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为了争权夺利,战国末期都打红眼了,为何还出现几起禅让事件

战国末期,各国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可以说,诸侯们为了拥有最高的权力,建立一统天下的盖世奇功,大家都打红眼了。

春秋时期及战国早期,要攻打别的国家,还得找点理由。比如你这个国家不敬周天子,或者说你去欺负别的小国,好了,找到理由了,大家就联合起来,“替天行道”,一起打你,让你撤兵并承认错误。但是到了战国后期,打仗基本上不要理由了,而且还经常搞偷袭。只要偷袭能得手,打下来的地盘就是你的。还盛行欺骗,就像张仪骗楚国的地盘一样。只要骗得了手,那就是本事。

为了争权夺利,战国末期都打红眼了,为何还出现几起禅让事件

(赵武灵王)

但是,非常奇怪的是,战国末期却出现了好几起禅让事件。比如赵武灵王把王位禅让给自己儿子,燕王哙把王位禅让给宰相子之。连秦孝公也打算禅让给商鞅。因为商鞅没答应,最终才不了了之。

一般的禅让,都是被逼迫的结果。就算远古时期的尧舜禅让,按照《竹书纪年》里讲的,也不是尧舜心甘情愿的,而是因为年老了,被逼迫乃至被囚禁的结果。后世的封建时代发生过几起禅让,但大都也是因为被逼,迫不得已。比如汉献帝禅让给曹丕,曹奂禅让给司马炎,李渊禅让给李世民等等。就算宋高宗、乾隆那样的禅让,也是让位不让权,权力一直紧紧抓在手里。

然而,战国末期的这几起禅让事件,却是出于主动,并非逼迫。这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争权夺利,战国末期都打红眼了,为何还出现几起禅让事件

(燕王哙禅让)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把上面提到的这三起禅让事件清理一下。

赵武灵王让位给自己的儿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让赵军强大起来,接着又南征北战,攻下了不少地盘。那时候,赵武灵王觉得,他自己一个人,既要管理国家,又要外出打仗,实在忙不过来。于是他决定把王位让给儿子,让儿子在国内当王管理国家,他则在外面专心打仗。

燕王哙之所以要把王位禅让给宰相子之,是因为苏代对他说,子之很贤明,能够带领国家从胜利走向胜利。燕王哙想,燕国当时比较弱,如果不发愤图强,很容易就被别的国家给灭了。如果能够找到一个让燕国变得强大起来的人来领导燕国,当然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秦孝公禅让给商鞅,是在秦孝公即将去世的时候对商鞅说的。秦孝公的想法是,要想让秦国能够持续强大,改革的事情,就不能半途而废,必须一以贯之地推行。但是,秦孝公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贵族反对商鞅。如果秦孝公去世了,反对商鞅,阻碍商鞅改革的肯定会更多。这样,秦国的改革必然半途而废。一旦半途而废,秦国就不可能再保持强大,更不可能实现一统天下的目的了。

以上咱们谈的,都是史书告诉我们的内容。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些禅让的君王,是从整个国家富裕强大这个大局出发考虑的。他们舍弃了个人利益,为的是壮大国家的整体力量。

为了争权夺利,战国末期都打红眼了,为何还出现几起禅让事件

(秦孝公剧照)

不过,话说回来,他们这样做,真的就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利益吗?其实真相并非如此。

赵武灵王之所以敢于把王位让出来,是因为他对自己当时的军队太自信了。觉得他完全可以打下更多的地盘,乃至于打下另一个赵国。打下另一个赵国后,他还可以再当诸侯王。燕王哙考虑的是,虽然没有王位了,但是荣华富贵是少不了的。而且,他还获得有“尧舜遗风”的美誉,何乐而不为呢?秦孝公考虑的是,既然自己都提出把国君位置让出来,而商鞅并没有接受(他一开始就料定商鞅不会接受),那么,今后商鞅就不可能再有非分之想了。同时,秦惠王也不会为难他了。人家都推辞国君之位,不和你争了,你还为难人家什么呢?

所以说,这三个君王所谓放弃,其实还是考虑了自己利益的。

而且,从三个人禅让行动的结果中,我们更能够看出,利益在这次禅让行动中,起到的作用有多大。

赵武灵王禅让后,他并没有实现再打一个赵国下来的目标。这使得他极为后悔。想重新获得王位,又开不了口,于是撺掇他的两个儿子互相争夺。结果他反而被儿子囚禁起来,活活饿死。燕王哙禅让以后,燕王哙的儿子燕昭王不干了,因此起兵攻打之子,打得一塌糊涂。秦孝公并没有实现大家都太平的目的,结果是秦惠王猜忌商鞅,找理由把商鞅杀掉了。好在他杀了商鞅,却还坚持了商鞅的变法,因此秦国走了一条正确的路。

看看这些结果,我们就非常明白了,战国末期的所谓禅让,其实还是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没有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