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由溥仪让太监锯掉故宫的门槛,谈到诗人们锯掉诗歌“押韵”的门槛

溥仪和婉容大婚的时候,收到了一件独特的礼物——刚传入中国不久的自行车

。得到这么个新奇玩意,溥仪自然是十分高兴,那真是爱不释手(貌似用“爱不释脚”更合适),没用几天,就学会如何骑了。


由溥仪让太监锯掉故宫的门槛,谈到诗人们锯掉诗歌“押韵”的门槛

溥仪


由于紫禁城内宫门太多,每骑一会儿,来到门槛前,就要停下来,把自行车抬过去,然后才能继续骑行。为了能够畅行无阻,摆脱门槛的阻碍,不用再把自行车搬来搬去的,最后溥仪就让太监们把碍事的门槛给锯掉了。

由溥仪让太监锯掉故宫的门槛,谈到诗人们锯掉诗歌“押韵”的门槛

门槛


这个历史小故事,让我不禁想到了诗歌的“门槛”问题。

诗歌一开始也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就是“押韵”。

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叫:韵是一道门,分开诗与文。也就是说判断一篇文字是不是诗歌,首先就看你是不是押韵。这个说法也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诗歌的定义,都强调了诗歌的韵律问题。

诗歌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辞海》

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

——《现代汉语词典》

押韵的不一定是好的诗歌,但诗歌一定要押韵

目前的诗歌界,关于诗歌要不要押韵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论。其中,主张诗歌押韵的人虽然在诗歌发表阵地(《诗刊》等一系列诗歌刊物)的争夺上,彻底败了下来。但是,他们的观点,却比主张诗歌不用押韵的人要更加有理有据。

主张诗歌不用押韵的人,认为押韵是一种束缚,会阻碍诗人文字写作能力的发挥。这句话乍一听,挺有道理啊!不押韵的文字确实更好写,这话没毛病啊!但是这话却禁不起反问:既然押韵是一种束缚,为什么唐诗宋词元曲中涌现出了这么多的经典诗歌?写现代诗,不押韵,没有束缚了,但是成为经典的又有哪些呢?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吗?对不起,这首诗歌押韵;是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吗?对不起,这首诗歌押韵;是戴望舒的《雨巷》吗?对不起,这首诗歌也押韵。

由溥仪让太监锯掉故宫的门槛,谈到诗人们锯掉诗歌“押韵”的门槛

林徽因


主张诗歌押韵的人,认为每种文学体裁都有自己的构成要素,诗歌也不例外。

就拿小说来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同理,诗歌也有自己的构成要素。对此,有人总结为三要素:韵、律、味;有人总结为六要素:境新、意雅、情感、语新、凝炼、乐感。无论是哪一种总结,都没有把诗歌的“押韵”排除在外。

如果以诗歌的构成要素为判断标准,那么一篇文字写的再美,不符合要求,也不是诗歌,一篇文字写的再差,符合了要求,也是诗歌。就像人长得再丑,也是人,小鸟长得再俊,也是小鸟。

人有美丑,诗有好差

主张诗歌不押韵的人,攻击主张诗歌押韵的人,经常使用的办法,就是说对方有的作品写的像是顺口溜。他们的潜台词,就是诗歌必须是美的必须是好的。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就像人有美丑,诗歌也有好差。


由溥仪让太监锯掉故宫的门槛,谈到诗人们锯掉诗歌“押韵”的门槛

乾隆


就拿乾隆来说吧。乾隆一生之中,作诗竟有四万三千六百三十首之多!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就是因为在他这么多的作品中,居然没有几首是拿得出手的,所以,虽然他在政治上有着很多的功绩,依然逃脱不了在写诗上被文人讽刺的命运。但纵然如此,也没有人说乾隆的诗不是诗。

由此可见,诗之所以称之为“诗”,并不是由它的好差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形式也就是构成要素决定的。

谈到诗歌的好差,历史上还有一位无法绕开的人物——“打油诗”的开山鼻祖“张打油”。他的成名作就是那首《咏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他的这种俚俗诗体,在很多文人眼里,自然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甚至是专门用来逗笑取乐的。但是,依然没有人说他写的不是诗。


由溥仪让太监锯掉故宫的门槛,谈到诗人们锯掉诗歌“押韵”的门槛

张打油


诗歌不一定有诗意,有诗意的不一定是诗歌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语言是非常美的。

里面很多场景的描写,比如“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卧”“晴雯撕扇”,那文字确实是非常经典且无比具有诗意。但是我们并不能说那些文字就是诗。


由溥仪让太监锯掉故宫的门槛,谈到诗人们锯掉诗歌“押韵”的门槛

黛玉


反过来说,我们见到的有些诗歌,确实写得很差,没有任何诗意。甚至,可以毫不避讳地说,即使是那些名字很响亮的大诗人,他们的经典作品也只是占他们所有作品的一个很小的百分比。但是,我们并不能说他们那些写的不好的诗歌,就不是诗歌。

所以,概念和内容,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在主张诗歌押韵的人看来,那些所谓的诗人,有的文字确实也分行了,从外观上看,非常像是诗歌,文字也很精炼,也很有哲理,但是因为不具有诗歌“押韵”这一要素,只能将之归类于散文的类别,并不能称之为诗歌。

诗歌的功用,由陶冶心灵,到博取功名

诗歌本来是用来陶冶性情的,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大大丰富,很多人在对“名利”的“利”已经获得极大满足之后,便开始对“名”大力博取了。而“作家”这个头衔自然会让他们垂涎欲滴。但是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作家呢?写小说,写散文,都不行,字数要求太高了。当年考试,八百字作文都不知道死掉多少脑细胞才憋出来的。那怎么办呢?只能写诗。

诗歌字数没有任何要求,哪怕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一首诗。北岛的那首《生活》,内容不就只有一个“网”字吗?于是,这批人开始对诗歌下手,诗歌不是还有“押韵”这道门槛吗?没关系,学溥仪,把门槛锯掉不就行了吗?于是,无韵伪诗便以排山倒海之势奔涌而来。


由溥仪让太监锯掉故宫的门槛,谈到诗人们锯掉诗歌“押韵”的门槛

北岛

由于目前很多所谓的诗人,本身就缺少基本的文字训练,所以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文理不通、病句频出,让人看不懂,但是这个没关系,只要别人承认他是作家就行了。人家写诗,本身就是为了博取自己的“功名”,从来就没有允诺要陶冶你的“心灵”。既然如此,你又何必自作多情?

面对着“诗歌”江河日下的局面,面对着“诗人”成为骂人的词语,我就想问:锯掉了诗歌的“押韵”这道门槛,对诗歌的发展真的有利吗?就像是走钢丝,不把钢丝悬挂在空中,而是放在地上,就真的能让人更加热爱走钢丝这种杂技表演吗?

现代诗需不需要“押韵”这道门槛?虽然我不是诗人,但是我想听听大家是什么意见,大家不妨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