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在花生常規種植模式的基礎上,還有哪些優質高產關鍵技術可以使用?

綠色如玉833


您好,針對“在花生常規種植模式的基礎上,還有哪些優質高產關鍵技術可以使用?”這個問題,我說下個人看法。

種植花生,記得很久以前播種之後除了人工除草施肥基本上沒有其他管理方法。

如今花生種植已經形成了一種特有模式:從花生選種——選地——播種——田間管理——除草——施肥——澆水——控旺——增產——採收等。

花生想要高產豐收,種植戶還需要再這些方面上下功夫,細節要做好。下面就給大家在詳細說道說道。

1.花生選種,選擇抗病性好的,適合當地氣候和土壤的優良品種,挑選色澤好,飽滿圓潤,沒有損傷的種子。

2.花生拌種,為了防治花生地下害蟲以及病害,一般都選擇用吡蟲啉、毒死蜱或者噻蟲嗪等拌種。拌種要求,拌種前兩三天拌種,拌種之後要在陰涼通風處晾乾。

3.選地,千萬不要重茬,重茬連作非常影響花生產量。重茬花生一般表現為棵小、葉黃、落葉早、病蟲多、果少而小。在重茬地上種植花生,即使增施肥料,也很難達到預期產量。

4.花生科學施底肥,千萬不要光用化肥,建議用腐熟農家肥或者有機肥配合磷酸二胺、尿素、硅鈣肥以及硫酸鉀使用,具體用量根據當地情況。

5.花生播種,現在都是穴播,大部分採取的是一穴2-3粒種子,穴距12-15釐米,行距65釐米。也有采用單粒種子穴播的,穴距10釐米,效果也非常不錯。

播種深度一般以5釐米左右為宜。如土質黏、墒情好,可適當淺播,反之則應適當深播,注意淺播不能淺於3.3釐米,深播不能深於6.6釐米。

6.間苗補苗,花生一般12天出苗,及時查漏補缺,確保苗齊。

7.水肥管理。在花生幼苗期一般不澆水,苗期土壤相對乾旱有利於根系發育,在花針期和結莢期需水量增多,要及時澆水,在果莢生長後期,則要小水澆灌。在雨季要注意排澇,花生長期處於水分過多的環境下,容易出現爛根現象。

8.適時中耕除草。給花生中耕除草,既有保墒的作用,又可以減少雜草爭奪花生所需的養分,通過對花生誒圖,還可以使更多果針入土結果,從而提高結果率。

9.及時控旺,在花生植株長到30-35公分時,便要進行控旺處理了,一般是通過葉面噴施控旺劑的方法來控制,也可以在主莖長到45公分覆蓋全壟後再噴一次控旺劑,可提高花生的結果率和飽滿度。

10.基肥不足的話,需要進行追肥。

①苗期追肥,主要是氮肥,每畝追施尿素3-4公斤。

②花生在花針期需肥較多。通常每畝追施尿素5-6公斤,磷酸二銨6-8公斤,硫酸鉀5-6公斤或草木灰50公斤。促使花生多開花,多下針,多結果。

③結夾期如果出現肥力不足,應在封行之前進行追肥。此期追肥應以磷肥為主,彌補少量氮肥,通常追施過磷酸鈣6—8公斤或磷酸二銨4—5公斤。為了防治徒長,封壟後可以用多效唑進行控旺。

11.補充葉面肥:

①花生苗期和花期用0.1%-0.2%鉬酸銨溶液葉面噴施。據實驗,此期噴施鉬肥可增產10%左右。

②花生苗期、始花期、盛花期各噴一次0.2%硼砂溶液,增進開花下針,可增產8%-15%。

③在花生全生育期內可多次噴施0.2%-0.3%的磷酸二氨鉀溶液,增進花生植株茁壯生長,可增產18%-25%。特別在飽果期噴施,可促使莢果發育,有顯然的增產作用。

④花生生長後期,因為植株已封行,難於追施肥料,如果植株有脫肥景象,可用1%-2%尿素溶液葉面噴施。可避免花生早衰,提高產量。

12.適時採收:當葉子開始變成黃色,並且莖部開始枯乾的時候,就可以準備進行收穫了。收穫的時候,如果發育的情況不同,可以先收穫那些葉子完全變黃的部分,這些的已經完全成熟。而一些部分葉片還是綠色的可以隔一個星期之後再進行收穫。

收完之後,要及時的將它們晾曬,晾曬不僅能去除它們裡面的水分,還能夠促進它們厚熟。

以上就是花生種植的整個流程,每個環節的細節都很重要,我說的不夠詳細,只提了核心,具體操作需要種植戶自己上心,希望對您有幫助。

歡迎關注農資十萬個為什麼,瞭解更多農資知識!

農資十萬個為什麼


在花生常規種植模式的基礎上要想獲得高產得從這幾個方面考慮:

我們這裡是豫東地區也是我們河南省主要的花生種植區,由於常年的連續重茬種植花生,怎麼樣提高花生的產量也是我們這裡的農民朋友們每年都關注和討論的問題!但是我覺得首先應該是異地換種或者最好就是直接購買新品種,比如說我們這裡的高產品種花育25,花育16,花育33等。

在施肥或者追肥的時候選擇多施有機肥或者生物菌肥,既在施肥的時候可以選擇硫酸鉀複合肥或者花生專用複合肥和有機肥相配合的方式。

對於花生種子最好選擇拌種劑處理,最好能夠在拌種的時候添加蕓薹素內酯。這樣可以提高花生的出苗率以及使花生苗齊苗壯!

