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多用有机肥,菌剂,可以减少复合肥用量是真的吗?

霓裳◆落花瓣◇


在正常种植过程中多用有机肥,微生物菌肥是可以减少复合肥用量的。


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中也含有少量的氮磷钾,只是含量太低。复合肥在种植过程中,也是为植物提供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而有机肥中也有氮磷钾,只是含量较低。假如大量使用有机肥,完全可以代替复合肥。

我们这边种植,不管是果树和蔬菜,用使用复合肥的频率都已经逐渐在降低。正常情况下,底肥可以多用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复合肥完全可以一点都不用。在追肥时,现在有高吸收的大量元素水溶肥,可以大量使用,效果很好。因为水溶肥使用方便,含量高,吸收利用率高,无残留,可以达到精准施肥。

微生物菌剂,正常情况下标准是20287,含菌含量高。一般有机肥在用底肥中,多数都是用微生物菌肥两种混合使用。微生物菌剂,都高于国家标准,一般都水溶性特别好,多数都是在苗期冲施或者灌根使用,防病抗病。


土壤大管家


讲农业就离不开可肥料的问题,要想作物长得好,肥料选择是关键。然而,肥料有那么多,如有机肥、生物菌肥与复合肥等,如果多用有机肥和菌肥可以减少复合肥的用量是真的吗?到底要怎样合理搭配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呢?下面乡村似歌将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有机肥种类及作用

1、有机肥是一种典型的迟效肥。它的成分是以有机质为主,如纤维素、半纤维素、脂肪、蛋白质、氨基酸及腐殖酸等;还有氮、磷、钾、钙、镁、硫及微量元素等各种矿质养分,营养丰富,是一种完全肥。如100kg的干猪粪中,就含有氮5kg左右,磷和钾4kg左右等,这些营养相当于硫酸铵27kg左右,过磷酸钙20kg左右,硫酸钾9kg左右,还有少量的钙、镁、硫及各种微量元素。

2、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它可以改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培肥地力,可以提高土壤活性和生物繁殖转化能力,从而提高土壤的吸附性能、缓冲性能和抗逆性能,为农作物高产、优质提供了前提条件。

3、从肥料来源、性质、堆制方式和前景等方面来看,可把有机肥分为:农家肥、绿肥、秸秆肥、和商品有机肥等几大类,我国目前的有机肥料大约有10几类100多种。

商品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或动物残体,经过加工,去掉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是富含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含碳类的有益物质,如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

二、生物菌肥种类及作用

1、生物菌肥是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在土壤中结合其他物质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完成腐殖质等有机物的分解,形成养分释放而增加肥力。其活性活化了土壤的同时对植物根部制造了最适宜的吸收环境,从而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与生长条件。

2、生物菌肥的种类①有固氮作用的菌肥,如根瘤菌、固氮菌、固氮蓝藻等;②分解土壤有机物的菌肥,如有机磷细菌和复合细菌等;③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矿物的菌肥,如硅酸盐细菌、无机磷细菌等;④促进作物对土壤养分利用的菌肥,如根菌;⑤抗病及刺激作物生长的菌肥,抗生菌、增产菌等。

3、多种复合菌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抗土传病害效果远远大于单一菌种。有益菌群相互协同,共同作用,能使作物达到高产丰产的效果。

①促进快速生长。能产生刺激作物生长的生物激素。菌肥中的微生物在土壤内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赤霉素和细胞激素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与植物根系接触后,能调节作物的新陈代谢,刺激作物的生长,从而使作物产生增产效果。

②调节生命活动,增产增收。菌群中的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可促进作物根系生长,须根增多。有益微生物菌群代谢产生的植物内源酶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经由根系进入植物体内,促进叶片光合作用,调节营养元素往果实流动,膨果增产效果明显。与施用化肥相比,在等价投入的情况下可增产15%—30%。

