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患者“不理”肺結節,一年後結果怎麼樣了?

醫院裡的故事,每一天都在發生著,就像我之前說的,有積極的,自然也有消極的,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個不那麼“正能量”的故事,希望能夠從這個故事中,給一些人啟發。


患者“不理”肺結節,一年後結果怎麼樣了?

體檢發現肺結節,老爺爺“不屑一顧”

去年4月份,69歲的陳大爺到我們醫院體檢中心做了體檢,體檢項目包含了胸部低劑量CT檢查,陳大爺也很樂意的做了,在我們閱片後發現,陳大爺左肺下葉背段有一個直徑約0.8cm的實性結節,邊緣略顯毛糙,有短小毛刺及分葉,我們給出了提示:左肺下葉背段實性結節,周圍型肺Ca待排。在後來與外科醫生商討評估後,外科醫生給大爺的意見是:有惡性可能,建議手術;如果不手術,建議3個月複查再次評估。大爺聽了醫生的建議後,想了想說:“我這結節也沒多大嘛,你們也不能保證一定就是肺癌,就讓我做手術啊?讓我考慮幾天,如果要做手術我再來醫院找你們”。就這樣,陳大爺拿著體檢報告離開了醫院回了家。而這一回去,在後面的幾個月內,我們再也沒有見到大爺回來,既沒有回來找醫生做手術,也沒有3個月後回來複查。我們都在想,或許陳大爺已經去了其他醫院手術或者複查了。

患者“不理”肺結節,一年後結果怎麼樣了?

2018年4月CT


一年後再次見到老爺爺,複查結果讓人揪心。

就在我們都幾乎忘了大爺這個病情的時候,今年4月份,大爺居然又出現在了我們醫院,複查了CT,而這一次,臨床主訴寫的是:咳嗽、咳痰3月,伴胸痛1周。而這次的CT結果,讓人揪心。我們給出的診斷結果是:左肺下葉背段周圍型肺Ca,直徑約2.3cm,伴縱隔及左肺門淋巴結轉移,胸骨骨轉移。陳大爺看到這個結果的時候,覺得不可思議,向我們說道:”這才一年時間,怎麼就長這麼大了,還轉移了啊?怎麼那麼快噢“。看著陳大爺焦頭爛額的表情,我們也沒再好意思問他當初為什麼沒有手術或者短期複查。拿著報告,陳大爺找到外科醫生,外科醫生看完後只能無奈的給大爺說:”你這個現在手術已經不是最佳選擇了,建議你去腫瘤科治療吧“,這時,大爺哽噎的說道:“我當初就是抱著心存僥倖的心態,想著做手術要花很多錢,萬一我這是良性的,不用做手術呢”。

聽了大爺的話,我們只能無奈的嘆息,看著大爺落寞的背影走向腫瘤科。而迎接他的,將是更復查的治療以及病痛。

患者“不理”肺結節,一年後結果怎麼樣了?

2019年4月CT

大爺的故事,給我們以警示。

對於肺結節,我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隨著現在大家體檢意識的加強,胸部CT成為了很多人的常規體檢項目,也正因為如此,肺結節被發現的越來越多。而如何對待肺結節,是越來越多的人煩惱的問題。對於肺結節,

劉醫生給的建議是:切不可過度擔憂,造成不必要的過度檢查和治療;同時也不能置之不理,不引起重視。

患者“不理”肺結節,一年後結果怎麼樣了?


1、90%左右肺結節是良性結節,不必過度擔憂,過度醫療。

對於大部分的良性結節,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隨訪觀察,良性結節一般在長期隨訪中均不會出現明顯變化,而惡性結節可以在短期內顯著生長。具體隨訪間隔的時長需要醫生根據病史(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及檢查結果綜合判斷,

大部分的結節隨訪時間一般為三個月或者半年,間隔時間太短,對於結節生長的判斷意義不大;而間隔時間太長,有可能耽誤病情。大多數結節在兩年內未長大的話,考慮為良性結節或低度惡性,但部分結節如磨玻璃結節應該增加隨訪年限。

患者“不理”肺結節,一年後結果怎麼樣了?


2、對於少部分懷疑惡性的結節,建議及時進行處理。

對於懷疑有惡性可能的結節,我們切不可像上文中的陳大爺一樣,心存僥倖心理。手術切除是惡性肺結節目前最好的根治手段。對於不能明確診斷且高度懷疑肺惡性腫瘤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目前常用的術式為經胸腔鏡下肺楔形切除術,創傷小、癒合快、對生活影響小。很多患者在手術之後都可以恢復到正常的生活狀態。

患者“不理”肺結節,一年後結果怎麼樣了?


劉醫生希望陳大爺的故事,能夠給同樣存在肺結節的人群以警示,我們不必要對肺結節過度擔憂,但也萬萬不可置之不理,只有科學、合理的進行肺結節的隨訪管理,我們才能避免類似陳大爺這樣的情況出現,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


患者“不理”肺結節,一年後結果怎麼樣了?


有疑問歡迎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

我是影像科劉醫生,專注分享醫學、健康方面相關知識,如果您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轉發、點贊或加個關注,我會定期更新醫學健康方面相關知識,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