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果光緒帝下令逮捕慈禧太后會怎麼樣?

慶德說法


慈禧和光緒關係的破裂,有一個演變過程。

一、和平相處

戊戌變法前,慈禧和光緒的關係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差。因為慈禧在人情世故方面處理的很圓滑,她從來不利用自己皇太后身份和權力提拔孃家人,架空愛新覺羅氏,引發外戚和皇族矛盾。並且她也從來沒想過要廢掉光緒,自己當皇帝。所以,固然慈禧的存在讓光緒感到很不舒服,但當時兩人不存在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

PS:慈禧和光緒是雙重親戚關係,她並不擔心自己死後光緒會清算她的孃家人,因為她的孃家人就是光緒的生母葉赫那拉婉貞和三個親舅舅照祥、桂祥、福祥。光緒還能迫害他自己的媽媽不成?

既然慈禧和光緒不存在你死我活的鬥爭,那麼這就可以說明在戊戌變法之前,慈禧和光緒的利益是一致的,慈禧用的著光緒,光緒也需利用要慈禧。光緒沒有理由,也沒必要跟慈禧翻臉。

下令逮捕慈禧,這更是萬萬不可能的事情。


二、心生嫌隙


戊戌變法正式開始後,慈禧和光緒的關係逐漸惡化,但兩人的關係也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差。證據嘛,就是光緒一天之內簽發了上百道不靠譜的詔令,而慈禧卻無動於衷。

或許,當時慈禧是想給光緒一個機會,讓他證明自己的能力。

只是由於光緒鬧得太出格了,比如他直接罷免了六部的幾位侍郎,提拔康有為這種身無寸功的維新派直接進軍機處,惹的維新派和守舊派官員內鬥,慈禧為了避免鬧出更大的事情,便又逼光緒下旨交權,收回了一、二品官員的任免權和京畿防務權。

注意了,慈禧是“收回”,這說明兩項權力在光緒親政後,本來是在光緒手中的。另外這也可以說明一件事,光緒和慈禧的矛盾在當時真的不大。慈禧敢把京畿防務權交給光緒負責,這表明她信得過光緒。

所以這一時期的慈禧和光緒,也是處於一種相互利用的關係。雙方既然沒撕破臉,光緒也就沒必要跟慈禧動刀動槍的了。

三、急轉直下

光緒交出人事任免和京畿防務權後,很快各種流言蜚語就出來了。比如有傳言說,守舊派向老太后建言,殺康有為、梁啟超;還有流言蜚語說,慶王奕劻和李蓮英跪請老佛爺重新垂簾聽政。更有甚者,宮內傳言慈禧廢除光緒,另立皇帝。

另外,不利於慈禧和流言也有,比如當時就有傳聞說維新派在發展私人武裝,維新派會發動軍事政變。

眾所周知,戊戌變法時,慈禧在頤和園,光緒在紫禁城,兩人不在一起,缺乏溝通。而缺乏溝通的結果就是這些流言出來後,在他們各自看來,都是對方想要害自己的證據。

比如守舊派要搞維新派的流言傳到康有為的耳朵裡後,他就坐不住了,派自己的心腹跟光緒建言(康有為其實見不到光緒),召袁世凱進京拱衛。他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打算跟慈禧火拼。

慈禧當時想跟光緒火拼嗎?於情於理,她都沒有那個必要。

所以她聽到維新派要跟自己火拼的消息後就怒了,回到紫禁城,與光緒在紫禁城懋勤殿爆發了激烈的爭吵。當時慈禧質問光緒想幹嘛?光緒表示自己真不知道什麼回事,場面一度很尷尬。好在慈禧手頭上沒有證據,她不可能只因為幾句謠言或奏摺就把堂堂皇帝軟禁了。所以事後兩人也沒撕破臉皮,表面上仍然維持了合作關係。