③根际环境保护屏障。菌群中的地衣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迅速繁殖成为优势菌群,控制根际营养和资源,使重茬、根腐、立枯、流胶、灰霉等病原菌丧失生存空间和条件。使植物根系细胞的细胞壁增厚,纤维化、木质化,并生成角质双硅层,形成阻止病原菌侵袭的坚固屏障。

④增强抗逆性。菌肥中的微生物在植物根部大量生长、繁殖,从而形成优势菌群,优势菌群形成局部优势,这样就能抑制和减少病原菌的入侵和繁殖机会,起到了减轻作物病害的功效。菌群中的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可增强土壤缓冲能力,保水保湿,增强作物抗旱、抗寒、抗涝能力;同时侧孢芽孢杆菌还可强化叶片保护膜,抵抗病原菌侵染,抗病,抗虫。

⑤能松土保肥、改善环境:丰富的有机质还可以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从而使土壤疏松,减少土壤板结,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和促进根系发育,为农作物提供适合的微生态生长环境。

三、复合肥的作用及特点

1、复合肥所含的氮磷钾元素是植物生长及维持正常功能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三大元素。缺少氮肥会使植株矮小,叶片黄绿,生长缓慢,不能开花,或者花而不实。磷肥能促使植物根部强壮、促进花芽形成,开花整齐、果实早熟,提高植物的抗寒抗旱能力。而钾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干强健,提高植物抗病抗虫抗旱抗倒伏能力,使其根系发达,提高果实的品质。

2、复合肥三大元素可控、可选,提苗快、膨果迅速,但如果长期单独使用会导致土地板结,透气性差,造成死苗死棵的现象。

四、多用有机肥和菌肥,可以减少复合肥的用量是真的吗?

1、综上所述,根据它们各自种类与作用来看,如果多用有机肥和菌肥是完全可以减少复合肥用量的,这个确定是真的。

2、如果生物菌肥、有机肥与氮磷钾复合肥再科学合理的搭配使用,那就更有利于持续高产优质了。

① 有机肥见效慢,应提早施用,一般在播前或定植之前一次性底施,使用之前最好进行腐熟。 化肥见效快,作基肥时提前一周左右施入,追肥时应在作物营养临界期或吸收营养高峰期前施入,以满足其所需。生物菌肥在土壤中经大量繁殖后才能发挥以菌抑菌的作用,故要在定植前提早施入,使其有繁殖壮大的时间,可随有机肥一起施入土壤,也可在定植之前或定植时穴施。

②有机肥主要作用是改良土壤,同时提供养分,一般作为基肥施入土壤,所以要结合深耕,使土壤与有机肥完全混匀,以达到改善土壤的目的,土壤问题严重时还可配合使用酸碱乘除微生物菌剂,可更好的改善土壤环境,均衡营养,增加土壤团粒结构等。追施的化肥最好用全溶性速效肥为主,如磷钾源库等,这样的肥料分解后可被作物迅速吸收,对土壤影响较小。





乡村似歌


多用有机肥,菌剂,可以减少复合肥用量是真的。

从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方面来说,有机肥本身含有机质为主,氮磷钾较少,各种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复合肥以补充作物氮磷钾这些大量元素为主,且含量较高;微生物菌剂(菌肥)主要作物是给土壤补充有益微生物,改善土壤环境,预防土传病害为目的。

从当今耕地现状来说,我国绝大多数的耕地都是缺乏有机质的,并且很多地方土壤板结,酸化或者碱化。如果测土化验的话,从数据上来看并不缺乏氮磷钾,但种植作物时却会表现出相应的缺肥症状,化肥越用越多,产量却不越来越高。原因就是土壤中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的缺乏导致作物根系没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对水肥的吸收能力变差导致。

我从事农资行业十几年,走访过全国二十多个省,这个问题非常普遍,无论蔬菜、果树还是大田作物上都是这个情况。

为什么同样是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菌肥)有人用的效果很好,有人不认可呢?要从使用方法说起,如果想要效果好,就要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菌肥)一起配合使用。因为有机肥中的有机质成分是微生物菌剂(菌肥)中有益菌的食物,是有益菌繁殖的必要条件。有益菌繁殖之后,除了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之外,还可以起到解磷解钾,促进中微量元素的吸收的作用。这两类肥料结合在一起使用,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才更明显。

