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玉米種植,高產的祕訣全在這兒,玉米節水抗旱栽培技術措施

如果想要做好玉米的節水抗旱工作,那麼一定要將新型抗旱栽培技術引入其中,並在此基礎上將當氣候條件、土壤狀況等因素考慮在內,對玉米品種加以完善與優化,將土壤蓄水肥能力加以提高,繼而從根本上促進其抗旱水平的全面提升。鑑於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圍繞著玉米節水抗旱栽培技術措施展開論述,僅供參考。

具體如下:

玉米種植,高產的秘訣全在這兒,玉米節水抗旱栽培技術措施

1、結合實際氣候情況,優選抗旱玉米品種

在實際生產中應當在全面瞭解當地氣候條件、玉米種植類型的基礎上,選擇最為適宜的玉米品種,這樣做不單單可以增加種植密度,提高產量,還可以在無形當中改善自然氣候產生的不良影響,繼而從根本上促進其抗旱節水能力的全面提高。結合相關調查可以發現,玉米屬於無分櫱作物之一,其產量的高低與玉米的種植密度存在著息息相關的聯繫。鑑於此,在生產中應當採取針對性的手段增加單位面積內部的玉米種植密度,繼而做到保質保量。這裡將山西省當作論述對象,相關人員結合該地區的基礎狀況最終選用“中穗節水型”玉米品種,如先玉335、鄭單958等相關品種,同時還要確保其種植密度始終保持在在75000~82500株/hm2的範圍內。

玉米種植,高產的秘訣全在這兒,玉米節水抗旱栽培技術措施

2、玉米節水抗旱栽培技術的栽培密度及栽培形式

2.1 播種期及播種量

播種時期:站在客觀的立場來講,一般將常年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當作播種期,生產中在具體播種期間應當播入2.0~2.5kg的種子為宜,並且育苗移栽每畝用種1.5~2.0kg。

2.2 栽培密度

玉米的種植生產中,除了要確保淨作每畝種植3 500~4 000株以外,還應當確保套作每畝種植3 000~3 500株,並且還要在通風良好、光線充足的地區提高種植密度。

玉米種植,高產的秘訣全在這兒,玉米節水抗旱栽培技術措施

2.3 栽培形式

第一,平作。應當寬窄行種植,寬行距為距117~150 cm,窄行距為50cm。在充分結合單苗以及雙苗的基礎上來對窩距加以明確;第二,壟作。寬窄行種植,壟寬為50~60cm,壟溝寬117~140cm,同時還要搶墒起壟,壟高一般為5~10cm。就壟面而言,其往往呈現出圓頭形的狀態,且種兩行玉米,窄行距40cm。

玉米種植,高產的秘訣全在這兒,玉米節水抗旱栽培技術措施

3、積極使用節水抗旱栽培技術,實現節水培肥目標

在生產中需要把節水抗旱當作玉米種植的一種目標,同時還要將節水抗旱栽培技術引入其中,並在此基礎上採取人為的方式妥善處理相關地區乾旱氣候對玉米植株帶來的不利影響,以此來實現節水培肥目標。為了進一步保障節水抗旱栽培技術可以順利應用其中,在生產中還應當將土壤耕作不益於玉米植株生長髮育狀況等因素考慮在內,並在必要的情況下降低土壤耕作頻率,同時還要科學調節耕作時間,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土壤成本帶來不利影響,以便減少水分流失等情況出現的概率。除此之外,相關人員還應當在必要的情況下減少耕作職工的機畜量以及作業量,比如在收穫玉米的時候可使用機械粉碎秸稈,同時將其埋入到土壤當中,並在指定的時間內使用相關除草劑進行除草,目的是為了儘可能減少土壤耕作強度,避免在玉米的生長期開展培土與翻耕作業。

玉米種植,高產的秘訣全在這兒,玉米節水抗旱栽培技術措施

4、熟知地區土壤情況,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

我們都知道肥料在玉米作物生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充分滿足玉米在具體生長期間汲取的各種養分,且還能對土壤結構起到一定的優化作用,繼而將土壤的肥力以及蓄水能力加以提升。相關人員在具體施肥期間應當充分利用“地力差減法”做好施肥工作,並在適宜的環境下多施具有錳、鉀等方面的肥料。針對肥料結構來說,生產中一定要依據玉米所需營養種類,分別選擇以下兩種肥料:一種是化學肥料;另一種是生物肥料。就化學肥料而言,其往往涵蓋所有玉米需要的微量元素;而針對生物肥料來說,其通常是玉米秸稈以及農家肥。站在施肥方式方法的立場來講,相關人員應當在早春時期就要施入適量的底肥;在玉米拔節後期需要做好追肥工作,且確保肥料成分是60%的氮肥。

