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民国才女何震:18岁嫁国学大师刘师培,21岁爱上了表弟,为何丈夫死后33岁就疯了?

秉烛读春秋


民国虽短,故事很多,尤其是那些受传统文化熏陶、同时又受到西方文化深深影响的人,学识渊博,行为率真,奇男怪女不胜枚举。像何震,就是其中之一,既是美女,又是才女,女权主义者,革命者,成为了民国影像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然而,红颜多薄命,这样一位美貌的才女,经过十几年如鲜花一般怒放之后,最后竟一夜之间疯了。

何震,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扬州人,原名何班,出生于书香门第,亦是绝色佳人,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希望折花者自然众多,而其家人的选择和她自己的目标,也自然是风流才子,异秉郎君。

折花之人叫刘师培,江苏仪征人,其父刘贵曾乃清朝官员、学者、文学家,家学深厚。刘师培从小受到严格的学业训练,加上天赋极高,故成名极早,刘师培生于1884年,8岁学《周易》,12岁全部读完四书五经,并开始习诗词歌赋,14岁开始研究《晏子春秋》,19岁中举,这样一种履历,也是一个传奇。

佳人配才子,才子娶佳人。在长辈的撮合下,这对郎才女貌的新人结为了夫妻,这一年,刘师培21岁,何班18岁。

刘师培不但是一个学问极佳的学者,也是一个思想极活跃的青年,尤其理想抱负远大,自视甚高。但是,刘师培有两个致命弱点,一是多变,二是惧内。

刘师培中举之后,随即到北京参加会试,想举进士、中状元,但事与愿违,一试即名落孙山,为此,他对清廷生出怨恨,回家的路上即上书皇帝和主考官,多有不满不敬之词,后又因酒后发狂,惊动官府,受到追捕,只身逃到上海。

之后,刘师培结识章太炎、蔡元培、陈独秀、章士钊等清流和革命者,从此思想一新,开始革命。他发表文章排满,参加蔡元培组织的军团教育会和暗杀团,先后加入光复会、同盟会。

刘师培不仅自己革命,还带着妻子何班革命,并把妻子送进蔡元培主持的爱国女学读书,而这个学校的办学初衷竟有“暗杀于女子更为相宜”之条款,可见这是一个培养暗杀女青年的学校,因此何班接受革命思想很深。为了革命,何班改名何震,又写了大量鼓吹革命、鼓吹暗杀的檄文。

1907年,何震随丈夫刘师培东渡日本,寻求革命理想,同行者还有苏曼殊和何震的表弟汪公权。到达异域,何震思想更激进,为人更开放,竟与表弟汪公权有了私情,章太炎知道后,曾提醒刘师培,然而事情的怪异之处是,刘师培非但没因此教训妻子,反而将章太炎一顿暴打,在朋友中传为特大新闻。

刘师培多变,其妻何震也多变。不久,刘师培投靠清廷大臣端方,这是1907年底的事情,当时刘师培夫妇还在日本,投靠端方后,便做了清廷的密探,叛变革命,出卖革命。

关于刘师培叛变革命有几种说法,其中之一是说何震挥金如土,为得到更多的金钱满足妻子才投靠端方;另一说是端方任两江总督时,去电日本的刘师培,想请他回国到两江师范学堂任历史教授,刘师培犹豫不决,何震极力怂恿,因此叛变。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何震为人的一些蛛丝马迹。一个多欲的人,一个多变的人,一个过度喜欢金钱的人,这样一个对生活满意度不高的人,坐顺风船时好说,逆风时就难说了。

刘师培与何震1908年回国,之后就一直跟随端方,从两江到直隶,再到四川,后在革命军的保路运动中,端方被杀,刘师培被捕,孙中山出面保释才得救。之后,刘师培先投靠阎锡山,后投靠袁世凯,1919年因病去世,才36岁。

丈夫去世之后,家境一落千丈,何震无以自立,不久便疯了。柳亚子曾在日记中记载此事说:“申叔(刘师培)死后,志剑(何震)神经病发作,曾在北大校门伏地痛哭。”


帝国的脸谱


民国才女何震的一生,大抵诠释了: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句话。

何震是国学大师刘师培的妻子,也是民国史上美貌与才华并举的奇女子。她的一生本可以活成传奇,可因为过于“作”,她愣生生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狗血剧”。

何震原本是一位温柔贤淑的闺秀,可自打接受新思想洗礼后,她却性情大变,完全像换了一个人。她的这种极端转变,在新旧交替的民国并不稀奇。

毕竟,在那个由封建转为新时代的年月,时人多看不到前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极端封建者和极端革新者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在男女问题上,极端革新者认为:男女不仅要平等,女人甚至还要凌驾于男人之上。这类人,被后世称作“极端女权主义者”,何震便是其中之一。