四、關係破裂

不過懋勤殿爭吵沒幾天後,慈禧和光緒還是正式撕破臉皮了。慈禧翻臉之快,讓光緒根本來不及反應。而導致慈禧翻臉的原因,又是維新派在主動挑事。

1898年9月中,京城流言越來越多,維新派坐不住了。當時袁世凱來京謝恩,康有為便開始籌劃幹掉慈禧的細節。按照計劃,他想讓袁世凱圍頤和園。然後後來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譚嗣同在徐世昌的陪同下直接去見袁世凱,請其帶兵包圍頤和園。袁世凱表面同意,但暗中揭發,讓慈禧對光緒的憤怒達到了頂點。

當天晚上,慈禧就回到了紫禁城,並在第二天早朝宣佈“訓政”。光緒就這麼莫名其妙的被軟禁了。

所以說,不管是殺慈禧,還是抓慈禧,其實這和光緒帝都沒啥關係。光緒和慈禧的關係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差,起碼在變法前後,光緒本身並沒有針對慈禧和意向。當時如果說有人想殺慈禧或者抓慈禧,那也只是康有為那幫人自己瞎琢磨的結果。


五、如果光緒先下手抓捕慈禧,結果會如何?

從前面的敘述可以看出,除了維新派的豬隊友外,光緒身邊幾乎是無人可倚靠。而相比於光緒,慈禧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她背後站著的是既得利益勢力。她是舊有統治秩序的代言人。

其實,慈禧未嘗不想把自己代言人的位置交給光緒,如果光緒能等上幾年,得到既有統治秩序對他的認可,他必然能接盤。但問題是光緒他等不及,並且他還想搞變法,傷害到了舊有秩序的利益。結果他就玩脫了,使自己站在了慈禧和守舊派的對立面。

所以,假設光緒逮捕慈禧,其後果就取決於光緒後續的選擇和手腕。

如果光緒能迅速調整自我定位,與舊有統治秩序合流並達成共識,那麼慈禧老太太失勢也就失勢了,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而如果光緒不能調整自我定位,繼續與頑固派較勁,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慈禧死了,也沒啥用。因為維新派靠不住,光緒不與既得利益者站在一起,他就沒有號召力可言。晚清的那些軍閥和親王,都不是吃素的。光緒敢砸他們的飯碗,他們就敢另立新君。並且造反的理由都有現成的,敢抓太后,這算什麼九五之尊?直接推翻就好了。在“圍園殺後”那個檔口,假如慈禧死了,光緒和維新派或許將死無葬身之地。


Mer86


如果光緒成功掌權,那麼清朝只會滅亡得更快,絕不可能出現繁榮昌盛的局面。

因為光緒帝至始至終都沒有掌握實權,出於對他的同情,大家可能會認為光緒帝會更加開明,如果他掌握實權,那他絕對會與慈禧所代表的的頑固派截圖不同,清朝的發展會更好,這其實只是一廂情願罷了。

實際上,慈禧太后並曾經給過光緒機會,當年慈禧退居頤和園之後,光緒帝同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發動了“戊戌變法”。而“戊戌變法”實際上是光緒奪回屬於自己的實權,進行的一場變相政變罷了。

光緒帝雖然是慈禧的傀儡皇帝,但他也耳濡目染,他也知道清政府的運作。康有為自稱是南海聖人,但後來證明他是一個投機者。光緒作為一個大清王朝的皇帝,卻識人不明,輕信康有為等人,更沒有考慮到變法失敗應該如何應對,最後使得變法成為一場鬧劇。

對於甲午戰爭,光緒帝也沒有考慮戰敗的後果,他只是一味的為了獲取權力,不擇手段,貿然一戰,結果清朝戰敗,被迫割地賠款。

慈禧太后雖然無法振興清朝。但他憑藉高超的政治手段,始終能夠將晚清的中國處於統一狀態而不致分裂。而光緒帝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他的一廂情願只會使清朝更加分裂,滅亡更快。

那麼光緒帝痛恨慈禧太后,為什麼不在西逃時趁機除掉慈禧太后呢?

