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宋太祖烛影斧声的真相是什么?

娃儿我热饭


烛影斧声的故事能传到今天,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首先,宋太祖之死,正史虽然没有记载,但极为蹊跷,赵家二郎中年暴毙,继位的不是成年长子,而是自己的兄弟,(随后两个儿子也相继被赵家三郎三逼迫害死),即使在为尊者讳的北宋一朝,也有很多八卦。

宋仁宗时期,一个无官一身轻的文人文莹吃了豹子胆的他的个人“博客”《湘山野录》记录了这段江湖传闻:据说太祖暴毙那晚,天降大雪,赵义光夜访皇宫,进入了太祖的寝宫太清阁,那晚太祖赵匡胤很奇怪的把太监宫女们都屏退了,下人们只能隔远看见屏内一开始二人哥俩好喝上了,过一段时间两人的语气开始激烈起来,像似争吵,又听见赵光义愤怒的说“好做!好做!”,最后下人们又听到了柱斧的撞击声,到了五更的时候一切归于寂静,第二天清晨,宫人们发现北宋帝国的开国君主已经暴毙。

令人奇怪的是《湘山野录》这样影射宋太宗赵光义弑兄篡位的野史杂闻竟然没有被帝国当朝当禁书封杀,以至于南渡后的史学家李焘在编撰《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引据了文莹的这段野史。

另外北宋奸相蔡京的儿子在他的《铁围山丛谈》以及 宋人徐大焯《烬余录》的笔记里也有类似的记载,并还把蜀后主孟昶的老婆花蕊夫人搭了进来,暗示这赵三探病时调戏花蕊夫人,赵二震怒,赵三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这些传闻已经不仅仅是传闻,而且是直接影响了两宋的政治走向,后来金人入侵,宋人尤其是文人们丢人丢江山丢女人,一句话脸丢大了,要找台阶和理由,于是赵家三郎就成了背锅侠,说辞就是赵三得位不正,当哥哥的来找他的子孙后代报仇,当时竟然还来了一个江湖传闻,说是这金太宗完颜吴乞买长得和太祖赵二一模一样(当时又没相片,不知这宋人金太宗类艺祖的依据是啥?)

赵构南渡,唯一子嗣又早逝,南宋帝国的臣子们为了让赵构早立继承人,以上传闻就搬上了台面,后来就连孟太后(哲宗皇后)都来给他说,她梦见艺祖,向她索要本属太祖一系的江山。

赵构后来选择把江山还给太祖后代,既无奈,又是顺应民心之举。反正自己没儿子,选择太宗血脉和太祖血脉,并无太大区别。

但南宋既由太祖一脉继承江山,为了显示其正统性和合法性,对当年的江湖传闻,自然会鼓励宣传,所以烛影斧声便流传下来,不是正史,但胜似正史。

答疑人:《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


夜狼文史工作室


导语:“烛影斧声”之说并非正史记载。因后人无法理解宋太祖为何传弟不传子,从而对古人的一份笔记断章取义,并选取其中一段加以发挥、想象、推测,从而以讹传讹。在此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您,这件事其实根本不存在,有关这件事的原始记载甚至连野史都算不上。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个详细的解答。

一、“烛影斧声”之说的由来及其发展演变过程。

1.最早的记载。

“烛影斧声”之说最早从何而来呢?这个说法出自北宋和尚文莹的《续湘山野录》。没错,就是一个和尚写的笔记而已。这个和尚根本不了解皇宫内幕,他的这个笔记既不是他亲身经历,也没有证据表明有人告诉过他,因此连传来证据都算不上。这个和尚和司马光是同时期的人。他虽然出家了,但并不十分安分,喜欢走上层路线,常跟一些官员打交道。

那么,这个和尚又是怎么描述这件事情的呢?他先讲了一段非常魔幻的神话故事:后周时期,有一个神仙一般的无定道士,其人神龙见首不见尾。他曾遇到赵匡胤,并准确预测到将来他会黄袍加身当皇帝。这个预言之后,此人消失了很长时间。直到赵匡胤临死的那一年,无定道士又再次出现在赵匡胤面前。赵匡胤问他:自己还能活多久?他说:今年的10月20日夜,如果是晴天,你就还能活12年。如果是阴天,那就要准备后事了。这话说完,他便又消失不见。

等到10月20日这天,天气晴好。赵匡胤非常高兴,想不到到了晚上,天气陡变,雪雹骤降。赵匡胤想起道士说的话,知道自己命不久也,于是赶紧宣接班人,也就是晋王赵光义进宫,交代后事。一边交代后事,两人一边饮酒。

这就是 “烛影斧声”故事发生之前的一段描述。这段描述非常重要。它说明了:赵匡胤已经知道自己要死,并且这是天意。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之后他的死亡与赵光义有关。

根据文莹和尚的描述:

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拄斧截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逮晓登明堂,宣遗诏罢,声恸,引近臣环玉衣以瞻圣体,玉色温莹如出汤沐。

看到没有?一个北宋的和尚,为了神话皇室,将赵匡胤之死,赵光义继位,说成了是天意,神仙道士早就预见到了。并且他强调:赵匡胤在明知自己将死的情况下,宣继承人进宫,当面托付。目的是以此证明赵光义得位之正。

文莹和尚出于这么一个政治目的,编了上述神话故事。所谓太祖“引拄斧截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是为了说明赵匡胤交代他弟弟继承皇位后要好好干。而“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无非是为了表现太宗谦让,对承继大统表示“不可胜”。想不到和尚弄巧成拙,由于他虚构了赵光义在场的情节(赵光义是否在场,下文将进行分析),导致后人断章取义加以发挥,说成赵匡胤死时,赵光义是唯一的在场人,嫌疑最大。

后人甚至抓住“玉色温莹如出汤沐”这句话做文章,说赵匡胤死了以后皮肤晶莹,就像洗了澡一样,符合中毒的症状。其实这个描述也是为了神话皇帝,根本当不了真。史书中讲赵匡胤出生时,红光满屋,体有异香,人称“香孩儿”。而他死了后浑身发出玉石一样的光芒,都是史书中常见的美化描述,不能成为谋杀的证据。

2.文莹的的记载被其他史书引用。

《续湘山野录》的记载, 在李焘编撰《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加以摘录。但李焘在书中明确说明这一传闻"未必然",他如实摘录在书中,留给后人详考。

《续资治通鉴长篇》是一本史料价值极高的著作。其取材十分丰富,李焘编撰时唯恐遗漏,对于他所能收集到的一切材料,通通予以录入,其特点就是“宁失于繁,勿失于略”。除了引用宋代实录、国史外,还大量采用了经、史、子、集,乃至笔记小说、家乘志状等资料。是中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史。但其带来的缺陷就是:其中有很多不实的记录。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续资治通鉴长编提要》评价此书:

虽采摭浩博,或不免虚实并存,疑信未见,未必一一皆衷于至当。不但太宗斧声烛影之事于《湘山野录》考据未明,遂为千古之疑窦。

这本书引用了文莹的记录,并对部分情节作了改动,书中是这么记载的:

初,有神降于盩厔縣民張守真家,自言:我天之尊神,號黑殺將軍……神言:天上宮闕已成,玉门開。晉王有仁心……上聞其言,即夜召晉王,屬以後事……太祖英武,其達生知命,蓋有如此者。文瑩宜不妄,故特著于此。然文瑩所言道士,不得姓名,豈即張守真耶?

