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古文物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讓世界為之讚歎,讓國人為之驕傲!下面為大家介紹的70件中國極其珍貴的古文物,每一件都是獨具特色的藝術瑰寶,價值連城。

1、紅山文化玉龍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紅山文化玉龍

玉器一直是中華民族嚮往的寶物,玉器的使用歷史非常久遠,最遠可追溯到史前時期。而這件紅山玉器就是史前文明“紅山文化遺址”的典型代表文物,可以說在距今5000多前有這麼一件如此精美的龍形文物確實非常逆天。

2、鑊鼎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鑊鼎

這是是一件超大型的古代青銅器文物,可以說是一件國寶,是春秋時期最為大型的青銅鼎。藏於山西博物院的這件國寶不僅大型,還非常精美。上面的紋飾可以說我國考古以來出土的青銅器文物中最為精美的一件。出土自太原南郊金勝村的晉國趙卿墓。

3、戰國水晶杯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戰國水晶杯

戰國水晶杯為戰國晚期水晶器皿,於1990年出土於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現藏於杭州博物館。

戰國水晶杯高15.4cm、口徑7.8cm、底徑5.4cm,整器略帶淡琥珀色,局部可見絮狀包裹體;器身為敞口,平唇,斜直壁,圓底,圈足外撇;光素無紋,造型簡潔。它是迄今為止中國出土的早期水晶製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2002年1月18日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4、春秋蓮鶴方壺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春秋蓮鶴方壺

1923年出土自李家樓鄭公大墓,共出土兩件,分別藏於河南與北京。這件文物被海內外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器物外表刻滿了蜿蜒的蟠螭紋,四角各飾一條經翼尋緣的虺龍,器座為兩張口吐舌的巨虯,支託著沉重的器。

5、商代嵌綠松石象牙杯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商代嵌綠松石象牙杯

整個象牙杯,通體飾滿饕餮紋以及獸面紋。這與商代象牙器皿紋飾多模仿青銅器紋飾的時代特點相符。杯身圖案結構清晰,統一中又有變化。上下兩邊口為素地寬邊。中間則由綠松石的條帶分為四段,每段分別刻有饕餮紋和夔紋等紋飾,綠松石鑲嵌於饕餮和夔的眼、眉、鼻等位置。其中有一大三角紋刻於杯身,也以綠松石鑲嵌,使紋飾更加醒目。現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6、隋綠玻璃小瓶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隋綠玻璃小瓶

這件文物是隋朝的,而且就叫這個名字,它是國家第三批永久禁止出境展覽的絕世文物之一,出土於9歲女孩李靜訓墓。當考古家打開此墓的棺板後就激動不已,因為裡面塞滿了國寶,這件隋朝玻璃器就是其中一件。

7、青銅小人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青銅小人

此青銅器出土於春秋時期的一個被史書遺忘的諸侯國——霸國遺址。在各種青銅器中,鼎的地位至高無上;而這件鼎富含神秘色彩。

8、三星堆的青銅太陽輪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青銅太陽輪

青銅太陽輪,出土於三星堆,距今已有3000多年曆史。其狀若車輪,現存三星堆博物館。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了6件青銅輪形器,其中的一件,直徑85釐米左右,學術界一般認為這是古人塑造的太陽。

9、五牛圖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五牛圖

《五牛圖》是唐朝韓滉創作的黃麻紙本設色畫,又名《唐韓滉五牛圖》,該作品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堪稱"鎮國之寶"。《五牛圖》中的五頭牛從左至右一字排開,各具狀貌,姿態互異。一俯首吃草,一翹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緩步前行,一在荊棵蹭癢。整幅畫面除最後右側有一小樹除外,沒有其他的背景,因此每頭牛可獨立成章。