颇为让人称奇的是,何震的大肆追求女权的行为,还得到了丈夫刘师培的大力支持。

女人高喊要全面碾压男人,还得到男人的全力支持,换做你,你会不会膨胀,很难不膨胀。在刘师培的摇旗呐喊下,何震越做越有劲,最后,这股子劲头还使到了刘师培身上。

最初,何震只是各种发文呐喊鼓吹女权,后来她觉得不过瘾于是就到日本创办复权会,还办了报纸《天义报》,主要刊登她认可的一些女权言论和文章。

从何震刊发的文来看,她真真不愧是一代才女,她为女权所做的贡献也不容小觑。

在何震后来发表的《女子复仇论》里,她指出:

“男女不平等是阶级的起源,只有将男女革命与经济、种族等革命并行,男女平起平坐,才能真正消灭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切不平等。“

何震主张的这种男女绝对平等,在今日也未必已实现,比如“废尽天下之娼寮,去尽天下之娼女”等,可见,她的思想在当时是绝对超前的。

原本,这也没什么,可后来,当她之追求绝对女权变得越来越疯狂时,一切就开始变味了。

第一时间变味的便是何震对待夫君刘师培的态度,因主张绝对女权,她开始变相报复男权,刘师培不幸成为了她第一个报复的对象。

凡事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何震之追求女权也是如此。

疯狂追求女权的何震慢慢由在家里对丈夫刘师培又打又骂,变成了在外面和在朋友面前亦不给他面子。何震不仅要求刘师培在家里事事听她的,还严格限制起了丈夫的人身自由。

终于,受不了的刘师培无奈只好跑到朋友家躲起来,可最后何震还是愣生生将他从朋友家床底下抓出来了。

如果仅仅是如此倒也没什么,可这以后不久,何震干出了更加出格的事情。古代讲究女子从一而终,可在追求女权的何震眼里,这是要废除的东西。

何震不仅要废除从一而终,甚至还挑战起了男人的底线:她开始瞒着丈夫和自己的表哥公然勾搭。

当同住的好友章太炎将这些事告诉刘师培时,他竟第一时间告诉了妻子,随后,何震竟与丈夫一起公然陷害起了这位好友。说来,章太炎真真是憋屈。

后来,何震还联合丈夫一起疯狂迫害革命党人,期间,她手法之狠辣,丝毫不亚于任何男子。

可苍天从来不饶过任何人,多行不义的何震终于迎来了她的报应:她的丈夫刘师培因肺结核病逝于北京后,她的世界便黑了。

这一年,是公元1919年,这年,刘师培36岁,而何震则刚刚33岁。

丈夫死后,因此时的何震已经没了靠山,她心里开始发虚。加之此时她的声名已经因出轨而狼藉,她的生活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在这样的打击之下,偏偏她还遭遇了奸人。

刘师培逝世时,曾留下过一尊金佛像。这尊金佛像价值连城,此前,何震一直将它寄放在一位朋友家中。可待她把刘师培丧事办完来取金佛像时,这位朋友竟不认了。

很明显,这位友人是见财起恶心:想独占这尊金佛。因为无法证明何震和刘师培曾将金佛像交给友人保管,这事竟变成了“何震想夺人家产”。

精神早已不堪一击的何震哪受得了这种刺激,急火攻心下,何震便精神错乱了。

后来的后来,世人最后一次听到何震的消息是在柳亚子的记述里,他写道:

"申叔(刘师培)死后,志剑(何震)神经病发作,曾在北大校门伏地痛哭。"

在丈夫任教的学校伏地痛哭,竟成了一代才女最后留给世人的影像,想想,真真令人唏嘘。

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话,用在何震身上,亦不为过!


记者李满


民国多才女,许多民国才女的故事,至今还被津津乐道。可是堪称中国捍卫女权第一人的何震,却早已被人遗忘。

何震十八岁嫁国学大师,二十一岁爱上表弟,却在丈夫逝去后,三十三岁时疯掉,她因何而成疯呢?且听有书君为你娓娓道来。

一,大家闺秀婚后变身激进的革命党。

何震,原名何班,1886年出生于江苏。她出身于小官僚家庭,婚前闺训甚严,这亦养成了她厌倦女性束缚的叛逆性格。

何震18岁时尊母命,嫁给了堪称国学大师的刘师培。她明艳动人,刘师培甚爱之。刘师培不但国学知识渊博,亦崇尚西学,更想将妻子培养成新女性。故而他将妻子送到了蔡元培创办的爱国女学。

