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导致房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自卑毁人一生


房颤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是指心房的跳动紊乱无序而且很快,像颤动波一样,所以叫房颤,房颤会引起很多症状,但是症状的轻重跟心室率有关。心房跳动有300次/分,但不是每一次跳动都能传导给心室的,否则心室也跳300次那么人体就玩完了,因为那么快频率的心室是根本没时间充血泵血的,人体会衰竭的。所以尽管心房跳动有300次/分,但是下传给心室的最多也就100多次,甚至更慢。而人体的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也主要是看心室率的多少。另外,房颤还可能造成血栓形成、血栓栓塞,严重可能会导致脑栓塞,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都想着治好房颤,但是很难,很多人的房颤可能是一辈子的。


那不禁要问了,房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太多了,正常人也有可能有房颤,比如在情绪激动、手术后、运动或者大量喝酒的时候就会发生房颤,但一般是一过性的,而且不会有太明显的临床表现。


很多疾病会导致房颤,多数还是心肺疾病。比如急性缺氧、高碳酸血症、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等疾病时,都会发生房颤。


很多冠心病的患者都会合并房颤,所以在治疗冠心病的同时,还要治疗房颤,尤其是要使用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塞的发生。高血压的患者,长期血压得不到控制,会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只要心脏受损了,心脏就可能发生房颤,这时候不光要控制高血压,还要治疗房颤。


总的来说,当一个病人发现房颤时,一定要寻找房颤的原因。在治疗房颤的同时,把病因一起治疗,才能有好效果。比如一个甲亢的病人,你光治疗房颤是不行的,必须通知治疗甲亢,不管是药物还是手术,只要把甲亢控制好了,房颤说不定就会自己好了。


李鸿政医生


高龄是房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随着年龄增加,房颤的风险逐渐增加。40岁以上者,一生中发生房颤的危险是四个人中会有一人发生房颤。

其次是高血压,血压越高,房颤的危险也就越高。高血压时,心室内的压力较高,心房内的压力也会进一步升高,促进房颤的发生。

心脏有问题的人,比如瓣膜病、心肌梗死、心肌病和心力衰竭,发生房颤的危险也非常高。

甲状腺功能亢进、肥胖、有夜间睡眠呼吸暂停者,也容易发生房颤。

过量饮酒,即使心脏没有任何问题,也容易发生房颤。

有些人是家族性的房颤,也就是说基因突变,导致了容易发生房颤。

如果从人群的角度看,年龄升高和高血压是常见的房颤原因。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危险因素流行,有房颤的人会越来越多。

我们在临床上看到一个房颤患者,首先要检查两个重要方面,一个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怎样,包括有没有瓣膜病、心肌病、冠心病和心脏功能。

如果心脏结构和功能没有太大的问题,就要看有无甲状腺功能异常、不易控制的高血压等问题。

如果发现有这些问题,首先需要进行针对性治疗,

如果没有这些问题,年轻人就考虑孤立性心房颤动。

长期慢性持续性的房颤,即使经过治疗,房颤也不一定能够恢复。

而早期发生的房颤,尤其是有原因的阵发性房颤,经过治疗,或许能够纠正。

现在对于严重症状,药物治疗无效者,也可使用射频消融治疗。

如果年龄大、有高血压、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危险因素者,需要抗凝,预防脑中风。


杨进刚


房颤是心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可以引起房颤的因素有很多,最为常见的原因也有很多,咱们一起来看看!

一、年龄

房颤是一个和年龄呈正相关的疾病,年龄越大,罹患房颤的风险以及患病比率也越高!但年龄又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因素!


二、心脏相关疾病

和心脏有关的大多数疾病,几乎都可能引起诱发房颤,比如最为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心衰等,都会引起房颤!


三、非心脏相关性疾病

一些不是心脏科的疾病,也会引起和诱发房颤,比如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等,也都会引起房颤!

四、个人生活习惯

常见的引起和诱发房颤的生活习惯有很多,比如抽烟喝酒、咖啡、吸毒等,包括精神紧张额等都会引起房颤!

所以,房颤的诱因还是很多的,需要仔细分析鉴别!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健康


我是医者良言,是一名住院医师,专为普及医学知识造福人类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有疑问可留言,必回应!

