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咒语:急急如律令,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有什么历史渊源?

急急如律令,本是汉代公文的一句结束语。律令,有一种说法是雷部一种奔走如飞的小鬼,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像奔走如飞的律令一样去执行公文的内容和要求,这样表现出古代公文处理的严格和落实的迅速。从古到今公文的传递和落实都有很明确的要求,这其实是治国理政的要求。

咒语:急急如律令,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有什么历史渊源?


后来道教在书符念咒的时候也经常用到这句话,因为道教就产生于汉代,所以把这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引入了自己的符咒体系。公文的结束语竟然被作为一句咒语使用,的确有点出人意料。

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最高信仰是“道”,东汉末年出现了道教组织,有五斗米道,天师道,祖天师张道陵正是创立了道教教团组织,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奉老子为道教的教主、太上老君。

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是与儒家思想和佛教一起,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修炼成仙的方法,道家追求的长生不老,羽化登仙。

到了魏晋时期,茅山道人葛洪将道教神仙方术和儒家纲常名教相结合,构建了一套长生成仙体系,为士族丹鼎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隋朝时期,采取对佛教和道教并重的政策,隋文帝杨坚的开国年号“开皇”就是一个道教名词。

咒语:急急如律令,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有什么历史渊源?


到了唐朝,道教更加兴盛,皇帝姓李,于是就宣称老子是李氏皇族的祖先,以此来抬高身份,为自己统治的合法性找理由。

而唐高祖李渊规定“道大佛小,先老后释”,唐太宗李世民重申“朕之本系,起自柱下”,也就是强调自己是老子的后人,老子当过周朝的柱下史,他还夏凉广泛搜集各种秘密流传的道教著作大量印行。

唐高宗李治尊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有唐一代高道辈出,特别是药王孙思邈,在推动中医药学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还有李淳风在天文历算方面成就很大。

到了北宋,道教的地位依旧很高,宋徽宗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还下令刊刻道藏,这个负责校对刻印工作的人叫黄裳,他把这部道藏细读一边,竟然悟出了上乘的武功。

从一个文官变成了身负绝世武功的武林高手,在和明教的斗争中,打死了许多明教高手,明教中人前来寻仇,黄裳寡不敌众逃走,家人被杀,黄裳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写成了一部书——《九阴真经》。这个故事被金庸写进了小说之中。

金国统治时期,出了个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主张三教合一,后来全真龙门派祖师丘处机曾以74岁高龄远赴大漠觐见成吉思汗,劝他少杀人,留下了一言止杀的佳话,在元代,全真派获得了很好的发展。

金庸的武侠小说把这两个人物都写进去了,而且都是武林高手,不过王重阳真的中过武举。在《西游记》的研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西游记》就是丘处机和弟子赵道坚去大漠觐见成吉思汗的过程中写下的。

咒语:急急如律令,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有什么历史渊源?

到了明朝出了一个神仙般的人物张三丰,传说是太极拳的创始人。到了明朝出了一个神仙般的人物张三丰,传说是太极拳的创始人。

道教的发展和民族兴衰息息相关,道教本身就是本土宗教,和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连咒语“急急如律令”都来自汉代公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