易产生积碳,尤其是在冷启动的时候,发动机汽油雾化效果较差,发动机燃油效率超低,很容易附着在发动机零部件表面形成积碳。


正确热车方式?

现在正确的热车方式是,车主启动车辆,怠速热车,冬季热车时间1分钟,夏季热车时间控制在30s,车主可以根据外界环境温度酌情把握,怠速热车后,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上升以前,车主应该小心谨慎驾驶,不要猛踩油门,发动机转速尽量控制在2500rpm以下(一般情况下,发动机会进入热车模式,变速器升档延迟,发动机转速较高),待发动机冷却液上升后,正常驾驶即可。

发动机怠速转速为何较高

而实际上,发动机冷启动时,怠速转速较高实际上另有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排放,防止发动机熄火。

现在汽车排放法规已经进化至国六,为了达到该标准,现在车辆的排气管位置统一配备了三元催化器,三元催化器有最佳工作温度,一般情况下,最佳工作温度在350~800℃之间,为了使三元催化器快速升温,车辆在冷启动时,会刻意增加发动机转速,增加发动尾气产热量,使得大量的热量用于提升三元催化器温度,待温度上升后,发动机转速才会降低!


发动机在冷启动的时候,零部件温度较低,零部件之间阻力很大,如果发动机转速太小,很容易导致发动机突然憋死至熄火,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必须要提升发动机转速!


汽车概况


有人说在看待一台车发动机性能表现是否出色的时候,重点可以观察一下车辆,在冷车启动的发动机转速表控制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准,如果是在1000上下,那么足以说明这台车辆的发动机性能是相当不错的,如果达到了1500以上,那么发动机的汽车性能可能会相对较差一些,而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还是比较有科学依据的。

很多车辆在冷车启动后,转速表基本上会控制在1500转以内,但是有些车辆可能由于发动机本身的问题,或者是由于车龄较老,转速可能会稍微高一些,像我个人的车辆如果在启动之后,转速基本上是保持在1000~1100转左右。我们普通车主在看待车辆启动后的转速时,只需要保持起步时较低的转速,或者是稍微等待个一两分钟,让发动机有个热车过程即可,特别是部分新车型,使用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在冷车启动时,它的怠速转速一般都是比较低的,这时候只要保持车辆不是以较快的速度行驶,一般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车辆冷车启动时,由于发动机内部的各个零部件并没有充分润滑车辆的运行环境并不是非常好,所以,怠速过高或者是过低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要想让车辆发动机运行效果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那么就应该始终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运行速度,或者说是行驶速度,让车辆有一个充分预热的过程,尽可能的避免冷车启动后直接加大油门行驶。这种不好的习惯,很有可能会在后期漫长的用车过程中对发动机造成持续的伤害,等到车辆年限增加后,很有可能会增加发动机变速箱等重要部件出现故障的概率。

市面上绝大多数车辆在正常有热车过程之后,转速都会普遍集中在1000转左右过高或者是过低的怠速转速,都会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发挥过低的怠速不利于发动机的稳定运行,很有可能对内部零部件造成一定的伤害,过高的怠速转速,则会加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及增加车辆的燃油消耗。因此绝大多数车企会尽可能让他们推出的车型能够保持在一个比较平均的水准,让车辆转速始终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

那么如何让车辆的转速表始终保持一个比较平均的水准,又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正确对待出现的问题呢?我个人觉得冷车启动后,我们首先要观察车辆的转速,是否处在一个平均水准线上,也就是转速表是否保持在1000上下左右的这个范围内,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正常来说,车辆启动之后在原地等待30秒左右,发动机就可以逐渐进入一个正常工作状态,发动机转速无论是此前或高或低都会慢慢回复到一个平均值,差不多就是在1000上下左右。

如果车辆的转速始终保持过高或者是较低的一个水平,那么可以检查一下车辆是否有开启空调功能,在关闭的这个功能之后,发动机减小了一部分的负荷,那么很有可能也会让发动机转速回复到一个平均值,如果还是不行的话,那么可能要到修理厂去检查一下发动机的内部零部件是否出现了一定的损伤,该更换的需要及时更换,或者是可能没有及时对车辆进行正常的维护保养,那么该做要做。