据说蔡元培创办此学校的宗旨,就是秉承女性搞暗杀更相宜的理念,向学员灌输一些欧洲革命女性的理论,甚至还教授一些炸弹爆破的原理。

何震从大家闺秀瞬间转身,叛逆性格大爆发。一个月的时间,她就梦想成为玛丽侬那样,为自由献身的欧洲女杰。她亦将原名何班,改为了何震。

随后她与丈夫一起加入同盟会,携手赴日本。其夫妇二人在日本期间,与其表弟汪公权以及章太炎等人同住。此时的她还是目标单纯的激进革命青年。

二,捍卫女权走极端出轨表弟。

何镇初到日本,创办了报刊《天义》,狂热宣传女权主义,她倡导一夫一妻等多项男女平等的权利。甚至她为了表示男女平等,将母姓殷字亦放其名中,自称何殷震。

可是何震的学识并不足以支撑她革命家梦想。她并没有完整的女权理论,只是狂热的空喊口号而已。其思想偏激已经使她骨子里的女权思想膨胀。

她不但对丈夫河东狮吼,令丈夫见她如见老虎。甚至她还违背自己宣扬的婚内不能出轨的理念,与表弟汪公权暗度陈仓。其行为真的有些震世界,也许这就是她追求的女性自由。

章太炎发现了何震私情,并将之告诉了刘师培。只是不知刘师培是惧内还是迂腐,不但不相信妻子私情,还与章太炎反目,并将此事又告知妻子。

何震闻言怒从胆边生,开始不顾一切报复章太炎,其人品之劣开始显露端倪。

稍前,章太炎曾与孙中山有些矛盾,他想去印度学佛,只因囊中羞涩,他曾托何震夫妇联络清廷大员端方,谋求解决经费问题未果。

何震抓着章太炎的这个把柄,写密信将此事告知吴稚晖,虚构章太炎叛党投清。刘师培亦妇唱夫随,偷刻章太炎私印,在报纸上以章之名,声明对革命的失望离党之意。

章太炎未料到,自己处理何震私情问题时太过直接的方式,会令自己陷于百口莫辩的境地。他亦未料到此时的何震早已偏离了革命者的轨迹。

三,为权欲贪欲背叛初衷投敌当内奸。

随着何震日益疯狂宣扬女权,其内心膨胀促使她更加渴望出人头地,其权欲之心更炽。比起革命党奔波清贫的生活,她更喜欢高高在上的生活。

有思想还要有行动,何震夫妇为私欲伙同汪公权,趁机偷偷投靠端方,为其当了内线。

何震夫妇暗中在同盟会内挑拨离间,使会员互相猜忌离心离德。更可恶的是他们还将同盟会的行动计划,密告端方,致使同盟会行动失败,会员被捕。此时的何震不再捍卫女权革命,只会疯狂的卖友求荣。

曾有同盟会志士愤然想刺杀刘师培,他跪地求饶才得以逃脱,而汪公权却未逃过此劫,也算是罪有应得吧。

四,欲壑成空终致疯。

辛亥革命后,何震夫妇惶惶不可终日,杀他们的呼声日高。只有章太炎不念旧恨,怜惜刘师培的学识为其奔走求情,才使何震夫妇保住性命并被举荐给阎锡山。

不知阎锡山是厌恶他们人品,还是其他原因,很快就将二人推给了袁世凯。

何震夫妇早无气节可言,有奶便是娘,到了袁世凯处更是如鱼得水一般。刘师培疯狂为袁世凯复辟称帝卖力,并成为筹安会六君子之一。

曾有人撰文描述了,刘师培在袁世凯处住豪宅,侍从前呼后拥的排场,以及何震看此情景志得意满之态。何震夫妇醉心权欲的丑态尽显。

违背历史潮流之事,终归短命。袁世凯失败后,何震夫妇又坠入千夫所指的谷底。这次又是靠刘师培的学术素质护命,蔡元培力排众议,聘请刘师培到北大任教。

只可惜刘师培未能改过自新,极力反对新文化运动,被众人所不齿,他亦抑郁成疾,1919年病逝,享年只有35岁。当时何震只有33岁。

刘师培学术之名本与章太炎齐肩,可是他如变色龙一般多变落得如此结局。人们把矛头皆指向了何震,都说刘师培惧内,皆是何震枕边风致其如此悲哀命运。观何震狂热贪婪之性,此言非虚。

至于何震结局,一说丈夫逝后,何震坐在北大门口痛哭,全无大家闺秀之范,已显疯癫之状。还有人说,她因丈夫留下的金佛被骗气极致疯。

何震狂热宣传女权之时,其骨子里就现疯狂状态,现在其狂热追求的欲望成空,巨大落差刺激,又被人唾骂怎能不疯?

