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


荒凉和孤寂是沙漠永恒的代名词。我们从未停止对沙漠的探索和研究,横穿沙漠是探险者的梦想,防沙治沙却是每一个人的使命。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位于科尔沁沙地西缘的赤峰市翁牛特旗,这里的沙地面积曾经达到727.4万亩,占全旗总面积的40.8%,占赤峰市沙地面积的25.5%,占整个科尔沁沙地面积的9.7%。人们说,赤峰境内,翁牛特旗沙地有“四最”,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沙化最重、治理最难。当地曾经有这样一句常挂嘴边的顺口溜,“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鸭子上房,白天点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严峻的沙化情况。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翁牛特旗防沙治沙

为了生存发展,从根本上改变脆弱的生态环境,翁牛特旗人与沙地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抗争。几十年来,一代代治沙人薪火相传、接力向前,将治沙固沙事业放在心上、传承下去,最终实现了战天斗地治沙海的壮举。

治沙前后翻天覆地的变化(阿什罕苏木)

翁牛特旗治沙防沙坚持几十载,将这曾经的满天沙海变成了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的示范区、全国治沙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县,防治荒漠化的成绩在2011年受到过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充分肯定;2013年,翁牛特旗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翁牛特旗从治理前的白沙茫茫、一片荒芜,到治理后的绿海无垠、生机盎然,翁牛特旗人用汗水与智慧将曾经的海市蜃楼变为现实,把过去的“八百里瀚海”变成了现在蓬勃葱郁的草原绿洲。

要说起对付白沙茫茫,翁旗人治沙很“有一套”!

01

“一盘散沙”修成路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2009年以来,翁牛特旗采取“以路治沙”治理模式,先后开通了响道线、图哈线、都拉线、都冷线、响浩线等10条穿沙公路,总里程240公里,沿公路两侧完成治理面积170万亩。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图哈线穿沙公路

穿沙公路成为了翁牛特旗治沙的“黑科技”,条条穿沙路犹如卧在沙地中的巨龙,不断地向外辐射绿色,锁住沙龙。整个东部地区沙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有效治理,沙地绿化面积达到了沙地总面积的90%以上,同时还有利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往来,大大地提高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了公路建设与生态治沙的双赢。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10条穿沙公路,纵横交错,将科尔沁沙地分割成若干生态治理区。在公路沿线重点打造了四个核心林区,分别为沿路两侧翁旗沙生植物带建设区南入沙环路飞播地面处理技术应用区北入沙环路乔灌混交林治理模式区

额日茫哈生态经济圈。值得一提的是,南入沙环路飞播地面处理技术应用区还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机械沙障、生物沙障、化学方法等科学措施处理沙化地面。

穿沙公路修到哪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就延伸到哪里,穿沙公路建设成为了促进和保护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翁牛特旗的穿沙公路为大规模治理沙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改善京、津、冀地区环境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穿沙公路旁栽种的黄柳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曾经的一片沙海变成了绿色的草方格沙障,如盔似甲,煞是壮观;耐旱的灌木丛覆盖着曾经的白色沙海,绿色的沙丘绵延数十里,黄绿相间的世界把生态修复的成果完美地展现在赤峰大地上。

02

改善沙地水资源

为了改善沙地水资源状况,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翁牛特旗想出了“以水治沙”的妙招。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相继建设了引西拉木伦河水入老哈河、新苏莫草原水库、示范牧场墩基、恩格尔、小响水引水入沙等水利工程,累计引水1500万立方米,使周边沙地水位有效提高,促进了林草植被快速恢复和沙产业基地的建设。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翁牛特旗还依托全国最大的牧区水利枢纽工程——海拉苏水利枢纽工程,先后投入资金2630万元,修筑渠道约17公里并建成控制性工程。工程从西拉木伦河畔海拉苏水利枢纽南干渠开始,到达科尔沁沙漠腹地——海拉苏抗旱应急工程沙漠库区。

今年2月,为了“留住地表水、保护地下水”,对17公里的渠道进行了清淤疏浚和维修加固,成功引水超过2000万立方米,保证沿线5万亩农田应急灌溉和沿线22公里的沙漠补水,抬高地下水位1米以上,4万名东部牧区群众直接受益。

03

沙地产业因沙而兴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乌敦套海镇孤山子村万亩优质水稻开发项目区的沙地水稻

翁牛特旗人守着这大片的沙地,转变思路,干脆就把生态劣势变成资源优势。他们根据资源分布情况和地下水资源状况,相继尝试开发了沙地林果、沙地水稻、沙地马铃薯种植、林下种养殖、沙地旅游等产业。


乌敦套海镇马架子林果基地在林间套种沙地马铃薯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阿什罕苏木珠日干格日嘎查牧民喂养沙地牧鸡

现如今,全旗共发展林果基地14.3万亩、沙地牧鸡10万只、沙地水稻面积16万亩、沙地人工药材3万亩、沙地马铃薯基地10万亩,沙漠旅游业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同步推进传统林、沙产业发展,现已形成10万亩的杨树用材林基地,20万亩元宝枫、文冠果油料林基地,90万亩山杏经济林基地,150万亩灌木饲料、采种和生物质能源林基地,沙产业开发已初具规模。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桥头镇元宝山洼林果生态园

这些新兴的沙地产业创立了沙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形成了沙地治理、资源保护培植、资源开发产业化、增加效益、巩固治理成效的良性循环机制,达到了既维护生态平衡又培育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了人、地、经济的和谐统一。



04

老人与沙海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这片绿洲,是翁牛特旗无数治沙人辛苦努力的成果。他们是家园的守望者,他们用坚守,抵抗住风沙的侵袭,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他们是创新的实践者,他们用智慧,让沙漠从负担变成机遇,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他们是神奇的绘画家,用双手,让黄沙披上绿装,在茫茫大漠绘就了一幅灵动清澈的绿水青山图。唐八十,就是其中一人。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他是赤峰市翁牛特旗布力彦嘎查牧民,曾担任布力彦嘎查党支部书记。三十多年来,他一个人围封治理沙地近万亩,围封沙地567公顷,造林40多公顷,栽植林木十几个品种,自建果园1.3公顷,年产量达到200千克,他承包的沙地林草覆盖率已经达到90%以上,他给村民们演绎了一个“敢叫沙漠变绿洲”的传奇故事。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在他的带领下,当地牧民纷纷行动起来,开始固沙造林,不仅走上以林促牧、建设养畜的致富之路,更是将昔日的白眼沙海变成了今天的满目绿洲。


除了这些方法,翁牛特旗人还有很多很多治沙的“绝招”: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中德合作造林、重点公益林建设等工程项目。通过采取退、封、飞、造相结合的措施,突出重点区域的治理,防沙治沙的步伐明显加快。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赤峰翁旗这事要在全国出名!咋回事?

今天的翁牛特旗早已不是原来的漫天沙海,取而代之的是一处处绿洲、一个个生态果园,翁牛特旗人在一脚下去拔不出脚来的沙地上,硬生生地踏出了一条条谋生之路。

如今,全旗累计完成沙地综合治理57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8.5%,项目区植被盖度由治理前的5—15%增加到现在的30—70%,全旗土地沙化、退化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大为改观。


那横亘在科尔沁沙地的一条条黑色穿沙公路,那一片片绿意盎然的沙地产业,那一串串果香四溢的累累硕果……印证着翁牛特旗人为改变脆弱生态环境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努力,而四处传扬的穿沙精神,将继续鼓舞翁旗儿女创造更生态、更多样的大美翁牛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