在花生苗期的時候可以噴施硼肥和其它配比的中微量元素肥。特別是在苗期乾旱的澆水的時候一定要隨水撒施尿素。

在花生結莢飽果期每隔一個星期噴施一遍殺菌劑+磷酸二氫鉀+中微量元素肥。特別是鈣肥的補充尤為重要。

適當的晚收,既在花生田地裡隨機刨一棵花生來查看花生果是否能夠滿足95%的花生都有鱗並且籽粒飽滿的時候就可以收穫了!


豫東小農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希望種植花生的農戶都能獲得高產,因為在我採訪一些花生種植戶當中,他們的花生產量每畝平均都在800斤以上,高的能夠達到1400斤。這些技術都是在傳統的種植方式上的一個改進和更新,如果有興趣可以關注,以後多交流。

首先花生每三年要換一次品種,因為花生如果連年種植不但土壤會板結,也會因為花生重茬而減產,原因是多年種植的花生自己留種會有很多的病菌和品種的退化,以及土傳病害,如果換一下種子就會好一些。在種植上要掌握好播種量,目前在和種植花生的農戶座談當中瞭解到,很多的花生種植戶每畝的平均播種量都在35-40斤之間,多的播種量達到50斤,這是一個很錯誤的選擇,按照每畝800斤的產量,播種量25斤種子就夠了,播種時株行距是30公分,每穴2粒種子,就可以了。這樣的播量能夠讓花生通風透光,避免病蟲害的發生。



在管理要有所創新,花生在苗期長好以後,進行適當的培土,可以提高花生的下針率,花生在開花下針盛期可以適度踩花生秧,也可以在花生在中間壓一些土,這叫“壓壓土,踩踩秧,花生結的一大筐”。但是如果花生密度過大,壓土就不合適了,容易發生病害。同時要知道花生是耐旱作物,一般情況下不要澆水,判定需要澆水的標準是早上到花生田裡看一下,如果花生葉片萎焉,可以澆水,在下針期如果連續乾旱可以採取噴灌的方法澆水,切不可大水漫灌,後期容易發生花生髮黃的生理性病害,和白菌病的危害。



在肥料的使用上要施足底肥,每畝50公斤的硫酸鉀型16-14-15含量的複合肥,免耕肥效果會更好一些,加40公斤的有機肥。從苗期都要噴灑酶添樂花生三遍藥,能夠起到很好的增產效果。當然除了以上的技術還要掌握傳統的花生種植,比如要對花生拌種等等,總之只要精心管理,就能獲得好的收成。


鄉里鄉韻


花生要想取得豐產豐收,一定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是選擇好的品種,各個地方氣候土壤情況不同,選擇適合當地的良種,一般選擇那些粒大籽寶,抗病生長性能好的,都可以做為良種。留種的花生一定要充分涼曬兩到三天,存放通風乾燥處保存。

二是選擇好的地塊,花生是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農作物,所以一定要選那些土壤土質肥厚,排水良心的沙質土壤。

三是搞好田間管理,春播花生要打攏覆蓋地膜,多施農家肥,用花生專用複合肥做底肥,後期噴施葉面肥,適當控制花生植株旺長。

三是適時收穫,收穫過早籽粒未長飽滿影響產量,只要做好以上幾點,花生一定會豐產豐收,提高種植效益。





小申愛生活


首先覆蓋地膜,即提高地溫又能使土壤疏鬆,利於果根的下扎,在花生秧快要蓋滿溝的時候及時打助壯素控制花生秧的生長,利於花生果的生長,提高產量。


農村三姐


我認為大致有以下幾條:

第一挑選優質品種。第二選擇土壤,以沙土質為好。第三施足鉀肥和農家肥。第四控制苗旺長,當苗長到一個半月時適當噴些控制旺長的農藥。


婁同生漫步鄉村


以往傳統種植花生都是以平播方式來種植。 選地塊兒最好是兩沙土質。種花生,不利於在一塊兒地方,來年重複播種。 花生的重茬播種,造成細菌滋生,影響來年的產量。種植花生要求,土質鬆軟。氮磷鉀含量均衡。土地養分充足。

在傳統種植花生的 基礎上再打到高產做業?我個人推薦深耕土地。可以在土地上打一個 直徑為90公分的大埂來種植。埂上採取兩行作業,株距15公分。有條件的最好選擇,機耕播種。地膜覆蓋。300拖拉機,兩個軲轆之間正好90公分。 只需調整,打埂設備。 便於機戒操作。 在大埂上種植花生,保證了土質鬆軟。不會造成土地板結。有利於花生的根莖札根土壤 形成荊苞子。提高花生作果產量。

在種植花生。根莖形成的包子過程中很重要。傳統種植靠自然天氣及土壤溼度自然形成的花生莖苞子。 達成了花生預期生長效果。一但天汗,造成土地板結。 影響花生坐果率。大埂種植花生有效地緩解了,花生根莖孢子的滋生。 提高作物產量。掌握而肥料配比。使用地膜覆蓋更佳。使用小型機戒播種採收,省了人工費用。只要產量上去了,最後就是成本利潤。

還可以,在兩埂之間的渠溝裡 套種黑芝麻。有效的利用土地資源。套種黑芝麻 株距不要過密。 以免影響花生的陽光巡導。株距掌握在20到30公分之間。種完花生後在套種黑芝麻,提前花生採收。兩種農作物,互不影響。還可以提高經濟效益。

謝謝關注,覺得可行?您可以幫助推廣。


用戶58878475553郭德


農資十萬個為什麼,已經解析的很透徹,我就不必多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