导致房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随着心脏病的发病率增加,房颤病人也在增多。下面我就讲解一些关于房颤的知识。

1.什么是房颤?

指规律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出现无序的颤动波的一种心律失常,患者可有心悸、乏力、头晕胸闷等症状;听名字就是心脏颤抖了,也可以这样理解;

2.引起房颤的因素有哪些?

  • 应激反应:如情绪激动、手术、运动或者大量饮酒等;
  • 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
  • 肺部疾病:如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 电解质紊乱;
  • 其他:如长期吸烟、喝酒、处于不良情绪等;

3.房颤危害大吗?

其实危害挺大的,主要就是容易形成栓子,造成血管的堵塞,可引起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栓塞等疾病,容易出现猝死;

4.得了房颤应该怎么办?

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解答,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呗……


医者良言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少稳教授表示:

1. 年龄

房颤是个老年病,年龄越大,房颤的患病率越多,一般来说60岁以前发生的几率比较小,但是一到60岁以后患病率就非常高。1/4的成年人可能会患房颤。

2. 高血压

中国大概超过了23%的成年人有高血压,而房颤的患者有70%的房颤患者合并得了高血压,所以这两个病常常共存。

3. 糖尿病

有糖尿病的病人,房颤的风险也会增加。这伴随着糖尿病的时间越长,房颤发生的风险也越来越增加。

4. 打鼾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也会引起来房颤及一些其他的一些心律失常。打呼噜要及时治疗,最简单的办法是买呼吸机,带一个呼吸机进行纠正,其他的可以考虑耳鼻喉科的外科手术,如果能把睡眠呼吸暂停症纠正了,房颤的发生率也能够减少,包括其他的恶性心率失常也能够减少。

5. 吸烟

同样是房颤患者,吸烟和不吸烟的相比,死亡率增加70%。是房颤患者抽烟,死亡率增加,不是房颤患者要抽烟,房颤的患病率就会增加。另外本人不抽烟,二手烟被动吸烟者房颤的患病率也增加。

6. 酒精

酗酒也会引起来房颤,尤其酗酒的量越大,房颤的发生率越高。

7. 肥胖

肥胖的人容易得房颤,肥胖的人的房颤的治疗效果不好,愈后也不好。


海上名医


发生房颤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 等;其次是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饮酒后、其他手术、劳累、肺部疾病等情况下发生的房颤。还有一类房颤发病原因不明,称为孤立性房颤。

一旦发生房颤不用慌张,目前医学上已经有很多办法可以治疗,主要包括去除房颤的诱发因素、抗凝治疗(防止形成血栓)、将房颤的不规则心 律转复为正常的(窦性)心律、控制心室“跳动"的速度、预防复发。具体的 治疗途径包括药物、电复律(用电流恢复正常心律)、射频消融、左心耳封 堵(防止血栓脱落形成栓塞)、外科手术等。

房颤在治疗恢复后,还有可能复发,复发的原因通常是感染、劳累、甲 亢或伴随其他一些疾病而复发。所以在房颤治疗后的平时生活中,除了 坚持服药,经常联系或咨询医生,密切监测心律外,避免饮酒、感冒、过度 劳累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心脏卫士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脑卒中、心功能障碍和致死致残的重要危险因素。那么,导致房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呢?大体来说房颤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作用下共同促成的。


内在因素:主要指遗传、性别和年龄等生来具有或不可改变及抗拒的因素。

遗传因素可解释房颤的家族发病倾向;研究表明,男性和老年患者更易发生房颤,男性发生房颤的比率为女性的1.5倍,7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可达10%。


外在因素:分两大方面即心血管因素和非心血管因素。

心血管因素是房颤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力衰竭、瓣膜病、心包疾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外科术后。基本所有心血管疾病均可以导致房颤,其中,高血压和冠心病成为房颤最常见的两大危险因素。


非心血管因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房颤发生的关系已无容置疑;另外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肺肿瘤、肺栓塞,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也与房颤相关;还发现精神心理因素、肥胖、过量饮酒、吸烟也与房颤的发生有关。

总之,导致房颤相关的因素很多, 而内在因素不易或不可更改,因而只有将外在可控因素减少才是降低房颤发生的最有效手段。(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赵楠楠)


哈特瑞姆心脏之声


大家好!我是心血管徐医生,传播正确的科普知识,为您的心血管健康保驾护航!

