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二戰名將:朱可夫元帥生平簡介

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蘇聯著名軍事家,戰略家,蘇聯元帥。

1896年12月1日,朱可夫出生。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是蘇德戰爭中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蘇軍統帥,因其在蘇德戰爭中的卓越功勳,被公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也因此成為僅有的四次榮膺蘇聯英雄榮譽稱號的兩人之一。

1974年6月18日,朱可夫因病逝世,享年78歲。

二戰名將:朱可夫元帥生平簡介

童年家庭

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1896年12月1日(俄歷11月19日)出生在卡盧加省特列爾科夫卡村的一個貧苦家庭裡。

父親康·安德烈維奇是鞋匠,母親是烏·阿爾捷耶芙娜,在農場幹活。他有一個姐姐,全家四口只有一間房屋,家中的房子小得幾乎無法容納一家四口同時居住。朱可夫曾自嘲說:“擠死總比凍死強。”生活十分艱苦。童年時,朱可夫在一所教會小學讀書。

成長之路

小學畢業後,父親便帶他到莫斯科去學手藝。他在舅舅皮利欣的毛皮作坊裡當學徒。工作很累,但他堅持自學,夜間湊近廁所裡的暗淡的電燈做功課。1913年他參加市立中學全部課程考試,取得合格的成績。1915年8月,朱可夫應徵入伍,進入騎兵部隊,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在前線和德國人打了近兩年的仗,被提升為下士,獲得兩枚格奧爾吉十字勳章,一枚是因為俘虜了一名德國軍官而得,一枚是由於身負重傷而得。

英勇作戰

十月革命爆發以後,他參加了紅軍,加入莫斯科騎兵第1師第4團。1919年3月1日,他被吸收參加布爾什維克(蘇聯共產黨)。在保衛年輕的蘇維埃共和國、同國內外敵人進行戰鬥的年代裡,他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紅軍指揮員。他和烏拉爾河流域的哥薩克白軍作過戰,同鄧尼金和高爾察克的白軍交過手,參加了消滅安東諾夫匪幫的戰鬥。他在察裡津戰役中左腳和左肋受傷。在捷普娜婭火車站一戰中受到嚴重震傷。國內戰爭結束時,他已經升為騎兵連連長。

步步晉升

1923年4月,年僅26歲的朱可夫被晉升為騎兵第39團團長。1924年7月,他以優異成績考入列寧格勒高等騎兵學校,獲得進修深造的機會。他以“狂熱的求知慾”投入學習。無論是在室內進行圖上作業,還是在野外進行戰術演練,他總是兢兢業業,刻苦鑽研。他還利用節假日踏勘列寧格勒附近地形。結業時,他不坐火車,騎馬返回部隊,歷時7晝夜,行程963公里,對列寧格勒至明斯克一帶的地形進行了勘察。

1924年到1930年間,朱可夫又進入著名的莫斯科伏龍芝軍事學院高級進修班深造。他的同學,著名的軍事家、後來成為蘇聯元帥的巴格拉米揚回憶道:“朱可夫在我們中間是絕對稱得上出類拔萃,他不僅果敢頑強,而且足智多謀,有見地,學習期間,他常常提出一些我們料想不到的觀點,令人拍案叫絕。他的見解總會引起很大的爭論,但他又總能運用新奇的邏輯加以論證......”朱可夫於1931年2月晉升為騎兵第2旅旅長,1932年2月被任命為騎兵總監部副總監,1933年3月任騎兵第4師師長,1937年秋到1938年春為騎兵第3軍、第6軍軍長,1938年在中國任短時間軍事顧問後升為白俄羅斯特別軍區副司令員。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關注頭條號:史學速遞,每日分享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