10、青銅卡尺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青銅卡尺

青銅卡尺,是於漢代王莽時期的一種工具,固定尺通長13.3釐米,固定卡爪長5.2釐米、寬0.9釐米、厚0.5釐米。 現收藏揚州市博物館藏,是國家一級文物 。

11、西周利簋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西周利簋

西周利簋,又名“武王徵商簋”、“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銅器,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縣零口鎮,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利簋器侈口,獸首雙耳垂珥,垂腹,圈足下連鑄方座。器身、方座飾饕餮紋,方座平面四角飾蟬紋。此種方座青銅始見於西周初年。器內底鑄銘文4行33字,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12、東漢銅奔馬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東漢銅奔馬,別稱馬超龍雀、馬踏飛燕、銅奔馬、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東漢銅奔馬在1983年10月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 展覽文物目錄》。

東漢銅奔馬身高34.5釐米,身長45釐米,寬13釐米,重7.15千克。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隻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

13、“大禹治水”玉山——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玉雕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大禹治水”玉山

“大禹治水”玉山高224 釐米,寬 96 釐米,重5.3噸,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玉雕。整塊玉石被通體雕刻成山峰狀,好像佇立在黃河中的一座大山;大山之間,流水飛瀑,滿山遍野密佈著蒼松翠柏;在懸崖峭壁間,聚集著成群結隊的治水大軍,他們或是開山鑿石,或是抬土運石;在開巖者當中還能看到指揮者大禹的身影,作品生動傳神地再現了當年大禹率領民眾開山引水的壯觀場面。玉雕大禹治水的正面中央部位刻有篆書、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寶方印。上面還有乾隆皇帝親自命名的隸書: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圖。以及御題七言詩一首:功垂萬古德萬古,為魚誰弗欽仰視。圖畫歲久或湮滅,重器千秋難敗毀。

14、鎏金舞馬銜杯銀壺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鎏金舞馬銜杯銀壺

盛唐著名銀器。1970年陝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唐代窯藏出土。通高18.5釐米。這件仿皮囊形銀壺,器腹兩面均錘出一馬銜杯紋,馬頸系飄帶,昂首揚尾,似作舞狀。紋飾鎏金。形制優美,圖案別緻,製作精工。圈足內有墨書一行:"十三兩半"。

15、金縷玉衣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金縷玉衣

藏於河北省博物館,是漢代規格最高喪葬殮服。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鎧甲,用金絲連接。河北滿城一號墓出土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它用一千多克金絲連綴起2498片大小不等的玉片,金絲重1100克。其妻竇綰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絲重700克,其製作所費的人力和物力十分驚人,由上百個工匠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完成。是曠世難得的藝術瑰寶。

16、青銅冰鑑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青銅冰鑑

青銅冰鑑是戰國器,於1977年出土於湖北隨縣曾侯乙墓。湖北省博物館收藏。銅冰鑑長76釐米,寬76釐米,高63.2釐米,是一件雙層的器皿,方鑑內套有一方壺。夏季,鑑、壺壁之間裝冰,壺內裝酒,可使酒涼。銅冰鑑的四足是四隻動感很強,穩健有力的龍首獸身的怪獸。四個龍頭向外伸張,獸身則以後肢蹬地作匍匐狀。整個獸形看起來好像正在努力向上支撐銅冰鑑的全部重量。鑑身為方形,其四面、四角一共有八個龍耳,作拱曲攀伏狀。這些龍的尾部都有小龍纏繞,還有兩朵五瓣的小花點綴其上。四足獸、八龍耳,八接簷,蟠婷紋、勾連雲紋,異常精美!上置長柄銅勺。鑄造技藝精湛,失蠟、鑲嵌、鏤雕、浮雕俱全。極具藝術珍藏價值。

17、四羊方尊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現屬炭河裡遺址。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是中國仍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邊邊長為52.4 釐米,高58.3釐米,重量34.5公斤,長頸,高圈足,頸部高聳,四邊上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個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羊身與羊腿附著於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時,方尊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各一雙角龍首探出器表,從方尊每邊右肩蜿蜒於前居的中間。

