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普娃”如何逆襲成“神童”?別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

對於普娃家庭,“神童”一詞似乎遙不可及。他們天資聰慧,總是輕輕鬆鬆便能奪得獎項,獲取他人難以企及的成就。而普娃要想逆襲成神童,似乎總要經歷痛苦的狼性教育。對此,在法國熱門節目中以卓越的鋼琴能力奪冠;榮獲法國丹楓白露市“榮譽市民勳章”;即將前往英國頂尖私校伊頓公學就讀的華裔少年季恩顯給出了不同的答案:除卻狼性教育,普娃逆襲其實還有更好的方法。

一談起“神童”,我們似乎都能在腦海中出現一個大致相似的描述:

學習與記憶能力強,

天賦異稟,資質優越,

輕輕鬆鬆便能在某些領域獲得普通孩子遠不能達成的成就。


“普娃”如何逆襲成“神童”?別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這樣看來,華裔少年季恩顯(Paul Ji)似乎十分符合“神童”的定義。

年初,季恩顯就在法國熱門電視節目“神童達人秀”中,擊敗了諸多天才少年,以其出色的鋼琴能力奪冠。

此外他也獲得了法國丹楓白露市市長頒發的“榮譽市民勳章”,同期獲獎的還有法國長跑冠軍與知名大學教授。

不止如此,今年剛滿16歲的季恩顯,成功通過了英國伊頓公學(Eton College)的入學測試,即將入讀這所以“精英搖籃”著稱的頂尖私校。

不過這位“神童”的目標遠不止於此,他還希望有朝一日能進入世界上最卓越的音樂學院之一,為全世界培養過諸多音樂名家,有著200年曆史的“英國皇家音樂學院”

深造。


“普娃”如何逆襲成“神童”?別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季恩顯

無論是節目奪冠、榮膺勳章,抑或就讀名校,看起來都像是隻有神童才能有的操作。

但就季恩顯本人來說,他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普娃”,雖然以卓越的鋼琴能力奪冠,但他曾經也是一個厭倦學琴的普通兒童。

從厭琴少年到鋼琴神童,季恩顯是如何進行涅槃的,父母在其成長過程中,又有著哪些獨特的育兒法則?


“普娃”如何逆襲成“神童”?別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演奏中的季恩顯


神童達人秀

季恩顯作為“神童”被大眾所知,首先歸功於他在法國電視節目“神童達人秀”(Prodige)中奪冠。

由法國電視二臺舉辦的綜藝節目神童達人秀(下稱神童節目),是一檔廣受歡迎的才藝比拼節目,收視率最高達到16.6%,即有320萬觀眾進行觀看。

這檔成功舉辦了六季的節目,集結了法國7-16歲的舞蹈、歌曲與樂器愛好者同臺競技,每季都有權威評委對參賽者進行評分。選手們要經過層層選拔與多次的角逐較量之後,才能最終走上決賽的舞臺。

最新一季中,節目組還邀請到國際著名鋼琴家朗朗親臨決賽現場。

可以說,在神童節目中以卓越的鋼琴演奏能力拿下樂器組冠軍,同時奪得大賽總冠軍。作為節目開播以來首位奪冠的鋼琴家,也是唯一一位奪冠的華裔少年,對季恩顯來說,其鋼琴能力得到了毋庸置疑的讚許。


“普娃”如何逆襲成“神童”?別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獲獎的季恩顯

當然,這位神童的“拋光”之路並不順利。

他曾於2016、2017、2019年分別申請過當年的神童節目,但由於同期申請的鋼琴家太多而被拒絕。幸而他堅持不懈繼續報名,最終奪得冠軍。

季恩顯表示:“對任何人而言,報名去參與一場比賽都是很大的壓力,那些燈光、觀眾與裁判無一不帶給我壓力;在這過程中也可能被拒絕、會遭受失敗,但正如古典音樂表演是我的夢想,為夢想努力從不是一件讓人難過的事。”

在大賽落幕前,他從朗朗的手中接過獎盃時發表了獲獎感言:“其實得獎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努力了,將美好的音樂與觀眾分享。”


“普娃”如何逆襲成“神童”?別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與朗朗合影


恨琴“神童”