当然,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菌肥)的使用只能起到减少复合肥的用量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复合肥等化肥的使用,毕竟化学肥料中的氮磷钾才能在作物需肥旺盛的时期大量快速的补充养分,在农业发展中,复合肥等化肥的作用功不可没。

早在2015年,农业部就提出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行动目标,目的就是推进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不合理使用,让耕地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和使用。

我是非著名植物医生,从事农资行业十几年,大家如有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问题尽管可以找我。


非著名植物医生


多用有机肥是可以减少复合肥的使用量的,但要建立在有机肥数量多,连年使用的情况下。如果是农资商说的,两袋有机肥,可以减少一袋复合肥的用量。

农民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不能偏听偏信。复合肥使用多的农民,减少化肥用量,秋天的粮食产量不会有变化。复合肥量少的,就尽量不要减少,减少很可能低产。

像我们每年每晌地复合肥用量是10袋,还有尿素和钾肥,地里磷肥又超量。这种情况下,减少复合肥用量两袋,对地没有影响,地里本身有8袋复合肥就够了。

减掉的两袋,是多出的化肥量。如果每晌地是8袋复合肥,用了有机肥后,再减两复合肥,地里肥量就不够用了,减产也在情理之中。

农村常见的有机肥原料就是动物粪便,以及秸秆。它们需要腐熟后,才能变成对田地有利的肥料。

以北方老稻田区为例,有机质含量在3%左右,每亩地要3000斤农家肥,才能培肥地力。(每亩稻田地需要有机质80到100斤,约合农家肥1000斤,再加上要下年地里的需求,3000斤农家肥正好够用)。

农村牛羊鸡的粪便价格,最低为每立方米40元,一立方米重1500斤。一亩地(667㎡)需要两立方米,成本价就是80元。

可是我们买的有机肥,80斤装的袋,要价100元。以此价格来看,厂家是赔本卖有机肥。可是没有赔钱的买卖,这80斤装的袋里,能有成本里三分之一就是农家肥就不错了。

农资商建议每晌地,用个三到四袋就可以减两袋复合肥。从上面的数据看,这点有机肥量是杯水车薪,要减复合肥数量,全看自己化肥量的大小。

用菌剂后就更不可能减少复合肥的使用量,生物菌肥,生物菌剂,主要作用都是解磷,解钾,固氮。它们的价格高昂,农民要大量使用,更是买不起。

菌剂菌肥用得少了,还不起什么作用。用了菌剂后,可以减少复合肥的使用量,可那是建立在大量使用菌剂的情况下。以如今农民所用的菌剂数量,减少复合肥用量,对粮食减产可能性很大。


多用复合肥与菌剂,确实可以减少复合肥的用量。但有许多限制条件,以今天农民对有机肥与菌剂的用量,远远不够能减少复合肥的地步。


田俊超白


这个问题两说,从技术角度说是真的。

别问什么数据,每块地的情况不一样。每年喂2--3吨有机肥,连续坚持多年土壤质量会提高,有机质含量的提升和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强大会让土壤状况得到改善,对肥料的转化和存储能力会提高,这样可以减少复合肥的用量。

这时一个周期长,成本高的工作,需要坚持才有效果,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简单的数据化。果园生草,根域覆盖,秸秆还田还是比价实惠的提升有机质的方式,不能太依赖商品有机肥,菌肥。另外鉴于市场状况,商品有机肥要搞清楚原料,粮食下脚料和工业生产废料是完全不同的质量。

从另外的角度说就不一样了,很多厂家和商家为了销量片面夸大有机肥的效果,没有原则的投农民所好。

比如告诉农民种花生用一袋两袋菌肥就有效。这对于农民来说是很大的误导。本来用就比不用好,坚持用才好,经过这样的误导后销量长了,意思可全变了。

甚至还有的厂家用有污染的废料做有机肥让农民下地,城市的污染放到农村,自己从中渔利。一遍赚国家治污补贴,一边赚农民的肥料钱。社会责任和道德操守在蝇头小利面前荡然无存。


