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事业单位大改革,还有必要考编制吗?

余世铖


事业单位大改革,还有必要考编制吗?

我的答案是:当然值得继续考,毕竟事业单位改革,并不意味着现有福利待遇下降,更不意味着事业单位全部取消。


事业单位改革内容:

1、事业单位改革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理清职能,方便管理,并不是为了缩减人员,节省开支。

2、合并一批单位,撤销一批单位,安置一批人员。重点关注两类人群:一是行政类,基本全部取消;二是生产经营、技术类,鼓励这类人或单位按市场化道路方向改革,鼓励个人离岗创业。

3、上调基层事业单位待遇:主要是指乡镇街道,这些部门工作压力大,值班加班天数多,经常下乡下村,但是他们是没有加班值班补贴的,也没有交通补贴。像我原来在乡镇,几乎天天下村,一个月油费就要小1000,单位一没补贴,二没公车。


事业单位值得报考的理由:

1、薪酬待遇:每个区域事业单位的薪酬待遇还是比较可观的。我在浙江5线小县城,每月到手3300,公积金3500,这里加起来差不多就小7000了,然后再加上年终考核啥的,年收入12万左右。在当地,过日子还算马马虎虎吧。如果你是高级人才,符合相关政策,年薪几十万,也不是不可能的。

2、社会地位:越小的地方,在体制内工作是不二选择。身边好多回来的同学,大都进了体制,尤其是父辈就在体制内的,更是希望自己小孩一毕业就进体制。还有个很有意思(让人讽刺)的事情:没进体制前,单身汪的父母总喜欢托人找对象;进了体制后,快则1个月,慢则6个月,单身问题就解决了,而且找的另一半的家庭条件,往往都不差。

3、改革被裁的保障:假使未来你所在单位被合并撤销了,你也是有退路的。退路一:转到其他事业单位工作,编制性质不变;退路二:领取一笔补偿金,自行就业。


哪些人适合去考事业单位:

1、在外闯荡几年没闯出名堂的;

2、正在从事“人到中年,弄不好就直接下岗,找不到工作”的行业;

3、目前从事岗位,年收入低于10万的;

4、另一半已经在体制内,工作稳定的;

5、从小就立志为人民服务,时刻准备好做社会主义接班人的。


我是@事业单位搬砖狗:关注我,带你了解体制内的那些事;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提问、留言。

事业单位搬砖狗


事业单位改革———

1、行政类事业单位取消了;

2、部分公益二类(效益好的)转企了;

3、成产经营类全部转企了;

4、小的撤了;

5、职能相近的归并了;

6、功能类似的整合了;

7、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和高校也取消编制了;

在职在编人员,无论是全额、差额还是自收自支、自定、自筹性质,除少部分被改革转企脱离体制外,其余人员大体会保持身份和待遇不变,无非是岗位调整、分流安置罢了。短期内,会有一个人员、编制消化过程。事业单位的招考人数或会下降,但从长期来看,事业单位的人员需求量是稳定的。对事业单位开考,没有影响。

至于有没有必要考,见仁见智。如果家庭经济还可以,可以帮助买房买车,可以一试,工作稳定,没有太大压力,且相对还比较自由;如果指望着养家糊口的,谨慎考虑。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如同鸡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个月到手三千左右(西部地区,发达地区另说),年收入六七万,而且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保持恒定,想想这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你还有信心进来吗?

不过,行政事业编制总体趋势都在压缩,未来编制会更加紧张,事业编虽然待遇不高,含金量却在加强,未来竞争会更大,想考还不一定考得上。与其问有没有必要,还不如问问自己能不能考上。

话糙理不糙,好好想想吧!


80后小公


据说2020年事业单位改革将结束,很多考生都有一个问题,事业单位编制取消了还有必要考事业单位吗?看完你心里应该会有个答案。

一、 事业单位到底还有没有编制?

