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医者有仁心,德品胜黄金——小记大为镇"医线"活雷锋

奋楫前行,踏遍救死扶伤曲折山路;

舍己为人,书写无私奉献感人篇章;

矢志不渝,彰显医者仁心使命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持续一个多月,防控形势逐渐朝稳中向好的局面发展。然而,峨眉山市大为镇有这样一群人,却丝毫不敢松懈,依旧奋战前沿、尽职尽责,他们就是被称为"白衣天使"的医务工作者。

"我的身体已经这样了,就算倒在路上,我也觉得值。"

2019年4月被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胡建刚,曾被预测活不过半年。放弃了手术和化疗,61岁的胡建刚毅然决然地选择将他余下的生命继续献给大为镇红花村的医疗卫生事业。胡建刚本就是一名医者,早年在部队服役时就是医护工作者,几年前便考取了资格证在村里做村医,为村民看病解忧。在这之前他还干过村主任和村小教师,几乎大半辈子都在山里盘桓。为村里的慢性病人做健康体检是他每天的基本工作,有时遇到急症难症胡建刚也经常伸出援助之手,救村民于病痛苦难,送医送药分文不收。得知他身患癌症,村民都非常诧异和痛心,甚至迷信的觉得"好人没好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胡建刚便开始奔波于50多户返乡人员家中,每天上门做健康监测和防护指导。老伴葛忠凤深知他疾病的危险性,不放心胡建刚独自一人在外奔波,便每天陪伴在他左右。山间田野,总是能看到两个年迈的身影互相搀扶着徐徐前行。"我真的怕他突然哪天倒在了路边,再也起不来。"说话的时候葛阿姨眼里含着眼泪,担忧和着急,关切和心疼,情绪差点决了堤。山区地广人稀,老两口早上八点多出门、下午四五点回家,每天步行几万步,中午便靠着泡面和饼干充饥。走路时间长了,胡建刚身体吃不消,葛阿姨就停下来,休息一阵子再出发。有时病魔肆虐严重,胡建刚不得不停下来服用止痛药,来暂时缓解身体的疼痛。白天的工作虽然做完了,他晚上还是没闲着,还要整理健康监测的统计表,上报卫生院,经常忙到深夜。

"我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虽然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是我真的想活的更久一点、做得更多一点。"胡建刚目光坚定地对我们说。

医者有仁心,德品胜黄金——小记大为镇

"我的根在这里,我想回来。"

罗文全是龙池镇上一个中医诊所的老板,从事医药行业已经三十多年了。但这个老板却经常干"损己利人"的非常之事,一度让家人不解和无奈。

医者有仁心,德品胜黄金——小记大为镇

原来,罗文全在大为镇中坪村成立了一个"镇小关工委爱心团队",平时热衷于拉会员、做慈善,团队成员遍布乐山各行各业。他们经常自发的开展各种捐款捐物活动,给村里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和困难群体送去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罗文全自己对点帮扶了一个十岁的孩子上学,每年还自掏腰包给小学伙食团赞助一两万的伙食费。罗文全回老家看到村里没有卫生室,村民生病不能及时就医非常着急,便常常回到村里,免费给村民看病,还无偿的送药品给大家。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罗文全不顾家人反对,将自己诊所里库存的口罩、酒精、手套等物资全部捐了出来,无偿送给村民。同时,罗文全还当起了志愿者,凭借着自己的医学知识做起了留观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多天,从不计较报酬和得失。妻子常打趣他说,再这样下去,诊所都会被他"败光"了。罗文全却说:"我的根在这里,心也在这里,我就想回来,做些简单的事情。"


"去不了疫情一线,我就坚守好阵地。"

代丽芬是大为镇卫生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工作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经常受到百姓称赞。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代丽芬独自一人揽了四份工作:

一是同事中的宣传员。每天早上代丽芬都会准时为入户监测的同事检查装备,做防护宣传,不厌其烦的叮嘱唠叨防护细节,提醒大家保护自身安全。二是留观人员的健康监测员。代丽芬自告奋勇"承包"了好几名武汉返乡人员的健康监测工作,每天准时来到村民家中,详细询问身体情况、交代留观注意事项。三是村医联络员。每天完成入户监测工作后,代丽芬又马不停蹄的联系17个村医,了解当日所有留观人员的健康情况,汇总报表上报指挥部。四是村民健康证明办理的小秘书。代丽芬自发学习研究健康证明办理流程的相关细节,整理出一个简单的流程,耐心细致地教村民通过"二维码"在网上申请健康体检。

由于每天身处一线,代丽芬便以"院"为家,晚上下班后就把自己"隔离"在医院里,想家的时候就打个电话、开个视频,聊表思念。"去不了武汉,我就好好地守住阵地,为我们大为这一万多人提供健康服务。"

医者有仁心,德品胜黄金——小记大为镇


疫情面前,医务工作者们义无反顾的冲锋在前,筑起病毒防控的"白色"长城,他们不全是党员,有些甚至没有"名分",但是他们都有着一颗同样的心,心里装着一份同样的执念,就是时时刻刻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