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你是"低頭族"麼?肩頸痠痛有沒有找到你?


你是

"醫生,我明明沒有撞傷,為什麼常常肩頸疼痛?"一位四十多歲,目前在軟體園區工作的林先生,看診時疑惑地問。最早時是因為落枕,今天回診,林先生又因為右肩疼痛,導致右手活動時酸楚,甚至還有輕微手麻的症狀。檢查時發現右肩提肩胛肌緊繃,局部還有筋結突起。"你是不是長時間使用電腦又少活動?這個,是中醫說的痺症。""是啊!那,什麼又是痺症?"

  你會肩頸痠痛嗎?

  日益繁忙的社會中,人類的文明病不斷增加。日以繼夜工作的上班族,常因疲勞轟炸而引發各種疾病,其中較為常見的就是肌肉痠痛。而對上班族來說,肩頸僵硬疼痛則更是常見。

  為什麼會肌肉痠痛呢?常見的原因雖然有過度使用、運動傷害、老化等因素,但最多的應是姿勢不良及缺乏運動。

  痺症的類型

中醫認為肌肉痠痛是受風、寒、溼、熱之邪所引起的,稱為"痺症",主要症狀是肢體、關節的疼痛、酸楚、麻木、重著、活動障礙,也就是氣血痺阻不通、筋脈關節失於儒養所致。基本上可分為行痺(風邪偏勝)、痛痺(寒邪偏勝)、著痺(溼邪偏勝)、熱痺(熱邪偏勝)、久痺(痰瘀阻絡)、氣血虧虛等多型。

你是

  還在低頭嗎?

  有沒有注意到,我們一天大多數的時候都是低頭盯著某樣東西。低頭看電腦、低頭開車,就連現在看這篇文章,我們也是低著頭閱讀。

  長期低頭會增加我們項背部的張力,造成肌肉收縮、血管痙攣、乳酸及發炎物質的堆積,以致神經興奮,更促使肌肉血管無法緩解,製造更多的代謝產物。血流也不足以帶走這些發炎性物質,如此惡性循環終於使肌肉收縮及代謝功能變差,身體就會感覺酸、痛、脹、麻等不適感。所以任何可以增加血液循環的方法便是治療痠痛症最好的方法。

  外治、內服雙管齊下

  治療肩頸痠痛,首先得確認頸胸椎及肩胛骨是否有錯位,先行整復,之後配合針灸及局部熱敷、藥膏,再加上內服中藥等方式加強血液循環及肌肉鬆緩來緩解疼痛。

除了到中醫科接受治療外,一般在疼痛緩解期及症狀輕微時,民眾仍可在家自行作些簡單的保健按摩。穴位按摩緩解肩部僵硬,如手三里、肩井等穴位;緩解頸部僵硬,如列缺、風池等穴位。

你是

  再者,還可藉由矯正姿勢來防止肩頸疼痛。例如:開車及久 坐時,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坐姿直立,頭部微微上揚。睡覺時,避免使用太軟的枕頭與床墊,或過高的枕頭。揹負時,避免單肩長時間背重物,儘量改採雙肩後背的方式,可讓力量平均分擔於兩側肩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