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漢武帝的奶奶竇太后是怎麼死的,是被漢武帝害死的嗎?

國聞雜談


雖然漢武帝為了祖母竇太后一直隱忍了六年,但還不至於把她害死。從人性角度出發,武帝做不做出那麼大逆不道的事情,從權勢上較量,武帝還沒有動搖老太太的能力。竇太后代表的是世家大族集團的利益,背後的利益糾葛更是盤根錯節。反過來講,如果竇太后想把武帝拉下馬的話,如同探囊取物一樣簡單。所以武帝在竇太后有生的最後幾年知難而退,並選擇了“遊山玩水”。



竇太后的生年不詳,推測在劉邦自稱帝后,為擴充皇室血脈被召選入宮。劉邦稱帝是在公元前202年,兩年後正式從洛陽遷都長安,政權進入正軌,於是開始海選天下美女。漢朝女子一般在十五歲之前出嫁,所以竇太后入宮時應該不高於十五歲。但是由於劉邦年老體衰,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竇漪房只是劉邦名義上的小妾,後來乾脆做了呂后的侍女。

公元前195,漢高祖去世,竇漪房被呂后送入代國,成為當時代王劉恆的王妃,此時的竇漪房應該不超於二十歲。史書明確記載,竇太后去世的時間是公元前135年,這樣推算下來,竇太后保守的活了近八十歲。獲得如此高壽,不光需要過硬的身體素質,似乎還得上天的眷顧。因為,在漢朝如此高壽之人,都能用神仙老壽星來形容了,所以自不存在被武帝害死一說。


竇太后是黃老學說的忠誠粉絲,武帝推崇的是能將權力高度集中的法儒結合思想,因此兩個人在施政理念上格格不入。景帝時期,博士袁固生曾當著竇太后的面誹薄黃老學說,結果竇太后一怒之下將其扔入野豬圈,如果不是景帝遞給他一把匕首的話,袁固生那把老骨頭早就成了野豬的飼料了。所以,只要有人敢動竇太后的黃老,總保跟他急眼,甚至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不過,竇太后維護黃老是有道理的,因為漢朝的“文景盛世”全拜清靜無為的黃老學說所賜,但是它不可避免的帶來一個分散皇權的弊端,所以武帝上臺後就迫不及待的想罷黜黃老、收攏權力。但是竇太后是一個被權力寵壞了的老太太,她還想繼續享受權力帶來的快感,同時她又擔心國家被“年少輕狂”搞亂,於是與武帝產生了不可化解的衝突。這樣一來,武帝只能用自己的年齡去戰勝祖母,要知道武帝繼位時才剛剛十六歲,而竇太后已經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了,難道武帝連這點自信都沒有,非要對老太太下狠手!所以,武帝害死祖母一說根本就是在捕風捉影、無中生有,而竇太后絕對是貨真價實的壽終正寢。


總結:竇太后一生經歷了高祖、惠帝、兩少帝、文帝、景帝及武帝六朝,見證了跨越近一個世紀的西漢歷史,成為古代歷史少有的名滿天下的一代女性。

感謝朋友們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史書記載:“

竇皇后疾,失明。文帝幸邯鄲慎夫人、尹姬,皆無子。文帝崩,景帝位,皇后為皇太后

  竇太后好黃帝、老子言,景帝及諸竇不得不讀《老子》尊其術。太后後景帝六歲,凡立五十一年,元光六年崩,合葬霸陵。遺詔盡以東宮金錢財物賜長公主嫖。”可以看出史書只是記載了有眼疾,最後死了和文帝葬在一起。可見生平並沒有什麼過錯。推測死亡的年齡在七十歲左右,人生七十古來稀,在古代也是非常高壽的了。

以當時的竇太后的能力漢武帝劉徹是沒有機會的,畢竟在當時漢武帝劉徹在他奶奶竇太后的眼裡只不過還是個小孩,政治手腕稚嫩,從急切的想用儒家改革就是一個明證,太過於急切,這是年輕氣盛的表現,而竇太后從呂后時代一步步的走來,經歷幾次的政事的變革,早就看透太多的事情。遇事沉穩,處事果斷,所有的作為都是為了大漢的江山考慮。年輕的漢武帝劉徹也是在她的指點下慢慢成長,等漢武帝長大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政治願景,竇太后也是很放心的把整個江山給他,此時的劉徹才真正意義上拿到虎符,掌握整個國家的殺伐機器。

簡單的猜想竇太后是被漢武帝害死的是不可取了,並沒有什麼史料來佐證。


曹城少年


歷經三朝,從一個農家女一躍登上權力頂峰,竇太后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演繹瞭如何從麻雀變成鳳凰。更為厲害的是,失明後的竇太后,仍能左右兩朝皇帝長達二十年之久,確實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漢武帝劉徹執政六年後,竇太后去世了。就以這六年試著進行分析,看看竇太后是否真的是被漢武帝害死的?

