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利用个人独资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有哪些风险或者后遗症?

周景云


利用个人独资企业,做所谓的税务筹划,确实是会存在一些风险。因此,企业在面对各种有关“节税”的广告宣传时,要保持审慎的态度。不要被所描述的“洼地”,“低税率”所吸引而无法自拔,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做好前瞻性设计,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

1. 税务筹划还是偷漏税。

曾经有负责注册个独的企业宣传说,可以通过个独,降低员工的个税,降低企业所得税,降低分红个税。居然还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节税方法?如果真有此等好事,那估计大家都抢着去注册个独了。

所谓的降低个税,一般是将工资薪金转换为个人独资企业的经营所得。这样的筹划是有条件的,像自己做培训或者咨询的老师,注册自己的企业运营,正当交税,那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明明是工资,偏要以经营所得的形式交税,还称其为“筹划”,那就牵强了。

降低企业所得税,将企业的利润引流到所谓的“洼地”,是否有真实的交易做支撑?否则虚开的风险是很大的。

2. 政策的严肃性和稳定性。

自去年影视行业出现以个独不合理的避税之后,很多地区对于核定征收也是有所缩紧的。对于个人独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是不能被滥用的,这是税收筹划的前提。

此外,各地的优惠政策,也不是一成不变。注册个独之后,有可能出现一些变化。企业开办和注销个独,并且还需要人员运营维护,也是有相当的成本的。单纯为了某地的低税率,一旦政策变化,很可能会引起企业的成本增加。所以,要考虑是否确实有必要。

所以,企业不要被宣传中的“低税率”迷糊了双眼,要充分考虑是否有注册个人独资企业的必要性,同时要综合考虑成本和风险,不要采用不恰当的手段来避税。


财会小童


风险很大。

在所谓“税收洼地”注册个人独资公司,是通过“核定征收”的方式,大幅度降税。

但是,目前国家正在逐渐取消“核定征收”政策,改为“查账征收”;“核定征收”政策随时有可能彻底废除。

另一方面,公司注册容易注销难。

当你享受了税收洼地的这些优惠时,你想注销那就比登天还难了。

最出名的“税收洼地”霍尔果斯就是实例。

2018年霍尔果斯开始政策收紧,疯狂“避税”的企业开始一窝蜂注销。

然而,这时候企业已经被“关门打狗”——凡是享受企业所得税免税备案的企业,十年之内不能注销,注销要查账,如发现母公司转移利润等问题,则要求补税,“金融公司全额补税”。到了2018年年10月,影视公司的注销通道被关闭,已经注销的公司也需要补缴税款。

所以在“税收洼地”成立个人独资公司避税,等于被税务部门“关门打狗”。

你只能等着某一天,税务局来请补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