一起葡萄


植物生长需要根部对氮磷钾硫钙镁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通过木质部传导到叶部,参与叶的光合作用,同时光合作用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合成葡萄糖,淀粉,氨基酸,蛋白等有机物。这些化学元素全部参与了这个世界上最高效率的转化过程,缺乏任何元素,都会导致植物生长合成障碍。

在大化肥复合肥以前,农业主要靠农家肥当家,肥效虽然持久,但是效率低,速度慢的,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随着大化肥和复合肥的出现,农业生产突飞猛进,很长时间,农家肥退出了历史舞台。

然而随着化肥的使用,大家发现产出并非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甚至出现递减趋势,伴随着土壤的酸化板结,产品品质下降。

这时候我们发现,单纯使用化肥的问题来了,由于化肥阳离子被吸收利用较多,很多酸根离子留在土壤里,这些酸根离子导致土壤酸化,同时有机质消耗殆尽,微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条件,于是土地越来越贫瘠了。

所以针对难题国家开展十三五药肥双减活动,体质减量,科学搭配,有机肥,复合肥微肥合理搭配使用。

至于有机肥虽然也含有一定数量的氮磷钾,但满足不了高产作物的需求,并且有机肥主要是给细菌提供营养,通过有细菌来调节土壤酸碱度,达到营养平衡的目的,能够部分替代复合肥,减少复合肥的使用量,但是不可能完全替代,缺乏氮磷钾的果树,首先表现在花芽秕,皴锈解决不了,给广大果农带来经济损失。

还有一点,有机肥主要是菌剂起作用,只有有机肥如果不搭配好的菌剂的话,作用不大,好的菌剂每亩地4包就能有很好的效果,而没有功能菌的有机肥8包也没有用。


梨果梨民


典型的误区。

菌肥好用就可以多用?化肥好用就喜欢多用,农药对害虫有效就多施,简直就是滥用农药的典型。

实际上,农药和化肥,以及后来的生物肥和农药实际上是巨大的科学进步。当前,很多人妖魔化化肥和农药,实际上就是在妖魔化科学。其实出问题的是人,正是使用他们的人,国人向来容易走极端,有效就使劲用,这样就导致另一个状态就是农药和化肥的滥用。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反对农药和化肥的滥用,而不是农药和化肥本身,出问题正像题主这样的人。

实际上现代农业更强调精细化管理,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生物农药化肥也是如此。其实,连有机肥也应如此。科学管理合理施用才是正道,那种妄图一劳永逸,出了问题拼命用的想法是要不得的。

很多人认为有机肥安全,殊不知,生物有机肥在未充分发酵腐熟前,比如直接将粪尿当做有机肥施用,其实也是滥用,这正是手足口病等传染疾病的传播元凶。有位院士就反对直接吧粪尿当做有机肥施用,引来一群不明真相的人围攻。实际上该院士也是反对不合理施用和滥用。

过犹不及是我们祖先的智慧,农药化肥更不能滥用,根据规律科学合理施用才是正确的。因此,认为生物有机肥有效果,就可劲用,恰好是违背科学规律的滥用,也应该是我们所反对的。


kyle5862


适当的重施有机肥及菌肥,是可以减少复合肥的施入量的,但不能完全代替复合肥,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还是需要适时的补充复合肥的。

对于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各种肥料的特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有机肥主要是农家肥,施入前一定要做发酵处理,以免产生肥害。有机肥的肥效持久,所含养分全面,能够改良土壤,能够显著提高作物的品质,是生产绿色,无公害,有机作物的首选肥料,基肥就以有机肥为主。


菌肥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肥,因为这种肥料不但含有氮磷钾元素自己有机质,还含有丰富的微生物菌,故称为菌肥。有益的微生物菌在土壤中繁殖,同样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还能有效预防很多病害。菌肥一般是配合有机肥或其他复合肥料作为补充施入,单纯施入菌肥效果不太明显。