这个记载又作了进一步神话:有神人降于张守真家,神人讲:天上为赵匡胤准备的宫阙已经建好了,可以归天了,晋王赵光义有仁心,应当继承皇位。赵匡胤听说后,于是宣他的弟弟进宫交代后事。从而更加神化了晋王赵光义继位的正当性。并说无定道士可能就是张守真。

这个说法,《续资治通鉴长编》无非就是引用了文莹的材料,又加以进一步发挥而已。不过到此时为止,尚没有人提出过赵光义有谋杀亲兄的嫌疑。但这个记录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他再次确认了赵光义是当时赵匡胤死亡的唯一在场人,从而留给后人很大的想象空间。

后来,明朝人编的《宋史纪事本末》,其中部分内容再次引用了文莹和尚的说法 :

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

至此,“烛影斧声”的故事终于成形。本来是一个神话笔记,由于相关史料的不断引用,神话变成了事实,“三人成虎”。“谋害论”的观点开始出现,赵光义作为唯一在场的人,杀人嫌疑坐实。后人对这些史料不加仔细甄别,把他当成了真实的历史,久而久之,“谋害说”竟然渐成主流。尤其到了现在,有些人在一些网文的基础上,不加研究,为吸引读者眼球进行再创作,其内容大多基于一些主观臆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烛影斧声”的故事,原始记载其实一点都不靠谱。那么有没有相对靠谱一点的记载呢?其实是有的。这个问题我们稍后再讲。

二、赵光义是合法的继承人吗?

后来之所以会有“谋害论”出现,是后人认为太祖的儿子已经成人了,皇位按道理应该由儿子继承,赵普拿出的所谓“金匮之盟”应该是事后伪造。这个推测看似有道理,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北宋建立初年的客观条件决定了: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只能是赵光义。这个问题必须要重点解释清楚。

1.赵光义是当时唯一合适的继承人。

五代从907年至960年,在短短的50多年里, 政权更迭频繁 ,在北宋之前都是短命王朝。历史的教训摆在那里 ,宋朝刚建国不久,能不能摆脱短命的周期律,使政权长治久安,这是摆在赵匡胤面前的首要问题。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宋朝存在了200多年,但在当时,谁也不能预见未来。宋朝的江山能不能巩固,政权能不能稳定,赵匡胤心中其实并没有底。因此,赵匡胤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不是继承人的问题,而是如何保证王朝的安全、如何使王朝能长期发展下去的问题。

而当时如果时局很稳定,作为守成之君,由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继承皇位完全没问题。但是,赵匡胤驾崩的时候,国内外形势极不太平,可以说是危机四伏。国内,南唐刚刚平定才一年,其他新平定的地区,如蜀地等处,也很不太平。国外,五代十国的分裂动乱局面并没有结束。吴越王钱俶政权、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政权、北汉政权等,都时刻威胁着宋朝的统治。此外,辽国占据了燕云十六州,是宋朝的心腹大患。

这些地区,宋朝都是想去平定、收服的。也只有把这些地方收复了,才能更好的保证宋朝的自身安全,这是宋朝的既定国策。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在赵匡胤之后,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继承人来掌控大局。如果继承人的能力不强,承担不了这个重任,政权就有危险。

由于这么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才会出现“金匮之盟”的约定。据《宋史·魏王廷美传》记载:

初,昭宪太后不豫,命太祖传位太宗…… 或谓昭宪及太祖本意,盖欲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开封,德昭实称皇子

这个说法不是孤证,在司马光的《涑水记闻》、王禹偁的《建隆遗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料中都有记录。对于史书记载,如果只有一个记录,得不到印证,可以认为是孤证,可信度不高。如果多处记录都记了同一件事,一般史学家都是予以采信的。可是后来偏偏有人认为这是太宗事后篡改史书。 在此我要说明的是,赵光义篡改史书,没有证据证实。他更不可能篡改到元编的《宋史》。

赵匡胤死的时候,赵光义37岁,赵德昭25岁,赵德芳17岁。赵德昭经过的磨练少,政治上不够成熟,按现在的话说还比较“嫩”(关于这一点,下文我要讲到),赵匡胤对他尚处于一个逐步培养的阶段。而赵德芳更是刚刚步入政坛。因此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难以堪当大任、应付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政治局势。

960年陈桥兵变时,赵光义已经21岁,参加了兵变,经受过大风大浪的考验。而当时赵德昭才九岁。

所以,在当时,赵光义是唯一能够承担这个责任的合格继承人。

赵光义继位后,宋朝政权平稳过渡。除了与辽国作战不利,燕云十六州问题没有能解决外,其他问题都在他手上得到了解决。

2.赵光义处于事实上的储君地位。

后人之所以认为赵光义得位不正,是因为他们认为太祖暴亡,没有来得及立太子,因此才让赵光义趁机上位。其实,宋太祖早已明确了继承人,就是晋王赵光义。

由于五代十国乱世中的特殊政治环境,王朝更替频繁,大家都不立太子。那么,谁是合法的接班人呢?按照惯例:亲王兼任首都行政长官,就是皇位的当然继承人。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篇》:

自唐天佑以来,中国多故,不遑立储贰,斯礼之废,将及百年。

唐末以后,国家太乱了,“城头变换大王旗”,皇帝都不立储君,将近一百年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五代十国的这个游戏规则:

后周世宗柴荣,继位前封晋王、任开封府尹。这和赵光义完全一样。赵光义继位前也被封晋王,任开封府尹,加同平章事、兼中书令。宋军进占太原之后,赵光义被封为东都留守,别赐门戟,位列宰相之上。由于宋取之于后周,所以赵光义的这个身份,几乎等同于周世宗柴荣继位之前,其寓意再也明白不过。

后梁太祖朱温曾经想把皇位传给其养子朱友文,遂封其为博王、任开封府尹。

后唐李嗣源封其继承人李从荣为秦王、任河南尹,兼中书令 。

后晋高祖石敬瑭因子幼,遂传位给年长的侄子石重贵,石重贵继位前,被封郑王、任开封府尹。而石重贵登基后,又封石敬瑭的儿子石重睿为开封府尹,完成了一个轮回,这很像是另一个版本的金匮之盟 。

五代十国传弟不传子的现象也并不少见。如:吴越国主钱佐因儿子年幼,“以其弟倧袭位”。由他的弟弟钱弘倧继位。

又如:建隆元年,南平国主高保融去世,因其子高继冲年幼,其弟高保勖继位。高保勖去世后,复传位于高保融之子高继冲。 这是金匮之盟的另一个翻版 。其做法与“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如出一辙。

再看赵德昭,赵匡胤对他这个儿子是怎么培养的呢?赵匡胤生前一直没有给他封王,授其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处于培养锻炼的阶段,完全看不到有立他为接班人的意志表示。 而赵德芳更加年轻,赵匡胤授其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属于刚踏入政坛,与皇位继承更沾不到边。

如果把以上这些事实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宋太祖传位给他的弟弟,而不传给自己的儿子,一点也不奇怪,恰恰是其深谋远虑的体现。赵光义作为合法的接班人,并非不明确,而是早已明确。

根据《宋史》记载,赵匡胤多次在人前表示将来他的弟弟会继承皇位:

帝每对近臣言:太宗龙行虎步,生时有异,他日必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

“谋害论”者认为,这句话是后人加的,为了美化赵光义。而《宋史》是元朝丞相脱脱等人编撰,根本没有必要去美化赵光义。“谋害论”者对凡与赵光义有利的记载,一律斥之为美化或是赵光义篡改史书。偏偏对野史笔记的内容加以采信,真令人无语。

