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機關事業單位機構人員改革,臨時工怎麼辦!速看

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臨時用工,都是呈絕對減少趨勢,尤其是黨政機關,使用臨時工的已經越來越少了。這一方面和政府機構改革,政府職能轉換,將可以由社會和市場承擔的服務事項,全面推向市場,由政府購買服務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黨政機關經費使用模式有關,單位聘用人員的支出項目,在單位經費支出中找不到合適的項目。因而,無論是黨政機關,還是事業單位,從人事使用和管理模式上來講,臨時工將逐步成為過去式,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其實,在機構改革過程中,使用臨時工在一段時期內,依然會在機關事業單位存在,而且還會有一個增長的假象。黨政機構和事業單位改革,都要求精兵簡政,要求機構、人員、編制的絕對減少。減人不減事,工作還得有人承擔,在一段時期之內,尤其是在改革的過渡期內,由於人員編制的減少,臨時工還將繼續存在。尤其是在縣區、鄉鎮基層,簡政放權,下放的權力在基層需要承接和落實,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而基層的人員編制精簡壓力,甚至比省市更大,這樣一多一少、一增一減,勢必導致基層一線的臨時用工不可能在短時期內“一刀切”。只有在機構改革結束後,各機關事業單位的職能發揮徹底按改革要求,落實到位,工作程序理順,職能、崗位、編制和人員配備達到協調、統一之後,臨時用工才會徹底在機關事業單位消失。

機關事業單位機構人員改革,臨時工怎麼辦!速看


為了機關事業單位職能的發揮,以及經費支出、人員管理規範,機構改革後,單位的臨時用工,將由人社部門統一聘用,或者指定勞務派遣公司統一派遣,各機關事業單位根據實際需要申請。用人單位只有使用權,其工資經費保障、人事關係管理等,都統一由人社和財政部門統一提供。除了醫院等有生產經營收入的事業單位,其他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不再自行聘用人員,以免造成不規範經費支出,同時也確保臨時聘用人員的統一規範使用。

將來的發展趨向,黨政機關公務員崗位將不再使用臨時人員。而隨著事業單位實行“全員聘用制”管理,合同制人員將成為事業單位用工的主要模式。按照《勞動合同法》的“同工同酬”的原則要求,事業單位合同人員之間的工資差距將逐步縮小,身份待遇也逐步統一,事業人員實行合同制管理,也不會存在正式職工和臨時用工之間的區別,只有勞動合同期限長短之分了。

機關事業單位機構人員改革,臨時工怎麼辦!速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