事业单位改革后,最让考生们担忧的就是编制问题了。2018年3月4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发布,其中明确告诉我们,事业单位今后只有两类,一类是政府服务类,一种是社会服务类,和以往的公益一类、公益二类、生产经营类的分类已经完全不同。《决定》中还明确提到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高校和医院取消编制实行聘用制,仅保留事业单位性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企取消编制,突出公益职能,剥离行政职能,也不再参公管理。

种种结论和政策都在告诉我们,事业单位确实是缩减编制了,以前有编制的一些单位也确实被收回了编制,但是今后事业编制依然存在,并且更加规范化,只要进入政府服务和社会服务类的正式事业单位,就依然还能有事业编制!

二、 事业单位的福利待遇会不会有变化?

关注编制,说到底就是关注编制能带来的实际好处,改革中考生们心心念念的除了编制,就是事业单位的福利待遇了。有正式编制的单位并不会因为改革而对薪资福利产生影响,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该有的都不会少,并且以后还有可能会往上再提升,并且现在事业单位的薪资还和绩效、职称挂钩,还是给了员工更大的发展空间。另外,在改革中失去编制的单位其实也不一定薪资福利就会大幅下降,先说高校和医院,二者都努力在实现同工同酬,教师还规定待遇不得次于公务员,再说改企的单位,如果效益好,薪资说不定不降反升。

所以总体来讲,编内人员不用担心薪资福利问题,被改人员也不用过分担忧,情况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坏。

三、 考事业编未来还有没有前景?

其实事业单位改革,规范体制,缩减编制,都是在向公务员体系学习,向更规范更完善的系统进步,今后的事业单位管理会更加规范,定位会更加准确,自然也会越难越难考。改革是向更好的方向走,因此事业编以后的前景肯定是会比现在更好的,要不然竞争怎么会这么大呢?道理很简单,物以稀为贵,事业编制缩减,以后的事业编制就会更值钱!

看完后,你还想考事业单位吗?

(rizhao.offcn.com)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日照中公


了解更多事业单位招考信息及资料,可关注【重庆中公事业单位考试】!

事业单位改革其实已经接近尾声,很多改革的落实方法也都已经落实实行,其实形势已经算比较明朗了,那么我们就从改革后的事业单位整体形势来分析下。

一、编制还有没有?

事业单位改革后,高校和医院取消编制实行聘用制,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因此如果是等改革完成后进入高校和医院,部分岗位可能就没有编制了。另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企,也取消编制,所以进入这部分事业单位也是没有编制的了。

二、福利待遇怎么样?

改革后实行聘用制的改企事业单位如果发展好,福利待遇可能不降反升,如果发展不好可就不一定了。高校和医院努力要实现同工同酬,不过医院一直以来的待遇都不错,所以也不会有很大变动。依然还有编制的其他事业单位,改革后实行绩效工资和职级工资,其实给了专业技术人员更大的空间,只要有更高的职称,有更好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就能有更好的薪酬,另外事业单位的福利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还是很不错的。

三、未来还有前景吗?

事业单位改革,规范体制,缩减编制,其实也就是在像公务员体系靠拢,今后的事业单位会更加规范化体系化,当然也会越难越难考。物依稀为贵,事业编制缩减,以后的事业编制就会更值钱!当然是有前景的!

改革还未尘埃落定前,很多人还想趁最后的机会挤进事业编制,加上编制缩减,现在的事业单位考试竞争也是更大了,还要纠结编制值不值得考?当然考上才是王道!