何震一直未脱贪欲权欲,才有此结局。如果她能勿忘初心,也许她会如秋瑾一般成女中豪杰。只是人生没有如果,一切由人评说吧。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民国时期,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再加上女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涌现出一批传奇女子,何震便是其中之一。

何震本叫何班,是清末年间人,父亲是个知县,虽说官不大,但家境还殷实。

她从小就从她的母亲和长姐那里受到传统严苛的教育。长到18岁,何班出落得像出水芙蓉一样美丽,又能诗会画,性情活泼,在当地被称为才貌双全的闺秀。

(何震旧照)

按说,何班受儒家教育的影响,再加上传统女德等方面的教育,嫁为人妇后,必然是相夫教子的好妻子。

但世事难料,何班却在嫁人后很快成了提倡女权主义的积极分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

娶何班的人是历史上很有名气的国学大师刘师培。

刘师培出身于书香世家,刘家又与何家交情深厚,两个孩子长到成人后,经双方父母商量,撮合了这桩婚事。18岁的何班和21岁的刘师培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传统婚礼。

刘师培不光学问做得好,他还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研究,又是同盟会革命者之一。因此,他的理想家庭,当然不是旧式那种男尊女卑的模样。他为了塑造一个理想的妻子,便把何班送到蔡元培承办的爱国女学去接受新思想教育。何班因此改名何震。

后来,何震随刘师培去日本留学,创办了复权会,同时还办了期刊《天义》。

这期间,何震发表了大量关于社会和女权的文章,言语犀利。比如,她曾提出应实行一夫一妻制;父母对儿女应一视同仁;女子也应和男子一样有受教育的权利,并且能参与社会活动;夫妻不和应离婚,并在离婚前双方都不应以任何方式与第三者结合等等。

那时候,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传统。何震的女权论调,自然招到骂声一片。

(章太炎剧照)

在日本时,章太炎和苏曼殊由于经济窘困,再加上与刘师培是很好的朋友,所以就住在一起。

这时候,章太炎看到何震和同在日本的表弟汪公权出双入对,关系暧昧。出于朋友的道义,把此事告诉了刘师培。

没想到,刘师培听后,却说章太炎居心叵测,故意挑拨他们夫妻的感情。不光和章太炎大吵,还大打出手。事后又告诉了何震。

何震当然也很生气,于是写了很多文章,发在报刊上,诋毁章太炎的名声,企图把他搞臭。

刘师培亦和章太炎翻了脸,在汪公权的介绍下,认识了清政府的两江总督端方。端方暗中拉拢他,又许以重金和权贵,很快刘师培便做了他的眼线,盯着革命党内部的一举一动,随时向他汇报。

刘师培不光多次出卖革命党组织起义的情报,还数次策反革命者。最终革命者王金发现情况不对,暗杀了汪公权,并打算杀掉刘师培。刘师培胆怯,跪请饶命。在他赌咒发誓后,王金发念他有学问,放了他一命。

辛亥革命后,由于各地反清的浪潮高涨,端方死于非命。

刘师培又辗转做了袁世凯的写手,四处鼓吹袁世凯的功绩,并积极宣扬复辟帝制。因此再次受到袁世凯的重用。

可惜,就在刘师培以为自己终于找到靠山的时候,才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却在全国护国讨袁的浪潮中完蛋了。

尽管刘师培此时名声扫地,何震跟着他虽然过得狼狈,但并没有离弃他。

(蔡元培旧照)

刘师培的昔日好友蔡元培,亦怜惜他的才华,不顾众人反对,邀请他到北大任教。

可惜刘师培此时病痛缠身,不久就去世了,卒年35岁。

至于何震,她的结局成了一个谜。

据柳亚子在日记中记载:“申叔(刘师培)死后,志剑(何震)神经病发作,曾在北大校门伏地痛哭。”

何震为什么痛哭?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刘师培没有留下什么财产,唯留下一尊值钱的金佛像。何震因为要安葬刘师培,便将佛像暂放熟人家中。没想到事情办妥回来取,熟人却抵死不承认。她又没有凭证,一时气血攻心,便精神出了问题。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刘师培投靠袁世凯,她受到打击太大。

何震因为精神出了问题,据说刘师培的学生曾筹钱把她送到精神病院治疗,最后在医院去世。不过柳亚子却又说,何震出家当尼姑了,法号“小器”,但最终依然是不知所踪。

(参考史料:《刘师培传记》)