什么是房颤?哪些原因可以引起房颤呢?

徐医生先跟大家科普一下,咱们心脏的结构,如图所示,心脏有4个腔,上面两个小的腔分别叫“左心房”、“右心房”,下面两个大的腔分别叫“左心室”、“右心室”。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是由最高司令官 “窦房结”(下图中发光的椭圆)指挥的,它住在“右心房”,司令官发放的命令将通过像电线一样的传导系统(下图中黄色线条)传递到心脏各个部位。

从心房到心室的电线只有一条,而且这条路上有个收费站 “房室结”(下图中不发光的椭圆),司令官的命令要经过收费站才能传递到心室,引起心室的一次跳动。一般情况下,司令官发放的命令是60-100次/分钟。


心房颤动是怎么回事儿呢?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就是心房出现了很多“造反”的地方,“司令官”的统领作用没用了,导致心房自己跳得特别欢快,每分钟达到350~600次,也就是说,不到0.17秒心房就跳一次,这种情况下,心房根本来不及完成正常的收缩活动,只能是 “颤抖” 了。


心房发放的命令都拼命的往收费站跑,可收费站处理不了,塞车了,怎么办?随机放行呗,因此到达心室的命令是随机的,心室的跳动也就是不规则的了。患者就会感到心里跳得乱七八糟......

收费站功能好,放行的速度快,心室跳动的就快,可以达到每分钟150次以上,收费站功能差一点的,放行速度慢,心室跳动也就慢,每分钟60~70次,甚至更慢。

发生房颤时,患者就会感到心慌、胸闷、头昏、乏力、多尿等不适。也有部分患者没有任何症状的。



哪些原因会引起房颤呢?

引起房颤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促进因素是年龄,80岁以上10%患有房颤,60岁以上5%患有房颤。年轻人发生房颤多与基因、遗传相关。

其次是心脏疾病,包括瓣膜疾病、高血压、心衰、冠心病等,也容易并发房颤。

其它方面包括甲亢、肺部疾病、肥胖、糖尿病、慢性肾病、吸烟、嗜酒等。

了解更多健康科普,就在“今日头条”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心血管徐医生


房颤是指心脏跳动失去了正常的起搏,心房出现不规则颤动,导致传出的心率也不规则,通常偏快,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房颤可以引起脑卒中、心衰等并发症,因此,重视房颤的防治,对保持心脏健康非常重要。

先来说说房颤的危险因素。

年龄大于60岁;

有家族史;

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病,心包炎,心梗,心脏手术病史等;

其他慢性病,如: 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慢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代谢综合征,肾病,等;

大量饮酒;

肥胖;

病毒感染,等


如何预防和减少房颤呢?当然就是控制以上的危险因素了。其中,年龄和家族史是我们没法控制的,但更多因素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1.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体重;

2.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病、睡眠呼吸暂停等慢性疾病;

4.注意个人卫生,保护好自己,减少病毒和细菌感染;

5.规律运动;

6.减少压力。

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李博士和你谈健康,如果您喜欢李博士的问答,请告诉您的朋友们。


李博士和你谈健康


你相信和老婆吵架后会发房颤吗?

常见导致房颤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特发性(突发性)房颤:没有器质性心脏病背景,左心房不大,小于40mm,发作呈偶然性或阶段性频繁发作,发作前往往有诱因,多见于情绪因素如暴怒、激动、紧张、焦虑或压抑。这在房颤患者中是较多见的一种,有时发作时间短自己不一定有感觉,偶而在动态心电图中发现。但受长期传统观念影响很少有医生敢说特发性房颤是功能性的心律失常而不是心脏疾病引起的。

在电生理广泛开展之前根本不知道特发性房颤的原因。随着心腔内电生理的进展发现特发性房颤患者在肺静脉前庭和左心房交会处用低频直流电刺激可以诱发房颤(其实房颤的发作都是一个房性早搏触发的),进一步提出特发性房颤患者在该部位有先天性的微折返环存在,平时不激活很沉静,一旦激活了这些微折返通道心房里可以产生350-600次/分心房除极,当然只有部分通过房室结不规则下传到心室。

