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心律不齐是严重的疾病吗?

用户2523562975189


心律不齐是个包括非常多病的一个统称。心律不齐可分为快速心律失常和缓慢心律失常。以下是最常见及重要的几种心律不齐。

(一)房性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又称为房性早搏,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多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洋地黄、普鲁卡因胺、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锑剂及各种麻醉剂等的应用均可出现房性期前收缩。

(二)室性期前收缩

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心室的除极,称为室性期前收缩,亦称室性早搏。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均可发生室早。正常人发生室早的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室早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与二尖瓣脱垂病人。电解质紊乱、精神不安、过量烟、酒、咖啡亦能诱发室早。

(三)心房颤动

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不齐。心房颤动有时是阵发性的或持续性的,心房颤动多数见于心脏有显著病变的病人,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等及洋地黄中毒。

(四)心室扑动及颤动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是严重的异位心律,心室丧失有效的整体收缩能力,而是被各部心肌快而不协调的颤动所代替。心室颤动常为心脏病与其他疾病临终前的一种心律变化;心室颤动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其他心脏病,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中毒,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心脏手术及触电等。


灵犀心贴


心律不齐是笼统的心律失常的说法,是否严重要看具体是哪种心律不齐。所谓心律不齐,简单讲就是心跳不规整,跳的忽快忽慢,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心律不齐可见于多种心律失常,有的对身体基本没危害,不需要任何处理;有的则有致残等风险,必须积极治疗,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最常见的心律不齐的情况:

1、窦性心律不齐。在体检的心电图中,最常见的就是窦性心律不齐。所谓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窦房结不规律发放冲动而产生节律不均齐的心律。这种心律不齐一般为良性,常见于青少年,多与呼吸有关,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屏住呼吸时心律不齐消失或者变的不明显。这种窦性心律不齐属于生理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变得不明显,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如果窦性心律不齐与呼吸无关,多是病理性,见于冠心病、颅内压增高、脑血管意外等,需要到心内科进一步处理。

2、早搏。早搏也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表现为心率跳跳停停,有漏跳的情况。早搏大体上分为房早和室早,如果是房早,一般对人体不会有太大危害,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房早过多引起心悸影响生活,或容易诱发室上速、房颤等其他心律失常,可加用美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适当抗早搏治疗。如果是室早,需要结合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和早搏数目综合评估。如果无器质性心脏博,室早数目又不太多(如24小时只有几百个),一般对身体危害不大,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有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或室早数目过多(如上万个),还是应积极抗早搏治疗。


3、房颤。房颤容易发生脑卒中等问题,多数是需要积极治疗的。如果只是偶发的孤立性房颤,发作持续时间不超过2小时,危害性相对较小。如果是持续/永久性房颤或频发的阵发房颤,非常容易合并脑卒中、诱发心衰等问题,需要积极治疗。房颤分内科保守治疗(控制心室率+抗凝)和手术治疗(射频消融),根据个人具体病情和意愿。

4、其他。窦性停播、房扑、房速不规则下穿等其他心律失常也可造成心律不齐,多需要处理。


医患家


心律失常是个很大类的疾病,可大可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是说心律失常就要治疗,但不是说你有机会发现心律失常,就有机会活。

心律失常分为快速心律失常及缓慢心律失常。

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一些功能性的,房早、室早,如果早搏太多,也有发展为心肌病的可能性,可以进一步治疗。或者酒后、饮咖啡后、活动后心动过速等,这些可以不用特殊治疗;还有一些继发于其他疾病,比如:甲亢、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等,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当然还有一些比如房颤、房速、室上速等都是建议及时就医,正规治疗的。至于危害,除了出现心肌病、心力衰竭那么就是房颤会出血栓啦!还有一些恶性的心律失常比如室速、室颤等,就像我说的,有机会发现,可能没机会活。一般都有原因,治疗原发病,也有特发性的,发现后及时就诊!



还有一些缓慢型心律失常,有很多人,天生就心率偏慢,运动员及经常活动的人心率也很慢,这些都属于功能性的,只要是没有特殊不舒服以外,都可以观察;有的人睡眠中心率也很慢,无需过度紧张,但要完善相关检查。还有一些传导阻滞,大于二度一定要及时就医,正规检查治疗,一些比如反复晕厥一定要警惕缓慢及快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



还有一些人长期右束支、左束支传导阻滞,新发右束支要警惕心肌梗死、肺栓塞等可能性,新发左束支一定要警惕心肌梗死可能性!最近指南,新发左束支,建议冠脉造影检查的!