张生全精彩历史


何震


民国时期才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家境让她有了一个良好的熏陶,接受了高等教育,奈何一直受着封建思想的巨大的感染。后来何震嫁给了刘师培,此人乃是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两个人也算是情投意合,有着共同的语言,在一起之后两个人也都发生了一些改变。


可是是因为爱情的原因,何震也不再想要去继续得的接受封建思想,她开始追求开放,民主的思想,她提倡民主自由,追求男女平等。也许是思想太过于开放,何震在二十一岁的时候便跟自己的表弟汪公权私通。汪公权因为是何震的表弟,自然与刘师培的关系也是非常的不错的,可是这件事情发生后,刘师培并没有怀疑自己的妻子。

可是在刘师培死去之后,何震突然就发疯了,是为何呢?

很多人说何震可能是因为心里对于丈夫的愧疚,并且也是因为丈夫的死,心中经受不住打击而发疯了。当年,在汪公权得劝说之下,刘师培经受不住清政府的荣华富贵的诱惑,最终反革命而去,做了清朝的走狗,后来清政府跨了之后,刘师培有趁机投靠了袁世凯。刘师培的一生可以说是相当的坎坷。


不久之后袁世凯下台以后,刘师培没有地方可去。当时北大的校长蔡元培惜才,便邀请他前来北大教学。可是刘师培刚来北大不久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自己突然就去世了。虽然何震对刘师培并没有从一而终,可是不管是荣华富贵,还是穷困潦倒,何震自始至终都是跟随着刘师培,不离不弃,至于为何刘师培刚去世之后,何震就发疯了,原因可能只有她自己知道。

不过后人猜测就是因为何震经受不住打击,毕竟自己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刘师培,并与他共患难,共进退,已经成为了生活上必不可分的一部分了,所以刘师培的死对他打击也很大。


司徒历史


〖盲目尊“师”也是一种浮躁了〗

尊师重教本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是其屹立不倒之源。但近年来“大师”泛滥成灾,最后才发现,民国之后再无大师。原来,人们口称大师,就如见到女人叫“美女”,见到男人喊“帅哥”,不过是带有调侃的便称而已——见到文化人,随手就给你加一顶“大师”的帽子。

你可千万别当真。既用不着为自己名不副实而惶恐,也不要真以为自己有了江湖地位而浅薄。

仔细算来,民国年间以西南联大的出现成为近代中国人文的高点,其培养的人才,及其产生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成果,几经薪火相传,依然且将继续影响当代和未来中国。“联大精神”承接了早期的维新运动,再前推的戊戍变法,更早期的洋务运动,乃至一直没有间断的反清复明运动等积淀的文明,结合当时被动接受的全面开放(实则全面殖民)所生发的爱国、救国、兴国思潮,由此有复古、维新、西化等多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对立与统一。

巨变的时代注定推出巨人遗世独立的存在,但也不能神化当时所有的知识分子。如陈垣老先生,虽然培养出了启功这样的书法宗师,但将其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就过于浮夸。

还有刘师培,33岁就去世,即便此前学识丰厚,也不能就随便安上“国学大师”的名贴。按现在的年龄,还在继续深造呐。即便可以直接授予教授、研究员之类高级职称,但大师毕竟是江湖符号,不是什么人说戴就能戴的。


看透本质保留温度


何震,原名何班,出身书香世家,辛亥革命时期的才女。何震原本也只是个才女,但在嫁给国学大师刘师培之后,却突然思想大为解放,主张男女平等,然而却就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先是和表弟汪公权暗中私通,后又连带着丈夫背叛革命,并在背叛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刘师培死后,其突然发疯,最终不知所终。

△《辛亥革命》中的何震

何震身为大才女,嫁给刘师培之后思想大为解放

何震,原名何班,字志剑,于1886年出生于江苏扬州,其父何承霖曾任晚清知县,何震乃是其幼女。其12岁丧父,是在母亲和大姐的照料下长大的,因出身书香门第,家教甚严。

光绪三十年(1904年),18岁的何震嫁给了21岁的刘师培,而刘师培的堂姐刘师韫则在早年嫁给了何震长兄,因此何震的婚事属于“还门亲”。婚后,何班改名为何震,并随刘师培前往上海,进入蔡元培主持的爱国女学学习,该校“为高材生讲法国革命史,俄国虚无党历史”,并“讲授理化,学分特多,为练制炸弹的预备”,也就是说在变相培养女杀手。

△何震(右二)、刘师培(右四)