1. “指腹為婚”的鋼琴緣

雖然奪得神童節目冠軍,也被冠以“天才鋼琴少年”的頭銜,但美國出生、法國長大的季恩顯並非出生於鋼琴世家,爸爸媽媽其實都是大學教授。

現在的季恩顯如痴如醉地熱愛鋼琴,但他與鋼琴的緣分,可以說是典型的“指腹為婚”。

爸爸季波從小就鍾情於古典音樂,但小時候家庭條件不能支持自己去追求夢想。因此,爸爸只能將希望寄託在子女身上。

為此,在季恩顯三歲時,雖然家境並不富裕,爸爸還是堅持購入施坦威三角鋼琴,作為兒子與女兒的學習用具。

由於年幼,爸爸一開始只安排姐姐學習鋼琴演奏,奈何弟弟好奇心太重,心想:既然姐姐能彈,那我也要一起學習。

就這樣,姐弟倆一起邁入了鋼琴殿堂。


“普娃”如何逆襲成“神童”?別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施坦威鋼琴受許多國際頂級演奏家的喜愛

2. 叛逆少年與狼性父親

最初的鋼琴學習十分快樂,只用手指敲擊黑白色的按鍵便能發出獨特的聲音,這讓年幼的季恩顯樂此不疲。

一開始的鋼琴課其實並未佔據太多時間,考慮到男孩子多動的天性,一週15分鐘的課程,被細分到了不同的基本功訓練中,如樂感與手指練習。

對孩子來說,這種充滿重複性的練習顯然是無趣的。時間一長,季恩顯就對鋼琴進入了糾結階段,開始覺得枯燥,“這樣一點也沒有意思!”

與此同時,父親對兒女的高音樂期望,讓他每天都會督促甚至監督孩子準時去練習鋼琴。


“普娃”如何逆襲成“神童”?別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父親的嚴苛讓年幼的季恩顯感到委屈。並且這種長輩壓迫與乏味練習交融的狀態,一度導致家庭爭吵的出現。

“那段被逼著練琴的時期,有和爸爸媽媽吵過,說自己不喜歡鋼琴,不想再練習了。但說這些沒用,我還是被逼著練了”

自己發出的聲音不被父母重視,爸爸只因為自己年輕時沒能完成的夙願,就強迫自己學琴,可想而知。那時的季恩顯內心無比“恨琴”。


“普娃”如何逆襲成“神童”?別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接受採訪的季恩顯

對此,父親季波也有著自己的苦惱:

我給兒子買了最好的鋼琴;

請了最好的鋼琴老師;

兒子也挺聰慧的;

可他為什麼就是彈不好鋼琴呢?

季波表示,“一開始的時候,孩子對學琴不感興趣,我也沒招,總覺得是孩子自己不努力。”


“普娃”如何逆襲成“神童”?別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季波現為長江商學院歐洲首席代表,歐洲院長。

不過,他後來也開始反思自己的狼性育兒是否太過冷酷。

“對孩子來講,鋼琴是一種學習範圍較窄的興趣愛好。你坐在鋼琴邊上,需要手指不停地按鍵。時間長了,孩子的手指會累、會痛;而且長時間面對黑白按鍵,沒有變化,孩子內心難免會覺得枯燥。”

季波認為,練琴的主體是孩子,父母自身往往缺少這種疼痛與無聊感的認知。“對子女的學習需要嚴格的態度,但是,更多的,是需要去了解,到底孩子的興趣點在哪裡,要幫助他們對音樂產生興趣。”


“普娃”如何逆襲成“神童”?別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真正的“神童”培養秘訣

通過多年對子女練琴的陪伴,季波總結出了自家的“神童培養秘訣”。談及秘訣,他強調了一個對家長而言十分熟悉的詞彙——“興趣”

季波說道:“作為家長來說,一定要激發孩子對事情的喜愛與興趣,千萬不能自以為是,最後成為孩子的敵人,”

季爸爸對兒子的興趣培養法分為兩個部分進行,即分日常分階段

日常中:

如果一個人對一件事情感興趣,那麼他就會投入全部的精力去完成這件事。

因此,為了培養兒子對音樂的熱愛,季爸爸把家中的鬧鈴聲用古典音樂替代。這樣,孩子起床時,刷牙時都會聽到熟悉的、正在學習的曲子。

每天生活在音樂當中,給孩子創造出音樂的氛圍,並且這個音樂是他正在學習的曲子。時間久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對其產生興趣,內心想彈奏優美音樂的渴望就被激發了出來。


“普娃”如何逆襲成“神童”?別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階段上:

