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水果真的“越醜越甜”?小心是“患病”使然

單純的消費者,往往會被外表所“欺騙”。近幾年來,水果市場莫名其妙颳起一股“追醜風”,彷彿貌醜的水果“心裡更美”,甜度更高,口感更好,甚至有商家順勢扛出了“原生態”的大旗,什麼醜水果“純天然不打藥”“安全無汙染”等,吸引消費者趨之若鶩。

那麼,水果當真是越醜越好麼?

近來,追隨著“醜橘”、“醜梨”的步伐,網絡中的“糖心醜蘋果”大行其道。從外表來看,這些蘋果斑駁陸離,深紅的表皮上佈滿黃色紋路,號稱“純天然不打藥”、都是“小時候的味道”。

醜蘋果的健康、復古情懷一下子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為此,有不少人在挑選蘋果時,乾脆專挑醜陋的買,彷彿蘋果不醜,不足以承載其美好味道。殊不知,這種蘋果的醜,與市場中的醜柑、醜梨等壓根兒不屬同一範疇,糖心醜蘋果更有可能是“患病”使然!

不同於“天生就醜”的醜柑與醜梨,糖心醜蘋果並非品種使然。有農業專家表示,醜蘋果的“糖心病”其實是一種生理性病害,造成蘋果的“糖心”部分要比其他部分含糖量高,雖然吃下後對人體無害,但貯藏期普遍較短,需要儘快食用。

水果真的“越醜越甜”?小心是“患病”使然

專家指出,“糖心醜蘋果”雖然無毒無害,但也不應成為商家炒作的噱頭。據瞭解,網絡中流傳的醜蘋果多產自於雲貴高原大涼山地區,由於果農種植方法相對原始,很少為果實套袋,因此造成著色不均,這才造成了“陰陽臉”的醜貌。

此外,還有一些蘋果,表面斑駁陸離,也可能是患上了“果鏽病”,即在幼果期,由於氣溫較低,在水果表面凍出了一個環,甚至還有可能是含有乳油的農藥噴灑不均所形成的藥斑。

專家特別強調,水果品質是由其外觀、內在和貯藏期共同決定的,品質佳的果子,其著色、果面光潔度、果型都是對其外觀的要求,嚴格意義上來講,非品種原因造成的“醜蘋果”是不符合育種標準的,應當屬於“身患殘疾”的範疇,不應被打上“原生態”的標籤行炒作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