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豆瓣高分纪录片《剩女》:浅析“剩女”背后的社会学原理

人类学家项飙说:

“当剩女的概念被提出之后,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就变得非常的单一化。”

01 纪录片《剩女》成为热门话题

有一位以色列的导演花了四年的时间,拍了一部《剩女》纪录片,在纽约翠贝卡电影节上首映,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剩女一直是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刻板印象、社会认同理论的角度对剩女现象进行分析。

在纪录片中,有一个叫华梅的女孩:

她出身于农村,高考时考上了北京的政法大学,在毕业后当了律师,在香港工作。

名牌大学,光鲜的工作环境,干练的职场形象,一路逆袭的华梅,在镜头前面非常自信。

然而,在她的生活中,却永远充斥着被批判和指责。

只是因为她三十多岁了,还没有结婚。

在走进相亲介绍所的时候,红娘问她:

“你想要的对象是什么样子的?”

华梅不好意思地说:“我希望他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也能做到尊重女性。”

她没有提出俗世要求的“有房有车”、“高价彩礼”,而只有这两点,完全合情合理。

但是,红娘却很不满意。

因为,在她眼里,华梅既不漂亮,年纪还这么大,也不温柔。

华梅听了之后说:

“我觉得我的年龄还好呀。”

红娘就开始不客气地说了:

“你觉得你漂亮,你觉得你年轻,这都是你觉得。这不是事实。你不要自欺欺人了。”

豆瓣高分纪录片《剩女》:浅析“剩女”背后的社会学原理

左:华梅;右:红娘

不过,我真的觉得华梅随意指责别人长相的红娘漂亮、温柔多了。

相亲无果的华梅,回到了老家。等待着她的,是亲戚朋友们的新一轮批判:

“你怎么能不结婚呢?”

“《婚姻法》就是要求你们结婚的!”

“我看你就是上学上傻了。”

华梅觉得很委屈,爸爸妈妈就开始用亲情来绑架了:

“你当时考上了北京的大学,我就觉得我卖血也要供你上学。谁知道你怎么毕业了却不结婚呢?”

“你这样,我都没法跟别人说。”

姐姐义正严辞地说:

“你别以为你现在幸福!不结婚,你再幸福,都是不幸福!”

“别人议论你,怎么办?”

“不结婚的人,就该判刑!”

就连自己的小外甥们,都会叫她“光棍姨”……

在东亚地区,剩女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这一现象背后,其实有着社会学的原理。

02“剩女”,其实是典型的刻板印象

在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正式收录了“剩女”这个词。

如果身边的哪个人,三十岁了还没有男朋友,那她就一定是被“剩”下来的,很难找到对象……

但是,“剩女”这个词其实带有歧视的意味,这是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什么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stereotype)也叫定型化效应,是指个人会受到社会影响,从而对某个群体或者某些事物产生一种固定的看法。并且,在再次看到属于这个群体的人时,也会把他归为这一类中,给他相应的评价。

因为我们给大龄未婚的这个群体贴上了“嫁不出去”、“光棍”、“丑”、“年纪大”这些标签,所以,当身边有人还没结婚的时候,就会把她归到这些特征之中。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刻板印象。

“我是河南人。”

“你们那里还有井盖吗?”

“我男朋友是上海人。”

“那他肯定很精明吧。是不是像周立波一样娘娘腔?”

“我想选理科。”

“你是女生,数学肯定不好,学什么理科!”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刻板印象?

这其实是和人类的进化有关的。

在我们进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判断的事情非常多,是否面临着危险,是否能打到猎物,而我们的大脑能够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在面临新的信息的时候,会习惯性地归结到以前了解到的信息中。在认识新的人的时候,也会进行简单的归纳。

这些刻板印象,无时无刻不在伤害着被标签化的人。

在传播学中,有这样一条基本原则:

对于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尽量关注事实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

在认识事物之前,不要从社会价值的角度评判事物。

03 剩女,只是已婚人的社会身份认同

英国社会心理学家泰弗尔和他的同事(Tajfel, Turner, 1986)曾经提出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是指:“认知的分类即可以让人们产生对内群体的偏爱与对外群体的歧视,包括类别化、认同、比较与区隔的心理过程促进人们对群体间差别的关注,从而使人的心理有更明显的“边界感”。”

“剩女”现象,就是基于已婚人士的社会身份认同衍生出来的词汇。

有了这一词汇,结了婚的人被归结成了内群体,还没结婚的人,被划分成外群体。

认同已经结了婚的人,歧视还没有结婚的人……

在社会身份认同上,有的人很宽容,有的人却很挑剔。

社会心理学家Roccas和Brewer(2002)把自己多重身份的认知类型按照兼容性由弱到强分为四类:

挑剔的交集表征、稍微宽容的主导型表征、随情境而变化的区分化表征、最宽容的合并表征。

豆瓣高分纪录片《剩女》:浅析“剩女”背后的社会学原理

先说说第一种表征——交集表征:

这是一种高度排他性的表征。如果你和我没有这一共同特点,你就会被排挤出去。举个例子,你是外地人,他是本地人,在户籍、生长环境这一特征上,你们没有交集,所以你就很难融入他的生活。

第二种是主导表征:

在他们的认知中,是有一个主导的社会身份的。比如你是出国留过学的人,我也是出国留过学的人,是否留过学是一个主导的特征,而你去的是英国、美国还是日本,这些特征都被包含在了主导的特征下面。

第三种是区分化表征:

这种表征的特点是,在不同的情境之下,会有不同的最重要的表征来区分你我。

比如,在游泳池中,会不会游泳是最重要的表征;

在工作的时候,专业度可能就成为了更重要的表征;

在周末聚会的时候,你的宗教信仰和我的一不一样,又成了最重要的表征。

第四种是最包容的合并表征:

这种表征认为,一个人的社会身份,是所有社会身份的总和。只要你和我有一个一样的,你就是我们内群体的人员。

比如,你是一个信仰佛教的没有出国留过学的还没结过婚的外地人,我是信仰基督教的出国留过学的结了婚的本地人,我们有一个共同表征——都是中国人,所以你就是我内群体的人。

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兼容性呢?