18、石鼓文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石鼓文

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發現於唐初,共計十枚,高約三尺,徑約二尺,分別刻有大篆四言詩一首,共十首,計七百一十八字。內容最早被認為是記敘秦王出獵的場面,故又稱“獵碣”。原石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石鼓館。

19、宋真珠舍利寶幢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宋真珠舍利寶幢

宋真珠舍利寶幢是用珍珠等七寶連綴起來的一個存放舍利的容器。現收藏於蘇州博物館。真珠舍利寶幢造型之優美、選材之名貴、工藝之精巧都是舉世罕見的,從真珠舍利寶幢身上,人們可見五代、北宋時期蘇州工藝美術的繁榮和精美,同時也可見五代、北宋時期吳人高度的審美水準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20、清明上河圖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 ,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21、蟠龍紋盤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蟠龍紋盤

殷墟中期的蟠龍紋盤,高16.3cm 口徑43cm,圓腹圈足,足下有外凸圈足座。盤面飾龍紋蟠繞於中心,蟠龍外圍有魚紋、夔龍紋及鳥紋圍繞。盤外面上層飾夔紋,上有如稜脊的平面紋飾;圈足上飾俯首夔紋,下有如稜脊的平面紋飾。紋飾在盤面的佈局與母題基本上與婦好盤(M5:777)近。盤外有一小環及二小環,各對準盤面大龍首的上下鼻樑,共形成一中軸線。與之相交的另一中軸線,左右上下有獸首。

22、金箔虎形飾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金箔虎形飾

此文物出土於三星堆遺址,目前藏於三星堆博物館。其造型以簡馭繁,氣韻生動;是出土上古時期遺址為數不多的金器。但三星堆最著名的金銀器還是被列為禁止出境展覽的商代金杖,在金杖一端,有三組古蜀國的圖案。更為重要的是,三星堆遺址的發現把巴蜀地區的歷史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

23、褐彩雲紋鏤花五足爐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褐彩雲紋鏤花五足爐

此文物1980年出土於浙江臨安水邱氏墓,現藏於臨安市文物館;有人說不要小看中國古代的任何一件瓷器,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哪一件是國寶,而這件文物是國家規定的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的頂級文物。文物從蓋鈕到臺座,均用褐彩繪有如意、雲氣等八組圖案,給人以莊重大方,清新舒暢之感。

24、文帝行璽金印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文帝行璽金印

秦末漢初在嶺南地區曾經出現過一個強大的國家,那就是南越國。而這件文物正是出土於第二代南越王之墓,是迄今所見最大的一枚西漢金印,此印文為莊重靜穆的陰刻篆書,印鈕為象徵皇權至尊的盤龍。是不可多得古代帝王璽印,在國內也非常著名,而且還是禁止出境展覽文物。

25、地動儀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地動儀

據傳為東漢時期的神人張衡所造,現在早已失傳。張衡在當時是一位高官,他熟讀經書流出下來了不少文史鉅作。在科技上更是前無古人,不僅發明了地動儀,還發明瞭渾天儀、指南車、計裡鼓車、獨飛木雕。簡直就是一位全能的神人。

26、太陽神鳥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太陽神鳥

2001年出土於四川成都商代金沙遺址,現藏於成都市金沙遺址博物館;為國際規定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四隻鳥首足前後相接,朝同一方向飛行,與內層漩渦旋轉方向相反。盯著“太陽神鳥”,頭前後移動,會看到“太陽神鳥”在旋轉。現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

27、鴨形玻璃注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鴨形玻璃注

1965年9月出土於北票縣西官營子北燕馮素弗墓,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同樣為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他的神秘在於在千年前古人就懂得如何利用被認為是現代才有的玻璃去塑造一個精美的玻璃器。而且此器造型生動別緻,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見。

