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坚强一点:那个你嫌弃的命运,其实刚刚好

我总觉得,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


—席慕蓉

1804年,对贝多芬来说是最残酷的一年,作为作曲家的他,再也没有希望治愈他的耳聋,对于拥有声音,他是个绝望者。祸不单行,因为门第,他失去了他深爱的朱丽叶伯爵小姐。

失去健康,失去最重要的关系,人生还剩下了什么?

坚强。

所以作为音乐巨人的贝多芬并没有倒下,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让命运放马过来。1804年至1808年,他完成了伟大的《命运交响曲》。

命运夺去的,他不再索要,他用《命运交响曲》献祭命运。

坚强一点:那个你嫌弃的命运,其实刚刚好


命运的敲门声

命运的敲门声,也许都是善者不来,他威严如长者,阴暗如鬼魅,冷酷如嗜血鬼。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里面讲述自己一生三次的不堪回首,两次最亲的人的离世,妈妈和女儿,一次贯穿一生的痛苦婚姻。

这世间的不能承受,再没有比亲人的离世更让人痛彻心扉了。阴阳永隔,从此不再,无数个午夜梦回,无数个蓦然回首,不思量,自难忘。最痛的思念就是,即使你不在了,你依然是我心头挥之不去的爱。

除了丧痛之悲,贯穿叶嘉莹先生一生的折磨就是婚姻。

叶嘉莹先生的丈夫赵钟荪不工作,是个“被供养者”,脾气很大,不可理喻得难以想象。


叶嘉莹先生那个时代的家庭教育是便是委曲求全,委屈自己,成全规则。婚姻中即使没有错,也不可以论对错,所有的错要默默地承受。这在今天的知识女性看来是难以想象的,今天的婚姻观我们选择为值得而付出,为值得而在一起。屈辱与被伤害式的付出已成为耻辱的标签。你侬我侬,生命交融,共浴爱河,才是真爱。

委屈的后面可能是更深的痛,“处众人之所恶”,苦不堪言,但它同时也是心灵的深潭,沉下那些苦,在清澈中得到善与仁,这是最曲折的上善若水。

痛苦与折磨贯穿的命运,并没有阻止她成为饱读诗书的学者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命运的敲门声总是让人心惊肉跳,它会给你送来新的棋局,无论你接受与不接受,这盘棋你都要下到结束,对手是个狡猾的家伙,等着看你的好戏。

坚强一点:那个你嫌弃的命运,其实刚刚好


痛苦与折磨的升华版,跳出纠缠。

我们每个人的力比多能量都需要流动,有的流动就是一种本能的,比如命运给他痛苦或折磨,这个人就觉得这是自己的命,他认同了痛苦和折磨,对痛苦和折磨无能为力,力比多的能量就是忍受、固结。

但是忍受痛苦的这个能量还有升华版,就是我不再跟这个痛苦和折磨纠缠,跳出这个纠缠,把力比多能量升华成我要的那个版本。比如叶嘉莹先生把命运给他的折磨和痛苦升华成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热爱,越升华就越有成就,力比多能量就会越充足,就形成力比多能量的奔流之势,所以叶嘉莹先生才会成为学贯中西的学者。
越升华越有能量。

命运的闯入

命运就像饥饿中凶残的野兽,窥视着每一个人的生命,伺机闯入。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写了《双重人格》后,与别林斯基等人决裂,此后他厄运连连,革命、被捕、流放西伯利亚十年、杂志被查封、负债、太太去世。哥哥一直是他的经济支柱,也在太太离世几个月后去世。预支了姨妈的遗产再一次办杂志,结果血本无归,背上巨额债务。

这样的命运是不是让人喘不过气来?简直是被命运虎视眈眈。

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巨大的失败之后,他创作了三部奠定他在俄国文学史上地位的伟大作品《罪与罚》、《白痴》和《群魔》。他说:“对具有高度自觉与深邃透彻的心灵的人来说,痛苦与烦恼是他必备的气质。”


坚强一点:那个你嫌弃的命运,其实刚刚好


失败后的升华。

面对巨大的失败,力比多能量可能会干涸,一个人被耗尽了能量,再也无力让能量流动起来,就像河流失去了源头,只剩下最后的挣扎。但是力比多能量也会有失败后的升华,这个升华就是重新聚集能量,并且让能量流动起来,犹如置之死地而后生。

