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故事:父親們的故事


故事:父親們的故事


故事:父親們的故事


1


我有一個同學,他家是我們村出了名的富裕之家,他父親更被人譽為我們村的首富。按農村人的話說,他父親是一個非常能行的人。有人說他父親原來是考大學的料,因為他父親幾個兄弟都通過考學成了城裡人,過上了優渥的城市生活。但他父親卻不知道什麼原因,最終沒考出去,但這並不妨礙他父親在農村幹出一番事業。

在還不到兩千年的年代,同學父親就在他們家修建了果庫,用來存放自家和收購來的蘋果,這些收購來的蘋果並不是他父親的,而是他父親認識的果商。那些果商都來自外地,操著南腔北調的口音,在他家裡短留或者長住,打點好生意再行離去。他們一般會等到來年蘋果量少了,蘋果價一路走高時候把蘋果再販賣出去。同學父親通過搭建中間的媒介,再加上自家務養極佳的蘋果,所獲自然不菲。

果庫的存在,應運產生了非常多的活計。從我十來歲起,我父親就常去我同學家幹活。給人家幹活當然是為了掙錢,那會兒,能在村裡找到這樣的差事,也算是很幸運的一件事。我父親憑著老實肯幹,很得同學父親的信任,所以每當他家有活了,父親常會被叫過去。幹活的也不至我父親一個,還有其他兩三個人,他們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小圈子,一起流汗,一起接過辛苦換來的錢。

2


上六年級的時候,我和我這位同學關係很是親密,我常去他家和他一道做作業。有次做作業,我們遇到了一個不知該如何解決的難題。那是一道語文題,題目是讓用相反的兩個詞完成成語填空。

我現在清楚記得題目的樣式——()同()異。

該填哪兩個詞呢?意思還要相反,我們倆都不知道這個成語。我們各自埋頭思索了一番,然後又互相看看對方,笑了笑以表示自己的無能為力。就在這個時候,我同學父親出現了。

我同學就問他父親。他父親原本正在忙什麼,手裡還拿著一件工具。這時候他便停了下來,就站在那個距離我們幾步遠的地方,看著我們,帶著一種教師樣的神情,而我們則像學生看著老師一樣,準備認真地聽他父親接下來要說的話。

他父親慢慢地說,這個叫——大同小異。啥意思呢?就是說兩樣東西在大的方面是一樣的,只有一小部分是不一樣的,嗯,大同小異。說完,同學父親笑了笑,然後用親切的口吻問我們明白了沒。我們倆這時候都笑著說,明白了。

這番解釋是如此的簡單明瞭,讓人不明白都不行。我當時一下子崇拜起同學父親來,覺得他的知識怎麼會那麼多。我那時候還不懂學富五車這個詞,但我已經知道用有形的詞語來描述無形的東西了,我覺得他父親的知識能裝下一個大蛇皮袋那麼多。


3


這是一個晚上,我這位同學父親來我家,和我父親商量一個任務。那時候我上初三,記得當時正做化學作業。

同學父親對我父親說:現在有兩個地方,蘋果都已經裝好箱,兩輛大車要開過去,把這兩個地方的蘋果裝上車然後運往同一個目的地。我同學父親一手拿著本子,一手拿著筆,用筆在本子上塗塗畫畫。他和我父親商量著,看如何安排這兩輛車:是讓乙車先跟著甲車去甲地把蘋果裝完,再一起去乙地讓乙車把乙地的蘋果裝完,最後兩車同時開往目的地,還是讓甲車跟著乙車,如此這般。

我同學父親和我父親討論來討論去,兩個人比劃了很久,本子上畫滿了線條,以期找到最佳方案。我那會兒正為原子核外電子層和電子數的關係而苦惱,所以兩個父親的討論將我完全吸引了過去。

一時間,我父親突然停下來,他好像想到了一條好計策,若有所思地說,哎,等下,為啥要讓一輛車空著跟著另一輛跑呢,為啥不把兩輛車分開來,讓它們各自開往兩地,各自裝貨。咱們人手又不是不夠,這樣不用一個等一個,不是更快麼?!

父親說完後,帶著一種難以察覺的驕傲,盯著同學父親看。這個主意顯然是在他們之前討論的範圍之外的,我同學父親這時候一愣,然後又像醍醐灌頂一般,他拿著筆在自己的腦袋上敲了幾下,嘴裡連連道,噢,噢,噢!這樣也可以啊!我剛才怎麼沒想到呢。嗯,你這個主意美的很,咱就這樣幹吧。說完,同學父親就急忙奔出我家大門,消失在夜色中,他趕著回家安排任務去了。

那天晚上,我覺得我父親的臉上閃耀著一種異樣的光彩,這種光彩讓他與平常以往裡的形象大為不同,我的內心也有了不一樣的感受生髮出來。母親以前老說父親腦子不夠靈活,在那刻,我認為這個說法也許是片面了些。

父親在家很快吃完晚飯,他要跟著一趟車去其中一個地方幹活了——把一箱箱的蘋果裝進大貨車裡。這絕對是個純體力活,而當父親幹完到家估計也就凌晨之後了。外面隱約傳來同學家門前大貨車發動的響聲,父親加了一件衣服,快步走出大門,走進了濃墨一樣的夜色裡。


故事:父親們的故事


故事:父親們的故事


故事:父親們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