重庆中公事业单位考试


不影响你考编制,事业单位改革部分改合同工,部分转为公务员,部分岗位保留或转到其他事业单位,还有一部分辞退或提前办理退休。


部分有可能转为公务员的事业单位,如文物、移民、渔政监督、公路行政、海事航运、港口、动物卫生监督、道路运输管理等职能的事业单位人员。


这一部分人的职能,实际上属于是行政职能,和现有的公务员机关中的一部分职能部门的职责性质相同,转为公务员之后,更有利于归口管理。


本轮改革将在2020年底之前结束,结束之后会建立起管理科学的机关事业单位新体系。其实,事业单位改革编制数量可能会减少,人员有效精简,机构更加精干高效,预计会不断提升工资待遇,各方面会越来越好。


若是你在意编制,完全可以留意哪些事业单位公招带有编制,到时直接报考即可;当然,也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两手准备,共同进行,考上哪个就去哪上班。



四川中公教育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分类推进实施,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人员出路在哪,关系到3000多万在职职工。

事业单位,分为三大类

一是承担行政职能的(参公事业单位),未来转为公务员或安置其它单位。这类事业单位有,从事渔政监督管理,海事航运,公路行政等一些单位。

二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转为企改制,在职职工转为合同工,而不是之前的聘用制。这类事业单位有,工程维护,农场、经营性林场,面向社会的培训机构,宾馆,招待所,文艺社团等一些单位。

三是从事公益服务的,这些事业单位是改革的大头,这类事业单位的情况也非常复杂,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等分类改革。

公益一类,这类单位有义务教育,党校,卫生院,疾病防控,博物馆、档案馆,国土监察等;

公益二类,这类单位有普通高中,普通高校,职业学校,文化宫等;

公益三类,这些单位有时政报刊,广播电视,公证,经济仲裁等。

目前,国家已明确的,高校和公立医院会取消事业编制,但保留单位事业性质,采用聘用制。

从改革设想来看,今后,事业单位数和编制数越来越少,编制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随之岗位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同时编制资源会向乡镇和街道倾斜,基层一线事业岗位比例会更多。

是不是要考事业编制,就看你更看中收入还是身份,如果奔着收入去,可以考医院类事业单位;如果注重身份,那就考编制类的事业单位。


小公务


事业单位改革,突出公益职能,剥离行政职能和生产经营职能,实行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剥离的行政类职能,事业单位不再参公管理;剥离了生产经营职能,事业单位没有了自收自支、自定自筹。改革后,事业单位管理更为规范,职能定位更为准确。事业单位不仅机构精简了,编制人员也精简了,精简高效,也是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

事业单位改革前,同一个事业单位,有参公人员,有事业人员,还有自收自支人员;有全额编制,有差额编制,还有自收自支编制、自定自筹这类地方自行核定的编制;有正式职工,有人事代理,还有合同工、临时工、劳务派遣工;有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有签订合同按《劳动合同法》管理的,还有干二三十年没有保障的;最为严肃的执法职能,有正式执法人员,有辅助执法人员,出了事还有顶杠的临时工,还有执法外包的。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同样是体制内,公务员就好?管理规范,定位准确,都使用行政编制,都是公务员身份,人编对应。这可能就是最大的不同了。至于说到收入,事业人员和公务员差不了几块钱,专业技术类事业人员工资还要高于公务员呢。正因为规范,改革起来就容易,没有那么多矛盾。就比如公车改革,车补公务员享受,多简单的事。如果是事业单位呢,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编的不在编的,全额差额自收自支,等等,执行起来有多难,大家可以想一想。(这只是简单举例说明,只是为了说明事业单位管理有多混乱,人员身份有多复杂,没有反对事业人员发车补的想法。)

因此,事业单位改革,更要考事业编制!管理规范了,定位准确了,事业人员和公务员不差什么,以后事业编制只会越来越难考。不是考虑值得不值得,是考得上考不上的问题。

真宁腔调,贴心提示:评论刷得太快,来不及全部回复,若有问询,请私信。

文章看点:1、事业单位改革后,产生的变化,和改革的目的;

2、事业人员和公务员之间的差别;

3、事业编制将会和公务员一样,越来越难考。


职言管语


题主好,我说一下我知道的情况,仅供参考。

我所在部门2018年也经历了事业单位改革(以下简称事改),原机构撤销,并入了另一个一类公益机构(什么一是类公益,题主可自行百度)

