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什么幼小衔接、小学低年级时,男孩妈妈比女孩妈妈老得快?

又一年春季学期开始啦!

下半年应该是五六岁孩子家长最忙的时候。

因为,在这半年,有的孩子要决定,是去上学前班还是继续读幼儿园大班了。

小学的报名也是在每年的春季学期开始的。(在这里提示准小学生们,小学报名一定要提早准备,需要提交的材料很多,各区的政策也在变,提早准备心里更踏实。)

说正题吧——

在上小学这半年,观察到这么一个现象:

一年级的男孩子,普遍比女孩子问题多一点,表现差一点。

有人干脆这么说:“一年级的孩子们,好像是在母系氏族社会:成熟懂事的女生明显比同龄男生更大气,而小小的男生们紧张、没规矩,眼睁睁看女生天天被表扬。”

比如呢——

我下午放学时去,发现孩子们列队时,每班喊号举旗的小班长,绝大多数都是女孩子;

他们班有个“学习加油群”,听名字还挺光荣的,是不是?

但实质一点也不香。顾名思义,不就是学习需要额外加油的后进小同学嘛。

一问,也都由男同学组成,一个女生都没有。

班级群里,老师如果要表扬哪些同学,名单我闭着眼都能背出来——也全都是女生。女生们得的小贴纸最多…

至于老师的批评名单,不用问,全是男生。

以上是小学。据幼儿园同学家长的线报,学前班也类似——

女孩子们拔尖、听话、适应得又快又好又省心。

而男孩子呢?皮猴似的难管,汉字写的歪歪扭扭、作业做的乱七八糟。

所以,这个结论大概率是没错的:如果你生的是儿子,那么小学第一年,可能要比生女孩的妈妈要多(老)操(得)些(更)心(快)。

为什么幼小衔接、小学低年级时,男孩妈妈比女孩妈妈老得快?

多么扎心的结论……我不禁为自己的命运掬一把同情的泪水。

但是,直到我去给开了两回家长座谈会,才明白,为什么从学前班开始,到小学一二年级,男孩子的平均表现,可能落后于女孩子的。

原因很多。首先是空间因素,其次是男女性别差异,体现在专注力、记忆力、观察力等等上……

先说空间原因吧!

一年级去给孩子开家长座谈会的老母亲、老父亲们,当你们第一次坐到孩子的课桌椅上时,你们可能会有我一样的惊讶:

给孩子的肢体可活动空间太小了。尤其是对于男生来说。

先说座椅的大小。

在中国卖的最好的学前家用课桌椅,是宜家的玛莫特,因为实用又便宜。(宜家同志,请你看到这一条自觉把推广费打给我,我的银行卡号是6217XXXXXXX)

为什么幼小衔接、小学低年级时,男孩妈妈比女孩妈妈老得快?

很多中国小工厂会山寨玛莫特的椅子,销量同样非常巨大。山寨货质量不一,但尺寸都照抄无误。

这就可以证明一点:玛莫特椅子的尺寸是适合中国学龄前孩子身材的。

而当我艰难地抬起我一个中年妇女并不发达的臀肌,坐到班级的座椅时,我的心有点为男孩子们拔凉拔凉的……

首先是椅子的面积。一年级班级的座椅,比玛莫特略高,但是座位面积还没有玛莫特大。

为什么幼小衔接、小学低年级时,男孩妈妈比女孩妈妈老得快?

其次是桌子的大小。一年级教室的课桌并不大,桌斗里还要摆满各种随时要拿的课本与学习用具。

为什么幼小衔接、小学低年级时,男孩妈妈比女孩妈妈老得快?

当然,孩子们背的大书包、冬天穿的厚外套,午睡枕可以放到教室后方每人一个的储物柜,不必占领本来就很狭小的课桌储藏空间(想放也塞不进去)。

最后,每套课桌椅的空间间隙,也并不大。我1.62米的身高,坐在椅子上,假如把腿全部伸直,能伸到前排桌子底下。下图仅为示意。

为什么幼小衔接、小学低年级时,男孩妈妈比女孩妈妈老得快?

当你再看看参加家长会的那些人高马大的老父亲,竟然像墙根下晒太阳的老农民一样,用缩骨大法,蜷在娃的座椅之间……

那你就会明白,小学生的座椅尺寸、座椅之间的距离,对孩子们来说也算不得宽敞了。

你会说:孩子们又不胖,不就是课桌椅小一点,窄一点嘛,为什么这会影响男孩子的课业表现呢?

是的,这只是“男孩子一年级落后现象”的因素之一。所有的结果,原因当然都是综合的。

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最好的学前教育研究机构之一),有一位非常牛气的学前教育博士生导师、教授,叫朱家雄。

他做过一个著名的课题,叫做“幼儿园环境与幼儿行为和发展的研究”。

为什么幼小衔接、小学低年级时,男孩妈妈比女孩妈妈老得快?

简而言之,朱教授这个研究的结论是:

在幼儿园期间,拥挤的空间会导致孩子较多的攻击性行为和更少的人际良性交往。

而朱教授研究出来的拥挤的空间临界点是多大呢?

2.3平米/孩子。

一个孩子平均占2.3平米的地儿,才不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这还是幼儿园……

为什么幼小衔接、小学低年级时,男孩妈妈比女孩妈妈老得快?

好,我们现在把这三件事儿联合起来看,你就恍然大悟了——

第一,在小学一年级,绝大多数教室内,每位孩子享有的空间都远远不够2.3平米,也就是2.3平米德几分之一。

第二,这些孩子刚从幼儿园毕业还没两个月,就懵懂踏进了小学教室。与其说他们是小学生,不如说他们处于后-幼儿园大班时期。(男孩子相对于同龄女生发育较慢,更是如此)

第三,男孩子们,他们的肌肉更有力、平均身高和体重大于女孩子,更好动,活动幅度也更大,更渴望肢体强度高的游戏,活动半径要比女孩子大很多。

所以,男孩子本就对空间有更大的要求。

而狭小的空间制约了男孩子的行动,他们无法像在幼儿园一样熟练的舒展手脚。

我观察过教室的座椅间隙,也不大,所以,座位间的拥挤感更加重了男孩子坐姿的不舒适感。

坐得不舒服,六七岁的男孩子自我控制力又稍逊于女生,后果是什么,大家可以想到,就是老师总是批评男孩子的:——

“XXX,你上课时坐姿不好!

“XXX,你注意力不集中。”

为什么幼小衔接、小学低年级时,男孩妈妈比女孩妈妈老得快?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

因为座椅排的密,所以男孩子很容易就会碰掉别人的书本与文具。

而受荷尔蒙激素影响的男孩子,攻击性又强,很容易发生冲突,后果就是老师总批评的:——

“XXX,你怎么又和同学打闹!专心学习行不行!”

所以,我们的男孩子,淘气、爱打架、过于调皮,注意力不集中,其实背后有深层次原因。

每一个男孩子都是环境的产物,环境优劣对他们有太多影响。

幼儿园和小学的环境差距大、小学教室密集的座椅排布、体育课开展不足,都让学前班和一年级时,男孩子的表现可能不如女孩子(非绝对,平均值,不代表特定孩子)。

而我们在批评男孩子时,又有没有考虑到他们的性别需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