“当个人认同的社会身份越复杂,对外群体的态度和反应就越接纳、越开放、越宽容。”

如果一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见到了许多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样的人,那她就更有包容性,对于每一种生活方式,每一种选择,都能表示理解。

而一个总是活在小群体里的人,身边接触的人都是早婚早育的人,因为社会身份并不复杂,所以很难接受“大龄未婚”这种事实。

“剩女”这一概念的提出,只是已婚人群对自身的社会认同。

越开放、见识越丰富的人,越不会用这一标签来形容他人。

04 结婚,是社会时钟上的一个环节

在社会学中,有一个概念是“社会时钟”(social clock),就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那些重要行为应该发生的时间节点。

在20世纪60年代,社会学家埃尔德也提出了“生命历程”的概念。

生命历程就是指“个体不断扮演/参与的一系列由社会规定的角色与时间。”

用一句俗话来概括就是:

到了什么时间,你就得做什么事。

结婚,就是社会时钟上的一个环节。

但是,这是来自社会的外部期待。这种期待会让你我都在被动地跟着节奏走,而不是遵循自己的本心。

在美国,流传着一首小诗: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

有人依然单身,同时也有人已婚。

奥巴马55岁就退休,特朗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所以,放轻松。你没有落后,你没有领先。

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

选择结婚与否,只是价值观不同。

人类学家项飙在《十三邀》中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当剩女的概念被提出之后,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就变得非常的单一化。”

豆瓣高分纪录片《剩女》:浅析“剩女”背后的社会学原理

05 在“剩女”被议论化的时代,我们能做些什么?

  • 第一、理性思考。

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和他人,理性思考,不要再简单地对他人贴标签。

理性思考的对立面是情绪化思考。

美国作家Julia Galef在TED演讲《为什么我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中提到过“动机性推理”。

动机性推理包括了三个步骤:

(1)Emotion Bias:情绪偏见。

在接触到各类并不客观的情绪化信息之后,我们在脑海里形成了偏见。

(2)Confirmation Bias:证实偏见。

当你产生了情绪偏见之后,以后再次看到相关的案例,都会用来证实自己的偏见:“看!我说的没错吧!”

(3)Rationalization:合理化。

如果遇到了反例,就会给出合理化的解释。有时候是通过强词夺理,有时候是刻意地忽略掉。

在名著《傲慢与偏见》中就是这样:

女主伊丽莎白在第一次见到达西先生的时候,就产生了情绪偏见,认为这样有钱的人,就是一个没有教养的人。

此后,达西的一言一行,都会使产生了偏见的伊丽莎白继续厌恶着达西先生,认为他一无是处。

后来,伊丽莎白遇到了军官韦翰。韦翰为了树立自己的光辉形象,就在伊丽莎白面前百般诋毁达西先生。

尽管这些诋毁是漏洞百出,但是,

伊丽莎白却刻意地忽略掉这些不合理的信息,告诉自己:“没错,达西就是这么讨厌的人。”

这就是陷入了情绪化思考的误区。

等到下次,我们在确定一个论断前,要及时反思自己的观点是哪里得来的?是理性的数据支撑,还是情绪化的偏见?

  • 第二、及时纠正他人的刻板印象。

当别人对我们产生刻板印象的时候,我们也要及时进行纠正。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效应叫做: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效应是指,我们会不知不觉地按照自己的预言去行事,最终导致预言的发生。

当你默许了别人对你产生偏见,也是在给自己心理暗示,事态更可能会向着他人的预言发展下去。

陈乔恩是娱乐圈中知名的未婚女性。

在接受记者采访“是否会因为剩女的称号影响心情”的时候,她说:

“剩女”是胜利的胜,是盛开的盛。

胜:她们战胜了世俗的眼光,选择了自己的幸福。

盛:她们在不友好的刻板印象中,像花一样独自盛放。

在电影《哪吒》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成见是人们心中的一座大山。”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短时间内很难去改变。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传播,去努力纠正。

  • 第三、增加自己的包容度

社会认同理论告诉我们:

当一个人见的越多,他对事物的包容度也就越高。

不要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我们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增加自己的见识。

你可以读万卷书。

心理学的著作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更了解自己;读经济学的书籍,让我们能透过身边的经济行为,看到事情的本质;读人物传记,让我们用几十块钱就能了解到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

你可以行万里路:

山川异域,去不同地区,感受不一样的风俗习惯。

你也可以通过电影来了解世界。

一个人看到的世界总是有限的。而电影会把视角聚焦于那些我们看不到的角落,接触不到的群体。

在电影《一一》中,就有这样一句台词:

“电影的发明,让我们的生命至少延长了三倍。”

见得多了,你就会发现,人生并不是只有那么几种样本。


06 结语

剩女是一种刻板印象。

剩女是一种社会认同。

当个人认同的社会身份越复杂,对外群体的态度和反应就越接纳、越开放、越宽容。

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首先要客观地进行批判性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意给他人贴标签,进行“动机性推理”;

其次,要变得开放,能够包容不同的表征。

当自己不符合社会期待的时候,也不必焦虑。

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