光緒帝根本就沒有能力除掉慈禧太后,他能夠當上皇帝也是拜慈禧太后所賜,他的婚姻也是慈禧太后一手操辦的,他能夠參政也是經過慈禧太后同意的,清朝末期所有的大臣基本上都是慈禧太后的親信。戊戌變法時,光緒帝去找袁世凱協助,沒想到袁世凱竟是慈禧太后的人,更不要說榮祿了。

在戊戌政變時都無法除掉慈禧太后,那麼八國聯軍侵華時就更不可能了,並且當時的光緒帝已經被慈禧太后軟禁了多年,他和外界交流的通道全部被堵死了,光緒帝和慈禧西逃時靠什麼除掉慈禧太后,他根本就沒有機會。


公元前


光緒無論心機謀略還是心狠手辣都與慈禧有一定差距,想戰勝慈禧奪取最高權力非常困難。如果光緒下令逮捕慈禧,那被逮捕的很可能不是慈禧而是光緒。

在公元1881年,44歲的東太后慈安暴亡以後,西太后慈禧取代慈安成為清朝統治集團的第一號人物,完全掌握了清朝的最高權力,而11歲的光緒也由清朝統治集團的第三號人物上升為第二號人物。



公元1889年,18歲的光緒親政,雖然清朝的最高權力仍然掌握在慈禧手中,但光緒作為清朝統治集團的第二號人物,他的權力也得到進一步加強。

雖然光緒是清朝名義上的皇帝即統治集團的第一號人物,但光緒實際上的權力還是明顯不如慈禧的,比如慈禧黨羽眾多,無論掌握皇宮內大權的大太監李蓮英,還是李鴻章榮祿等朝廷重臣都是慈禧的親信。而支持光緒的只有他的老師翁同龢。

因此光緒如果下令逮捕慈禧,是無法執行的,因為光緒雖然是皇帝,而且已經親政,但朝廷政治軍事的最高權力仍然掌握在慈禧手裡。

這也是光緒要搞戊戌變法的重要原因,光緒培養了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維新派作為親信來對抗慈禧。

但光緒手下的親信康有為梁啟超等都是文人,沒有兵權,想推翻慈禧仍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這樣的情況下,光緒與親信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病急亂投醫,向掌握一定軍權而且表面上支持維新變法的袁世凱求援,派譚嗣同勸說袁世凱帶兵圍攻頤和園並殺死慈禧。

而袁世凱在慈禧集團與光緒集團之間進行了艱難的選擇,袁世凱清楚無論是投靠慈禧集團而是投靠光緒集團 ,只要這個集團能夠取得勝利,袁世凱都將飛黃騰達。


但袁世凱知道投靠光緒集團的風險太大,光緒集團把寶都壓在袁世凱一個人身上,而慈禧集團實力雄厚,萬一失敗袁世凱自己不僅身敗名裂,甚至人頭落地。

而袁世凱如果投靠慈禧集團,面對沒有兵權的光緒集團,將穩操勝券,沒有任何風險,穩賺不賠。

因此袁世凱最終決定出賣光緒皇帝與維新派,為慈禧集團立下汗馬功勞,28歲的光緒從此以後失去了人生自由,雖然名義上還是清朝皇帝,實際上已經成為慈禧的階下囚。

而袁世凱在出賣光緒帝以後,如願以償飛黃騰達成為封疆大吏,在慈禧死後獨攬大權並逼清帝退位,自己成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後來還當了83天中華帝國的洪憲皇帝,差一點開創袁家王朝。

事實上,如果光緒像慈禧一樣心狠手辣,完全沒有必要大費周章冒著很容易洩密的危險去求袁世凱起兵造反慈禧集團。

光緒最容易的辦法就是暗殺慈禧,中國歷史上統治集團的第二號人物謀害第一號人物奪取最高權力的例子很多,比如皇太子楊廣暗殺隋文帝楊堅篡位,晉王趙光義暗殺宋太祖趙匡胤篡位,雍親王雍正暗殺康熙皇帝等篡位,還有近在咫尺的慈禧暗殺慈安奪取最高權力。

與楊廣、趙光義、雍正、慈禧等相比,光緒暗殺慈禧其實條件更加有利,畢竟光緒是皇帝是名義上的第一號人物,而且光緒相當於是慈禧的養子,是母子關係,如果光緒要接近慈禧,皇宮內的太監宮女等誰都不會懷疑誰都不敢懷疑光緒要暗殺慈禧,更不敢阻止光緒靠近慈禧,如果光緒要下毒毒死慈禧或者趁她睡著勒死捂死慈禧都是非常可能的事情。