28、戰國銅犧立人擎盤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戰國銅犧立人擎盤

中華大地出土最多青銅器的地方就是山西一帶,這件戰國時期的銅犧立人擎盤就是最為出名的一件,這件國寶級文物非常精美。在青銅犧上上面還站著一個人,可以說這種鑄造技藝是非常高超的,目前留世的也只有這一件藏於山西博物院的。

29、東周銅建鼓座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東周銅建鼓座

這件文物看起來並不像文物,更像是一團很糟糕的“廢銅爛鐵”,其實這件文物也是一件國寶。出土自曾侯乙墓,看起來非常雜亂的東西實際上是一條條“青銅龍”,這件文物同樣是傳世孤品,現代科學家試圖仿造一個,但根本不知道其鑄造原理,是一件科學未解的文物,堪稱逆天古物。

30、戰國鑲嵌幾何紋敦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戰國鑲嵌幾何紋敦

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戰國青銅器精品,通體飾以陰陽互託的大三角形雲紋,並用紅銅絲、銀絲或綠松石鑲嵌,具有細密流暢,富麗堂皇的效果,顯示其裝飾工藝已至登峰造極的地步。可以說也是一件逆天古物。

31、戰國雙龍首珩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戰國雙龍首珩

中國古代的玉器是世界各國中最為精美的,早在史前的紅山遺址就出土過大量的玉器,而且到了商周戰國時期玉器更是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件國寶級文物雙龍首珩便是戰國時期玉器的代表,龍身滿布乳丁紋,排列規整;珩底部的鑽孔與鏤空處應為懸掛功能而設。

32、曾侯乙編鐘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曾侯乙編鐘

這件文物是婦孺皆知的國寶級文物,也是中國現存最為寶貴的文物之一。這件文物在戰國時期就是一套絕世國寶,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是先秦時期禮樂文化的典型代表作。音域跨越5個八度,中心音域12個半音齊全。出土以來僅奏響過3次,其中一次就是香港迴歸時期。

33、越王勾踐劍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越王勾踐劍

提到逆天古物不說這件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是不合理的。這把劍代表了中國古代青銅器的製作的最高水平,千年不鏽、金屬記憶早已是世人皆知的千古謎團。這把寶劍是郭沫若先生考證的,證實了它就是春秋末年越王勾踐的隨身佩劍。

34、照妖鏡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照妖鏡

上海市博物館中藏有一件漢代銅鏡,這件銅鏡被民間譽為“照妖鏡”,當年周總理視察上海時曾對博物館人員下令要搞懂這件文物的原理。這件文物就是“西漢透光鏡”,以一束陽光照到鏡面,壁上的光斑中就會奇蹟般地顯現出鏡背面的圖案、銘文,好像光線透過銅鏡。這件文物在歷代到90年代都是一個科學未解之謎,但目前其形成原理基本搞懂,不過依舊複製不出來。

35、商大禾方鼎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商大禾方鼎

商大禾方鼎是商代晚期銅器,1959年在湖南寧鄉市出土,現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商大禾方鼎高38.5釐米,口長29.8釐米,寬23.7釐米,重12.85千克,鼎身四周有稜飾,器壁四面裝飾高浮雕的人面紋飾,人面五官准確,雙耳上側飾有獸面紋常見曲折角,下側有獸面紋的腿和足,整體以雲雷紋為地紋,鼎腹內壁鑄銘文兩字"大禾"。它是目前中國唯一以人面紋為飾的青銅鼎,是研究古代思想意識、祭祀風俗,以及審美意識的重要資料,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36、記裡鼓車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記裡鼓車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記裡鼓車畫

記裡鼓車,又稱記裡車、大章車,中國古代用來記錄車輛行過距離的馬車,構造與指南車相似,車有上下兩層,每層各有木製機械人,手執木槌,下層木人打鼓,車每行一里路,敲鼓一下,上層機械人敲打鈴鐺,車每行十里,敲打鈴鐺一次。

