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从卸磨杀驴到养虎成患,由历史上忠臣的结局分析奸臣的处世逻辑


从卸磨杀驴到养虎成患,由历史上忠臣的结局分析奸臣的处世逻辑

引子

干活的驴和伤人的虎,在特殊情况下会形成一种因果关系,因为不想成为被杀的掉的驴,成以变成了伤人的虎。他之所以不去做忠臣,是因为他看透了做忠臣的结局。

从卸磨杀驴到养虎成患,由历史上忠臣的结局分析奸臣的处世逻辑

卸磨杀驴,出自刘绍棠的《狼烟》,意思是驴拉完磨后,被人从磨上卸下来杀掉。常用来比喻有的人把为自己的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其他人一脚踢开或直接置于死地。

养虎成患,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意思是养着老虎,留下祸害,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受其害。

这两个成语原本没有什么关联,可如把它们放到中国古代朝廷之上,特别是朝廷官兵做战的特殊环境下,这两个成语就有了实质上的因果关系

中国历史上卸磨杀驴的事儿

卸磨杀驴的事儿在中国历史上有吗?什么叫有吗?太多了!

从卸磨杀驴到养虎成患,由历史上忠臣的结局分析奸臣的处世逻辑

勾践画像

春秋时的越王勾践,就是蒲松龄笔下"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说的那位,一当上春秋霸主,便赐死了苦心帮他"吞吴"的谋臣文仲。

从卸磨杀驴到养虎成患,由历史上忠臣的结局分析奸臣的处世逻辑

商鞅画像

秦朝,"商鞅变法"大家都熟悉吧?商鞅通过变法把秦国从一个积弱小国一举变成富裕强大的国家。结果呢,

商鞅不但自己身受秦惠文王车裂之酷刑,他的九族也因受牵连被诛杀。

从卸磨杀驴到养虎成患,由历史上忠臣的结局分析奸臣的处世逻辑

白起画像

秦将白起,大家熟悉不?就是在"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国降卒40万人,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那位将军。公元前257年白起被秦昭王毫不客气地赐死,据说是因为白起的功劳太多太大,封号己经高得无法再往上封,所以干脆杀掉!

从卸磨杀驴到养虎成患,由历史上忠臣的结局分析奸臣的处世逻辑

刘邦画像

再看汉朝,韩信和彭越为刘邦打天下的事儿,估计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可是有些事许多人就不知道了,韩信是被刘邦的老婆吕后用竹竿活活捅死,彭越被吕后剁成肉酱!

从卸磨杀驴到养虎成患,由历史上忠臣的结局分析奸臣的处世逻辑

檀道济画像

檀道济,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三十六计"大家熟悉吧?"三十六计"就是由檀道济首先提出,经后人不断总结而成的。檀道济是南北朝时南朝宋的名将,他被宋文帝处死的理由和岳飞有一拼,"诸子皆善战"!每次想到这儿我都有点想骂人!

从卸磨杀驴到养虎成患,由历史上忠臣的结局分析奸臣的处世逻辑

高颖画像

隋朝时的高颖,辅助杨坚、杨广两代皇帝,平三叛,统江南,攻高丽,征突厥,文韬武略人莫能及!公元607年被杀,罪名是诽谤朝政!保护了你家两代江山的人,他会诽谤朝政?

从卸磨杀驴到养虎成患,由历史上忠臣的结局分析奸臣的处世逻辑

岳飞画像

宋朝时的岳飞,他就不说了,大家都太熟悉。"莫须有"三个字也因岳飞一案名垂古今!

从卸磨杀驴到养虎成患,由历史上忠臣的结局分析奸臣的处世逻辑

朱元璋画像

明朝的胡惟庸和蓝玉,都是开国大将,他二人先后都被朱元璋以"叛乱、谋反"罪处死,特别是蓝玉尤为凄惨,被"剥皮实草"传示各地。

从卸磨杀驴到养虎成患,由历史上忠臣的结局分析奸臣的处世逻辑

于谦画像

民族英雄于谦,在土木堡之变时,他率师二十二万,亲自督战,大破瓦剌之军,救回了被俘的明英宗,稳住大明江山,后来却被他亲自救回的明英宗无情杀害

从卸磨杀驴到养虎成患,由历史上忠臣的结局分析奸臣的处世逻辑

袁崇焕画像

民族英雄袁崇焕,曾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杀得清兵闻风丧胆,特别是在崇祯二年击退不可一世的皇太极,后来竟然因崇祯皇帝猜忌,

仅仅是猜忌,就以通敌叛国罪被凌迟处死!知道啥叫凌迟吗?就是刽子手用小刀一片一片从身上往下割肉,直到人犯死去!

