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故事:牆根故事:老漢扮“叫花子”試探3個女兒誰孝順,結局讓人意外


故事:牆根故事:老漢扮“叫花子”試探3個女兒誰孝順,結局讓人意外

早年,莒州(今山東日照莒縣)城南有個莊叫薛家莊,有這麼一家子,老兩口一輩子只有三個閨女。女兒大了,一個挨一個地出了門子。不長時間,老媽媽病了,求醫問藥無效,一命染了黃泉。

薛老漢身子骨還算壯實,想到老來靠誰?不如趁自己還能動彈,出去打工掙兩個錢,才是個牢固把。這不,薛老漢便帶上打石頭的工具和破舊行李闖了關東。

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薛老漢一去十年,覺摸著年紀大了,自己在外地不是個辦法,要是生個病有個三長兩短的,還是趁早趕回老家好。於是,便背上簡單的行李,晝夜不停的往家趕。

這天,薛老漢來到大女兒家,大女兒把門關的登登地,叫了老半天才開門。女兒見是個老叫花子便往外趕。薛老漢一陣心酸,掉下了眼淚說:“丫呀,我是你爹呀!你真認不出來了?”

女兒一看還真是爹來,埋怨說:“你一去十年怎麼闖得這樣?”薛老漢摸一把眼淚說:“心思出去掙個錢養老,誰知錢不是好掙的,還染了一身病,這不,就回來了,全靠女兒們養活啦。我還沒吃早飯,你給弄點吃的吧!”

大女兒見爹這個樣,心裡一陣難受。可轉念一想:把爹留在家裡,這又吃又穿,有了病還得花錢抓藥,姐妹不光我自己,得想辦法攆走。便說:“爹,你等著,我去跐跐大麥下粥你喝。”說完盛了瓢大麥跐去了。

薛老漢等了老半天,也沒見吆喝吃飯,便硬撐著來到過道,見女兒還在跐,低頭一看氣歪了嘴。心裡話,沒打譜管我飯,跐大麥不加點水,一天也跐不掉皮,老漢搖了搖頭,走了。

來到二女兒家,天快晌午了。二閨女見爹這麼個樣子,心裡就噁心。待老漢說了大姐的事,心想:大姐不管,我憑啥管,還有三妹呢。於是舀了瓢黑黍子對爹說:“我去跐些黍子撈乾飯你吃。”說完跐碓去了。

薛老漢左等右等,總是不見女兒回來,肚子裡咕咕地直叫喚。於是連走帶爬地來到過道,只見二女兒還在漫不經心地跐,就說:“二丫呀!跐黍子怎麼費這麼大勁?”女兒停下說:“爹,快了,你等等吧!”老爹彎腰抓一把黍米,氣不打一處來:“你這哪裡是撈乾飯我吃,黍子本來就滑,你又加上油,哪輩子跐出來呀!罷罷,我去老三家要點吃的。”

來到老三家,日頭已偏大西了。三女兒家窮,沒有大門,三女兒見院子裡來了個叫花子,便迎了出來:“你這老人要飯不到富家,怎麼上俺家,我用什麼來打發你呢?”“我是你爹呀,怎麼不認我?”女兒揉了揉眼,細瞅了瞅,俺娘來,還真是爹來。鼻子一酸,那淚就流了下來,趕忙扶住爹,一直讓到炕頭上。

薛老漢坐在炕沿細瞅女兒,只見女兒面黃飢瘦,穿的也破爛,再看屋裡,除了幾個破盆罐,連出嫁陪送的傢俱也沒了。心裡想,三女兒家這日子是怎麼過的?

三女兒端來水給爹喝,問爹這十年是怎麼過來的。爹就把如何受了十年苦,大姐、二姐如何對待爹的事說了一遍。三女兒聽了,那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掉下來。

爹問:“三妮子,你的日子怎麼這樣孬?”三女兒含淚對爹說:“爹爹呀,不是為女兒的不會過日子,過門4年生了兩個兒子。誰想到,他爹得了不治之症,花光了財產也沒保住性命。您的兩個外甥上山挖野菜去了。”

爹聽了只管哀聲嘆氣地,女兒見爹兩頓沒吃飯,管怎麼得給爹做點吃的,可家裡什麼也沒有,三女兒心急火燎地滿屋裡轉悠。突然聽到街上貨郎搖著鑼鼓叫喊,她心裡一亮,立即跑到內間,將自己的長髮剪了下來,包好頭,懷揣頭髮端著瓢出去了。不大一會兒,只見女兒端著瓢白麵來了,對爹說:“你稍等,我做麵疙瘩湯你喝。”

女兒家窮上這樣,哪有錢去買面呢?正想著,只見三女兒頭上的包巾不小心掉了下來,長髮不見了,變成像道士一樣的短髮,便追問女兒。女兒只好說:“爹,您老別怪,我這個窮氣,實在拿不出好東西給爹吃,可爹餓著肚子進了家,總得讓爹吃飯,只好把頭髮剪了賣了換點面給爹吃。”

薛老漢聽了,泣不成聲,想想大女兒、二女兒,再看眼前這個三女兒,真是一母生百般。爹哭,女兒也哭,最後女兒說:“爹,別哭,只要你不嫌棄,就在我家過吧。”

三女兒端過麵疙瘩湯,餓了一天的爹大口大口地吃飽了。叫女兒拿過剪子,將身上穿的破大襖縫剪開,把身子一晃動,白花花的銀子從裡面滾了出來。女兒一下愣了。

爹說:“十多年來,我在東北當石匠,省吃儉用地積攢下了這些錢,本想平分給您姐妹三個,養我的老。可又有誰知,你們三個數你窮,只有你有孝心,我要把錢全給你,你是個好女兒,你把錢收下,我就在你家過。”

三女兒家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了,大女兒、二女兒聽說爹有錢,都到妹妹家爭養爹。爹對著三個女兒說:“你們別爭了,我已決定和認爹不認錢的剪髮孝女過,絕不和認錢不認爹的狠心女兒過日子!”大女兒、二女兒羞得走了。

從那以後,剪髮孝女的美名便傳了下來。(宋成泰 整理)

《牆根故事》發佈的民間文學作品,均為《牆根故事》團隊主創人員宋成泰、明之、陳金鵬等整理創作。未經允許,嚴禁轉載,違者必究。歡迎關注“牆根故事”,莒國文化,源遠流長,精彩故事,與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