复合肥大家很熟悉了,主要就是氮磷钾三大元素肥料,复合肥的养分含量高,容易根据作物的情况合理安排各种元素的使用量,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复合肥施入后见效快,能够尽快的作用于作物上。


综上所述,根据每种肥料的特点,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辅助菌肥施入。在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适时补充速效复合肥以满足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

以上就是我对有机肥,菌肥,复合肥在施入时的观点,非常愿意和朋友们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深海啸龍785


多用有机肥,生物菌剂,可以减少复合肥的使用吗?

答案是:是真的

验证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简单,去实践一下就知道了。

【点击右上角按钮,关注小菜说三农,了解更多农村农民农业、施肥用肥知识!】

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少数复合肥与有机肥生物菌剂的为一组,纯使用复合肥的一组,施肥之后,看效果说话。

肥效被利用应该10天或者半个月左右,我个人建议是过一段时间再去看效果,因为时间太短,肥没有被吸收,看不到效果,我个人建议一个月以后再去看看效果。



一个月之后肥效的转化才彻底,肥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肥效才能通过作物生长发育的情况表现出来。这时候去对比作物的生长情况才公平,当然也可以直接到收获时才对比,这样更公平,但是时间也相对较长。

有机肥与菌肥,绿色农业发展的基础。

有机肥虽然肥力不如复合肥的肥效来的直接,有效,但是有机肥有自己的自身优势!

A、有机肥

1、增加土壤透气性,也就是我们说的蓬松土壤,干农业的都知道,种植作物要给作物松土,施肥。松土的目地就是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蓬松性,让作物根系能快速发育,生根壮根。



2、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锁住土壤的水分,给与农作物充分发育需要的水分,其次,有机肥还能保肥,锁住肥料的肥力,使肥料充分的被农作物吸收利用。不造成肥的浪费。

3、调节土壤,改变土质结构,增加土壤的肥力,缓解土壤的农药残留。

B、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是近些年才流行起来的一种肥料,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前土壤的问题并没有现在这么突出,现在的土质土壤,由于过多的依靠化肥,使用量巨大,土壤开始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重茬问题,比如,农药残留问题,土壤结板土壤贫瘠问题,土壤酸碱失衡问题等等!



生物菌肥的出现,恰好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缓解土壤,调节土壤,让土壤恢复自身的活力,重新激发土壤的活力。

所以,现在的施肥方案相对于以前,三要素,氮磷钾,要有一些变化,那就是加入生物菌和有机肥。

化肥搭配生物菌和有机肥,既能瞒住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又能改善土壤出现的问题,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总结:有机肥与生物菌肥的合理搭配使用,是可以减少复合肥的使用量的,但是要注意有机肥菌肥与化肥之间的比例。不能用有机肥肥完全的替代化肥,也不能用化肥完全的取代有机肥。


奋斗小青年小明


在大多数情况下多用有机肥,菌剂,可以减少复合肥用量是可以的,但是有部分因为土壤结构和种植作物的需求不同,所以就要以施用复合肥为主。

复合肥其实本质上就是盐类,你撒一把复合肥在土壤里,过几天地上就会泛碱,而有机肥和菌剂其实就是有机物经过充分的发酵、转化变成的肥料。

不过目前肥料的成分也是非常复杂的,从早期单纯的元素性肥料,到后来的多元复合肥,再到生物有机肥,最后到复合生物有机肥这一路的变化,也说明了大家对肥料的认识在改变。

有机肥和菌剂的好处就是成分全面、复杂,肥效持久,因此一般用作底肥,撒在土壤里不仅可以提供肥力,还能提供有益微生物和植物互利共生,保持土壤的健康状态。

但是有些农作物对某一元素需求量大的时候,有机肥显得不够充足,于是可以采用复合肥追肥,肥效短、见效快可以起到短期增产增收的效果,所以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土壤和种植作物的要求科学均衡施用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