心律失常为一类大病,感觉说了那么多,作为患者能听懂的也很少,只能说,发现了就去医院走一趟,不冤!

心血管内科王医生于2018.6.12日编辑。


心血管王医生


你好!
心律不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1,狭义的心律不齐

是指窦性心律不齐。正常人,心跳的发出、指挥是从心脏的窦房结开始的,称为窦性心律,在心电图上医学专业描述为:P波节律相对匀齐,在Ⅰ、Ⅱ、aVF及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成人频率60~100次/分。

窦性心律不齐是指心电图上表现为窦性PP间距在同导联相差>0.12秒,是窦律的正变异。小孩比较常见,受呼吸、心情等影响。


所以当我们看到心电图报告上有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律不齐时,若无其他严重疾病,不必担心,前者为正常,后者为正常变异,无需特殊治疗。

2,广义心律不齐

是指所有心跳节律不规则的表现,有时患者没有感觉不适,有时患者感觉心慌、心悸、胸闷、乏力、头晕、大汗、呼吸困难等,严重的休克,有生命危险,比如恶性心律失常的室颤、长时间室性心动过速、长时间心脏停搏等等。可以由心脏本身疾病或心脏以外全身疾病引起,发当出现上述不适时,医生会安排急诊心电图,并找病因,给与积极治疗。也有一些心律不齐不需要治疗,如单纯的发作不频繁的心脏早搏等。

一些心律不齐,也叫心律失常,患者没有任何不适表现。所以,心电图在体检及诊疗疾病中是常规检查项目,有利于发现隐藏的心律不齐等相关疾病。具体严重不严重得看具体心律不齐的类型及病因。

余千兰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不曾有比干的“七窍玲珑心”,只有一颗普普通通的心脏,它牵连维持着我们身体的日常工作。心脏的跳动与心律有关,心律的正常是人体健康的标准,若是心律出现问题,身体的就有可能存在问题。

心律失常是什么

心脏跳动的过快、过慢是心律失常的表现,心脏跳动变得不规律也是心律失常的范围,在医学上心律失常指的是人体心脏冲动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激动次序的不同。

心律失常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比如跑完步之后、发完脾气之后、贫血等等,总而言之,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体育运动、喝茶、喝咖啡、喝酒、情绪激动、贫血、甲亢、高血压、心肌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麻醉等等,表现为心脏跳动过速、心脏跳动过慢、心脏停搏、心脏跳动无规律等。

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

有些人出现心律失常会带着心慌、心悸、心跳加速、跳动混乱、漏跳、乏力感或是失重感等。若是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则会出现头晕、心力衰竭、眼前发黑、突然间丧失意识,有时还会出现脑梗塞甚至猝死等情况。

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的疾病

心律失常可以说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经历。如果是那种一过性的心律失常,是没有什么健康危害的。但有时候出现的心律失常,很有可能是某些疾病引发的,尤为需要引起关注。

患有长期高血压引发的心室肥厚、心房扩大、心肌梗死、肺心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房扩大、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他们很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现象。

1.找出病因

找出引发心律失常的原因,从源头上控制住诱因,避免或是减少心律失常的出现。

2.控心律,恢复节律

恢复窦室心律能消除心动过速症状,避免心功能不全者加重心律失常情况,改善器官供血。

主要是从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进行。药物治疗主要是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包括抗快速心律药物和抗慢速心律药物,但是服用药物切记谨遵医嘱。

非药物治疗包括心脏起搏、导管消融、心脏电复律和外科手术。

防病大于治病,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要注意预防心律失常的情况。

1.定期检查身体;

2.保持乐观心态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3.治疗心血管疾病,以免加重心律失常;

4.合理谨慎用药。通过药物治疗心律失常,切记不可随意用药,要谨遵医嘱。

湿气重、肾虚、减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肝病、皮肤病等等,怎么调理最有效?

康爱多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趣味的健康知识,帮您识破健康谣言,走出用药误区!


