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婆婆家有事让老公随人情,我们结婚时也没收到人家的贺礼,这样对吗?

佩烜妈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人情事故这个东西是比较复杂,往往看出一个人为人处世态度和个人性格。在我看来,你婆婆也好,你老公也好,都是一家人,没有必要时刻去计较这些,也不要去为了这一件事在家里争个对错,如果你和你婆婆不住一起还好,要是住在一起,时刻想着谁对谁错一定要争个输赢,那么家庭矛盾往往就会不断,一个不和谐的家庭对你和你老公都不好,对孩子更是不利。

其实可以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你婆婆家的事,多少也和你老公有关,人在世上靠的就是人际关系,你老公替你婆婆随了人情,别人也会知道,人际关系就不会断掉,而且还会夸你和你老公孝顺,岂不是美事一件。另外,你婆婆在别人面前也会念你们俩口的好,长期以往对你和你老公的声誉也是一种提高。最重要的,就是可以避免婆媳之间不必要的猜忌,保持家庭稳定和谐。

所以,不管什么事情,还是心态放平和吧,心态好了,自然一切都会顺利的!



武汉滴小王律师


吃宴席要随份子钱,这是中国很早就开始有的一种民间文化,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

现在很多人称这种行为为陋习,因为份子钱,让我们很多人,压力山大。

  • 不管你有没有和你婆婆分家,尽管你们结婚人家没有来随礼,只要那家人和你婆婆有人情往来,那么在你婆婆不能去的情况下,应由你老公代替你婆婆去随份子钱。
  • 如果你婆婆和那家人没有人情往来,那你可以拒绝,不让你老公去随份子钱。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我家农村的,去年我爸办酒,在斟酌礼客名单的时候,我爸和我弟商量:我爷爷那一辈的就都不请了,我爸的一些朋友,联系少了的也不请了,我弟的朋友,我弟看着哪些要加上去加上去。

为什么这么做呢?

你家办酒,请了人家,人家来给你喝酒随礼,改天他办酒,你要去还礼的,这才叫礼尚往来。你请的人多,到时候你要还的人情也就多,人情压力也就越大。

可很多时候,我们去别人家里喝酒随礼,并不是因为我们跟别人平时有多大交情或者做了多少人情,而是我们上一辈留下的人情债,刚好这次要去还一下,还完这次,下次就不在往来了。

我爸年纪越来越大,他那一辈的人情,只能慢慢缩小,不然就是给我弟增添无谓的压力。请我弟的朋友,是建立我弟弟的人情往来圈子。

份子钱本来就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只是大家都这样,你不好特立独行,否则就要被孤立,所以很多人哪怕心里非常厌恶反感,也还是要去。

不管怎样,既然你婆婆开口让你老公去,那这次就让他去吧。


苏木言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在农村流行一句话“邻居是碗换碗,亲戚是箢换箢”。如果有来无往,那么就只能关门过了,无论关系多好都一样。

首先,我想问一下你们跟婆婆是在一起过日子还是已经“分家”了?在农村,“分家”就意味着“自立门户”了,各种人情往来都要靠自己。如果没有“分家”,那就是跟父母一起,你家有什么事情人家会过来,人家有事你家也得还系,但你们或者父母只要有一个随人情就够了。看这种情况,应该是你们已经自立门户了。

如果自立门户,确定没有收到结婚礼钱,需要跟婆婆沟通。这种事是对外人,肯定得关起门来自家人先理清楚了。看看是不是哪里有误会,说开了就好了,没有对错的。

人情嘛,无非是有来有往,具体谁先来,要看谁的人情值钱了。人情一般的,别人有事咱们随礼了,咱有事,他没来,那以后自然就不会再随礼给他了。如果是有权有势的人,很多人上赶着随礼,还没有门路呢!

中国人很重人情的,有往来就好办事。这是一定的。关键的度要自己把握。


望北十年


中国是个人情大国,讲究礼尚往来,逢年过节都得送个礼。遇上谁家结婚丧葬、生子升学、乔迁新居等红白喜事,都要前去庆贺、随份子送礼。尤其这两年,随着大家渐渐富裕起来和物价飞升,份子钱从100一路涨到500、甚至上千。对于不少人家和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逐渐演变成了一笔沉重的负担。关系好的,收到邀请倒不用愁,关键就是那些关系不好的,这个礼是随还是不随呢?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几种不需要随的礼。

1.长时间不联系,一有事就叫你的

任何感情都是需要时间来维持的,没有时间做支撑,再好的关系也会慢慢变淡。如果说长时间不联系了,一联系就是让你参加酒席,随份子,那月涵觉得啊,干脆就不要去,也不要随了。这样的朋友,不交也罢。因为这些朋友,只有到自己有事的时候才会想起你来。