一、漢武帝執政之初沒有能力害死竇太后

漢武帝十六歲執政,對於如何治理國家?可說是一片空白,甚至還需要竇太后一步步地帶著走。 這時候的漢武帝,尚處於朝中無人羽翼未豐,就算有這個心,也沒這個膽去加害竇太后。

二、漢武帝從執政第二年至第四年間,還是沒有能力害死竇太后

漢武帝執政第二年(公元前139年)竇太后逐漸放權給漢武帝。此時的漢武帝認為應該獨尊儒術,摒棄一直以來尊崇的黃老學說。遭竇太后堅決反對。

某日,支持儒術的御史大夫趙綰上書漢武帝,說政事應該由皇上自己決定,而不應該再去稟奏給竇太后了。

誰知道竇太后耳目眾多,得到消息的竇太后勃然大怒,暗中收集趙綰及王臧的過錯,並責備漢武帝。隨後,更將趙綰和郎中令王臧下獄,其後二人在獄中自殺。

竇太后認為丞相竇嬰及太尉田鼢,在此事上亦有責任,並將二人免職。同時任命自己的兩個親信,柏至侯許昌、武強侯莊青翟分別擔任丞相和御史大夫。漢武帝之前推行的新政亦全部廢除。



竇太后見過文、景二帝以“無為而治”的黃老學說來治理國家,令國家逐漸強大。而此刻的西漢尚未足夠強大,貿然放棄文景之治辛苦打下的基礎,去獨尊儒術,等於是推倒重來。況且漢武帝執政未久,終究放心不下。

經此一事,漢武帝算是明白,此刻的自己還未完全掌權,竇太后仍然大權在握。


三、竇太后生命的最後兩年,漢武帝仍是沒有能力殺害竇太后

這兩年中,漢武帝曾想出兵匈奴,可這次又被竇太后死死地摁住了。竇太后深知戰事一起,首先遭殃的必是百姓。文、景二帝執政時,匈奴曾單方撕毀和親,多次進犯漢朝,那時的策略是一直堅守,不主動交戰,一心一意搞經濟。現在的漢朝雖然國泰民安,但仍然經不起戰爭的折騰。 另外,朝廷之上,多數的官員仍是竇太后的親信。

(幾十年後的漢武帝,或許終於明白竇太后的深意。破天荒地下罪己詔,承認自己在位的幾十年來為了征伐匈奴勞民傷財,將對外矛盾放在了民生之上。)

退一步說,就算在這兩年內,漢武帝已經大權在握,仍是不敢殺害竇太后。

因為,殺害竇太后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掃清自己執政的障礙,既然已經大權在握了,又何必去殺害一個年老失明,無權無勢的親人。更何況殺害竇太后根本換取不了任何利益,還得背上一個弒殺太皇太后的罵名。

所以,竇太后決不可能是漢武帝殺害的。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漢武帝劉徹沒有理由害死竇太后!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中國古代推崇孝道,弒殺祖母可不是什麼好名聲,是要遺臭萬年的!漢王朝的史官可不是後來經過唐太宗李世民“指導”過工作的史官,太史公的筆就是最典型的例證。誠然,中國古代子弒父、弟殺兄的事情並不罕見,但是這些事情都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涉及皇位、權力爭奪!竇太后本身並沒有臨朝稱制,她對漢武帝的掣肘主要是通過龐大且盤根錯節的竇氏家族來完成的。換言之,竇太后並沒有完全架空漢武帝,更加沒有換掉漢武帝的打算,僅僅是在一定程度上對漢武帝的皇權造成了掣肘而已(主要是治國理念的差異,並不完全是權力鬥爭),漢武帝依然是漢王朝的真皇帝!而且,竇太后作為祖母,比漢武帝的年齡大上好幾輪,漢武帝即位時才十六歲,用現在的標準來看還屬於未成年人,他有大把時間熬死老太太,完全沒必要殺了她!



其次,漢武帝非嫡非長,之所以能成為皇太子、皇帝,與其姑姑兼丈母孃館陶長公主劉嫖有著重要關聯。可是,管陶長公主憑什麼能夠做到這一切?只有一個原因,她背後的人點頭了。誰是管陶長公主背後的那個人呢?很顯然,她親媽——竇太后!換言之,漢武帝之所以能夠在一眾兄弟中脫穎而出,肯定是竇太后點了頭的。從這個方面而言,都是庶出的孫子,竇太后默許時任膠東王的漢武帝出任皇太子,對漢武帝是有大恩的。如果彼時竇太后皺一下眉頭,恐怕這皇位和漢武帝也就沒什麼關係了。既是親祖母,又是大恩人,漢武帝再不是個東西,也不至於作出弒殺祖母的事情來。



其三,經歷文、景兩朝的經營,竇氏家族早已根深蒂固,觸角遍及朝野的每個角落。漢武帝即位伊始,地位尚未穩固,他無論如何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弒殺竇太后。如果真如此,漢武帝能不能坐穩這個皇位,恐怕還很難說。彼時漢武帝能做的就是拉攏魏其侯竇嬰等人,從內部分化竇氏家族;同時抬高母家外戚王氏、田氏家族的地位,用以抗衡竇氏家族;並慢慢培植自身勢力。從漢武帝即位到竇太后去世,只有短短六年時間,在這六年裡,漢武帝能夠做到穩固自身地位就已然非常不錯了,弒殺竇太后這樣的事情,恐怕他還不敢做!



