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對於1-10歲的孩子我們瞭解多少?出現了問題怎樣“對症下藥”?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就算你家是兩個娃或多個娃,你也會發覺兩兄弟或兩姐妹的脾氣、性格也是南轅北轍的。

很多父母頭疼,兩個娃都是我親手帶大的,教育方式也是一樣的,長大後為什麼會相差這麼多呢?

就像網上的一個段子,很形象的比喻出來了原因。

老師以4G的速度講,

學霸以Wifi的速度聽,

學神以3G的速度記,

有的學生以2G的速度瞅,

有的學生聽著聽著掉線了,

還有個別孩子壓根就沒開數據連接,

還有幾個孩子一直飛行模式,

還有的孩子一開始上課就自動關機了。

對於1-10歲的孩子我們瞭解多少?出現了問題怎樣“對症下藥”?

其實家長也是一樣,我們跟孩子說些事情,老大認為是這樣的,而老二認為是哪樣的。

所以,我們需要按他們的性格特質來教育他們,瞭解孩子的特質,瞭解孩子在每個階段會出現的問題。

這篇文章會我嘗試的分析了一下各個階段孩子會出現的問題,讓我們更好的去因材施教。

1~2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就一個字:“不”。你跟他說什麼都是“不...不....不...",打滾撒潑、一意孤行、佔有慾極強,十足的“小霸王”。

對待這個年齡段的小寶寶,教養方式只能以疏導為主。

1、安全第一:該鎖的鎖起來,該扣好蓋子的扣起來—危險因素儘量不出現在孩子面前。

2、生活規律:摸索孩子的生活規律,如吃飯、睡覺、拉臭臭的時間,以便做好及時應對措施

3、轉移注意力:比如,孩子不肯坐餐椅的時候,可以先拿些孩子愛吃的食物哄哄他。

對於1-10歲的孩子我們瞭解多少?出現了問題怎樣“對症下藥”?

3歲半以前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情緒上快樂、友善、充滿安全感。易於接受,樂於分享,語言能力有了新的發展,喜歡學習新的字詞。

在三歲半的孩子來說“朋友”十分重要。許多孩子在這個年齡段都會有跟很像的朋友,有的是人,隔壁鄰居家的小朋友,或同小區的小朋友。有的則是動物。

再加上孩子學習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出現,在這個階段多帶孩子出門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多鼓勵孩子跟小朋友相處,對於孩子的人格完善十分有利。

3歲半~4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反抗是最大的特徵。同時也容易出現內向、焦慮的情況,但意志力又很強,開始有自己的主見。一方面開始有安全感缺乏的表現,一方面又很渴望支配外在世界。

教養方式最主要的就是陪伴。爸爸媽媽一定要接受的是,這時的孩子最大的情緒發洩對象就是媽媽。我們只能在他不鬧情緒的時候騰出時間陪他玩。

對於1-10歲的孩子我們瞭解多少?出現了問題怎樣“對症下藥”?

4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喜愛冒險,喜歡任何刺激、新鮮的事物。大多是活潑好動、精力充沛的,他們無拘無束,對什麼事情都充滿好奇、躍躍欲試。

教養這個階段孩子的方式:

1、接納:

接納孩子的吹牛,使用肯定而幽默的引導,用輕聲細語代替吼叫,全心全意地和孩子溝通談話,遇到事情和孩子一起商量解決,與他多分享多創造。

2、模仿:

像孩子一樣,時不常也模仿一下孩子吹吹牛,有時可以和孩子“對罵”。如果孩子用粗野的話攻擊你,你也可以“以牙還牙",以解放他被壓抑的情緒,直到你們的笑聲取代了原本的情緒。

5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像陽光一樣溫暖,明朗。一心一意想要做個好孩子,以媽媽為中心,一天24小時黏著媽媽,小小的心靈充滿著對人對物的愛意。他已經可以判斷自己什麼做得到,什麼做不到,避免惹麻煩。

教養這個階段孩子的方式:

1、知識:趁著孩子這個時期的求知慾強,可以多給講故事、教一些小知識。

2、稱讚:這個時期的孩子比較喜歡展現自己的智慧,比如向媽媽炫耀他會寫了自己的名字之類,這時候就要多給孩子一些讚美,樹立孩子的自信。

3、規矩:這個時期的孩子相對來說比較聽父母的話,這時一定要給孩子立下規矩。

對於1-10歲的孩子我們瞭解多少?出現了問題怎樣“對症下藥”?