三、赵光义其实并不在现场。

1.靠谱的记载。

上文谈到,“烛影斧声”的原始记载并不靠谱。那么,我们来看看,作为官修正史,《宋史·太祖本纪》又是如何记载的:

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

客观表述了赵匡胤50岁驾崩,没有写赵光义在场。在古代,一个封建帝王50岁去世,活得也不算短,再也正常不过。赵光义自己也就活了58岁。由于宋史是元朝人编撰,估计不应故意隐瞒什么东西。由此可见,元朝史官并未认为赵匡胤是非正常死亡。不过,由于宋史是后人编撰,在此不将之作为第一手资料。

司马光作为官方史学家,主持编撰了《资治通鉴》。其内容只记录到后周,没有涉及到宋朝的历史。但他在《涑水纪闻》中对宋太祖之事有详细的描述:

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应为王继恩)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又遇医官贾德玄(应为程德玄),乃告以故,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敢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隆促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遂与王雪下步行至宫门,呼而入。继隆使王且止其直庐,曰:王且待于此,继隆当先入言之。德玄曰:便应直前,何待之有?遂与俱进至寝殿。宋后闻继隆至,曰:德芳来耶?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

在此,我引用了这么一大段。这是因为我认为:这段记录应该是我们现在最能采信的一份史料了。司马光是官方史学家,其距离宋太祖年代相隔只有几十年。 如果说对宋太祖之死谁最有发言权,根据现有的史料,无疑,司马光的发言权最可靠。他的这段记录,比文莹和尚的那个神话故事要靠谱一万倍。而且也更符合常理。

司马光讲:赵匡胤深夜晏驾,宋皇后急令招赵德芳进宫。我们至今无法解释宋皇后的这个行为,因为她并不是赵德芳的亲生母亲,她如果一定要招宋太祖的儿子入宫,也应该是召年长的赵德昭,怎么也不会轮到赵德芳。我只能解释为:宋皇后情急之下乱了方寸,也可能赵德芳住得靠近,就先让太监赶快去他召来。或者,也许她觉得赵德芳年龄小好控制,立他为皇帝将来自己可以也搞一回临朝称制。总之她这个行为非常奇怪。

可是派出去的太监王继恩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赵光义是早已确定的继承人,必须要让赵光义来主持大局。因此他就直接去招晋王赵光义。

请注意:根据司马光的记载,宋太祖死时,赵光义并不在场。我相信这个记载是真实的,而和尚所说的“太宗留宿禁内”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历史上又有几个皇帝会把亲弟弟留在宫中过夜的?

2.赵光义的反应。

赵光义听到这个消息是什么反应呢?他是大惊失色,并没有立即入宫,而是表示这个事太重大,要回去与家人商议。赵光义为什么如此慎重?这是因为这件事来得太突然了,这会不会是个阴谋呢?因此他是很犹豫的。历史上那么多皇位争夺的血腥教训,自己作为继承人,如果此时贸然前往,进一步可能意味着权力的巅峰,但也有可能就会落入别人预设的圈套。

在情况尚未明朗的情况下,要让赵光义立即做出抉择,确实有点困难。因此他和家人商量了很长时间,反复权衡,又在王继恩的反复催促下,才决定入宫。等到临到宫门口,王继恩又说要先去通报一下。旁边的医官说,直接进去理所当然,要通报什么?这才进入了寝宫。

请注意:赵光义此时入宫,并没有带一兵一卒。设想如果他欲阴谋篡位,或是内心有鬼,单身进宫是无法想象的。如果他真有什么重大阴谋,甚至是他谋杀的亲兄,绝不可能如此完全没有自我保护意识。

从宋皇后看到赵光义说的话,也能看出来赵光义的继承人地位。宋皇后一看到他立马就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如果赵光义的继承人身份有疑问,皇后无论如何.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四、赵光义继位后政权平稳。

1.当时有没有人质疑?

赵光义登基为帝后,在当时,所有的皇室成员,文武大臣,没有人对太祖的死因提出过质疑。而宋朝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赵光义做不到一手遮天。如果他真是谋杀,根本无法堵住所有人的嘴。

当时也没有人对他的继位合法性提出过质疑。几乎所有的质疑都是到了明朝以后才有人提出,但当时没有。

我们知道:当时的人,应当是最了解事实真相的人。

2.登基后有没有按照“金匮之盟”约定?

赵光义登基为帝后,封他的弟赵廷美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齐王。赵廷美也就是“金匮之盟”确定的皇位的第一顺序继承人,这个安排,符合五代十国储君为亲王兼首都行政长官的政治规则。

又封赵德昭,也就是法定的第二顺序继承人,为节度使、武功郡王,赵德昭是在赵光义手上才封的王。皇位的第三顺序继承人赵德芳也被封为节度使。赵匡胤和赵廷美的子女均称为皇子皇女。

照此看来,这一些安排,还是按照“金匮之盟”的事先约定来的。

3.皇位继承人为什么先后死去?

“谋害论”者认为:三个皇位继承人后来都死得很蹊跷,可以推定是赵光义蓄意谋害。

按照“金匮之盟”,太宗之弟赵廷美是其皇位第一顺序继承人。因赵廷美企图早日篡夺皇位,阴谋泄露后被罢免了开封府尹,之后又迁居房州,到了38岁就死了。

赵德芳,评书演义中的八贤王的原型。太平兴国六年,有一天夜里“寝疾薨”,睡觉睡死了,时年23岁。

下面重点讲讲赵德昭,因为他是太祖的嫡子,后人都认为皇位应该是他继承,认为他的死疑点最多。

979年,德昭随太宗攻幽州,夜遭敌军袭击,太宗却不知去向。一些将领遂欲拥立德昭为帝主持大局。但因太宗又出现而未成功。战争结束后,太宗没有按惯例论功行赏。赵德昭就为将领们向太宗讨要赏赐。太宗怒道:“等你自己当了皇帝,再赏赐他们!”这个话说得非常重。赵德昭受了刺激,回家自尽了,年28岁。

乱军中,众将领要拥立德昭为帝,相当于又一次黄袍加身。关键是皇帝根本轮不到他当,就算太宗死了,按照继承顺序还有赵廷美。这个时候赵德昭应该怎样?除非他想铤而走险,趁机上位,否则就应当坚决推辞,自己先出面暂时主持工作,但必须声明:当皇帝却万万不可,谁敢再说这种话,灭族!

