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山东省昌乐一中教师郭新燕:充满激情的语文老师

专栏:优秀教师

山东省昌乐一中教师郭新燕:充满激情的语文老师

郭新燕,昌乐一中语文教师。从教25年来,她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各项工作,赢得了领导、同事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先后获评市县优秀教师、市优质课一等奖、县教学能手等多项荣誉,辅导的学生作文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大奖,多次参与市教研室组织的材料编写,撰写的论文和教育随笔多次在国家和省市级刊物发表。

激情

不管什么时候见到郭新燕,她总是步伐轻松矫健,面带微笑,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无论工作多么忙碌,身体多么疲倦,只要一走上讲台,她就一定全神贯注投入到所讲授的内容中。品味苏东坡的《卜算子》时与同学们一起眼泛泪花,学习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则慷慨激昂,义愤填膺。同学们反映《春江花月夜》难背诵,她放上古筝曲,自己先流畅地示范背诵。她的激情就是语文课堂上的集结号,带动大家高效投入到学习中去。

郭新燕的激情还表现在业务学习中。随着昌乐一中翻转课堂改革不断深化,她积极投身到对翻转课堂的反思和学科个性化研究中,让语文课堂从初期的吃饱到成熟期的吃好,不断提升微课的质量,加强语文翻转课堂的熏陶作用和育人功能。

职业倦怠这个词语在郭新燕身上是见不到痕迹的,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每天除了在教室上课、辅导学生之外,更多的时间是坐在办公室备课、改作业,周围的人经常见她加班加点设计一个教学知识点,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直到满意为止。

山东省昌乐一中教师郭新燕:充满激情的语文老师

爱心

作业组分析会上,郭新燕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遇上什么样的教师,你就努力做什么样的教师。她还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爱。

昌乐一中离家远的孩子不少,不当班主任时,她逢清明就给留校的学生送鸡蛋,八月十五送月饼,元旦领到家中包水饺。她的手机也成了家长联系孩子的中转站。当班主任时,每天午休晚睡前,她总是到床头和同学们家长里短地聊天,了解每一位同学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同学们也都愿意把自己的悄悄话和喜欢吃的零食留给她,和她一起分享。

同学们有问题问她,她第一句话总是,不会不要紧,老师也觉得这个点既难懂又重要……这种妈妈式的宽容,一下子就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下次回答问题、背课文就一点也不紧张了。

爱心、耐心使她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妈妈教师。


山东省昌乐一中教师郭新燕:充满激情的语文老师

敬业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说,职业是谋生手段,事业是你终生为之努力奋斗的工作,是你自己奋斗的对象。郭新燕把教师这个职业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她每一次上完课都要写教学反思,精心记下自己的收获或者缺憾,对每一个学生知识的弱点,她都有一本细账烂熟于心。她还经常记录发表关于教育的随想,在自己的博客和日志中现已积累教育随笔290多则。

关于语文的传道问题,她奋笔疾书;关于学校的育人问题,她从不沉默。语文课上有她对学生的孝道教育,有她对国家的责任教育,有她对青春期的情感教育,有她对每一个孩子肯定自我的悦纳教育。

“三尺讲台,三寸笔,三寸舌,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这是郭新燕不懈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