或许是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何震婚后“忽然思想大为解放,以后就与刘师培每出必同行了”,原本的大家闺秀,突然就变成了一个前卫女性。婚后仅一个多月,何震便在《警钟日报》上发表了一首这样的诗“献身甘作苏菲亚,爱国群推玛丽侬。言念神州诸女杰,何时杯酒饮黄龙?”(苏菲亚曾刺杀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殉难时年仅28岁;玛丽侬则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家,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此后,何震便和刘师培一起参与反清事务,两人之后还结识了陈独秀等人。

因与表弟汪公权私通,开始走上背叛革命的道路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2月,刘师培、何震、苏曼殊、汪公权(何震的表弟)携手赴日,因苏曼殊家中贫寒,刘师培夫妇便留他同住,何震还拜苏曼殊为师,学习绘画。后来章太炎也搬来同住。

△章太炎

同年六月,刘师培夫妇创办《天义》,作为女子复权会的机关报。但在1907年11月上旬,因办刊经费无着,刘师培与何震返回上海筹款。而就在此时,章太炎因与孙中山闹翻,想要去印度学佛,但没有经费,于是密托刘师培、何震与清廷端方联系借款,端方害怕遭到暗杀便表示同意,但却准备按月支付,章太炎却要求对方至少先付总款的二分之一,却被端方拒绝。结果,借款没借成,端方却对刘师培颇有好感。

根据冯自由说,章太炎因觉得何震与汪公权关系暧昧,便私下告诉了刘师培,结果刘师培却与章太炎之间发生了冲突,甚至大打出手。而何震更是多方运转,一度想要搞垮章太炎。

△两江总督托忒克·端方

结果,刘师培与章太炎翻脸后不久,便与何震、汪公权被清廷两江总督端方收买,成为了隐藏在革命党人中的内奸。1908年初,刘师培与何震回到日本后,便开始在革命党人中挑拨离间、制造矛盾,并企图策反章太炎。此后,三人甚至出卖了浙江革命党人的起义计划,导致张恭被捕。

辛亥革命时期,端方被革命党所杀,刘师培也被捕,但章太炎不计前嫌,以保留学术种子为名,呼吁刀下留人。刘师培出狱后无处谋生,便投到阎锡山门下做幕僚,何震也当了阎家的家庭教师,在阎锡山的推荐下,刘师培又入袁世凯幕中,和杨度一样,成了复辟帝制的马前卒。

刘师培去世之后,何震突然发疯

袁世凯称帝失败暴死后,刘师培名声扫地,但蔡元培力排众议,将其请到北大当教授,可惜刘师培因肺病严重,最终在1919年病逝,终年35岁。

对于刘师培走上背叛革命的错误道路,陶成章等人认为是“外恨党人,内惧艳妻”所致,连蔡元培都说“有小人乘间运动何震,劫持君为端方用”,刘成禺干脆称何震“通文翰而淫悍,能制其夫”。

△何震剧照

至于何震为何会疯,据传是刘师培逝世时,留下的唯一值钱的,便是一座金佛像,何震将此物存放在一位熟人家。等料理完刘师培的丧事后,何震返回北京,结果对方不承认代为保管金佛像之事,何震想要讨回,又苦于没有收据,于是气急攻心之下,引发精神错乱。


香茗史馆


民国时期,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在新文化的洗礼之下,民国出现了不少有才华且癫狂彪悍的女子,何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她鼓吹暗杀,仇恨传统,用出轨表弟来批判封建礼教,出卖革命同仁,最终以癫疯收场。

何震,原名何班,1886年出生于江苏扬州,父亲何承霖曾是晚清知县。父亲在她十二岁时去世,后在母亲和姐姐的抚养下长大成人。十八岁时,何震嫁给了二十一岁的经学大师刘师培。何震改名就是在结婚后进行的。

婚后,何震随丈夫刘师培来到上海,加入蔡元培主持的爱国女学。这个女学以讲法国革命史和俄国虚无党史为主,主要鼓吹女子从事暗杀活动,教习如何炼制炸弹。何震就是在这时思想大为开放,誓要做民国的玛丽侬。

何震受到新思潮的熏染,思想日渐激进,处处追求男女平等。1904年,刘师培在英租界行刺清廷官员王之春未果被捕,随后获得释放。三年后,何震与刘师培、汪公权等人同赴日本,住在章太炎家,跟着苏曼殊学画。

此时的何震发起了女子复权会,复权会机关报的主要撰稿人就是刘师培。何震认为,男女要实现真正的平等,就要人人均等且废除私产与政府,实现无政府主义。1908年,刘师培夫妇与章太炎闹翻,章太炎搬出刘家。

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因为何震出轨汪公权一事,汪公权是何震的表弟,两人经常同出同入而让章太炎看不惯,而刘师培又受到何震的挟持。当时陶成章说刘师培“外恨党人,内惧艳妻”,何震就是以此法来追求男女平等。

