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感染新冠状病毒后一定会发烧吗?

我将在这里


发热虽然是新冠肺炎主要表现,也是作为公众场合筛查的手段,但感染者不一定会发烧,还有一些无症状感染者,既没有发热也没有任何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无明显发热。为什么会这样?这要以发热原理说起。



1.我们体温如何形成?为什么恒定在37℃?

体温是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产生,这三大物质产生能量的50%迅速转化为热能以维持体温,是需要进食大量能量来维持。而人体恒温于37℃是人类经漫长进化形成自我保护机制。当人的体温每升高1℃,细菌的存活率就会下降6%,体温越高来自病原体侵害的几率越小,比如蝙蝠携带一百多种病毒,据现有文献证实新冠病毒也是来源于蝙蝠,但蝙蝠却安然无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蝙蝠体温在40多摄氏度。那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进化成跟蝙蝠一样高体温呢?如前文所说,要维持体温,人体要不断进食摄入能量,在人类进化史上自然界食物往往匮乏不足,所以最终人类体温恒定在37℃是抗病原体感染和维持能量代谢之间的平衡点。


2.病毒感染后为什么会发烧?

感染引起发热也是人类进化形成一种保护机制。当病毒侵入人体,作为“侵略者”激发免疫系统出来应战,对病毒进行吞噬杀灭,同时免疫细胞激活后会释放一些炎症因子作为信号,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进一步招募更多的免疫细胞来应战,这些介质很小,可以穿透血脑屏障进入下丘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升高体温以抑制病毒繁殖。

3.感染后为什么不发热?

一般来说,轻症或无症状病毒感染者,侵入病毒量比较少,免疫细胞早早把它压制,促发炎症因子不多,不会有明显发热。又或者某些人体温调节中枢不敏感,感染后体温没有明显升高。一般来说,体温越高意味感染越重,但为什么部分危重症病人反而发热不明显呢?部分危重症病人,各器官功能己经衰退,免疫功能不足,机体应激能力下降,反应不起来了,所以没有明显发热。


小结:人体正常体温37℃左右,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监控体温点为37.3℃,达到这个值必须到发热门诊就诊,以排新冠肺炎。发热虽然是新冠肺炎的主要表现,但有部分病人无发热表现,需要由医生综合考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