37、鑄客大鼎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鑄客大鼎

鑄客大鼎又名楚大鼎,1933年壽縣楚王墓出土。通高113釐米,口徑93釐米,重約400公斤,圓口平唇、圓底、修耳、蹄足、耳飾斜方格雲紋,腹飾蟠虺紋,犀首紋膝,今藏安徽省博物館。當時該墓葬是被老百姓盜挖時發現的,起先沒有引起政府部門的注意,後來越來越多的青銅器出土,才引起國民政府的關注,但此時很多文物已經流失到上海、天津一帶。為了追回這些文物,國民政府下令收繳這批文物,一同收繳回來的除了楚大鼎還有其他數百件青銅器。這些文物一併被送到時在安慶的安徽省博物館收藏。

38、錯金銀獸首兀飾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錯金銀獸首兀飾

1951年河南省輝縣固圍村出土,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是目前出土的唯一一件戰國孤品,為國寶級文物。作獸首形,飾錯金銀雲紋、鱗紋和斜線紋,精美華麗,錯金銀技藝高超,堪稱逆天文物。這件銅軏飾呈馬首形制作精美,是戰國時期錯金銀銅器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39、西漢T型帛畫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西漢T型帛畫

長沙馬王堆漢墓絕對可以說是建國後挖的最大型的漢代文物庫之一,其中出土大量西漢時期的國寶級文物。這件被列為禁止出境展覽的T型帛畫就是其中一件,這幅帛畫的畫面,大體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天界、人間、冥界;T型帛畫的出土,對研究我國古代繪畫的歷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40、銅車馬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銅車馬

這件文物全國老少皆知的國寶,被列為首批禁止出境展覽的絕世文物。1980年出土於秦始皇陵西側的陪葬坑,這件車馬結構完整,挽具齊全,裝飾物和一些小型構件由金銀製成,顯得異常富麗堂皇。文物上面鑽孔的最小直徑為1毫米,可見,秦代的技術水平非常高。

41、螭柄提樑盉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螭柄提樑盉

1972年長治市分水嶺出土,現藏於山西博物院,為國家一級文物。螭形提樑,拱背卷尾,流作龍首,引頸張口,似在長鳴。整體造型輕盈,富有動感。是一件非常稀世的春秋時期的青銅器文物,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意義。

42、東漢鎏金鑲嵌獸形銅盒硯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東漢鎏金鑲嵌獸形銅盒硯

秦漢以來,古人對蟾蜍頗為敬畏,認為是鎮兇邪、助長生的吉祥物。而此文物為東漢鎏金鑲嵌獸形銅盒硯。銅盒硯整體形狀貌似蟾蜍,頭生雙角,身添羽翼,張牙瞪眸,四足蹲伏,是東漢的吉祥神獸。1970年出土于徐州土山漢墓,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43、曾侯乙尊盤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曾侯乙尊盤

這件文物是距今2400多年前戰國時期的寶物,在戰國時期是被曾國和楚國爭奪的對象,甚至發動了戰爭。此寶物僅此一件,其鑄造工藝失傳,後世無人能鑄造。是1978年某軍隊在基建時無意挖到一古墓並出土的。

44、獸首瑪瑙杯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獸首瑪瑙杯

鑲金獸首瑪瑙杯是唐朝唯一一件俏色玉雕,選用世界上最頂級的紅瑪瑙製成,其工藝匠心獨特,金光閃閃,非常漂亮,也是世界上僅有的,所以是國家級寶貝。這一件文物看似非常不可思議,但這的確是唐代時期的文物,目前是陝西曆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其精美程度在現在也很難做得出來。

45、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這件文物知道的人不多,但是非常稀世。這是一件距今1800多年前東漢時期的絲綢製品,顏色千年不退,成品千年不化。還證實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文物上的圖案更是中華靈獸的代表。上面還繡有八個漢隸“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這也是寶物名稱的來源。

