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那些“不務正業”的數學家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數學家大概是最索然無味的一個職業。就比如《生活大爆炸》裡的謝爾頓,天天只曉得與令人眼暈的數學公式打交道,對生活瑣事的處理卻讓人啼笑皆非。

那些“不務正業”的數學家

但其實,數學家們也可以是多才多藝,妙趣橫生。且不說在近代以前,學科分化還沒有像今天這樣細微,很多人都是縱跨多個學科的高手。就說近代以後,很多數學家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之外做得風生水起。微積分的創立人之一萊布尼茲是職業的律師和外交官,英國數學大師哈羅德·哈代曾是一名板球高手,華人數學領袖丘成桐寫得一首漂亮的古詩詞。當然,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幾位數學家,他們在數學領域之外所取得的成就,已經不能簡簡單單地用業餘愛好來概括了。

劉易斯·卡羅爾

隨便問起一個西方國家的小朋友,他都能跟你隨口講上兩句有關“兔子洞”的故事,是的,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童話故事《愛麗絲漫遊奇境》。這部書是西方世界影響最大的童話故事之一,以其奇特的想象,引人入勝的情節和深刻的社會內涵,在西方世界流傳二百年而長盛不衰,後來又被鬼才導演蒂姆·伯頓搬上了大熒幕

那些“不務正業”的數學家

但是誰能想到,這本深受小孩子們喜愛的文學作品,作者的真實身份竟然是一名數學家——劉易斯·卡羅爾(1832-1898)。

那些“不務正業”的數學家

卡羅爾長期在牛津大學擔任數學教師,對代數學領域頗有研究,尤其擅長線性代數。而且他對19世紀下半葉的代數發展也有自己的見解,反對同時代的另一位大數學家哈密爾頓提出的新代數體系——四元數理論。他甚至把自己的觀點通過比喻的方式寫進了《愛麗絲漫遊奇境》的書裡,書裡有一個場景是愛麗絲、瘋帽子,兔子和睡鼠在一個時間靜止的世界裡喝下午茶,據說這一場景隱喻的就是卡羅爾對四元數理論的諷刺。

相傳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愛麗絲漫遊奇境》在民間大受歡迎,也傳到了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耳中。維多利亞女王看後大為讚賞,於是下令以後卡羅爾再有新的書出版,一定要送一本給自己。結果卡羅爾的下一本新書很快就完成了,維多利亞女王接到書之後目瞪口呆,因為書的名字是——《行列式在聯立線性方程和平面代數幾何中應用的基本論述》。

伯特蘭·羅素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理髮師悖論”:一位宣稱只給那些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的理髮師,他自己的頭髮由誰來理呢?這一悖論的提出者,就是英國大名鼎鼎的數學家,哲學家,邏輯學家,文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伯特蘭·羅素(1872-1970),從這一大串頭銜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多麼厲害的人物。

那些“不務正業”的數學家

羅素提出的理髮師悖論,是“羅素悖論”的一個通俗版本,對集合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羅素可謂是少年得志的典型代表,31便成為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研究員,36歲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員,這是英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羅素與他的老師懷特海在1910年出版了《數學原理》,在數學與邏輯學上取得了世界級的成就。

從上述經歷就可以看出羅素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數學家,但是他最主要的成就卻不是數學,而是哲學與邏輯學,他是當今哲學界最主流的學派——分析哲學的創始人,他的著作《西方哲學史》,是世界上最受人們歡迎的哲學史著作之一。

那些“不務正業”的數學家

最令人感到吃驚的是,這樣一位“數學家”,卻在1950年摘取了諾貝爾文學獎,可謂是創造了一個記錄。同時他也是一名積極的社會活動家,它關心國際政治,晚年領導了英國的反核運動,還曾與我國的周總理有過書信往來。