那麼,竇太后到底是怎麼死的呢?史籍沒有交代具體死因,或許就沒有死因!屬於正常的壽終正寢。竇太后生於何時史籍中沒有記載,但是從漢惠帝時竇太后便入宮侍奉呂后來看,起碼漢惠帝劉盈在位時竇太后已經十幾歲了。我們取最小值,假使竇太后是漢惠帝七年(在位最後一年)入宮的,彼時年齡只有十歲,這基本上已經可以算是最小值了。那麼,竇太后到漢武帝建元六年時多大歲數?六十三歲!而這僅僅是最小值!



如果按照明清十三四歲入宮的標準,再把入宮時間推至漢惠帝元年,那麼竇太后去世時多大歲數?七十三四歲!換言之,漢武帝建元六年時,竇太后起碼已經七十歲上下了,甚至可能更老。這個年齡在現代或許算不得有多老,但是在古代,絕對可謂是風燭殘年了。在古代七十多歲壽終正寢,不僅沒有什麼不正常的,反而可以算得上長壽了!因此,我們可以推測,竇太后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太太,很可能就是正常壽終正寢,這裡面根本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提問者想必是想多了,要不就是電視劇看多了……


農民工歪說歷史


說漢武帝害死他奶奶,這有點兒陰謀論。

當然,漢武帝當皇帝后,受到其祖母的一些掣肘,祖孫倆信奉的學說與治國理論也不一樣,有點不愉快那是真的,但還沒有鬧到生死相搏的地步。

竇太后生年不詳,但她死於公無前135年是有確切記載的。從其長女劉嫖生於公元前189年來算,就算竇太后18歲產女,那麼她也活到了72歲,這在古代來講,已經是高壽了。早年竇太后因病失明,在這種情況下,她活到了72歲,說明已經是極大的不易了,故爾她年高因病去世的記載是可靠的。

人們之所以推測劉徹害死了其祖母,應該是從祖孫倆的爭執中得出的結論。

漢朝以孝治天下,漢景帝時期,就對母親很是順從,甚至在母親想讓弟弟繼承自己的位子時也差點遵命,弟弟梁王去世後,竇太后罵他,漢景帝還很憂懼,這個一方面證明漢景帝很孝順,二個也說明竇太后為人強勢,在朝堂上還很有影響力。

到了漢武帝時期,竇太皇太后仍然在干預朝政,漢武帝欲推行新政,以竇太后為首的權貴們對新政不滿。建元二年,趙綰上書,勸武帝不要將政事稟告給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聽後大怒,暗中找到趙綰的過錯,並以此責備武帝。武帝被迫問罪他,其後竇太皇太后的心腹許昌當了丞相,莊青翟當了御史大無。武帝所推新政全部被廢險。

從這些史料可知,漢武帝初期實力不強,受到祖母的掣肘是真的,但要說,他就此害死了祖母,那是不可能的。

但這段經歷給劉徹留下了陰影也是真的,他得掌全部權力後,對於女人干政是十分防範的。臨死前賜死了鉤戈夫人,就有這個因素在。


錢多多讀文史


竇太后是因病去世的,而且去世時已是高齡!


竇太后不可能是漢武帝害死的!首先,漢代依孝治國,漢朝的皇帝也是以身作則。比如漢文帝劉恆劉曾在母親薄太后生病的時候,衣不解帶,親自給自己的母親試湯藥。漢武帝也是一樣,雖然在登基之後與自己的老祖母治國理念不同,但是從內心還是能秉持孝道的。

其次,竇太后去世時,漢武帝還沒有大權在握,沒有迫害的實力和條件。我們知道漢武帝在位時間非常長,在位時間長達五十四年,而這其中就有四十多年在發動對外戰爭!而其餘不多的消停時間大多是在武帝初期,竇太后還健在的時候,年少即位的漢武帝被這位老太后死死的壓制著。少年天子雖然胸懷大志,卻也只能選擇韜光養晦,無可奈何!



最後,漢武帝從內心還是感謝和敬重自己的祖母的。竇太后的一生可謂傳奇,她歷經三朝,處變不驚,無為而治,對漢初社會經濟做出了屬於自己的貢獻。她輔佐了自己的丈夫漢文帝和兒子漢景帝,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庇護了自己的孫子漢武帝,而這三位帝王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有為之主。在竇太后的有意壓制之下,即位之初年少輕狂漢武帝在挫折面前並沒有被打趴下,反而鬥志昂揚,在上林苑的小戰場上肆意揮灑,為日後的大有為奠定了基礎。



竇太后去世之後,經歷脫變的漢武帝順利掌管了漢帝國的最高權力,從此以更加成熟穩重的治國手段和軍事才能帶領漢帝國走向了巔峰。同時也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盛世局面,史稱“漢武盛世”。


亙古懷念說史


怎麼可能是漢武帝害死的呢,她老人家是老了病死的。跟漢武帝沒多大關係呢。

漢武帝還是挺尊重竇太后的,所以不存在害她的。



古向今


漢武帝是一個極端自私冷酷之人,但也不至於害死竇太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