對光緒更加有利的是,如果慈禧暴亡,光緒根本用不著像楊廣趙光義雍正那樣篡位以後還要忙著對付競爭對手,光緒本身就是皇帝就是名義上的第一號人物,如果慈禧一死,光緒就更加大權獨攬,就像慈安之死一樣,誰也不敢追究慈禧的死因。光緒可以名正言順地掌握清朝的最高權力。

歸根到底,光緒還是不如慈禧心狠手辣,導致自己的悲劇命運,公元1908年,73歲的慈禧即使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也不放過光緒,在她死前一天派人用砒霜毒死37歲的光緒,並立3歲的溥儀作為傀儡皇帝,讓自己的侄女隆裕即光緒的皇后繼續垂簾聽政。


厚德載物49847


對於慈禧和光緒帝,很多人可能有些誤解,我來說說我的觀點。

一開始,慈禧肯定是對光緒充滿希望的。

畢竟,這個“兒子”是她妹妹的孩子,也是慈禧執政的政治資本。再加上慈禧剛死了兒子,肯定對這個孩子也很喜歡。怎料,這個孩子在宮裡天天的哭天喊地的,一點也不機靈。慈禧只能拿出“嚴母”的派頭,好好教育他。這也是光緒怕慈禧的原因吧。

等光緒成年後,慈禧也是真心想把權利還給慈禧。但是,出於謹慎,慈禧對於一二品大員的任免,還是把控在自己手裡。

光緒沒有執政才能,也鬥不過慈禧。

光緒執政期間,幹了一件大事,面對日本主動挑釁積極對日作戰---甲午戰爭。當時,以光緒為首的主戰派們叫嚷著要“剿滅日本,建立奇功。”可是,光緒身邊的那些臣子在戰爭期間,竟然扯北洋的後腿,處處使壞,想看李鴻章出醜。緊接著,戰事突變,清軍一潰千里。

之前積極主戰的光緒皇帝又尿了,又180度轉彎,要義和!慈禧聽說清軍大敗,也是懵了,趕緊從頤和園趕到紫禁城,替小皇帝收拾殘局。就這樣,“同治中興”和“洋務運動”帶來的有利局面,都沒了。

經過此事,光緒還不長腦子,又搞了“百日維新”。這件事,也徹底讓慈禧對光緒失望。在維新變法時,光緒帝用人太激進,上來就給那些維新派6品官。要知道,科舉出來的三甲,也不可能上來就放6品官!這絕對是破格重用了。

光緒帝有時候,一天只能能發出上百道變法旨意!試問,這麼多旨意,他光緒皇帝都能瞭解透徹嗎?而且,對於守舊派,光緒帝的做法也很絕情。僅京城就裁員上萬人!朝局動盪啊!

光緒甚至還想把有不同意見的禮部六堂官,全部裁撤!一個不留!哪個皇帝敢這麼做?哪個皇帝能這麼幹?幸好,慈禧攔截了光緒皇帝的旨意,不讓他動二品以上大員。

要不是慈禧把關,不用八國聯軍進北京,不用等到武昌起義,大清就玩完了。

光緒手底下那些親信,大都不靠譜。

光緒皇帝怎麼說,也是掌權十餘年的皇帝。可是,他手下的那些人,太不靠譜!尤其是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瞎折騰。

甲午戰敗後,維新派忘了國恥,竟然想請伊藤博文來做顧問!這不是引狼入室嗎?甚至,他們還鼓吹“中日合邦”。以清朝當時的勢力,怎麼跟日本平等“合邦”?!這跟後來的“大東亞共榮圈”有區別嗎?

而且,他們為了籌錢變法,竟然還曾想過把新疆等地賣了。。。。左公拼命從俄國手中搶回來的,竟然想就這麼賣了。。。

無恥!小人誤國!

萬幸,這項提議沒有落實!

光緒這夥人,也想過殺慈禧!