46、後母戊鼎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後母戊鼎

後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又稱後母戊大方鼎、後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後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後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0釐米、口寬79釐米,壁厚6釐米,連耳高133釐米,重達832.84公斤。鼎身雷紋為地,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反映了中國青銅鑄造的超高工藝和藝術水平。“國之大事,在祀及戎”,這件文物就是商代時期用於祭祀的用具,被認為是中國青銅史上的典範。

47、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

為何說這件文物比後母戊鼎還稀世呢?在國家首批64件永久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的名單上這件文物排在後母戊鼎之上,名列第一!此國寶是距今7000年的文物,上畫鸛鳥叼魚及石斧,墓目前中國發現最早的畫,被認為是中國畫的開山鼻祖,堪稱一件絕世“逆天古物”。還有專家認為上面的圖案代表了炎黃之爭。

48、賈湖骨笛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賈湖骨笛

賈湖骨笛,是一件擁有9000多年曆史的史前文物,在河南賈湖遺址出土,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古代樂器。骨笛上開有7個進氣音孔,至今還可以吹奏出非常美妙和諧的音樂,因歷史研究價值是在太高,關於賈湖骨笛的歷史研究成果先後在國外《自然》、《古物》等知名刊物登載。賈湖骨笛是我國出土文物中歷史最悠久的一件沒有之一。

49、素紗禪衣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素紗禪衣

素紗禪衣,說出來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這件埋藏地下兩千年的衣服重量僅有49克重,拿在手上幾乎感受不到重量。整件衣服幾近透明,非常輕薄,古代女子穿在身上彷彿仙子一般,時隱時現猶如仙女下凡。素紗禪衣充分展現出了古人高超的蠶絲養殖和絲綢編制技藝,考古專家為了複製一件“素紗禪衣”,花了十多年時間做出來的也超過了49克,想象不出來古人到底是如何織出這麼輕薄的衣服。該文物於1972年在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漢墓發掘出土,是西漢時期紡織技術巔峰時期的作品。

50、乾隆粉彩鏤空“吉慶有餘”轉心瓶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乾隆粉彩鏤空“吉慶有餘”轉心瓶

乾隆粉彩鏤空“吉慶有餘”轉心瓶,首先說明,我國考古出土文物大多都是放入博物館展覽,基本沒有流轉到市場的,所以文物的“價格”是沒有一個定數的。這件花瓶是乾隆年間的官窯作品,瓶子上面的文案和釉色非常獨特,瓶子也很精美,是清代時期瓷器中的巔峰之作。乾隆粉彩鏤空“吉慶有餘”轉心瓶曾在英國被拍賣,競拍價高達5.541億元,當之無愧的“最貴文物”。

51、三秋杯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三秋杯

這是一隻全身潔白、做工極為精巧的瓷杯,杯壁上畫有兩隻美麗的蝴蝶,它們正在花草上翩翩起舞。但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蝴蝶的翅膀色彩濃豔卻無光,由此可知這是明代時期鬥彩所具有的突出特點。這樣的做工是後人無法效仿,至今為止在我國共發現了兩個這樣的瓷杯,所以全世界僅存兩件。

52、象牙席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象牙席

據文獻記載,象牙席製作於清朝雍正、乾隆年間(1723-1735年),是廣東地方官員進獻朝廷的貢品,具體制作方法早已失傳。據老技師介紹,這種製品只能在南方製作,因為北方氣候比較乾燥,象牙在劈削成片時容易斷裂,更不可能編織成席。除此之外,當時很可能配製出了一種特殊的藥水,用來浸泡象牙,以便使其軟化,然後再劈成薄片編織。總之工藝相當複雜,造價非常昂貴,所以一直以儉樸自居的雍正皇帝曾下旨不要再做。