刘师培与何震原本与章太炎交情过密,而何震行为方式比较前卫,背着经学大师级的丈夫公然拥有情人。这虽是开放的象征,但却为章太炎所不耻,遂私下告诉刘师培,反被何震所知,继而关系生变,以至于成为仇敌。

(刘师培)

在日本期间,何震夫妇结识了黄兴等革命党人,参加了同盟会的工作。因与章太炎的关系出现裂痕,何震夫妇备受革命党人冷落。由于经济困难,何震前一年就已被清廷的北洋大臣端方所收买,同年底何震夫妇回国。

在何震的牵线搭桥下,刘师培也成为清末权臣端方的幕僚,此后刘师培沉下心思,潜心研究国学。但端方并不会白养他们,二人在上海充当端方的密探。何震指使表弟汪公权出卖革命同志,后来汪公权被革命党人击毙。

之后,何震曾生下一女,但没几个月就不幸夭折。辛亥革命爆发后,何震留在武汉,刘师培随端方入川。端方后来被杀,何震曾辗转千里入蜀寻夫。为逃避革命党惩处,何震与刘师培来到山西王阎锡山的家中做幕僚。

这是一段亡命的日子,何震夫妇自绝于士林,窘迫之情可想而知。这也是何震夫妇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何震由早年革命党的激进分子最终沦为革命的叛徒,与章太炎等革命党人矛盾相向。其告发同仁的行为最令人痛恨。

在阎锡山的推荐下,刘师培又成为袁世凯的幕僚,成了其复辟帝制的马前卒。后来袁世凯称帝失败,刘师培夫妇名声扫地。1919年,刘师培病逝,享年35岁。刘师培生前曾留有一尊金佛像,何震将此物存放于熟人家中。

何震料理完刘师培的丧事后,向熟人索要金佛,但被熟人矢口否认曾代管过金佛。一说是何震一时怒气攻心,引发精神错乱,最终幽闭而死。还有一种说法是何震后来皈依佛门,法名小器,但最终去向却无人能知。

在革命党人看来,何震就是如今的女叛徒。或许是其太过有才,刘师培的变节,被众多有识之士认为是何震的怂恿,刘师培是一个被牵制的木偶,最终被出轨的妻子何震拉下了水。她最终未为玛丽侬,却成了陈璧君。


野史也是史


1886年,中国女权的先行者何震出生于扬州,由于她父亲在她12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因此,教导何震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和大姐的头上。

何家门风严谨,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何震的幼年时光大多都是在家中闺阁度过,她时刻都牢记闺训,甚至都不怎么见过生人。在何震18岁的这一年,与同样是书香门第,21岁就考中举人的刘师培在媒人的牵线搭桥下结为夫妻。

两人结婚后,何震思想、性格大变,甚至与自己的表弟有绯闻传出;最令人惊讶的是何震的结局,丈夫刘师培去世以后,年仅33岁的她竟然精神错乱,成了一个疯子。何震到底有过怎样的人生经历,以至于落得一个如此悲惨的结局?

何震剧照

出生书香门第的何震,虽然思想保守,但她气质不凡,能诗善画,与才华横溢的刘师培也算是佳偶天成。夫妻二人婚后,一同前往上海求学,由当时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帮助,何震前往由蔡元培等人所创办的爱国女校学习,经过耳濡目染,和一批文人志士的影响,何震的思想发生巨大转变,这个原先温柔娴静的大家闺秀,迅速成长为一位女权狂人。

刘师培旧照

1907年2月,何震夫妇打算与苏曼殊、汪公权等人携手赴日进行学习,开启了几人的同住生涯。同年6月,何震在周围友人的帮助下,以自己的名义创办了专门展现女权风采的刊物《天义》。

她作为女权主义的初期觉醒者,本想身体力行地推动女权主义发展,但是,她的推广方式太过极端,并且将这种极端的方式错用到了丈夫刘师培的身上。民间有这样的传闻,刘师培跪过搓衣板,也挨过何震的拳脚耳光。

民国女子学校

不仅如此,何震夫妇与表弟汪公权同住的这些日子里,章太炎也搬来同住,章无意间发现了何震与表弟汪公权之间的私情,此时何震夫妇成婚刚刚三年。为了帮助刘师培认清何汪不耻面目,章太炎私下将此事告诉刘师培。

不想,章的好意相告却被刘师培认为是故意造谣、离间夫妻感情,随后两人因此反目,章太炎也搬离了刘宅,此后再无来往。但是对于红杏出墙这个传闻,许多国学大佬纷纷站出来作证,甚至都包括住在刘家的苏曼殊都可以证明,汪公权确实趁机勾引过何震、发生了不正当关系。