圍園殺後的事,就發生在“裁撤禮部六堂官”之後。維新派覺得“帝權”受到“後權”侵犯,要藉著開掘頤和園內的"秘密金庫(瞎編的金庫)"機會,殺了慈禧。

可是,帝黨沒有兵權,就想了兩個辦法。一是,組織100多名會黨分子進京,衝進頤和園行刺。二是,找袁世凱,奪取榮祿的兵權。

看見沒有,光緒帝手下的人,就這點本事。之後的結果很簡單,“六君子”被殺。大騙子康有為出國,開啟騙錢享樂之旅。

而光緒皇帝也是個傻孩子,被慈禧以恐嚇,就告訴慈禧他知道“圍園殺後”的事。慈禧肯定又傷心,又憤怒。這個孩子,怎麼白眼狼啊,養不熟。此時,慈禧還是在維護光緒。因為,她沒有審訊六君子,不給他們攀咬皇帝的機會。

最後,慈禧的政治能力,遠高於常人。

慈禧遺臭萬年,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她的政治能力也是非常高的。不然,憑她一個老孃們,怎麼也不可能掌權幾十年,把皇族、滿清貴族、漢族大臣都玩弄於鼓掌之中。

無論哪方勢力,都認她。也只有她,有實力調和各方矛盾,維持朝局穩定。

而光緒就不行了。就算他僥倖殺了慈禧,他也擺不平皇族、滿清貴族、漢族大臣等各方勢力。就衝他維新變法的表現,肯定會被推翻的。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那將會一團糟!慈禧是晚清重要的歷史人物,她是晚清政壇的實際統治者。史料記載,在1889年,慈禧太后曾退隱頤和園,但是在1898年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從新把權力收回,而當時推行維新變法的光緒帝則被囚禁。


假設如題主所說光緒皇帝囚禁或者逮捕慈禧太后,局勢就能轉變嗎?顯然不能。

維新變法缺乏理論依據,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等並不算有力的理論依據,再加上他們變法手段單一且過於冒進,勢必會引發政局的不穩定。

如赫德所說的那樣:皇帝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他的顧問康有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經驗,他們簡直是以好心腸扼殺了“進步”。

其實綜上所述當時社會環境以及經濟實力還沒有到達使變法成功的條件。望採納,謝謝!(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有趣的歷史段子


這個問題分兩方面看

第一個方面是光緒根本沒有能力去逮捕慈禧,因為當時的權力都在慈禧的掌握之中,也就是說沒人聽光緒調遣去幹這掉腦袋的事。

第二方面,也就是問題成立的情況下,真有死士願意為光緒去拼命,逮捕了慈禧,並將其剷除,光緒皇帝奪回皇權,那麼接下來中國會怎樣?這又是一個新的問題,可以讓我們思考和探討。

首先,最有可能得是光緒掌權,將變法進行下去,但這裡面會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當時中國的國情,參與變法的那幫人的水平,究竟能將中國改變到什麼程度,這個再往下想象就離本題遠了,可以另起新題,如果有人願意討論我們可以另外去討論。

其次,就是清王朝的國祚也許會延長几年,但仍然不能避免滅亡,因為清末的西方思想已經使得中國部分進步人士覺醒,帝制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即使光緒改革為君主立憲政體,但是皇權在中國根深蒂固的思想下,還是會與近代民主思想進行鬥爭,二者是不能共存的。