这种事按照古代政治的游戏规则,如果不成功是要掉脑袋的。但是赵德昭是赵匡胤的儿子,太宗事后不好追究他,当然,奖赏就谈不上了。

既然第一步走错,事情发生后应该如何?应该赶紧请罪,把责任揽过来,求得太宗的理解。在这个时候再去为底下人讨赏,显然非常不适宜。因此,赵德昭如此处理问题,可见政治上极不成熟。

那么他为什么自尽,可能真正的内幕永远不能完全揭开。在我看来,还是由于他不会驾驭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在处理关键问题上一错再错,估计宋太宗也严厉斥责了他,最后走上了绝路。

他之所以选择自杀,我估计可能与宋朝皇室成员有精神病遗传基因有关。宋太宗的长子赵元佐、六子赵元偓都有精神病。乃至宋仁宗、宋英宗、宋光宗、宋宁宗等多名皇室成员,都曾经发过精神病。他们家族的这个精神病是间歇性的,受到强烈刺激就可能发作,时好时坏。

赵光义事后训斥他有可能。但在当时,派人去暗杀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不可能公开处死他。假设太宗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赵德昭无大罪的情况下把他杀死。恐怕会淹没在大臣们的唾沫星子里。况且当时赵廷美还任开封府尹,下黑手也应该先找赵廷美。

按照谁得利谁嫌疑最大的推测,这三个人如果都不在了,那么赵光义就可以让他的儿子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了。因此,有人认为赵光义有最大的杀人嫌疑。

在下结论之前先看看赵光义自己的子女。赵元亿早夭,赵元偁、赵元份、赵元杰,都是三十出头去世。赵元僖上早朝时忽觉身体不适,回家就死了,年二十七岁,太宗追赠其为皇太子。活得都不长,却从没有人怀疑他的这几个儿子是死于他杀。那么为什么太祖的儿子死得早就是他杀呢?只能说赵匡胤家族就是这么个基因。加上古代医疗条件不好,二三十岁死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没有任何一本史料能够证实是赵光义谋害。

古代政治斗争要想搞一个人,一般是先让人上书弹劾,然后定一个谋反、巫蛊之类莫须有的罪名,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定罪处死,谁也没话说。要让一个皇帝去搞暗杀,杀了三个皇位继承人,还不被怀疑,总之我在史书中没看到过有此先例。而且这种事风险很大,一旦泄露,对皇帝的名誉损害就太大了。

结论:赵光义谋杀亲兄之说纯属推测,不能成立。

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说赵光义有杀兄嫌疑,没有直接证据,也没有间接证据。无论是正史、野史。凡认定赵光义弑兄篡位的学者,分析到这件事情都是建立在判断、怀疑的基础上。至今为止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提供出具有说服力的依据来。我们现在定一个人的罪,还要疑罪从无。所以我认为,把文莹和尚的笔记作为证据,指控赵光义有罪是不公平的。

说赵光义杀人,只有宋末元初人徐大焯编撰的《烬馀录》,这本书讲:赵光义调戏太祖的妃子花蕊夫人,被发现后杀人。似乎赵光义没见过女人似的。这个故事的灵感,我认为可能来源于杨广和隋文帝的故事。

而北宋的《闻见近录》、《铁围山丛谈》又说是赵光义用箭射死了花蕊夫人,说是赵光义趁赵匡胤和花蕊夫人不备,突然袭击一箭就把她干掉了。理由是因为她红颜祸水误国等等。

这些就完全属于传奇、演义性质了,情节非常荒诞离奇,完全没有任何史料价值。我之前曾专门论述过赵光义和花蕊夫人之事的荒诞性。大家可以关注阅读。

主要参考资料:《宋史》、《续湘山野录》、《续资治通鉴长篇》、《涑水纪闻》等。


今古讲堂


烛影斧声可以说是流传千古的历史谜团了,正史《宋史·太祖本纪》对此讳莫如深,笔墨寥寥一带而过:“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正因为正史记述太过简单,才引得稗官野史众说纷纭,使真相愈加扑朔迷离。

正史无处着手,我们就来看看其它史料对此事的记载:

《宋史纪事本末》: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即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

这段文字清楚交代了以下几点:

1、太祖驾崩之夜,晋王在宫中。

2、二人曾议事,内容不知,只听太祖喊了:“好为之 !”三字。

3、太祖曾以礼器水晶小斧戳地。

4、烛影下,晋王曾离席并有退避动作。

再看《续湘山野录》:上谓生曰:“我久欲见汝,决一事,无他,我寿还得几多?”生(混沌道人)曰:“但今十月二十日夜晴,则可延一纪(12年),不尔,则当速措置。”……上常切切记其语,至所期之夕,御太清阁以望气。是夕果晴,星斗明灿,上心方喜。俄尔阴霾四起,天地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门,召开封府尹,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数寸。太祖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太祖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

以上记载较《宋史纪事本末》详细,内容大略相同,只是更近一步说明太宗是在太祖柩前匆忙即位的。若以上所记属实,赵光义实难洗弑兄之嫌。

值得一提的是,《辽史》对此也有记载:十一月丙子,宋主匡胤殂,其弟炅(光义即位后改名)自立,遣使来告。

《辽史》的记录虽然简单,但也明确的指出了太宗是“自立”,而非按照法定程序即位。

再来看看司马光《涑水纪闻》是怎么说的:太祖初宴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王继恩之误)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王大惊,犹豫不敢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 入久不出,继隆促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遂与王雪下步行至宫门,呼而入。……宋后闻继隆至,曰:德芳来耶?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

剧情到了司马光这里来了个180度反转,晋王成了合理合法的继承人,反倒是宋后为了儿子想夺晋王之位。这也符合情理,毕竟皇嫂和太后地位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

司马光之时距赵宋开国不过百年,其人又是严谨的史家,他的话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这就是有关烛影斧声的主要文献资料了,是不是看完以后更加摸不着头绪?下面我为大家归纳总结一下,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两种情况:

一、正常即位说 这一说法的前提自然是太祖的死与太宗无关,乃是因病宴驾。除了司马光外,历代正史、《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四库全书》等都对太宗即位的合法性持肯定态度,所谓烛影斧声不过是后代文人在不完全了解情况下的妄自揣度,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谋杀。这一说法还有一个有力的佐证,那就是《金匮之盟》。什么是《金匮之盟》,简单介绍一下:相传赵氏兄弟曾在母亲杜太后面前有过约定,太祖死后传位光义,光义再传廷美,廷美传德昭……如此兄终弟及、父死子继,以保大宋江山万万年。此事由宰相赵普记录成书,是为《金匮之盟》。当然,《金匮之盟》的存在也缺乏可靠的史料记载,其事疑点颇多,单就太宗即位不过几年,廷美、德昭、德芳就都相继去世就让太宗百口莫辩,也让支持这一说法的学者底气不足。

二,非正常即位

这一说法也就间接肯定了太宗弑兄一说,可分两种情况来看:临时起意和蓄意谋杀。

先说临时起意,《烬余录》认为,花蕊夫人费氏与光义的奸情被太祖撞见导致了光义的弑兄,也有说是太祖暴怒,发病猝死的,总之太祖是因奸情丧命。这事够香艳刺激,可惜却站不住脚,因为有诸多史料记载,花蕊夫人先于太祖多年就已去世了。

最后说说蓄意谋杀,太宗有杀太祖的动机和条件吗?答案是肯定的。 1、种种迹象表明,太祖晚年对传位于弟还是传位于子有过纠结,这不能不让太宗产生危机感和杀心。 2、按照谁获益谁指使的逻辑,太宗毫无疑问是此事最大的获益者,理所当然也是最大的嫌疑犯。 3、从司马光的记述不难看出,当时太宗的势力早已渗透到了宫中,安排一场谋杀应该不是难事。 4、太宗即位后,作为竞争对手的德昭、德芳相继离世,让他难脱嫌疑。 5、如果确是谋杀,作案工具是什么?柱斧?可能性不大,更可能是毒杀。孟昶、李煜、钱椒三个亡国之君都是在太宗朝被毒杀的,太宗惯用此招。 说到这,有人要说了,这是不是结论,太宗确是弑兄篡位!这话我不敢说,因为如前所述,反对者同样可以找出一大堆佐证来驳斥你。归根结底,谁也没有铁证!我只能告诉您,宋太宗得位之事疑点重重。 还是马先生说的对:“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每个时代,每个个体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臧否人物、论定是非的。只要您能认同,那就是您要的真相。