6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同時在兩個極端遊走。可以在學校做一個模範生,回家又變成了“小魔王”。也

因為這樣的兩極化,孩子把筆畫或者數字寫反是很正常的現象,頑固、自負、蠻不講理。

教養這個階段孩子的方式:

1、關注健康:家裡最好備上常備藥,比如消炎止痛的、創可貼、雲南白藥之類,父母對孩子的健康狀況要多一些關注。

2、撫慰情緒:如果發現孩子情緒緊張(常見如咬指甲、怕黑、忽然不願意自己睡之類),最好能想辦法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先緩解孩子的情緒。

3、多些寬容:對於餐桌不像樣、髒衣服亂丟之類的事情,說教可以,但也要允許孩子犯錯。

7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主旋律變成孤獨和退卻。孩子不再像6歲那樣和你頂嘴,卻也不那麼喜歡跟他人交往了,更喜歡自己待著。

教養這個階段孩子的方式:

1、多提醒:

要求孩子做事,提前等待是很必要的。

2、多傾聽

如果孩孑還願意跟你傾訴苦惱,真的謝天謝地,證明孩子還願意跟你交流。這時候我們做好一個“錄放機"就夠了,也可以試試適當提問,表達關注。

3責任培養:

假如你有非常簡單的家務讓孩子幫忙,他卻埋怨你讓他做這做那,你可以回答:“這些似乎是你份內的工作。我們能不能一起計劃一下,以便你做起來更加順手些”。這樣使孩子不能夠一下子拒絕你,留下回旋的餘地和引導的機會。

4、言傳身教:

如果你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項規則,那你一定要堅持做到,給孩子樹立好榜樣,而不是一遍一遍地威逼利誘孩子去做自己卻不見行。

對於1-10歲的孩子我們瞭解多少?出現了問題怎樣“對症下藥”?

8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更喜歡往外跑了,行動敏捷,具有評價事務的能力,開始建立道德意識開始審視,審視自己、審視別人。依然非常依戀媽媽,是情感上最需要媽媽陪伴的年紀(區別於生理需要)。

教養這個階段孩子的方式:

1、陪伴:

無論怎麼忙,一定要每天至少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全心全意陪伴孩子。

2、參與:

孩子這時候非常需要和媽媽一起分享自己的思考、幻想、對話、遊戲等等,媽媽們可以嘗試多多參與孩孑的活動,包括一起勞作、玩耍、聊天、讀書。

9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進一步獨立,而且變得更加“深沉”,這是因為孩子更成熟了哦。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更細膩,開始關注細節,情感方面也是如此。

教養這個階段孩子的方式:

1、鼓勵動腦筋:

由於學業的小壓力一下子上來,不少孩子出現不適應的情況。這時候除了在情感上鼓勵孩子,還要協助孩子多動腦筋,多多進行一些益智性的小遊戲鍛鍊孩子大腦。

2、引導良好師生關係建立:

孩子會開始從喜歡一個老師而對某個課堂感興趣,進而變為對某個學科感興趣。這時候一定要多多留心孩子對老師的評價,幫助孩子處理好師生關係。

對於1-10歲的孩子我們瞭解多少?出現了問題怎樣“對症下藥”?

10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1、有了強烈的道德觀,道德標準不僅僅來源於父母師長的教誨,也來自於內心的判斷。2、最在意別人的看法,在意朋友和老師的評價。3、在學校有很強的學習慾望,喜歡背誦而較少進行思考性工作。4、喜歡接受事物的本貌,不太願意去推論(注意這個階段孩子的數學學習)。

教養這個階段孩子的方式:

1、把握度:

這時候不能管得太嚴也不能管得太鬆,家長合理把控“度的難題。

2、引導學習:

即使孩子如今大量背誦很少思考,也不要阻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因為大量的積累對孩子的思考也是有積極作用的。

針對不同孩子,不同階段的會出現的問題“對症下藥”。

真正的因材施教,並不是簡單的取長補短或者揚長避短。

而是知道他是怎樣的孩子;接納他的特點,優勢和劣勢;幫助他突破個人侷限,不斷精進!

對於1-10歲的孩子我們瞭解多少?出現了問題怎樣“對症下藥”?

——————————

我是丸子媽,一個6歲寶寶的媽媽,每天分享育兒知識,教子也可以很輕鬆。

媽咪育兒有良方,關注我瞭解育兒小知識,互動留言不要停,輕鬆帶娃不費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