6歲左右開始,爸爸就帶著兒子參與各類比賽,利用每次演出,讓孩子覺得自己彈的不錯,以催化興趣。(這個習慣可以一直保留)

從小到大,季恩顯參加的比賽數不勝數,也獲得了很多冠軍榮譽,還在諸多世界知名的音樂廳與音樂會上進行演出,這些都是他向鋼琴神童邁進的寶貴經歷。

6-12歲期間,雖然對音樂的領悟尚未深入,但通過不斷的得獎,孩子會產生我很不錯、我很優秀的想法,進而內在激勵。

12歲之後,對古典音樂瞭解更全面,便能進行更深層次的欣賞與瞭解。這個時候,爸爸就會鼓勵兒子去研究作曲家譜曲的背景:這首曲子創作於什麼時期,有什麼創作背景?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愫?

在探究的過程中,孩子感受到了曲子的風格、情緒、速度與力度,便會對它的美產生興趣,最終愛上學琴。


“普娃”如何逆襲成“神童”?別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受益於父親育兒方式的變化,季恩顯也改變了自己對鋼琴以及古典音樂的看法,“雖然每天練基本功很辛苦,但辛苦是必須的,這不僅僅是在鋼琴學習上,也是在所有的活動上,幸而我還有美妙的音樂自我激勵。”

練琴對季恩顯來說,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週末6個小時、平時3個小時,成為印在他骨子裡的舉動。

父親季波也驚訝於兒子被激活的專注力。

季波講到,自己有一次下午4點離家時季恩顯正在彈琴,晚上7點多鐘夜幕低垂,回到家的他發現兒子仍坐在鋼琴前,忘情地演奏著鋼琴曲,不僅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周遭的環境變化。

季波對孩子培養方式的轉變,在緩解前期存在的親子矛盾的同時,更是讓兒子對練琴的態度發生了轉變。


“普娃”如何逆襲成“神童”?別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這種薰陶式的培養,優勢主要有3點:

1.細水長流。刨去練琴,家中隨著生活動線而存在的音樂氛圍,會緩慢浸潤孩子的內心,培養音樂素養與熟悉度。

2.親子平等,而非父母單方面壓迫孩子學習,不易激起孩子反抗心理。

3.多渠道培育。對鋼琴興趣的培養不再只侷限於敲擊鍵盤,家長更是能通過帶孩子參加音樂會、欣賞知名電影的配樂,去感受音樂的張力,培養孩子對音樂的共鳴。

相較而言,多數已被工作叨擾的無比煩心的家長,往往會採取短平快的逼迫模式。

這就導致親子之間的關係,總會因為學琴(或者其他事情)變得極度緊張,甚至矛盾重重,以至於孩子拗不過,就跟父母達成協議,讓後者被迫簽字:即我去考級是為你們,而不是為了我自己。考到10級,我就再也不練了,如果你們同意我就繼續學,如果你們不同意,我現在就自暴自棄。

面對這一境況,急躁的家長們不妨靜下心來,思考這些問題:

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學琴?

孩子真的愛彈琴嗎,還是我覺得他愛琴?

是平日哪些舉動,致使了今天這一局面,是否有著改善的方法?


“普娃”如何逆襲成“神童”?別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當然,神童的誕生並不只靠對音樂的痴迷。對於如何平衡孩子的音樂與學習,父親季波心中有著自己的一杆秤:實現自己與孩子音樂夢想的同時,也不能放棄高等教育。

“很多音樂家從小就在音樂的路上奔波,甚至為此放棄了高中與大學教育。但我覺得音樂是不能離開生活的。一個人要對普世的價值有著深厚的瞭解,才能成為優秀的音樂家,如果一味埋頭苦練,只會脫離現實。”

在父親的幫助下,練琴學習兩不誤,季恩顯對鋼琴愈加喜愛,這種喜愛促使著正面反饋的產生,對練琴沉迷、學業提升、在比賽中嶄露頭角、通過諸多獎項塑造出強烈的自我成就感。

正是這樣循環的正向反饋,幫助季恩顯一步一步走向“神童”的舞臺。

以上信息供大家參考,更多信息可以關注我們公眾號(mjedunantong)。

美嘉留學(Meijia-Echo)通過幫大家規劃合理的背景提升和留學語培方案、個性化留學方案、科研實習項目等,從而保證留學生們更加透明、更加順利、更加真實可靠的拿到世界名校off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