53、蛋殼黑陶杯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蛋殼黑陶杯

這個陶器產自於新石器時代,在山東發現的。這是一件泥質品,表面烏黑髮亮,側壁的厚度也很均勻,但它卻如蛋殼那般薄。質地十分細膩,而又不顯得軟。截至現在,我國出土的黑陶杯很少,而且好些保存得都不完整。只看圖片的話,你也許並不覺得它有多精美,倘若你見了實物,一定會感嘆它的神奇。現在製作這樣的器物,一定會用到軸承。但是在古代那個時候,是沒有軸承的,想必祖先為了製作這個,也是耗盡了不少心血吧。

54、明宣德青花一束蓮紋盤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明宣德青花一束蓮紋盤

這是明代的瓷器,顏色為青花色,而且色彩絢麗,堪稱明代青花中的佼佼者。盤上青花描繪得相當柔美,筆法流暢,整幅畫面看起來很有質感。在盤心還畫有蓮花,獨具一番高雅。這件瓷器現在保存在南通的博物館內,很多人慕名前往,都讚歎不絕。

55、戰國銅犧立人擎盤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戰國銅犧立人擎盤

戰國銅犧立人擎盤: 中華大地出土最多青銅器的地方就是山西一帶,這件戰國時期的銅犧立人擎盤就是最為出名的一件,這件國寶級文物非常精美。在青銅犧上上面還站著一個人,可以說這種鑄造技藝是非常高超的,目前留世的也只有這一件藏於山西博物院的。

56、雲紋銅五柱器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雲紋銅五柱器

這件古物被收藏在安徽博物館,出土於西周時期,至今約有六十餘年,形狀神似現代的路由器,但這確確實實是在之前創造,只能說古人的腦回路簡直了!

57、肉形石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肉形石

它是品味上乘的肉石,形態逼真,胖瘦層次分明,肌理清晰,宛若實物,但它其實是一種瑪瑙,經過歲月的的變遷,在大自然中會顯現出不同的顏色,然後把原來的石材進行加工,使其成為與實物相媲美的珍藏品。人們似乎都能聞到紅燒肉的香味,真正人間極品,價值連城。其創意構思之巧妙,雕刻技法之精湛令人歎為觀止。清代文物,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58、角形玉杯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角形玉杯

角形玉杯是用玉雕成了獸角的形狀,而且在底部呈螺旋形,刀工圓潤細膩,在玉杯的杯壁上還有象形圖案。這件玉杯是西漢時南越國的文物,也代表了當時玉雕的最高水平。

59、虎噬鹿器座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虎噬鹿器座

虎噬鹿器座,雖然是青銅製成,但是表面卻並沒有氧化生鏽,而是無比光潔。黑色的虎身上面帶有黃色的花紋,整件造型威風凜凜。它鑄造於戰國時期,用於託舉屏風之用。

60、人面魚紋彩陶盆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人面魚紋彩陶盆

人面魚紋彩陶盆的歷史悠久。這件陶盆燒製光滑無比,盆子的內部呈紅褐色,而且在盆中央還有人臉和魚形的兩個黑色圖案,造型形象又古樸。這件陶盆燒製於新石器時代,至今已經過去了6000年,到現在也沒有褪色。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於1955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半坡。為新石器時代前期陶器,多作為兒童甕棺的棺蓋來使用,是一種特製的葬具。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61、定窯孩兒枕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定窯孩兒枕

定窯孩兒枕,文物,是九大鎮國之寶之一。2013年1月1日《國家人文歷史》推出,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展出於 文華殿(陶瓷館)。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的這件定窯孩兒枕是中國陶瓷史上的經典之作。這件定窯孩兒枕不僅是宋代風俗的見證,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和陶瓷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

62、瀆山大玉海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瀆山大玉海

瀆山大玉海是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1265年)下令製作的,由大都皇家玉作完成。其製作意圖是為了反映元代國勢的強盛。它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特大型玉雕。其雕琢裝飾繼承和發展了宋金以來的起凸手法,隨形施藝;俏色處,也頗具匠心。瀆山大玉海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代表了元代玉作工藝的最高水平,也預示了明清時代又一個玉作高峰的到來。《國家人文歷史》將瀆山大玉海評為鎮國玉器之首。

