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東漢王朝的覆滅,是始於黃巾之亂?其實三十多年前就埋下了禍根

東漢末年,帝國爆發了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鉅鹿人張角打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旗號,領導了黃巾起義,短時間內便席捲了全國,更引起多個地方勢力起兵叛亂,這是我們知道的漢朝滅亡的導火索。

東漢王朝的覆滅,是始於黃巾之亂?其實三十多年前就埋下了禍根

而在之前,漢室就已經開始衰微,史書記載,自桓、靈二帝開始,漢朝就走向了衰落,其實在漢桓帝之前,漢室就已不能掌控朝廷了,恆帝在位前期,實際上是權勢滔天的大將軍梁冀執掌著大權,他就是有名的"跋扈將軍"。

梁冀,安定郡烏氏縣人,東漢外戚,權臣,他出生於世家大族,父親是大將軍梁商,妹妹是當時的漢順帝皇后,最初為黃門侍郎,歷任侍中、虎賁中郎將、越騎校尉、步兵校尉、執金吾。在梁商死後,繼任為大將軍,他生性殘暴,在任內更是恣意妄為。漢順帝駕崩後,年僅一歲的漢衝帝繼位,一年之後漢衝帝病死,梁冀擁立漢章帝玄孫劉纘,是為漢質帝。

東漢王朝的覆滅,是始於黃巾之亂?其實三十多年前就埋下了禍根

漢質帝在位期間,就是一位傀儡,朝政大權都掌控在梁冀手上,此時梁冀儼然就是大漢的皇帝,更加的驕橫野蠻,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裡。劉纘雖然只有八歲,但是他非常聰明,對梁冀的所作所為都心知肚明,所以對他非常不滿。一次朝會上,劉纘當著眾大臣的面,指著梁冀說:"此跋扈將軍也",以此表達對梁冀的不滿。梁冀也對這件事懷恨在心,他認為等劉纘慢慢長大後就難以控制,於是讓宮裡的親信給小皇帝下毒,劉纘吃了毒餅後,知道自己被謀害,馬上召見太尉李固,對他說"剛吃了煮餅,現在肚子裡悶燒得厲害,給我水喝我還能活",一旁的梁冀馬上上前阻止,結果皇帝就被毒死了,死時年僅九歲。

東漢王朝的覆滅,是始於黃巾之亂?其實三十多年前就埋下了禍根

漢質帝死後,梁冀又擁立了一位傀儡皇帝,是為漢桓帝,漢桓帝是梁冀的妹夫,扶植他以後更容易控制。在桓帝在位早期,梁冀到達了自己的人生巔峰,桓帝對他的加封超過了兩漢以來的大功臣蕭何、霍光、鄧禹等人,其家族前後有九人被封侯,三人當皇后,六人做了貴人,出了兩個大將軍,夫人、女兒中有七人享有食邑,三人娶了公主,其他官至卿、將、尹、校的有五十七人。梁冀自己更是橫行宮廷內外,百官都不敢正視他,沒人敢違揹他的命令。

東漢王朝的覆滅,是始於黃巾之亂?其實三十多年前就埋下了禍根

俗話說,亢龍有悔,物極必反,隨著梁冀的日漸驕橫,漢桓帝對他極為不滿,但是也拿他沒辦法,只有暗地裡謀劃除掉梁冀。一次桓帝借上廁所的時機問宦官唐衡有誰與梁冀不和,唐衡說中常侍單超,左悺私下裡就對他不滿,只是不敢惹他。於是桓帝秘密召見單超、左悺等人說了想要除掉梁冀的想法,皇帝與宦官們一拍即合。桓帝親自召見大臣們,歷數梁冀的罪行,得到一致贊同後,單超以桓帝的名義召來司隸校尉張彪,讓張彪與黃門令具瑗率領一千多人包圍了梁冀的將軍府,梁冀與妻子自殺。隨後梁氏宗族十幾人被處決,他的門生故吏被罷免論罪的三百多人,至此,梁冀的實力被連根拔除,桓帝終於執掌大權。

東漢王朝的覆滅,是始於黃巾之亂?其實三十多年前就埋下了禍根

在消滅梁冀勢力過程中,功勞最大的就是中常侍單超等人的宦官集團,他們中五人被封侯,即使後來,桓帝為加強皇權,削弱了宦官的一些權利,但是依然是由宦官掌權。消滅梁冀後,漢朝的政局並沒有好轉,相反宦官當權,對百姓的壓榨變本加厲。之後桓帝崩,靈帝繼位更出現了賣官鬻爵,加速了帝國走向滅亡。

東漢王朝的覆滅,是始於黃巾之亂?其實三十多年前就埋下了禍根

一個龐大帝國的毀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的導火索便是梁冀的外戚專權,梁冀勢力覆滅後又是宦官專權,從這時起,漢家天下就已經名存實亡,之後的軍閥割據是衍生出的結果,卻並不是漢帝國崩塌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