泥腿子的阳春白雪


史载:

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生病,招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看见宫内烛影摇动,仿佛赵光义离座退避,又过片刻,听到斧子戳地击物的声音。当夜,太祖驾崩,宋皇后让王继恩去叫秦王赵德芳来。但在这时,王继恩忽然叫道“晋王来了!”宋皇后见赵光义,大吃一惊!对光义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哭着回答道:“共保富贵,勿忧也!”后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改元太平兴国。

真相:

后人多认为宋太祖是在烛影斧声中突然死去的,而宋太宗当晚又留宿于禁中,次日便在灵柩前即位,实难脱弑兄之嫌。

宋太祖驾崩后,已是四鼓时分,孝章宋后派人召太祖的四子秦王赵德芳人宫,但使者却径趋开封府召赵光义。赵光义大惊,犹豫不敢前行,经使者催促,才于雪下步行进宫。后晋王光义在灵前继位。

所以,真相就是弑兄篡位。


玩主老嘿


宋朝是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整个宋朝存在了三百一十九年。分为南宋和北宋。公元960年的时候,赵匡胤带着北周的诸将发动了陈桥兵变,此后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为了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史书对此记载为“建隆元年春正月乙巳,大赦,改元,定有天下之号曰宋。”

  从此开始,宋朝出现了。北宋虽然建立了,但是天下仍然是不太平的,各个地方都是大乱的。这时候刚刚建立的北宋还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不过赵匡胤有一个顶级的谋士,就是赵普,正是此人的出现,为赵匡胤规划了大一统的步骤

  也正是因为赵普的规划,才让最后的宋朝变成了一个大一统王朝。赵普提出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决策,这样一来赵匡胤开始实施赵普的策略。最终的宋朝成功一统,成为了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一统王朝。可是这个宋朝,留下了很多谜团。

  有了赵普的规划之后,赵匡胤先是平定了后蜀,然后平定了江南,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匡胤一步一步地完成了大一统。赵匡胤平定了江南之后,他的人生就走到了尽头,这时候的赵匡胤离奇暴毙。这就出现了后人熟悉的“烛影斧声”。

 烛影斧声的说法由来已久,正是因为烛影斧声的出现,让后人对赵光义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大部分人都认为赵光义杀死了哥哥赵匡胤。这一点说法在赵匡胤暴毙之后就开始出现。不过在正史中,赵光义肯定是没有杀死赵匡胤的。

  弟弟杀死哥哥,这一点可是违背伦常道德的。不过烛影斧声的出现也受到了怀疑。之所以烛影斧声能够发生,与赵匡胤的两个儿子有关。现如今看来,不知道为何赵匡胤这样安排。他的大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都是虚职,两人仅仅是节度使和防御使

  宋朝的节度使与防御使可与唐朝不一样。宋朝时期的节度使与防御使都是没有实权的。公元976年,也就是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这一天注定是印在历史上的。这一天赵匡胤病重,身为晋王的赵光义进攻议政。那么之后发生的事才是主要的。

  史书记载为“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这样的记载难免让人浮想联翩。之后的事就是尽人皆知的了,晋王赵光义继位,史称宋太宗。那么为何赵光义会成为皇帝呢?

  古代的时候,皇位都是父亲传给儿子,可是为何赵匡胤是个例外呢?宋朝已经灭亡了上千年的时间了,时至今日人们仍然认为赵光义杀死了哥哥赵匡胤。不过现如今看来,这一点是不正确的。首先赵光义继承皇位后着急改年号只能说明他对得到皇位的迫切心情。

假如赵光义真的是篡位,那么他为何不隐藏呢?更为重要的是,赵匡胤的儿子在赵光义在位期间几乎是全部死于非命。这一点与赵光义联系不大。宋太祖的两个儿子死亡时间距离赵光义继承皇位已经过去几年时间,从时间上来说,赵光义皇位已经稳定了。

即使是赵匡胤的儿子想要做什么事,也不大可能了。这时候距离继承皇位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即使是想要有所作为,赵匡胤的儿子应该在继位的时候就有所行动。那么为何赵匡胤的儿子要等上几年的时间呢?这完全不符合常理。根本不符合逻辑。

到了赵光义继位的时候,宋朝已经基本上统一了中原和南方,此时的宋朝已经走向了繁荣。那么在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情况,就是赵光义迫害了弟弟赵廷美,因此后人认为赵廷美知道内幕。可是现如今看来,这种说法不成立。

  赵光义之所以迫害弟弟赵廷美,是因为赵光义害怕赵廷美效仿自己,于是开始破坏赵廷美。其次赵光义杀死哥哥赵匡胤,这种说法都是来自野史或者一些民间的流传。总的来看,这都是无稽之谈,根本没有史实依据。这样的情况下,“烛影斧声”可信度就非常低了。

  宋太祖赵匡胤肯定不是被赵光义杀死的。原因就是赵匡胤经历了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他知道人们对皇位的渴望。为此人们会做出很多出格的事。那么赵匡胤肯定会将皇位传给赵光义。就算是传给他儿子,恐怕也坐不住。当时的局势赵匡胤是很清楚的。

  假如赵匡胤不想要赵光义继位,那么肯定不会让赵光义担任重要的职位。赵光义当时的势力基本上就是二把手,宰相赵普和他关系也不错。所以不如顺水推舟传给弟弟。那么现如今看来,赵光义杀死哥哥就没有足够的史实证据。







篼鈄


我是专注历史的天枫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千古疑案,至今没有定论,小枫根据现有资料,推测是宋太宗杀了他的哥哥宋太祖!

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夜,下着大雪,天地之间一片雪白。赵匡胤让人将赵光义给叫来,哥两个喝了一顿酒,甚至中间可能发生了一些小意外,后来,就没有后来了,赵匡胤死了,死在了万岁殿。

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资治通鉴》卷三.本纪第三

癸丑,帝崩于万岁殿!--——《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八

赵匡胤剧照

这两部史书都记载了赵匡胤的驾崩,赵匡胤驾崩的时间和地点,简单的几句话就记录了一代开国帝王的死。当然了这个没有什么可疑的,可疑的是他去世后,继位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当时发现赵匡胤驾崩,皇后立刻让太监王继恩去将皇子赵德昭给找来,可是这个王太监先将赵光义给找来了,最后赵光义成了大宋的第二位皇帝,赵匡胤的儿子没有能继承皇位。

癸丑,帝崩于万岁殿。时夜四鼓,皇后使王继恩出,召贵州防御使德芳。继恩以太祖传国晋王之志素定,乃不诣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见左押衙荥泽程德元坐于府门,叩门,与俱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久不出。继恩促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矣。”时大雪,遂与王雪中步至宫。继恩止王于直庐,曰:“王姑待此,继恩当先入言之。”德元曰:“便应直前,何待之有!”乃与王俱进至寝殿。后闻继恩至,问曰:“德芳来邪?”继恩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勿忧也!”甲寅,晋王即皇帝位,群臣谒见万岁殿之东楹,号恸殒绝。《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八

这段史实记载的很清楚,发现皇帝死了,皇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皇子,让皇子赶紧过来继位,于是皇后派人去叫赵德昭。这个太监没有去找赵德昭,而是直接去了晋王府,找赵光义。而且赵光义甚至还犹豫了一下,不过被王继恩一说立刻就进宫了。进宫之后皇后看到赵光义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愕然就是愕然。那就是吃惊,皇后想不到小叔子回来,来的应该是皇子赵德昭呀。接着皇后吓得直喊赵光义为官家,确定了赵光义的名分,就这样赵光义继承了皇位。

这段史实记载的很清楚,可是我觉得有两个疑问。

一:皇后让王继恩叫的是皇子赵德昭,王继恩为什么会找来赵光义?