所以,總結一下,如果光緒奪權成功,中國的走向其實就是看他改革前期的力度和耐力。如果半途而廢,那麼基本不會改變原有歷史走勢,其他情況那就要靠想象空間了。


瀋陽上班族


光緒時期幾乎是清朝最“起伏”的時期,中法戰爭,甲午海戰,戊戌變法,庚子事變接連不斷,也使得光緒和慈禧都走上了風口浪尖,而光緒事變的“帝黨”也確實動過慈禧的念頭。

慈禧和光緒

光緒帝是幼年繼位,從小在宮中長大,幾個老師都是文臣,並沒有外臣的基礎,而至於左宗棠和李鴻章也不會介入皇帝的家事,其他的也都如此。

光緒按照輩分來說是慈禧的外甥,並且慈禧也都是在將光緒當做兒子來養,對於光緒來說慈禧和他的感情也是日益深厚。

而光緒帝一天天長大,慈禧也在光緒十八歲的時候表示要“歸政”給光緒,並且還搬到了寧壽宮,可清朝實際統治者依然是慈禧。

雖然這時候的慈禧並沒有完全放權,看著光緒折騰,可是放權也是遲早的事情,並且從1898戊戌變法到1908慈禧去世也只有失戀的時間。

光緒如果韜光養晦等著慈禧也可以把持朝政,就像是秦昭襄王,等宣太后老了之後,秦昭襄王還是把握了政權,並且還發動了長平之戰。

可光緒能等,他的帝黨們卻一刻都等不了,滿腦子都是康熙皇帝十六歲除鰲拜的事情,現在光緒都二十了,為什麼不能除“慈禧”?

於是光緒的帝黨們發動了變法,可從一開始這些人就將慈禧等實權人物放到了對立面,全靠這個人的喜好做事。

慈禧也在戊戌之後悻悻然說過:“康有為要變法,為什麼不找我?,可即使如此,康有為在變法失敗之後也多次的派人刺殺過慈禧,但均以失敗告終。

而如果假設光緒費盡心思殺掉了慈禧,那麼結果也肯定不是很好,袁世凱等人也一定會以“弒母”等罪名發起事變,將光緒趕下臺,重新的立一個傀儡,光緒也白忙活一場。

所以對於一個沒有強力力量的變法來說,真的是應了那句話“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娛樂吃瓜主


這個問題根本不可能存在,因為光緒皇帝雖說是皇帝,但是手中並沒有任何的權利,他也沒有辦法給誰下令讓手下人逮捕慈禧,根本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認為帶上皇帝兩個字就有了天大的權利,光緒皇帝對於慈禧來說就是一個傀儡。比歷史上那些有名的傀儡皇帝好一點的是,他曾經也掌握過一段時間的權利,所以說權力的範圍比較小。另外一個優勢是光緒皇帝受制於自己的阿姨,基本上不會出現被人滅口的風險,慈禧太后曾經也非常真心的希望能夠將國家順利的交接給這位外甥,只不過光緒皇帝有點操之過急,再加上他活的時間不長。

在光緒十五年以前,慈禧太后確實因為光緒的年齡太小,所以國家的一切事物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在這段時間內光緒也並沒有受到什麼樣的委屈,畢竟慈禧太后確實是想將光緒培養成國家的接班人。光緒15年以後,慈禧由於自己的年齡比較大,再加上皇帝也慢慢長大成人,所以準備就將國家的權利交給光緒,讓他開始簽證。在這段時間內,光緒手中的權力還是相當大的,不管是官員的任命權,還是發佈全國的行政命令或者是京城的軍權,都掌握在他的手中。

只不過不要認為光緒皇帝的權利這時候已經比較大了,就能夠威脅到慈禧的人身安全。在當時的清政府上下,整個官員班底都是慈禧一手培養出來的,無論是像李鴻章,張之洞這些頂級高官,還是像保衛京城的一些中高層將領,他們實際效忠的對象還是慈禧太后,之所以會聽從光緒皇帝的命令,只不過是因為終極大boss的面子。

其實當時的光緒如果能夠通過時間慢慢的積累,逐漸向各個方面去滲透,完全是能夠最終掌握到國家真正的核心權力的,到時候再向順手推舟的將慈禧推下臺,是絕對有可能的,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並不是以逮捕慈禧作為主要手段,畢竟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是以儒家思想為主,而儒家思想是極度推崇孝道的,兒子要想抓捕母親,那就犯下了大不孝之罪,如果光緒皇帝這麼幹,他的皇帝不好做就不要坐了。

可最關鍵的是光緒皇帝由於年輕就非常興奮,那些唯心派的二傻子呢,所以說他們提出的很多理念對於國家的發展是有相當大幫助的,但是他們只是一群通過書上的知識來向皇帝灌輸自己理念的書呆子,腦袋一根筋辦事不圓滑,肯定是玩不過守舊派的那些老油條們,這些官員在官場上浮沉數十載,很多事情看得比誰還透。可是光緒不知道啊,他只是單純的認為國家需要改革,卻不知道已經腐朽的大清王朝,即便是要進行改革也是需要溫火煮青蛙的一步一步來,但是他卻非常激進的想要一步到位,將很多沒有圍觀經歷的普通人,也就是維新派分子放進了權力核心,這勢必會引起既得利益者的強烈反彈。