2.随出去的礼多,收回的礼少

送礼讲究一个“礼尚往来”,还讲究一个“收支平衡”。就比方说在农村吃酒席,如果说这家有一个孩子的话,你家有两个孩子的话,那这个份子钱是随两个孩子的份,还是随一个孩子的份呢?如果你随了一个孩子的钱,等将来你的两个孩子结婚,就要请人家两次,那么对方这个钱自然是拿得不开心。那如果你随了两个孩子的钱,等将来自己的孩子结婚,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事。所以啊,像是一些随出去的多,回的少的酒席,大可不用参加。

3.为了收红包而收红包,大事小事都办的。

在我们身边,会有一些这样的人,大事小事都要办一次酒席。面对这样频繁邀请的人,有的人心里就会想,“人家都叫我了,你说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不随不去的话,多尴尬”。但是有句话说,“办事的人,都不要面子了,你还在乎面子干啥?”有些识时务的人,知道这人什么意思?人家干脆就不去了,忽悠的就是有一些顾虑多的朋友。别人都不随的礼,你还在随,那人家就会一直叫你。

人都是很在意面子的,宁愿委屈了自己,也不愿意丢掉面子。那么那些不要面子的人,就会抓住你的软肋,给你带来更多的麻烦。所以,有的时候不要因为碍于面子的缘故,去违心参加一些酒席。有的礼,不该随就不要逼自己去随。

 




二本正经1987


随人情,虽说不是生活常发生的事儿,但也算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闹心问题。随不随?随多少?它常成为我们的心里包袱。

随礼,我想全国各地基本上都有这个不成文的习惯吧,这也算是我们中华民俗特色之一。只不过是由于亲疏关系的不同而存在礼大礼小的差别。这个风俗习惯也不能说是陋习,我们想得简单点就是红事去贺喜,白事去致哀也许妥当一点,不要把它理解成面子问题,感情问题,更不能把它理解成一种投资,否则心会太累。

题主说婆婆家有事让老公随礼,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完全可以的。公公婆婆年龄大了,没有过多的经济来源,一般亲朋好友、邻里乡亲有红白喜事都是由儿子出面随礼的。至于你们结婚的时候对方没有来,大气宽容些,不要想着人家没随你们就不随人家,事情总有个开头,以后你家有事,那他们也会来的,礼尚往来的道理人家也懂得,不要觉得自己吃亏了。所以我觉得你家根据你们当地的民风习俗、家庭经济条件随个合适的人情也是可以的,没有什么不妥。



周一文


如果说的冷血一点,那就是将来婆家老人去世,你们是不是可以不要遗产?

关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还是要掌握一个度,首先不要太过计较,毕竟婆家和娘家,把你们抚养长大,你们天然的就有一分责任和义务,要孝敬老人,替老人分忧解难。

另外就是无需盲目攀比,这也是个度的问题,根据自家情况随人情,礼尚往来而已,多少随意,不要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就好。

另外,题主可有想到?无论你付出多少,其实受礼的人都知道,这份礼是谁出的,在称赞你们孝顺的同时,将来你家里有事,人家也会把礼会给你们,这就是所谓的礼尚往来了。

不知道说这些能不能让你解惑,但愿吧。

祝一切安好!


爱写字的王今


婆婆家有事是你老公的亲戚为什么不能送礼?反过耒娘家有事你们该不该送礼。你们结婚时送贺礼人家是送在大家族礼单上,不会单独给你们送。做为女人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结了婚你娘家的亲戚是亲戚,你老公家的亲戚也是亲戚都要走动。


用户4137194420541


你婆婆是老公的妈妈,不管谁出这个钱,都是你婆家的钱,你老公如果孝顺就应该出这个钱。

如果你婆婆有自己经济或收入,就不会让儿子去随这个情

如果你们经常给婆婆点零花钱用,婆婆也不会找儿子随人情

互相体谅下,都是有父母的人。婆婆家条件可能不是特别好,所以结婚礼钱没有给你,因为结婚包括你们结婚前人情世故的随礼肯定也不少,父母年龄在增长,挣钱能力却在下降,现在让你老公随人情,也就意味着你们已经能独立承担起一个家庭了,父母以后要把人情慢慢转到你们这里。以后你们随的礼就是你们的人情,等你这边有事情时,别人回的礼会直接给到你这里的,等于是你们接手了家里的人情世故,以后这样的事还会很多,心态调理好,今天送出去的以后人家会送回来的。


快乐宝贝janny


不对,我们中国人的习俗,是礼尚往来,俩号搁一好,没有往来就不要随了


恩宠公主1


虽然你没收到,但是你老公的原生家庭肯定收过,此人也一定和你的小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糸。人情都是从一开始没有到有的,相信你有礼也终有来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