玉米種植,高產的秘訣全在這兒,玉米節水抗旱栽培技術措施

5、靈活運用新型節水抗旱栽培模式,提升玉米植株的抗旱能力

相關人員應當在全面瞭解當地具體狀況的基礎上,應當對以往種植技術加以轉變,靈活運用新型節水抗旱栽培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將玉米植株的抗旱水平加以提升。為了充分保障進一步保障節水抗旱栽培技術可以順利應用其中,相關人員還應當對光照、通風等相關因素進行充分考慮,特別在高密玉米種植的狀態下,一定要選擇最為適宜的栽培模式,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其茁壯成長。這種技術不單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將玉米植株的綜合能力加以提升,而且還能大大減少“缺苗斷壟”等現象發生的概率,以此來促進其抗旱水平的全面提高。

玉米種植,高產的秘訣全在這兒,玉米節水抗旱栽培技術措施

6、構建切實可行的玉米種植管理體系,對區域氣候的不良影響加以優化

在實際生產中應當將目光放在玉米種植的管理上面,並結合實際狀況構建行之有效的玉米種植管理體系,採取人為的形式對區域氣候的不良影響加以優化。通常情況下,玉米種植管理體系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機械化作業管理;二是化學除草管理;三是化學調控管理;四是人工抽雄管理;五是病蟲害防治管理;六是推遲收穫管理。除此之外,生產中還應當在全面瞭解具體狀況的基礎上選擇最為適宜的玉米覆膜技術,即利用秸稈覆蓋亦或是地膜覆蓋等各種手段來對土壤職工的營養成分進行控制,儘可能降低水分蒸發情況出現的概率,以此來促進土壤綜合肥力的全面提升。

玉米種植,高產的秘訣全在這兒,玉米節水抗旱栽培技術措施

7、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第一,地老虎。相關人員應當在早春時期就要以最快的速度鏟埂除蛹;直到玉米苗期時需要做好除草工作,尤其是在此病發生率高的階段中,一定要使用40%甲基異硫磷對水50kg預防此病出現;倘若蟲害現象比較嚴重,那麼這個時候採取灌水的方式也能大大減少此病發生的概率。第二,蚜蟲與紅蜘蛛。結合相關資料可以發現,每畝地中使用艾美樂70%水分散顆粒劑1.4~1.9g對水50kg可以有效降低此病發生的次數第三,葉斑病。在開始發病的前期階段,每畝要使用43%好力克乳劑15mL對水50kg開展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第四,紋枯病、莖腐病。當玉米植株發生紋枯病的時候,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已經感染病毒的病葉拆除掉,同時還要將蔓延“橋樑”切斷,目的是為了避免此病蔓延。

不只是這樣,還可用化學藥品進行防治,每畝使用20%井崗黴素可溼性粉劑50g對水噴霧防治紋枯病,或者是使用50%多菌靈粉劑100g對水50kg噴霧來預防莖腐病。

玉米種植,高產的秘訣全在這兒,玉米節水抗旱栽培技術措施

8、收穫以及注意事項

當到完熟期以後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好收穫、脫粒等一系列工作,以籽粒含水量小於14%入庫保存。

需要注意的幾點事項:第一,堅決不允許化肥和種子進行零距離接觸;第二,在實際播種期間儘可能以淺播為主,種子覆土5cm左右為宜;第三,針對覆蓋栽培的種子來說,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好破膜與放苗工作;第四,小喇叭口期應當依據雨水狀況做好中耕、培土等一系列工作;第五,在具體追肥期間應當重視增施鉀肥。

玉米種植,高產的秘訣全在這兒,玉米節水抗旱栽培技術措施

綜上所述,要想做好玉米的節水抗旱工作,就要將新型抗旱栽培技術應用其中,並在全面瞭解當地氣候狀況的基礎上選擇最為適宜的玉米品種,熟練掌握當地種植土壤成分與種類,構建切實可行的玉米種植管理體系,並定期預防病蟲害,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將當地玉米植物的抗旱水平加以提升,以此來推動我國農產業的不斷髮展。

玉米種植,高產的秘訣全在這兒,玉米節水抗旱栽培技術措施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大家都能夠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種植方式,如果對你有用的話,記得給筆者點贊轉發評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