而触发长眠不醒的微折返激活少不了肾上腺素,而人处于紧张、激动、焦虑和压抑时往往会释放出过多的肾上腺素,就像人紧张时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的原理一样。

2.器质性心脏病造成左心房明显扩大形成微折返:

如现在城市罕见的风湿性心脏病(主要是感冒后咽、扁桃腺感染了链球菌产生的II、III型变态反应引起的)二尖瓣狭窄严重的早期即可引起左心房扩大,高血压心脏病因左心室肥厚或舒张期受限导致左心房扩大,冠心病因缺血导致左心室舒张受限左心房扩大、扩张性心肌病左心房明显扩大、老年人主动脉瓣钙化引起返流或狹窄都会使左心房扩大等,只要左心房扩大到,45mm以上间隙性房颤发作来了,随左心房进一步扩大,房颤发作越来越频繁,左心房大到50-55mm以上最终由持续性房颤发展到永久性房颤。那就用药物拉制好心室率80次左右,食道心超左心耳有血栓可以抗栓治疗,与房颤为友吧!

3.其他疾病引起的房颤:

甲亢可以房颤,甲亢治愈右房颤会消失。病态窦房结综合表现为II型即慢快交替型在心动过缓的基础上会突然出现频发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房颤,但这种房颤持续时间不长。

4.其他原因:老年人群发生房颤的既率明显高于年青人,原因和随年龄增长心房肌供血不足、心房肌退行性变、长期承受较大的血液动力学压力、心房重构、心房电生理变化还有许多至今都不明确的原因容易产生微折返有关。

和房颤相关的几个问题可能比房颤更困惑患者:

1.特发性房颤要不要做射频消融治疗?

器质性心脏病产生大心房,因心房极度扩大而产生无数微折返是电消融焼不完的,因此医生不会动员他去做射频消融术的,况且心房壁薄风险很大。

因此射频消融目标对准了没有左心房扩大,发发停停的特发性房颤人群。因为现在的誉论宣传几乎到了:房颤=脑栓,不吓倒房颤患者才怪,岂不知射频消融前每个人都要的进食道超声排除左心耳是否有血栓,这是国际上定下的规定,实际上呢?下面话自已理解去。

射频消融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复发率甚高,有些人做了多少多次仍复发,这是至今国际上最困惑的难题。其次每次手术2一4小时患者上半身长时间暴露在射线下,如果重复治疗累积的射线量会产生什么结果,部分对射线敏感耐受性差的人带来的伤害可能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才会发现。

对特发性房颤的人除了射频消融外还有其他办法吗?尤其是消融后复发者。最好的办法是解除不愉快的情绪因素,心情好了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了,先天性微折返通道不开放房颤自然会消失。

如房颤持续时间较长、心室率较快的老年人为了防止本已衰退的心功能不要发生心衰可以采取药物复律:如乙胺碘肤酮、心律平、西地兰等均可,至少可以控制心室律,必要时采取电复律还是比较有效安全的。

左心房明显扩大可以通过食道超声观察左心耳是否有血栓,那怕几毫米的也能发现,尽管不是所有房颤伴有血栓的人都发生血栓脱落引起脑栓塞,之少先查后抗栓,无论那种药都有出血风险有时甚至会要命。我始终认为需要抗栓的我会选华法令,因为可以通过查INR来评估剂量夠还是过量通过剂量调节来减少出血风险。万一发生出血还可用维生素K来止血,因为他和所谓新一代抗栓药达比加群利伐沙班(价格奇贵)原理一样是抑制II因子和X因子阻塞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和血小板连接成血栓,只不过华法令是通过维生素K途径抑制II因子的,后者是直接抑制凝血酶的,其实说不需像华法令那样经常监察是因为根本无法监察,连说明书也写了:出血风险不比华法令大(完全可以不比它少),但脑出血风险少了一点,是一种连血液科专家也无法解释的原因。

最后说句我不反对射频消融对左心房不大的持续性房颤进行治疗,但不要过度宣染房颤的威害性更不要过度治疗。尤其对老年人的特发性房颤患者。我在监定中遇到过一个80岁老太,左房38mm,断续发了40年也没用抗凝药被动员到电生理最好的三甲医院做射频消融,走着进去,死在手术台上,幸好家属坚决要求屍解,结果是纵隔内见血块,打穿了左心房。希望天使永远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2019.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