63、平復帖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平復帖

《平復帖》是晉代文學家、書法家陸機創作的草隸書法作品,牙色麻紙本墨跡,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平復帖》的書寫年代距今已有1700餘年,是現存年代最早並真實可信的西晉名家法帖,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同時對研究文字和書法變遷方面皆有參考價值。

64、清乾隆御製琺琅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花石錦雞圖雙耳瓶

清乾隆琺琅彩"古樂軒"花石錦雞圖雙耳瓶高16.5釐米,白瓷薄胎,構圖清新秀麗,上飾卷草雙耳,垂肩處繪雅緻婉麗的如意紋飾,恰似輕掛於精繪多彩的卷草耳垂,錦雞的華麗自成主角,設計盡顯心思。

65、雙羊尊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雙羊尊

雙羊尊,造型精美,巧奪天工,這是中國青銅器當中少有的精品。羊角大彎曲,尊口下飾弦紋和龍面饕餮紋,較為罕見。本來是收藏於圓明園當中,受滿清皇室寵愛,但是在“火燒圓明園”的時候,流落到了海外,幾經週轉,現在收藏於英國不列顛博物館。

66、傳國玉璽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傳國玉璽,取材於和氏璧,上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從秦朝開始,以後的皇帝都將它看作皇權的象徵,只要沒得到玉璽,就算是得到了整個天下,心裡總感覺得位不正,略顯底氣不足,也會被世人所瞧不起。隨著朝代的更迭,傳國玉璽多次易主,唐末年間徹底消失,從此杳無音訊。有人開玩笑說,若能有幸得到傳國玉璽,且不說富可敵國,至少能夠富甲一方。

67、蟠虺紋壺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蟠虺紋壺

蟠虺紋壺是一種容酒器。平蓋,中間一蛇背拱為鈕,兩邊有二獸首吞蛇銜環。肩有二獸環耳,近底處有一環鈕。蓋及腹部飾蟠虺紋。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它是大約距今2500年以前的春秋晚期的一件青銅器,鑄造工藝和造型都十分獨特,展現了當時輝煌的工藝水平和設計構思的藝術水平。尺寸:高37.8、口徑8.8釐米。 出土時間、地點:1963年莒縣天井汪出土。

68、皿方罍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皿方罍(又有“皿天全方罍”、“皿天全方彝”等名行世)號稱商周銅罍之王。這件器物本身,與湖南寧鄉出土的以四羊方尊為代表的精美的商周銅器一樣,皿方罍銅質精良,造型優美、壯觀,具有宏大的氣勢,其紋飾極為精細,具有絕高的藝術與歷史價值,是中國商代青銅器塊範法鑄造工藝的傑出典範。可見, 皿方罍當之無愧是中國古代青銅器中的珍品和重器,堪稱國寶級文物。

69、大昭寺的佛祖12歲等身像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中華文化確實源遠流長,不管是文字、書畫、宗教等等領域都有非常厲害的國寶。中國人多以佛教為主要信仰,而佛教之中的至寶就是保存在大昭寺的佛祖12歲等身像。這個佛像的價值幾乎是無法估量的,光佛像上供養的天珠數量以現在的市價即為天價。相傳這尊佛像是所有等身像中最為相似於佛祖本身的,見到這個佛和見到2500年前的佛祖沒有區別。

70、鏤雕象牙雲龍紋套球

中國70件珍貴古文物,凝聚中華智慧,展現獨特魅力

臺北故宮的鏤雕象牙雲龍紋套球,這個球鏤空二十四層的象牙球,每層都可以轉動。但是我認為它還不算是中國工藝的最高代表,畢竟已經屬於明清時期,技術已經高度發達的社會。而應該在同期中找出遠超當時同期工藝的藏品。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古文物燦若繁星。鑑賞古文物,我們一定為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感到驕傲和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