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10cm最大值吗!看看规范到底咋要求的

#主体、及二次结构植筋#目前大部分工程项目都存在植筋的工序,植筋是以专用的结构胶粘剂将钢筋锚固于基材混凝土中,一般情况发生在以下三种情况:(1)、二次结构施工时候的植筋、墙体锚拉筋、过梁钢筋、构造柱钢筋、飘窗钢筋等;(2)、主体施工时,由于现场实际情况无法提前甩筋、现场施工由于技术原因造成钢筋严重偏位(主要是柱子钢筋);(3)、工程已施工完毕,因设计变更原因增加的钢筋。但是植筋深度多少你真的知道吗?今天就带大家一块来看下。

植筋深度如何确定,10d/10cm最大值吗!看看规范到底咋要求的

墙体锚拉筋植筋

一、植筋的一般规定

1、采用植筋时,原构件的混凝土等级不能低于C20,当新增构件为悬挑结构时,原构件混凝土等级不能低于C25。

2、植筋采用的胶粘剂必须是改性环氧类或改性乙烯基酯类(包括改性氨基甲酸酯)的胶粘剂。当植筋的直径大于22mm时,应采用A级胶。胶粘剂分两种A级和B级,对重要结构、悬挑构件、承受动力作用的构件,应采用A级胶。

3、承重结构植筋的锚固深度必须经设计计算确定,严禁按短期拉拔试验值或厂商技术手册的推荐值采用。(这里可以看出,规范严谨地把构造性植筋的锚固深度交给了设计者)

4、当按构造要求植筋时根据钢筋的受力性质不同,规定了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min=max{0.6ls;10d;100mm};受压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min= max{0.3ls;10d;100mm}。

二、二次结构施工,植筋深度取值

假如保护层厚度按照25mm、混凝土强度为C30,则本工程对应的二次结构钢筋植筋深度如下所示:

植筋深度如何确定,10d/10cm最大值吗!看看规范到底咋要求的

三、针对上图,下面就具体说明下数值的得来依据

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植筋深度分两种:基本锚固深度和锚固深度设计值。

1)、植筋的基本锚固深度ls计算公式:ls=0.2asptdfy/fbd

式中aspt—为防止混凝土劈裂引用的计算系数(取值参考规范);

d—植筋公称直径;

fbd—植筋用胶粘剂的粘结强度设计值(取值参考规范),

2)、植筋锚固深度设计值Ld≥ψNψaels

式中ld—植筋锚固深度设计值;

ψN—考虑各种因素对植筋受拉承载力影响而需加大锚固深度的修正系数(取值参考规范);

Ψae-考虑植筋位移延性要求的修正系数(取值参考规范);

植筋深度如何确定,10d/10cm最大值吗!看看规范到底咋要求的

构造柱钢筋植筋

四、举例说明

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C30,设防烈度7度,二类场地,需要植筋的钢筋为直径12的三级钢,胶粘剂为B级胶,保护层厚度按25mm考虑,一般结构类型,环境类别干燥。

1)、基本锚固深度ls=0.2asptdfy/fbd

由已知条件可知,d=12mm、fy=360N/mm2;

查表12.2.3可知,aspt=1.0;

查表12.2.4可知,fbd=3.4;

代入公式ls=0.2asptdfy/fbd=0.2*1.0*d*360/3.4=21.17*d=21.17*12=254mm。

2)、植筋锚固深度设计值Ld≥ψNψaels

ψN=ψbrψWψT(这些系数都可以在规范中查到),针对本例,ψN=ψbrψWψT=1.0*1.1*1.0=1.1;

则植筋锚固深度设计值Ld≥ψNψaels=1.1*1.1*254mm=307.34mm。

标题二中,本人是按照构造植筋要求计算的数据。因为本人看来二次结构施工(也就是填充墙砌体施工),本来所有的构造柱、锚拉筋、过梁等是填充墙砌体的一部分,不是承重结构,主要起分割房间作用;部分过梁仅仅承受砌体的自重,也可忽略不计;二次结构植筋,主要是为了与主体有一定的连接,减少室内墙体裂缝的存在。要不然构造柱就应该随主体一块施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