王继恩是赵匡胤身边打大太监,应该忠于赵匡胤,现在皇帝死了,不应该是去找皇子前来吗,他却直接去了晋王府,这只能说明了一个问题,王继恩是赵光义的人,得到赵光义的命令,一旦宫中发生变故立刻先通知自己,甚至赵光义已经知道宫中要发生大事了,早就安排好了王继恩行动。

当然了这样说也不能让人信服,可是赵光义继位后王继恩这么一个太监却真的一飞从天了,他从一个太监,先后担任任排阵都监、剑南、两川招安使、都是手握重兵的实权,一个太监被委任这样的官职,可见宋太宗对他的信任,这样一个太监凭什么被皇帝这样重用?这其中难道没有猫腻吗?特别是宋史还有王继恩的传记,确实令人感到疑惑。

太祖崩,寻充永昌陵使。太平兴国三年,迁宫苑使。久之,领河州刺史,掌军器弓枪库。——《宋史.王继恩传》

二:皇后见到赵光义为什么会愕然,然后称呼他为官家。

皇后见到赵光义的时候为什么先是吃惊,然后直接称呼他为官家,这一声称呼机会就坐实了赵光义的名分,是皇帝了!皇后怎么这样做,她说了一句话:“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从这一句话来看,皇后也是无奈,甚至如果不这样做,那么他们的性命将不保,最终只能承认赵光义是皇帝。从这两点可以看出来确实有问题,那么是不是说赵匡胤的死就和赵光义有关,甚至可以说正是赵光义动的手,赵匡胤驾崩前见的最后一个人是谁呢?

对就是赵光义,他是最后见到赵匡胤的人,按照现在的说法,他就是犯罪嫌疑人。

赵光义为什么被招进皇宫呢,因为说赵匡胤生病,那个时候生病可不仅仅是吃药,也要做点其他的,当时赵匡胤就让太监王继恩准备为超度亡灵而做的道教斋仪,估计是给自己祈福吧。而且让晋王赵光义来,但是两人谈了什么,没有记录,只是说但是半夜时分赵光义就离开了,这就是说赵光义当晚确实见了赵匡胤。

赵光义剧照

冬,十月,帝不豫。壬子,命内侍王继恩就建隆观设黄箓醮。是夕,帝召晋王入对,夜分乃退。——《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八

这里记载的是赵光义当晚离开了,不过也有说当晚下着大雪,赵匡胤将赵光义找来,说是嘱咐后事,皇帝嘱咐后事什么意思,还不是皇位的归属,将大位交给谁的国家大事的问题。如果是这样就不可信了,怎么赵匡胤就要嘱咐后事了,难道当时赵匡胤已经知道自己当天晚上要死了?退一步讲既然是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嘱咐后事应该将所有的人都叫来,什么宰辅大臣史官,皇帝的老婆孩子也应该都在吧?要知道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这是大事,天大的事情。

可是赵匡胤一反常态,将所有的人都给支开,所以根本不知赵匡胤和赵光义两兄弟在屋内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外面的人当时远远看到房间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晋王赵光义似有离席躲避的动作。隐约看到太祖赵匡胤拿出柱子边的玉斧,戳向地面,并大声对晋王赵光义说:你好好做吧!当晚,太祖赵匡胤就驾崩了!后来这就演变成了烛光斧影。

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宋皇后见晋王愕然。连呼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晋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甲寅,晋王光义既皇帝位,改名炅。——《宋史纪事本末》

这段记录说的正是那晚的情形,这两段记录都说明一个问题,那即使当晚赵光义是最后一个见到赵匡胤的,而且当时没有其他人在场,没有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只能是看到一些奇怪的现象。赵光义走后没有多久,皇帝就驾崩了,你说你的嫌疑大不大?你看到赵匡胤的时候他还好好的,能喝酒吃肉,等你走后,那个身手高强的皇帝,突然就死了,这个嫌疑你摆脱不了。

这是在赵匡胤死之前的事情,在赵匡胤死后,赵光义的举动也十分怪异和平常根本不一样,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赵光义害死赵匡胤的嫌弃很大。

在赵匡胤死了之后,特别是太监告诉他进宫之后,没有惊慌,也没有高兴,他第一反应就是要和家人商议一下!皇帝死了你和家人商议个什么,应该是感觉天要塌了吧?或者说第一时间悲伤。要知道当时太监说让他进宫去继承皇位的,他不是应该感到惊恐吗?虽然皇帝没有立下太子,但是此时的皇子已经长大成人,理应是皇子继位,现在太监让我来继承皇位,如果事先不知情的话应该有两种反应:高兴和惊慌。没有,赵光义的反应是迟疑不敢进宫,进去和家人商议了好久,太监催促他,他才跟着进宫,然后成了皇帝,他的这些举动,不是说明他早就知道赵匡胤会死吗?

王继恩

王大惊,犹豫不敢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隆趣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矣。”遂与王雪中步行至宫门,呼而入。《涑水记闻》卷一

司马光距离太祖太宗的年代很近,他的记载应该比较真实,如果是为了给赵光义遮掩,完全可以不这样记录的呀,可是他却记录了这些,现在我们看来,这些举动完全十分怪异,这也就说赵光义知道皇帝会死,也知道王继恩会来找自己,所以他没有人的惊慌,也没有因为王继恩来找他是要继承皇位的而感到高兴,和自己家人商议就是讨论其中的风险和收益吧!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赵光义继位之后就改元了,一般来说新皇帝登基,改元要等到第二年,当了除非你是开国皇帝了,赵光义身为第二任皇帝,直接打破了这一规定,难道他这是在极力去除哥哥的影响吗,当然了他一生之中都在努力的去做超过他哥哥的事情,继位不久就改元,就那么迫不及待吗?要知道赵匡胤是在十月二十日驾崩的,距离下一年只有两个月多点,到那个时候改元那不就更加完美了,可是他并没有等!

十二月己亥,置直舍人院。甲寅,御乾元殿受朝,乐县而不作。大赦,改是岁为太平兴国元年。——《资治通鉴》卷四本纪第四

赵光义继位之初改元是事实,这个说明他心虚吧,如果这些能说明听到赵匡胤死了,他有点激动想和和家人分享喜悦,那么改元是了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改元也能说的过去,改元太平兴国说明赵光义要在太平时期使得国家兴盛,可是你将赵匡胤的两个儿子给整死了,那怎么说?那赵光义继位之后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先后死亡,弟弟赵光美(赵廷美)也被逼而死就有点值得玩味了。

赵光义继位之后先封了赵廷美为开封府尹封王,赵德昭为永兴军节度使封郡王,赵德芳为山西道节度使。赵德昭和赵德芳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廷美是他的弟弟,赵光义一继位就给他们封王给予一些实际职务和虚职,这对于稳定人心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先皇的儿子没有当上皇帝,那我就好好的待他们就是了。

庚申,以弟廷美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先帝子德昭为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封武功郡王;德芳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尹、同平章事——《资治通鉴》卷四本纪第四