這些人就去向慈禧告狀,為了平息眾怒,她只能夠收回光緒的官員任免權。但是這時候也不知道誰在背後搞事,慈禧太后不在京城,但是卻傳出了很多關於唯心派想要刺殺慈禧的傳聞,雙方相互不信任又缺乏溝通渠道,慢慢的矛盾變得十分尖銳。後來維新派等人也意識到,想要推翻慈禧的統治手中就必須掌握軍權,於是就聯繫了袁世凱,沒想到袁世凱是個牆頭草,他想也沒想的就把這個消息告訴給了慈禧,最終,清末的百日維新失敗,戊戌六君子被抓捕處長,光緒皇帝從這時候開始就真的沒有任何權利了。


小芊芊愛歷史


光緒帝可謂是真正的千古一帝,他雖然是沒有在政治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是在人生的理念之中,他一直都在艱辛的努力,當時面臨著幾千年都未有的變局,他本來是想要自己掌握所有的權利的時候,卻被慈禧太后這個人給壓制住了,最終這一生是悲慘的。



要是當時光緒帝發動叛亂的話,為什麼用判斷這個詞呢?因為當時所有的權利都在自己太后手裡,所有人都要聽從自己帶後,而光緒帝只是一個傀儡,所以很多人都感到悲哀。所有大臣只能夠聽從太后的命令,而不是皇帝的命令,這個已經是進行了顛倒。

要是光緒帝敢這樣做的話,他可能死無葬身之地,慈禧太后不光是心狠手辣的人,而且他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光緒帝之後也是死在了他手裡。

在清朝末年的時候,有一個女子就掌管了國家的命運,而這個人就是慈禧太后,明明皇帝都已經30多歲了,可是慈禧太后依然沒有給他任何權利,皇帝也就如同傀儡一般,不論皇帝下什麼命令,慈禧太后都要過一遍向她問才能夠,甚至最後皇帝連動都不能動,還要聽從自己太后的安排,所有的軍國大事都不會問皇帝,只能夠問慈禧太后。


要是皇帝真的敢有叛亂的心思的話,那可能就會死的特別早,像皇帝聽到這一帶後死的那一刻,皇帝非常的高興,簡直是高興的不要不要的,但是這個時候慈禧太后聽到了這件事情,他雖然已經快不行了,但是他一定要讓皇帝死在自己前面,結果皇帝就真的死在了自己的前面,可想而知,慈禧太后到了末期都有這麼強大的力量,更何況是最初的時候呢。

在這個歷史上傀儡是最無助的,很多人都羨慕皇帝是一個厲害的職位,但是傀儡皇帝是最沒有用的,而光緒帝只是一個傀儡的皇帝。


汪公說


那光緒就會死得更快、更慘,慈禧太后是最喜歡玩弄權術的人,掌控大清將近半個世紀,李鴻章、榮祿都是她的鐵桿粉絲,地位牢固得很,光緒也不會那麼傻,怎敢輕易的去逮捕慈禧。


光緒雖說是個皇帝,但他只是慈禧太后的傀儡而已,光桿司令,他18歲的時候,慈禧太后大發慈悲,讓他親政過過癮,但在甲午戰爭中慘敗,後來在康有為等人的慫恿下企圖變法,甚至還一度想逮捕慈禧,但都被慈禧一一化解了。


康有為、袁世凱等人都是些政治投機分子,康有為所謂的變法就是空談誤國,徹頭徹尾的敗家子,而袁世凱就是牆上草,誰佔上風就擁護誰,在關鍵的時刻投靠了慈禧,出賣了光緒。
光緒雖說是皇帝,但他沒有一個忠於他的大臣,軍中也沒有他的親信,指揮不了槍桿子,你還想和慈禧叫板,那不是找死,因此光緒皇帝到最後都沒有動慈禧太后一根毫毛,最後還是被慈禧太后待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