康爱多网上药店


心律失常临床有多种分类,简单的说如:慢速的如病窦综合征,快速的如快速房颤等;还可以分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等。它的严重程度通常与心率、节律、发作起止和持续时间;发作伴随症状如:低血压、昏厥、抽搐、心绞痛等、甚至心力衰竭等有关。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之外、异常传传导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博动的频率或节律异常。

常见的轻度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偶发室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止等,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会引起严重的问题。有的患者终生带有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偶发室性期前收缩,或劳累后发作,不会有严重后果,也无需药物治疗。有时劳累或情绪不稳定时出现,休息后就会消失。这样的患者一定注意劳逸结合,放松身心。积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以免加重心律失常。

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房颤、持续性的窦性心动过、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可以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严重可引起晕厥、瘫痪、抽搐、尿蛋白、氮质血症、腹胀、腹痛、溃疡或肠麻痹、心功能衰竭甚至猝死。

心律失常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可以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也可以有脑供血不足的表现、甚至是肾动脉供血不足、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心功能衰竭的表现)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来判断是否需要治疗。如果您发现自己有心跳漏博感、心电图提示有心律不齐,一定及时就医,做进一步的检查、分析,辨明心律失常的原因、性质、类型,做及时的治疗。

张景芸 单位:北京丰台医院 药事网成员

2018年8月20日


药事健康


心律不齐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医学名词,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心脏跳动节奏不规律”。心律不齐严不严重?具体要看是哪种心律不齐,如果是通常的运动过后的“功能性早搏”,那只需要稍加休息就可以。如果是交感神经紊乱导致的冠状动脉血管痉挛,引发的心律失常,后期可能会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衰,那问题可就非常严重了。

判断心律不齐是否严重的话,最准确的判断当然是到医院进行确诊,虽然在生活当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身体的反应来判断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但是每个人的身体负荷承受能力各不相同,所以生活当中的自行判断并不完全准确。

1、 看心律不齐的时间长短

轻度心率不齐往往是短暂性的,而且是心跳由快变慢有稳定的缓解过程,在情绪平复之后,稍加休息就会有缓解的感觉,如果心律不齐持续的时间很长,而且发作很频繁,按分钟算,起起伏伏超过4次,无论是何种原因,都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

2、 看心律不齐的身体反应

轻度心律不齐身体反应很单一,呼吸变快,由快向慢转移,轻度心律不齐无论什么症状,都可以正常生活、工作,重度则不同,往往会跟随很多的病症反应,例如:交感神经紊乱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会伴随着胸痛,心慌,头晕,手脚冰凉。

心律不齐是否严重,需要看患者自身的状况,患者发病心律不齐的时候,是否有心脏病病史?患者发病时候症状是否严重?

罗医生在此提醒各位,心脏的任何不良状态都要重视,因为心细胞是不能再生的,也就是说容易出现一些很难、甚至不能逆转的问题,所以到医院进行正规确诊和治疗,是最好的办法。


罗民教授


  心律不齐指的是心跳或快或慢,超过了一般范围。心脏自律性异常或传导障碍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过度疲劳、严重失眠等常为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心律失常多见于心脏病患者,也常发生在麻醉、手术中或手术后。

  有些心律不齐却是某种严重疾病的重要表现。发生心律不齐后,既不要惊惶失措,也不要掉以轻心,正确的态度是:自己初步判断一下它的轻重缓急,再决定是否马上就医。

  首先,看是否伴有其他症状。严重疾病引起的心律不齐,多伴有一些症状,常见有头晕、胸闷、胸痛、气急、多汗、颜面苍白、四肢发冷等。相反,轻微的心律不齐,仍可以照常工作和生活。

  其次,看发作的持续时间。如心律不齐来得迅猛,且发作时间持续较长或发作频繁,每分钟早搏超过5次以上,多表示病情较重,应及时就医。相反,来势不急,持续时间又短,或发作次数少,则多表示病情较轻,可以观察一段时间。

  再次,看有无原发病,特别是心血管疾患。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发生心律不齐时,多表示病情严重。

  一般来说,年轻人因为发育,常见有心率不齐。如果是经常锻炼的人,心率可较正常人慢,这是正常的。如果没有胸闷气闭等症状,不需要就医。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心律不齐和房扑是一回事吗?


用户7570992098526


可大可小,发现刚开始就要少吃药,我就是豆性心律,我吃药三年了,放宽心,平时多注意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