鸿渐谈车


汽车启动后,不同车辆的转速是不一样的,手动档和自动档也有差异。

我的吉利帝豪2018款自动档的,无论是夏天和冬天,启动后,转速都是900转。

题主应该是问的冬天启动车辆的问题,其实在冬天启动车辆,如今不需要注意那么多了,特别是在南方。在这里说说我的经验吧。

1、原地热车可以有,但是不要太长

其实所谓的原地热车,来源于以前的化油器车辆,当时车辆都使用了化油器,而在天气寒冷的时候,以前还可以看到用火烧,或者浇热水,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的汽车早已采用电喷或者直喷技术了,在南方这样的冬天,是不需要长时间原地热车的。

那么热车时间多久合适呢?


建议半分钟即可,主要是让车辆引擎声音恢复正常就可以了,而且可以让机油开始流动起来,保护爱车。这半分钟内,刚好可以检查车内仪表等,系上安全带等。

热车时间过长,不但不利于保养爱车,还会产生积碳,损害发动机,增加油耗。

2、前三五分钟让车辆保持低转速行驶

这个低转速,需要根据车辆的差异来看待,本人的车市内行驶一般都是在1600转左右,所以我会控制在1300转行驶一段时间,而这个时间刚好是出车库,小区,通过拥堵路段,车速一般也是保持在10到15KM/H之间,刚好彻底热车完成,一般走完这段路,时间刚好,发动机温度也上来了,暖空调也可以开启来了。


其实汽车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脆弱,所以不需要太教条主义,根据自己车辆的情况来就好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大家,谢谢!


湘华说车


汽车启动之后无需等待转速回落再行车

汽车冷启动发动机转速升高,其原因并不是因为发动机刚睡醒有「起床气」,这一设定的目的是提醒驾驶员快速行车以免浪费燃油并增加排放,下面来解释一下冷启动升转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过度冷却

长时间停放的车辆发动机与冷却液温度会降至与环境温度相同,比如气温为零度则发动机机体与冷却液也会是这一温度。而燃油动力汽车的内燃式发动机对温度非常敏感,其运行原理是通过燃烧燃油产生热能,并将热能通过活塞连杆曲轴等机械结构转化为机械能(动力)。热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能量,参考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解释,热能会从高温环境与物体无序传导至低温物体,亦或者理解为低温物体能吸热,这就带来了过度冷却的问题。

综上所述,发动机产生的热能在去掉正常的冷却运动与进排气损耗之后,该类机器能够以35%左右的比例将热能转化为动能。但是在冷启动时由于机体与冷却液温度很低,此时这两种物体会高效且快速的吸收燃烧产生的热能,且吸收部分包括本应该转化为动力的热能。

这种运行状态必然会导致冷启动后的动力变差,车辆的驾驶体验会无比糟糕;那么想要让动力合格,发动机则需要燃烧更多的燃油,释放出与被冷却消耗部分相同的热能补偿动力,补偿的方式是提高转速。

汽车的油门控制的并不是油路系统,而是控制发动机的节气门;其功能是通过节气门翻板的开度调整实现进气量的增加或减少,进气量增加会同步提升喷油量,助燃剂与燃油的同步提升则能够燃烧释放出更多的热能。那么也就是说在发动机冷启动后转速的提升,其本质是ECU控制系统主动「踩了油门」,其目的是告诉汽车用户此时已经补偿了动力车辆可以正常驾驶了,那么还有什么理由等待转速下降再去驾驶呢?


原地怠速与正常驾驶的油耗差

发动机冷启动后升高的转速仍旧很低,其升高比例单纯为补偿动力,此时发动机与冷却液加温的速度很慢。而正常驾驶时发动机转速总会在2000转左右,此时发动机以每分钟2000次的更大喷油量(产生高热能)的状态运行,机体与冷却液升温的速度自然会更快。发动机能快速摆脱过度冷却状态,主动升转提高喷油量的时间则会更短;升转阶段的喷油量约为热机状态下的2倍左右,那么缩短主动升转时间油耗自然能够降低很多了。

