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經紀人視角|如何用保險轉移人身風險?

經紀人視角|如何用保險轉移人身風險?

願您一生都有PlanB計劃

很久以前,我不瞭解保險,想當然覺得所有“賣保險”的都一樣。

與朋友的一段對話,現在想來,都慚愧。

朋友注重生活品質、非常有風險意識,家庭所有保單都是通過經紀人規劃的。

我不以為然說:

現在賣保險的這麼多, 一個電話,分分鐘約上10個都可以。

腦海中的畫面如下圖:

經紀人視角|如何用保險轉移人身風險?

傳統代理人,代表保險公司銷售產品

現在想來真是被啪啪打臉,現在還疼;

1、時間才是最大的成本,誰有時間去見N多的代理人?

2、就算是分身乏術見了,代理人只能銷售一家產品,為了成交,常規套路誇自己、貶別人,作為普通消費者很難分辯是非真假。


後來才知道,除了明星有經紀人,普通人可以有保險經紀人。

保險經紀人相當於專業的第三方顧問,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險公司。如下圖,一目瞭然

經紀人視角|如何用保險轉移人身風險?

保險經紀人代表客戶,按需求配置產品

站在客觀、中立的角度分析:

A產品的優缺點、B產品的優缺點....。

怎麼樣的方案能優點兼得,缺點互補,又能充分滿足客戶需求。

哪家保險公司的核保寬泛,結果最有利。

哪家保險公司的服務最讓客戶放心。......。

只要告知需求和預算,一切操心的事情交給經紀人。省時、省力、省心、還省錢,多好。

想買到適合的保險,找靠譜的經紀人,就成功了一大半。


此次新冠疫情讓很多朋友重新思考人生,健康才人生第一位。當未知、突然的風險來臨時如何面對?

有人選擇風險自留,所有後果自己承擔,風險來臨時,動用存款積蓄、變賣房產等等。

智慧的朋友會用保險來轉移風險,即支付小額、確定的保費,萬一風險發生時保險公司來承擔大額、不確定的支出。

或者說是人生的PlanB。

保險分為壽險、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年金險五大類。不同險種轉移不同的風險。


01壽險

壽險:以死亡為給付條件,被保險人死亡或全殘,則保險公司按照約定的保險金額給付保險金。

定期壽險:保至一段時期,如60歲、70歲等。

作用:轉移萬一人走太早的風險,如家庭經濟支柱,賺錢越多,經濟責任越大。房貸、負債、孩子養育、老人贍養、生活費等,都需要錢來解決。

保額:年收入的5-10倍,能覆蓋保障期內的所有債務等。


終身壽險:保障終身,人固有一死,無論如何終身壽險最後都會獲得賠付。

作用:轉移活太久的風險,指定受益人(避免遺產爭議),有槓桿,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達到債務隔離的功能。

保額:看個人需求。

如果因身體原因、或者年紀大,沒辦法規劃重疾險、醫療險的情況下,可以用終身壽險+防癌險作為備選方案。

我敬為自己規劃壽險的朋友。這筆錢是留給家人的生活保障,真正意義的愛與責任。

02重疾險

重疾險

:達到合同約定的重疾標準,保險公司賠付保額。

作用:轉移重疾期間不能工作的收入損失、康復費用、營養費用等。

保額:年收入的3-5倍。

對於重疾險來說最重要的保額,其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多次賠付。

業內的一位老藝術家說過“健康是最大的投保資本”。

因為你/醫生認為的“小問題”,可能是保險公司的拒保、延期、除外的“大問題”。

健康險重要的健康告知,最好能諮詢專業經紀人,經紀人可以多家投保,選擇核保的結果最好的保險公司投保。

案例分享:

03醫療險

醫療險

:作為醫保的補充,涵蓋社保外用藥、私立醫險等。

作用:轉移大額的醫療費用支出,不可獲利性,即最高不超過實際支出。

保額:最少100萬起。

在所有的保險中,醫療險的健康告之是最嚴格的。

其中一條既往症免責,即買保險前已知或者應知的疾病是不賠的。

別因為醫療險便宜就在網上隨意買,可能有賠不到的風險。

經紀人視角|如何用保險轉移人身風險?


04意外險


意外險:突發、非本意、外來、非疾病的,保身故與傷殘。

作用:轉移因意外導致身故、傷殘的風險。

保額:50-100萬,或者家庭年收入的5倍。

一年期的意外險,簡單、便宜。

有綜合意外險、自駕車意外險、旅行意外險等。


05年金險

年金險存固定的本金,保險公司依合同約定,到期給錢。

優點:專款專用、定期儲蓄、複利增值、安全保本、鎖定長期利率。

作用:為自己規劃可作為養老金、為子女規劃可作為教育金、婚前財產規劃等。

保額:按需配置


兩個維度,建議配置年金險;

1、利率

全球利率進入“降息通道”,日本、歐州已經進入負利率時代。

央行前行長周小川先生去年曾在創新經濟論壇上表示,“中國可以儘量避免快速地進入到負利率時代”。這意味著,中國也很難在全球化的低利率浪潮中獨善其身。

負利率時代遲早會到來。

經紀人視角|如何用保險轉移人身風險?

經紀人視角|如何用保險轉移人身風險?


2、人口

中國人口出生率多年下滑,老齡化加快。

中國跑步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未來每個人都需面對如何養老的問題。

如果未雨綢繆提前規劃,讓時間助力賺錢,提前安排被動收入。則可能享受輕鬆、舒適的老年生活。

畢竟,人老了,錢沒了,也是一種風險。


經紀人視角|如何用保險轉移人身風險?

先保障再理財。

做好醫療險、重疾險、壽險、意外險的安排,再規劃年金險的配置。


06寫在最後

保險起源於海上,出海風險高,船員們每人出點錢,萬一有風險身故時,這筆錢能夠給到家屬維持生活。
現代人面臨的風險不比出海船員少,每個人都需扛起自己的責任,所以,更需要保險。
商業保險4險:壽險、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1金:年金險。


不同的險種轉移不同的風險。

其實保險很簡單,複雜的是人生。

願您一生都有PlanB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