聚集能量的过程很重要,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失败,连最后一份遗产都血本无归,这个时候怎么样重新聚集能量呢?他有的就是过去那些失败的经验,失败的经验留下失败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不好的,但是经验却有着巨大的价值。

如果从失败的经验中提炼出新的能量,人生可能就有一个峰回路转的机会。同时妥耶夫斯基把他的人生失败,最后总结出俄罗斯文学史上伟大的三部作品,把这笔精神财富留给了世界人民。这就是失败后的升华。



与命运搏斗

命运是不会甘于默默无闻的,它喜欢给每个人出难题,看他们与命运搏斗,它凶很残酷,不可一世。

《简爱》中的罗切斯特是桑菲尔德庄园的主人,他拥有财富,强健有力。开始与简爱相遇时,他是一个有一点傲慢的中年男人,那些傲慢来自于他有能力作为一个给予者和保护者。简爱很爱他,但简爱认识到她和罗切斯特的关系是对罗切斯特需求的屈从,是不公平的。

所以简爱才说了那段经典告白:就因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才彼此平等。

罗切斯特在大火之后失去了“邪恶的自己”,他失去了一条手臂和双眼,桑菲尔德也变成了一片废墟,他开始需要依赖,这个时候他的心灵之眼却看到了更多,残缺、价值感的丧失。正是这些失去让他拥有了获得。


最后罗切斯特和他深爱的简爱,成了骨中骨,肉中肉。

坚强一点:那个你嫌弃的命运,其实刚刚好


失去的升华。

弗洛伊德对力比多能量的定义就是快乐原则,所以人们经常把力比多能量指向快乐,本能的快乐更容易,所以力比多通常会指向容易的快乐。外在的财富、心仪的异性这些光鲜的内容更容易吸引力比多能量,因为它更容易实现人的即时满足。


简爱知道与庄园主罗切斯特相比,她只是一个出生卑微的家庭女教师,虽然他们各自心生情愫,但在现实面前他们却不能平等,一个拥有财富,一个穷,一个是魅力四射的中年男人,一个是相貌平平的普通女孩儿,一个有傲慢的资本,一个只有一颗真心。

当力比多能量交融的时候,他们确实也感到了巨大的阻碍。

当一场大火烧毁了桑菲尔德庄园,其实也烧去了简爱和罗切斯特之间的不平等,这就是失去的升华。在失去的过程中,力比多能量从外在光鲜的流动升华至心灵的遇见,他们终于在彼此向往的地方相遇了,从丧失的价值感中找到了新的价值感。

失去的升华,就是重新获得。与命运搏斗,还是值得一搏的。

命运安静了

太阳柔和的光芒洒在命运上,它是那么明亮与欢畅,命运的残酷退出舞台,命运终于被光明所驯服。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悲惨的小女孩儿,她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外面冰天雪地,她的火柴一根都没有卖出去,她穿着的那双妈妈的破拖鞋也跑丢了,她不能回家,爸爸会因为她卖不出去火柴而揍她。于是她擦亮了火柴,看到了烤鹅、圣诞树和疼爱她的奶奶。第二天早晨这个小女孩儿面带微笑冻死在街角。

即使即将死去,也能擦亮一根小小的火柴看到希望,带着希望离去,而把微笑留给这个世界。
小女孩嘴角的那抹微笑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我们每个人对生活的不满。卑微并不能阻止你对爱的向往。


坚强一点:那个你嫌弃的命运,其实刚刚好



死亡的升华,含笑九泉。

力比多最后最有能量的升华是超越死亡。面对死亡我们所有的人都是无力的,但是当我们超越这个死亡,死亡就不再那么可怕而难以逾越。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100多年来感动了无数人,就是因为她超越了死亡,升华成我们每一个人的温暖。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命运终会迎来光明。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当生命获得了意义,残缺便是升华。从“悲怆”到“交响乐”,贝多芬一直用他的百折不挠升华力比多能量,向命运宣誓“乐圣”、“交响乐之王”的不屈。


坚强一点点,也许你嫌弃的那个命运就刚刚好。


参考资料:自我与本我 作者 弗洛伊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