所以汽车是没有必要原地热机或原地等待降转速的,正确的驾驶方式应为启动之后系好安全带,在启动后的30秒左右即可正常驾驶,且这一阶段只是为了做好驾车的准备工作并且调整驾驶状态而已。至于润滑方面并不需要担心,发动机的转速越高磨损自然越严重,ECU敢于在冷启动瞬间主动提升转速,难道润滑还能够不过关吗?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依靠机油泵提供动力,机油泵的动力来发动机的曲轴;启动车辆的过程是由电动机将曲轴拉至500~600转的转速,之后自然点火达到1200转左右的冷启动转速,此时机油泵得到的充足动力可以在几秒内完成有效润滑的建立,考虑磨损实际为杞人忧天。所以汽车冷启动之后完全不会原地等待,否则则是曲解了升转的真正目的。




天和Auto


一般来说,发动机不需要热车后再行车,也就是不需要转速表低于1000转。不过,也不要急加速,正确的方法是让车低速行驶几分钟,等于水温上升到正常状态后就可以正常行车了。

一,在原地等于转速表低于1000转再行车也可以,不过实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启动发动机后,等于系好安全带,发动机内部已得到一定程度润滑,这个时候行车对行车没有太大影响。

二,启动发动机后可以马上行车,但是不要急加速,主要原因是发动机内部还没有得到充分润滑。行车后应保持低速行驶如50公里每小时,几分钟后水温就上升到正常状态,发动机内部也得到充分润滑,车速就可以提高了。


柏来之车


冬天的时候,车辆在冷车启动阶段的转速会比较高,而且天气越冷,转速越高,所以在冷车启动的情况下,一般都是建议在原地热车一段时间,等转速稳定之后再挂挡起步,但是原地热车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容易产生积碳。

汽车在冬天冷启动阶段之所以转速比较高,这是因为外界温度低,车辆的水温比较低,没有达到发动机工作的最佳温度,所以ECU会增加发动机喷油量来迅速提升发动机的工作温度,所以转速超过一千转也是正常的情况。

在一些不是特别寒冷的地区,一般在原地怠速30秒左右,车辆的转速就可以稳定下来,并且恢复到正常的怠速值,一般都是在800转左右,但是在一些比较寒冷的地区,转速很难恢复到1000转以内,这种情况下并不适合继续原地长时间怠速热车。

正确的做法是先在原地怠速热车一分钟左右,然后挂挡起步,但是起步之后的车速不能太高,可以在30公里每小时以内的车速下匀速行驶一段时间,等水温慢慢提升之后再正常行驶,否则容易造成发动机过度磨损。

当然了,现在汽车工业非常发达,车辆也没有那么容易损坏,所以只要不是特别暴力驾驶或者违规操作,基本上都是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的。


汽车兄弟


汽车启动后会选择热车一段时间,但是正常情况下,大概五分钟之后,汽车的转速表才会降到1000以内,不同的车型,可能时间不同,但其实这样是很耽误时间的,比如早上上班的人员,他可能因为这五分钟就会迟到了。其实你还可以选择另一种方法,就是你打着火之后,热车30秒或者一分钟挂上挡就可以走了,但是不要猛加油门,你只需要保持嗯,挂上一档或者二档行走一两分钟即可,你可以选择让它怠速行走,或者稍稍一点油门,这样走的好处是可以让变速箱油温上来,我们平常指的热车,只是热发动机,其实热变速箱也是很重要的。无论是at变速箱还是CVT变速箱,油温上来之后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有东风不败


在环境温度低到某个区间,发动机冷启动后需要热车。

什么条件下需要热车,怎么热车,这些都设置在发动机的ECU控制程序里,驾驶员没有必要去干预它。如果急于赶路,可以用怠速慢慢行驶,边行驶边热车。热车结束时,怠速会自动恢复到正常转速。

热车的目的主要是:发动机主要部件和机油均匀升温到设定值,以避免温度偏低或者不均匀,进而因润滑不良或间隙不合适造成过度磨损。还有lamda传感器和三元催化器都需要较高的工作温度等。

总之现在的发动机都是智能控制,在其热车时尽量不要让发动机承担大载荷,怠速慢慢行车是可以的。


深蓝ME


完全不需要,根据车型,车款年份,车辆所在地决定是否怠速一两分钟,年限长的车启动时怠速会稍高,车辆所在地温度低,等机油完全上来再起步,磨损情况比较乐观,稍微新款的车完全可以着车就走,如果水温没有达到90°,尽量避免地板油就行,类似马自达的创驰蓝天冷启动转速接近2000,也是着车就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