羅素的人生漫長而豐富,思想深刻而廣博,是很難用一兩句話概括的。他留下了三卷本的《羅素自傳》,前言部分的一段話,可以說是對羅素一生最好的概括

我的一生被三種簡單卻又無比強烈的激情所控制:對愛的渴望,對知識的探索和對人類苦難的難以抑制的憐憫。這些激情像狂風,把我恣情吹向四方,掠過苦痛的大海,迫使我瀕臨絕望的邊緣。

詹姆斯·西蒙斯

數學老師們遇到的最頭疼的一個問題大概不是什麼數學難題,而是來自學生的靈魂拷問:學數學有什麼用?其實對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就是看看人家詹姆斯·西蒙斯老爺子是怎麼做的。

那些“不務正業”的數學家

西蒙斯毫無異議是世界上最有錢的數學家。他出生於1938年,20歲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23歲便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取得數學博士學位,隨後被聘為哈佛大學數學系教授。不久他又進入美國國防部從事代碼破解工作。後來因為越戰爆發,他重回學術界,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擔任數學系主任。這所學校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大的名氣,實際上它在數學,計算機,物理等領域是全球領先的高校,楊振寧曾經在此任教37年。

1974年,西蒙斯與華人數學大師,“現代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聯合發表論文《典型群與和不等式》,創立了陳-西蒙斯理論,並於隨後獲得了美國數學界的最高榮譽——維布倫獎。

講到這裡,你大概以為這位數學天才一輩子就要吃數學家這碗飯了,但是他接下來的人生傳奇才剛剛拉開序幕。

1978年,在數學界名滿天下的西蒙斯全身而退,轉身進了金融界。他創立了一家投資基金公司“文藝復興科技公司”,利用自己發明的一套數學模型進行投資,成為全球量化投資的鼻祖。1988年成立了Medallion對沖基金,從此便走上了人生巔峰。這支基金一直到今天年均回報率高達34%,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甚至比同期索羅斯管理的基金還要高出10個百分點。到2015年,這支基金總共賺了550億美元,西蒙斯在全球對沖基金經理排行榜中也多次名列第一。2019年,西蒙斯的個人資產達到了215億美元,在世界富豪榜中排行第44位。論及把數學知識應用到賺錢上,西蒙斯絕對做出了最好的榜樣。

李顯龍

最後一位要介紹的人身份更為驚人,而且估計沒有人能夠想得到——就是現任新加坡領導人,新加坡“國父”李光耀之子,總理李顯龍。

那些“不務正業”的數學家

關注國際政治的人肯定不會想到,這位溫文爾雅,在國際政壇享有盛譽的國家領導人,竟然也能和數學家扯上關係。

事實上,李顯龍是英國劍橋大學數學系的高材生!他於1974年獲得了劍橋大學數學博士學位,而且還是榮譽博士。注重,這裡的榮譽不是像我國一樣是個虛名,而是指的等級。國外的學位分為常規級(regular)和榮譽級(honor),榮譽級是優秀的畢業生才能獲得的。而李顯龍在劍橋的導師是Bela Bollobas,他是真正的數學家,在圖論組合學和泛函分析領域是絕對權威。李顯龍在劍橋期間表現非常出色,因破解了31道難題而獲得了31個特優,比排名第二的學生整整多出12個,在劍橋榮譽學位考試的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導師Bela Bollobas曾這樣評價他

“He was truly outstanding: he was head and shoulders above the rest of the students. He was not only the first, but the gap between him and the man who came second was huge. ”

大意是李顯龍是他所有學生中最優秀的一個,而且是超出第二名一大截。他也曾勸李光耀讓李顯龍留在英國,保證他會成為世界一流的數學家。但是李顯龍最終還是聽從了父親的安排回到了新加坡,並在2004年接替吳作棟成為了新加坡的領導人。

歷史沒有假如,沒有成為真正數學家的李顯龍,現在在新加坡也深受國民的愛戴,這不失為另一種選擇。

好了,本文帶你領略了一些數學家豐富多彩的人生,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數學家的故事可以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