这段史实说的就是赵光义给他们封赏的事情,可以看出来新皇帝还是不错的,但是很快就出事了,公元979年赵光义率军征幽州一天晚上,军营中发生夜惊,赵光义骑着驴跑了,当然了赵光义在这里得到了高粱河车神的美誉,赵光义跑了大臣都找不到他,很多人都觉得他是死了,大臣们商量立一个人暂时代理皇人,找赵德昭,这是先皇的幌子,于是众人打算立为天子。正在这个时候赵光义回来了赵德昭没有当上皇帝。但是这件事让赵光义警惕了,这赵德昭还是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特别是战后赵德昭跟赵光义说陛下,应该给将士们封赏呀,赵光义看了他一眼说,等你当皇帝之后在封赏也不晚。赵德昭十分的惊恐,然后自杀而死,赵光义一看侄子死了,假惺惺的去哭了一番,追封一下就完事了!赵德昭死后,赵德芳也在死了,二十三岁的他在睡觉的时候死了,确实够奇葩的。

四年,从征幽州。军中尝夜惊,不知上所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及归,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赏。德昭以为言,上大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退而自刎。上闻惊悔,往抱其尸,大哭曰:“痴儿何至此邪!”赠中书令,追封魏王,赐谥,后改吴王,又改越王。——《宋史》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三

(赵德芳)寝疾薨——《宋史·宗室传》

赵德昭其实就是被赵光义给吓死的,这一点史书上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至于说赵德芳是在睡梦中死的了,我是不相信,一个年轻的壮小伙,睡梦中死了,骗鬼呢,只有一种可能是赵光义下的毒手,为的就是断绝太祖一脉对皇位的继承,因为他害怕太祖一脉重新登上皇位!这两位皇子一死,那太祖一脉就没有人威胁皇位,赵光义的皇位也稳当了。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一切赵匡胤的死是赵光义一手策划的,就是为了皇位,最后赵光义也成了皇帝,所有对皇位有威胁的人都被他给除掉了,终于可以安稳做他的皇帝了。当然这段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谁也不知道,但是就赵匡胤离奇死亡,最大受益者就是赵光义,他的种种举动表明他就是凶手呀!那么赵光义是如何动手的呢,下毒。

毒就是给皇帝下毒,也许你说给皇帝下毒,那也得有人能够下毒呀,当然有了,有一个医官叫做程德玄,此人在太祖朝是一个医官是一个杂官,在太宗朝一下子就成了高官了,这个人在赵匡胤死的那一天晚上早早的就来到了晋王府门前,要知道当时王继恩去通知赵光义的时候已经是四更天了,这个程德玄在二更的时候就等在晋王府的门口了,一直没有进去,王继恩问题你咋来了,他回答说是晋王找他有事,二更天有什么事情呀,这很有可能是下毒了。

太祖大渐之夕,德玄宿信陵坊,夜有扣关疾呼趣赴宫邸者。德玄遽起,不暇盥栉,诣府,府门尚关。方三鼓,德玄不自悟,盘桓久之。俄顷,见内侍王继恩驰至,称遗诏迎太宗即位。德玄因从以入,拜翰林使。太祖大渐之夕,德玄宿信陵坊,夜有扣关疾呼趣赴宫邸者。德玄遽起,不暇盥栉,诣府,府门尚关。方三鼓,德玄不自悟,盘桓久之。俄顷,见内侍王继恩驰至,称遗诏迎太宗即位。德玄因从以入,拜翰林使。——《宋史.程德玄传》

这件事被宋史给记录下来,最后程德玄飞黄腾达了,从不入流的医官成为翰林使,最后做到高官,不得不说赵光义对他的看重,也许你说医官下毒,那赵匡胤尸体能没有异常吗,可是赵匡胤的脸上一点异样都没有,那是不是说中毒就不成立呢,?

然而并不是,在之前赵光义已经是一个用毒高手了,后蜀皇帝孟昶,在投降没有七天在和赵光义喝了一场酒之后暴毙了,还有后来的李煜直接就是赐给毒药,甚至有人说钱俶突然暴毙也是赵光义下的毒,所以赵光义是下毒老手了。指示医官程德玄给太祖下个毒很正常。这些在史书上没有记载,谁又敢记载,后来修订宋史的时候,是元朝,他们距离宋朝多少年了,这些事情也不能知道的清楚。

其实根据赵光义在宋太祖死亡前后的举动可以看出来,他绝对和皇帝之死脱不了干系,甚至是他毒杀了皇帝。


天枫说


赵光义用毒药药死兄长,不可辩驳!

早早买通太祖身边的太监,太医。当晚下毒毒死兄长,事后编故事欺负孤儿寡母说是兄长传给位自己的,再到后来胁迫赵普攒出个“金匮之盟”又称是自己母亲杜宪太后临死的遗言要我兄终弟及,世代相传国有长君,天下方能太平。实在手段拙劣至极!

后来呢?兄长的长子赵德昭死了,兄长的次子赵德芳死了,接他班的亲弟弟赵廷美也死了。桩桩件件都跟他赵光义脱不开干系。后来连他的长子赵元佐都看不下去了,到底也死了。

所以赵光义一生鬼魅,所作所为一切都是有预谋的!当然对于老百姓而言反倒不是坏事,他总得要赎赎罪,造点儿好名声吧。宋史的这一块是绝对信不了的,前后漏洞百出不合情理之处太多!

到后来徽宗的九子赵构跑到杭州,连吓带颠,抖抖欻欻把皇位又皇帝了太祖一枝。其实赵构是明白的,他觉得丢江山是因为祖上越俎代庖得的报应!当然了也不见得江山还给太祖一枝就能好到哪里去。

单论理,赵光义极不光彩!上下五千年上百年的朝代没有一个是兄终弟及的。所以烛影斧声真相就是赵光义等不及了,直接下毒而且是剧毒并不是慢性毒药。赵匡胤戎马一生不想被弟弟当场下毒给药死,于是烛影斧声中只留下一句“好做,好做……”啥意思?就是说——好手段呀,好手段!


者之一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50岁的皇帝赵匡胤突然去世。

赵匡胤死的当晚,曾召见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两人进入寝殿,把所有的太监、宫女及侍卫都赶走,开始喝酒。宫中侍从远远见到烛影下赵光义不时离开座位,向后退缩,像是在推辞躲避什么,还听到有斧头掉落到地上的声音。第二天一早,就传出赵匡胤去世的消息,这件事在史书上被称为“斧声烛影”。

一个身强力壮,并无疾病的皇帝突然身亡,而《宋史.太祖本纪》中只有寥寥几个字:“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对于死因只字未提,本身就很奇怪。

那到底赵匡胤是怎么死的呢?如果想探究真相,就得先了解下“斧声烛影”之后发生的事情。

当天夜里,赵匡胤死后,他的皇后宋氏命令宫中的大太监王继恩出宫,召见当时的二皇子贵州防御史赵德芳。很明显,是召见赵德芳来灵前继位。但王继恩自作主张,直接去开封通知了赵光义。他为什么这么做呢,据司马光记载,是这位太监想起了赵匡胤一直都想让赵光义当接班人的心愿。

王继恩到了开封府,确突然发现府门前有人,一看是开封府左衙门程德玄。他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程德玄会在这里,不过着急通知赵光义,也没细问。赵光义得知自己哥哥突然死了,自己还要马上去宫里继位,大惊,还犹豫不决说要和家人商量一下,很久都不出来。后来王继恩实在等不及了,说再不出来皇位就是别人的了。这三个人才匆忙入宫。

宋皇后看见晋王赵光义。她的反应是“愕然”,之后她马上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听闻,他哭了,边哭边说:"共保富贵,勿忧也。天亮之后,他就在哥哥的灵柩前即位了。