从卸磨杀驴到养虎成患,由历史上忠臣的结局分析奸臣的处世逻辑

年羹尧画像

清朝的年羹尧,他不但运筹帷幄,驰骋疆场,立下战功无数,还是雍正帝登上帝位的肱骨之臣!就这,最后"荣获"大罪九十二条,于公元1726年被雍正帝"恩赐"自尽。

社会上有许多卸磨杀驴的事儿,大家如有兴趣,可以打开今日头条APP,在上方搜索栏输入"卸磨杀驴",就会看到一系列的内容,头条搜索真的很强大,很方便,内容丰富,更快更全,如下图:

从卸磨杀驴到养虎成患,由历史上忠臣的结局分析奸臣的处世逻辑

因为害怕被卸磨杀驴,所以选择养虎成患。

卸磨杀驴在中国历史上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各个朝代不可或缺的问题,为啥?因为历史各朝都有自己的忠臣,卸磨杀驴是忠臣"独享"的专利!

怕不怕,怕也没用!对功臣卸磨杀驴是由皇权"不可冒犯"的特质而决定的,不要说帝王无情,如果有情,他还能做得了帝王吗?

被卸磨杀驴的全都是忠臣,奸臣们"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奸臣们鉴古而通今,断然放弃了做忠臣的机会,选择去做养虎成患的事儿,这是只有奸臣才能做出的事儿!

司马懿如何不被卸磨杀驴。

从卸磨杀驴到养虎成患,由历史上忠臣的结局分析奸臣的处世逻辑

司马懿画像

这方面历史上最为杰出的代表当属三国时的司马懿,司马懿?对,没错,就是他!

诸葛亮的"空城计"大家都耳熟能祥吧?

街亭失守,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司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


从卸磨杀驴到养虎成患,由历史上忠臣的结局分析奸臣的处世逻辑

诸葛亮画像

司马懿难道真的是怀疑有埋伏才退兵吗?发果怀疑有埋伏,完全可以派少量人马去火力侦查一下的。司马懿之所以退兵,怕的不是诸葛亮的伏兵,而是怕身后的魏国皇上曹丕。一旦司马懿除掉诸葛亮,天下就再没有魏国的敌手,司马懿对魏国来说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一个功劳很高并且没有存在价值的人,不被卸磨杀驴那是不可能的事儿。

司马懿不会早早除去诸葛亮,留下诸葛亮,他司马懿在皇帝曹丕的眼里才是有用的人,这样司马懿才能有足够机会去养精蓄锐。

司马懿既然懂得防着曹丕的卸磨杀驴,那曹丕对司马懿则是养虎成患!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个患还很大,直接吃掉了他曹魏的江山!

三国演义里司马懿在和诸葛亮的对阵中,十次有九次半都是输,诸葛亮虽然大多数都能赢,却始终不能伤及司马懿的"筋骨",大胆推策这其中的原因,司马懿在"诈"败,直到诸葛亮被累死!

司马懿为图曹魏的江山才用"诈"败诸葛亮来牵制曹魏政权,诸葛亮也算是虎吗?是!只不过,在曹丕的眼里诸葛亮是只张牙舞爪,随时可能会吃人的老虎,而在司马懿的眼里,诸葛亮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限制了自由,随时可以被杀掉的老虎。

李延如何不被卸磨杀驴。

司马懿这种对付曹魏政权的手段被后人发扬光大,并逐渐演变成发财致富的妙招儿!

这类的例子太多,就举一个明朝时的事儿吧!

从卸磨杀驴到养虎成患,由历史上忠臣的结局分析奸臣的处世逻辑

李延画像

隆庆年间广西庆远府韦银豹、黄朝猛聚众造反,两广总督李延率兵围剿数年虽耗费了朝廷几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匪势却越剿越大。李延是去剿匪了吗?是的,可他真正去剿了吗?没有!他心里门清着呢,匪徒其实是他的财神爷,有匪徒在,朝廷才会不断地给他军费,他可以变着法的,巧立名目的给朝廷要军费,他如果傻啦吧唧一骨脑儿把匪徒全剿完了,那朝廷凭啥还会给他军费花?

李延也一定是熟读史书,知晓卸磨杀驴的套路,所以他心里清楚的很,一担他把匪徒剿灭干净,别说银子了,他的小命能不能保得住都在两可,至少是哪儿凉快他到哪歇着去!

李延的心里是这样想的,说句难听点的,匪徒得养着,财神爷你敢不供着?之所以以后会把匪徒养成吃人的老虎,那是朝廷的事儿,跟我有半毛钱关系?

养虎成患?这种逻辑关系里没有对和错!

大家说这样的军队和匪徒打仗能打赢吗?就如同上边的司马懿和诸葛亮打仗一样,能打赢吗?就没有打算赢!怎么可能赢?"傻子"才会赢!

司马懿们和李延们都是历史上奸臣一类,他们养虎的同时,他们本身也都是虎。他们之所以成虎,和他们的上级会卸磨杀驴不无关系,并且关系很大。

有些人会说,他们的上级也许不会卸磨杀驴。首先历史的进程没有也许,即便是有,谁敢去试?

奸臣们如果问一句,上边要卸磨杀驴,我不养虎成患还能怎样?这话我没法回答,相信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也没法回答。


听雪之无声,察未动之机。听雪者评文说字均是乡野传说,切勿对号入座,祝各位身心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