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世间万物皆是化相

心不动,万物皆不动

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自古以来,写佛的诗句很多,画佛的作品很多

空山老林,留白写意,禅意森然

可是很少有人能用镜头把这佛心禅意拍出十分之一

直到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张

摄影师张望所拍《寻佛》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寻佛》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

幽暗的洞窟与柔和的烛光

古老的雕刻佛像与现代的中国僧人

仿佛时空交错,穿越千年......

这是摄影师张望在杭州烟霞洞参观时

看到僧人手持蜡烛观赏雕像,怦然心动

举起相机拍下了这虔诚的一刻

2005年5月,《寻佛》参加被誉为国际摄影界奥斯卡奖的奥地利国际摄影艺术展比赛,获得了最高奖专题组冠军。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再后来,凭借一系列佛教摄影作品

中国摄影最高成就奖“金像奖”、当代国际摄影最高学院奖

……

等近百个国内外摄影大奖,都被他收入囊中

自此,很多人开始知道一个叫张望的摄影师

也越来越多人喜欢上他镜头里清净脱俗的佛家世界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深山昨夜雪,满目清净身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一入云林百虑空,寻常钟磬几回闻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山中空门常开,几人心如止水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风里看花花非花,烟中礼佛佛即佛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在他的镜头里,有人看到了佛教文化的内涵,有人看到了佛门特有的禅意美感。甚至也有人看了他的作品之后被感化,选择遁入佛门。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摄影师镜头里的表达,往往也反映着他的内心。只有真正心中有佛之人,才能拍出如此通透纯净的画面。

生于浙江天台山的张望,从小就经常去附近的寺院玩耍。寺院里的晨钟暮鼓,山上出岫云烟,往来穿梭的僧侣香客,还有声声诵经梵音,让他觉得既神秘又好奇......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后来他像普通人一样上学毕业,然后南下经商,在岭南创办公司,成家立业,努力打拼。但是他对佛教艺术的喜爱一直埋藏在心底,对摄影的热爱也从未消退。看遍了人间冷暖的他最终干脆将企业转送他人,回到杭州,重新拿起了相机!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为了拍摄出优秀的照片,他花了整整九年时间深入佛门,在灵隐寺、天台山等佛教寺院与僧侣同吃共住,与法师一起悟禅。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从1999年开始,张望就被邀请成为天台山佛学院编外人员,开始了跟拍僧人的半修行生活。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寺院的生活是从凌晨4点钟开始的。木鱼声敲醒了朦胧的晨意,僧人们必须穿搭袈裟齐集大殿上早课,诵念佛教经咒及举行绕佛赞颂等仪式,无论酷暑严冬皆不例外。这既是佛教的修法方式,也是对出家僧人的基本要求。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6点整,僧人要开始打扫庭院、早餐。

8点整,他跟随学僧一起上课

有时窗边偶尔插上一支花

落在他镜头里,也变得十分写意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下午4点后,学僧齐聚大殿

诵经唱赞,也叫做晚课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晚餐后6点半开始自修课,自修课结束后

佛学院进入最隐秘的“修止观”时刻

就是以静坐的方式,在大殿的止观堂体悟佛法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每天清晨与中午,僧侣们列队前往斋堂进餐

用斋前后举行诵念经咒仪式

其大意是感谢佛菩萨与众生的恩德

并祈祷苍生早脱苦海免遭诸难

餐后列队有序退出,整个场面肃穆庄严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春来花开一树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夏夜月明星稀,松涛阵阵

清净澄洁的自然环境中,能帮助人清心明性

减少贪欲愚痴,使心灵得到净化。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秋天落叶飘零,佛家常说一叶一世界

僧人们也难得被捕捉到开怀不羁的一面

......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皑皑冬雪更是仿佛把整个世界都清洗了一遍

深山古寺,密林梵音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在天台山一住3年,

张望和法师们一同打坐参禅听高僧论道

并且用相机细心去记录下僧侣们的起居生活

连寺院里的猫咪也曾入镜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成名之后,也有很多的商业拍摄找上门来,但是他都选择了拒绝。

因为对于寺庙,他不想按下快门就转身离开。

他想去捕捉真正的佛教文化之精神,还原真正的寺庙生活。于是,在天台山的拍摄结束后,他再一次为了拍摄寺庙而住进灵隐寺,这次一住就是整整6年!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灵隐寺里里高僧众多,其中不乏高学历者,对佛法有更深刻的见解。于是张望白天跟随僧人们学习、拍摄,晚上就与法师们探讨佛法与人生,受益匪浅。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在修行深奥的佛境教义的同时

他也用镜头给我们带来一种空灵恬静的美学享受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在现在这个社会,佛好像离人们很近

因为在中国的城乡各地,大大小小的寺庙数不胜数

你随时可以去瞻仰礼拜、烧香观光

但是佛又离我们很远

佛法的浩瀚博大,教义深奥

红尘中人大多觉得神秘难懂,既敬又惑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大雄宝殿内,普渡众生的佛祖在俯视着芸芸众生,僧人的静穆与游人的喧闹,中间什么都没隔,却俨然两个世界......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微尘中那些不可思议、重重无尽的佛刹与净土;自然世界里雨雾与露滴、淡漠的花枝与满树绿叶;大到季节的嬗变,生命无尽的轮回;小到一刹那的心念、一瞬间的意愿,都在这悠然而寂寞的镜画中沉吟、生长、安居,随缘显现。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孤灯黄卷,晨钟暮鼓

荒地佛影,恍若隔世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最后,这一系列照片被命名为《佛的足迹》,这是一双慧眼对佛教文化的张望,也是摄影师张望倾情9年的成果。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他说:佛教文化一直都是心灵最深处的一块净土。但都市节奏加快,古城也变得繁华,再也没有千年之前宵禁的静谧。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芸芸众生,你和我,人人都需要慰藉。这个慰藉可以是金山银山,可以是至亲陪伴,也可以是热爱。星云法师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的佛,却被摄影师张望凭着一腔热爱,定格在了光影之中。

张望,一个捧回摄影界奥斯卡的摄影师


做一件事,不求结果,不辞辛苦

一日一日,直到入心,便是修行

版权信息:图文 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