何震

对于妻子与表弟的这段孽缘,刘师培也置之不理,反而在何震的引诱下,做了两江总督端方的暗探。辛亥革命结束,因出卖革命党而被捕的刘师培又在孙中山的力保下得以出狱,出狱没多久,他又加入了袁世凯的阵营,直至洪宪帝制失败,这夫妻二人被迫在天津流亡。

由于逃亡期间经济上捉襟见肘、生活十分窘迫,刘师培身患重病,直到1917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看重刘是培的学问,将他请到北大任教。本以为可以安享人生,事实却是仅过了两年,刘师培就因严重的肺结核病去世。刘师培逝世后,何震痛不欲生跑到校园门口嚎啕大哭,精神错乱。曾经书香门第的才女,最终以疯子的形象消失在了众人眼中。

何震剧照

何震之所以会在丈夫去世之后发疯,据笔者推测,一是由于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为人接受,令丈夫和她本人都身败名裂,咎由自取,成了人人唾弃的叛贼;二是由于她和何震唯一的女儿出生没多久便夭折了,再加上丈夫的去世,无儿无女无人依无靠;三是由于她自己私生活不检点,只能背负了红颜祸水的骂名。良心不安的何震,自己将自己逼的精神错乱。一代民国才女最终沦为疯子,个中原由众说纷纭,实在是可悲可叹。


鸢飞九天2018


何震,其人为民国才女,出身书香门第,良好的出身让何震出生就能接受高等教育,只不过,由于时代限制,何震接受的一直都是封建思想教育。

何震有一夫,名曰刘师培,何震为民国才女,而刘师培为民国国学大师,两人走到一起以后,她被刘师培改变了很多,该变的不该变的,都变了。

何震不再崇尚封建旧思想,反过来追求新文化,新思想,倡议男女平等。

另一方面,或许是思想开放的过了头,何震与表弟汪公权私通,甚至还将自己的丈夫带到了反革命的队列,这一切的一切,不只是祸还是福。

何震十八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国学大师刘师培,二十一岁的时候跟自己的表弟私通,而在刘师培去世的三十三岁,何震却是突然疯了。

何震是受打击太大了吗?看起来似乎就是如此。

汪公权因为是何震的表弟,曾经跟刘师培的关系也很是不错,汪公权是晚清政府的爪牙,也曾做过说客,将刘师培哄骗到了清廷门下。

刘师培经不住清廷许诺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的诱惑,很快就选择了背叛革命党人,并且做出了暗中做说客,透露革命党人计划的事情。

刘师培的举动很快就被革命党高层王金发现,王金将汪公权直接处死了,而刘师培却是靠着自己的跪地求饶活了下来。

在这里面,何震虽然没有做太多事,但刘师培之所以能够称为清廷走狗,若说是与其没关系,相信没人是会相信的。

刘师培与何震结婚以后,夫妻关系一直都很不错,到哪种地步呢?

大师章太炎曾经发现了何震与其表弟汪公权的苟且行为,并且将这件事告诉了刘师培,谁知刘师培不仅不听劝,反而是认为章太炎恶意诋毁。

如果非要追究个事实,谁知道是刘师培太傻,还是刘师培不想家丑外扬呢?

何震的一生与刘师培联系紧密,刘师培失去了清廷这座靠山以后,投靠了袁世凯,这中间,何震一直都跟着刘师培,无论贫苦富贵。

当然了,袁世凯垮台以后,刘师培又被蔡元培邀请进了北京大学教学,而刘师培虽然领情,却熬不过命,在1919年,刘师培三十五岁的时候,刘师培就去世了。

何震呢?何震一直都是跟着刘师培的,刘师培这一方才去世,何震就跟着发疯了。

为什么何震会发生,却是一个谜,相信除了何震一人以外没人知道她到底为什么会突发疯癫。

关于这件事,民间也是有些流言的,有的人说何震因为刘师培没有为她留下荣华富贵就去世了,恼羞成怒,最终才发疯的,也有人说何震是因为刘师培去世所以伤心过度,这才去世。

何震发疯的原因是个谜,说她伤心过度,她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出轨,但若要说她因刘师培没能给她荣华富贵才去世,她又陪了刘师培度过人生最困苦的一段时间。

何震因为接受了新思想,所以变得开放,新思想没有错,错在了何震的理解,何震自己错了,还拉上了刘师培,两人的婚姻,不知是刘师培没有为何震带来富丽堂皇的生活,还是何震将刘师培拉入了昏暗的深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