一、考前了解招考单位性质

题主去参加涉及事改机构的招考时,可事先了解清楚报考的单位属于事改三大类中的哪一类:改为参公、改为服务类、改为公益类(分一类、二类),具体是涉及到哪些事业单位,这个题主也可以自行百度。

如果拟报考的单位是从事生产经营类的,那事改后是要转企业,这种单位就没必要去报考了,后面会说。

建议报考具务行政执法类、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机构。这类单位事改后,就会参公或是改为公益一或二类。

二、事改后的编制

在我们这边,我们单位的两个同事,他们以前就是事业编制(宾馆,很多年以前是事业编制),在他们的原单位改革(也是很多年前,大概十来年前吧)后,他们原身份编制为事业的,仍保持原有的事业编制,但因原单位改革后成为企业,于是他们又被分流到其他事业单位(他们去的第二个事业单位,后来又撤销了),最后来到我们的单位,成为了同事。这就是我让题主不要考生产经营业事业单位的原因。可能考进去了是事业编制,但只要一改革,工作岗位、环境、地方都会变,非常不好适应。虽然编制还是保留事业编制,但却可能涉及不断变换工作单位、岗位等。

而考取其他类的事业单位,改革后,工作单位、环境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只是换了个身份,换了个牌子。

只要当地的政府及编办明确,编随人走,事随编走,参加事业单位招考就可以。如果没有明确,那就没必要参加考试。

三、最后

我们原所在机构改革后,划处同系统的一个一类公益机构,工作单位、环境基要不变,只是编制所在机构变更了。


以上情况,仅供参考,另外一些政策上的问题没说太得明白的,请留言指正。


喉子小青


事业单位大改革,和有没有必要考编制没有直接关系。

先来看看事业单位改革:行政类事业单位取消了;部分公益二类(效益好的)转企了;成产经营类全部转企了;小的撤了;职能相近的归并了;功能类似的整合了;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和高校也取消编制了;

以浙江为例,目前浙江事业单位也在改革中,近半年来事业编招聘人数的确在大幅减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个人认为,在这个时候还有招聘的,应该是确定会留在事业编内,不会因为改革受影响的。此时更应该抓住机会,能参加的尽量参加,尽早上岸。

而且目前改革中事业单位的招考人数的确是在下降,但从长期来看,事业单位的人员需求量是稳定的。改革结束后,招聘重新开放,对事业单位开考,并没有影响。

最后,行政事业编制总体趋势都在压缩,未来编制会更加紧张,事业编虽然待遇不高,含金量却在加强。改革后管理规范了,定位准确了,未来竞争会更大,事业编只会越来越难考。所以不是考虑值得不值得,是考不考得不上的问题。

中公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网(zjsydwks)


浙江中公事业单位


目前,全国的事业单位都在改革之中,但对于追求稳定的人员来说,体制内依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次事业单位改革主要是将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分为三个类别,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因此在考试报名前最好能弄明白自己考试单位未来可能的发展变化,避免进入单位后受到改革不好的一方面影响。

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如果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那么原有人员的编制不会受到影响;如果转为行政机构,这类单位的人员,在改革中部分人员有可能会转为行政编制,因此进入这类单位是最好的。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比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市政管理处等很有可能会被转为企业,里面的人员会失去事业编制,和企业签订合同,按照企业人员进行管理;还有一部分单位会被撤销,比如科学技术咨询中心,里面的人员会被分流到其他部门其他岗位上去,因此进入这类单位是最不稳的。

从事公益服务的单位,这类单位将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单位内的在编人员基本也不会有太大变动,因此进入这类单位是受影响最小的。


其实如果真的希望能够在仕途上有所发展的,最好的选择还是参加公务员考试而不是事业单位考试,行政编制相对于事业编制来说,不论是发展空间还是工资福利上都具有明显优势,稳定性也是更好的!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