这段故事中,有三个疑点,首先太监王继恩为什么自作主张去通知赵光义呢,其次程德玄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赵光义门前,再有就是宋皇后见到赵光义后称呼他为“官家”,官家取自"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是五代至宋朝对皇帝的普遍称呼。最大的可能就是一切都是早有预谋,正所谓富贵险中秋,宫中的太监向来势力,没有好处的买卖怎么会做,如果不是巨大的利益诱惑,王继恩凭什么冒险为赵光义通风报信。

至于程德玄为什么会出现在晋王的门口,这位医药高手解释说睡的好好的,听到门外有人叫他去见晋王,起来却没人,躺下却还叫,让他心慌意乱,于是就到主子门口等着给晋王看病,当然这纯粹谎话,他很可能就是整个事件的参与者。回到赵匡胤的死因,在赵匡胤死的那晚,赵匡胤和赵光义喝完酒后,他独自回到殿里就寝,鼾声如雷。到了五更时分,也就是天快亮时,殿外的守卫就再也听不见任何声音了,宋太祖已经在睡梦中死去,《续湘山野录》记载死后尸体的颜色“玉色莹然如出汤沐”,这样的体色变化以及声音异常,都是中毒的表现,而且这种毒还非同一般。而程德玄恰恰善医术,深通药性,难道真有这么巧合?

再看宋皇后直接称呼赵光义为“官家”,相当于直接承认了他的皇帝之位,按理说她还有儿子,理应扶持自己的儿子继位,如果不是形势所迫,又岂会把皇位拱手让人呢。因为宋皇后在看见赵光义的时候,可能就猜到宫中的人已经被晋王控制,为求自保,只能顺势改口。

可惜真相究竟是什么已经淹没再历史中,我们看到了结果,欲求真相,只能从历史的碎片中找寻。在赵匡胤去世之前,曾一个月三次去到三弟赵光美的家里。这是极其敏感的政治信号。按古代的皇家制度,皇帝是不能随便到某个大臣的宅第去,那是极大的特殊性荣誉。在《宋史》记载中,赵匡胤到二弟赵光义家中的次数可以用一只手指头数出来:

王性仁孝,尹京十五年,庶务修举。帝数幸其府,恩礼甚厚。

这样做的用意为何?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人马上就会明白,这是赵匡胤有意培养三弟,用光美登上政治舞台,用来牵制二弟光义。这时换位思考,赵光义的处境,眼看着赵匡胤的声威更加震古烁今,如果北伐成功,他的功业将直追千古一帝李世民,那赵光义无论如何也无法通过结交官场势力,去颠覆赵匡胤的统治;更何况三弟光美在赵匡胤的刻意栽培下,马上就会在名列场中异军突起;最要命的还是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德昭和德芳,他们一个二十五岁、一个十七岁,何况德昭是正宗的太子,连皇孙都生出来了,赵匡胤显然要把他们推向政治的前台。

那对于赵光义来讲,他要想生存,只能冒险一拼,自古华山虽险,尚有一线之生机。

综上所述,斧声烛影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千古之谜,就算没有真凭实据,赵光义都脱不了最大主使者的干系。


历史小白兔


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因,可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桩迷案,至今仍未有百分之百确定的说法。但根据史料分析,赵匡胤的去世,绝对不简单。

根据《宋史.太祖本纪》的记载,赵匡胤应当属于暴毙,在去世之前,赵匡胤并没有任何生病的记录,毫无征兆地在晚上去世。宋太祖此人,常年栖身行伍,南征北战,在坐江山后亦经常锻炼,身体可以说是非常好,但在五十岁之时,却离奇去世,总给人一种阴谋的感觉。根据《湘山野录》记载,宋太祖是被自己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所杀,并且生动描述了当时的过程:

宋太祖晚上召赵光义入宫谈事,屏退宫人。到了晚上,宫人通过宫内烛火映照在窗上的影子看到,宋太祖拿着玉斧不断地击打地面,口中不停地念叨“好为之,好为之”。深夜,宋太祖被发现暴毙,晋王赵光义声称得到宋太祖的遗命,继承皇位。

这个记载便比较离奇,其中最令人不解的在于“好为之”三个字,这三个字究竟代表着什么意思?如果是“好好干”,那么毫无疑问,宋太祖当时可能已经感觉到自己命不久矣,故而传位给宋太宗,但若如此,为何又要用玉斧敲击地面?因此,好为之三个字很可能还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你干得好啊”,带有责备的意味。如此解释,整个事情似乎就说得通了。赵光义当时在开封大肆培植自己的势力,干预朝政和司法,很可能某件事情触动了赵匡胤的底线,赵匡胤将赵光义叫来问责,结果被反杀。

不过,《湘山野录》成书于宋神宗时期,且作者是一个和尚。年代久远,且为宫廷秘闻,一个野和尚如何能够得知?因此,这个记载也并不靠谱。

但这并不能说明,赵匡胤的死和赵光义没有关系。赵光义继位,号称是得到了赵匡胤的遗嘱,但没有书面证明。直到几年之后,被流放的赵普拿出了所谓的金匮之盟,方才证明了赵光义继承皇位的合法性。所谓金匮之盟,据说是赵匡胤当着自己母亲杜太后之面立下的“遗诏”,其规定了宋朝皇位的继承方法——兄终弟及,即,赵匡胤之后由赵光义继位,赵光义之后由三弟赵光美(后改名为赵廷美)继位,赵廷美之后由赵匡胤的嫡长子继位,之后再由赵光义的嫡长子继承,如此类推。

然而,如果这个金匮之盟真的存在,那么为何赵光义在一开始不拿出来,而是要等到几年之后由赵普拿出?再者,赵光义继位后,赵光美被流放,最后死亡,赵匡胤的两位儿子也相继离奇去世,如此一来,皇位只能在赵光义一脉传下去。因此,这个金匮之盟,很有可能只是赵光义和赵普之间的交易,赵普重新得到启用,而赵光义稳坐皇位,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所以后来相关人员全部被处死,保证了赵光义家族的继承权。

由此看来,赵匡胤的死,必然和赵光义脱不开干系,至于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可能是个永久无解的谜。不过,俗话说得好,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靖康之难中,赵光义一系被尽数俘虏到金国,独苗赵构又不能生育,于是只好寻找太祖的后代交付皇位,因此,南宋自宋孝宗起,皇位又回到了太祖一系。


庭州行者


斧声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与宋太宗皇帝继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



他们两个的关系是兄弟关系,按照传统皇帝应该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他却传给了自己的弟弟,有些不合乎情理,于是就引出了这一段千古之谜。

开宝九年10月19日夜,宋太祖赵匡胤约自己的弟弟赵匡义酌酒对饮,商量国家大事。室外的宫女和宦官在烛影摇晃中,模模糊糊看到赵匡义时而离席摆手后退,又似乎在躲避和谢绝什么,"嚓嚓",斧声清晰可闻,凌晨太祖就驾崩了。



宦官王继恩早已和太宗密谋好,太宗先于太祖的儿子赵德芳入宫。找狂一点登基做了皇帝,宋朝王权得到了和平转接。

宋太宗要为自己的继承找个合法的理由啊,不久他就抛出拉其母杜太后遗命的说法,即所谓的"金匮之盟"。



有了这样的证书,他继位皇帝是在遵母之命,也就名正言顺了。后人推测是太宗和赵普杜撰出来掩人耳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