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按阳光16法则阴天光圈F8.0,感光度100、快门速度500。拍摄的照片明显曝光不足为什么?

用户6638171474


按阳光16法则阴天光圈F8.0,感光度100、快门速度500。拍摄的照片明显曝光不足为什么?

有几个回答其实连“阳光16法则”是什么都没说清楚就跟着瞎搅和。所以首先,我们梳理一下,什么叫“阳光16法则”?

在晴天阳光下,18度灰被摄物的正确曝光约为:光圈f/16,快门数为感光度的倒数。

回到本问题,题主你把光圈从f/16调节到f/8,那么通光量是原来的4倍,而快门则需要相应调节到原来的1/4。

所以:

1、题主你的“阳光16法则”用错了。

你的快门速度应该是1/400秒,而不是1/500秒。从理论计算上,你的参数就已经欠曝25%。


2、太阳常数是一个估值。

在胶片时代,中国的工业化没有现在发达,空气质量也比较好。而现代的空气质量与过去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所以在运用“太阳16法则”的时候,你还要考虑空气质量下降引起的光衰。


3、在胶片时代,感光度是一个严格的标称值。而在数码时代,有些没节操的厂家严重虚标感光度数据。(最离谱的就是富士与奥林巴斯)

所以在数码机上,千万不能用“阳光16法则”去判断曝光,结果一定是个悲剧。

我罗列几个数据你看看:

佳能的1DX的ISO 100, DXOmark实验室的实测值是ISO 80。

佳能的1DXII的ISO 100, DXOmark实验室的实测值是ISO 64。

奥林巴斯的EM1 II的ISO 200(原生最低ISO), DXOmark实验室的实测值是ISO 80。(虚标2倍多!)


从耗子胖成猪


按阳光16法则阴天光圈F8.0,感光度100、快门速度500。拍摄的照片明显曝光不足为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阳光16法则。

阳光16法则(也称阳光16定律)是摄影术中不借助电子测光表来估计照相机的光圈大小和快门长短的法则。例如:在室外阳光下,如用光圈是 f/16,而所用胶片的感光度为100,则快门应为 1/100秒。但如果稍有一点阴,在快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把光圈设为f11,如果更暗一些的话,就把光圈设为f8,当然快门速度仍然保持1/100秒。如果天气非常阴沉,就可以把光圈设为f5.6。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知识,在胶片时代对于摄影师非常有帮助,那时候拍照无法实现实时回放。现在是数码时代,拍照不能生搬硬套,还需要通过实践摸索,拍玩照片后看看,然后调整参数再进行拍摄。

最后就是你上面说的是阴天,根据阳光16法则,你之需要将快门速度调整到1/100秒,曝光应该就是正常的。不过就算曝光不正常,只要不是差的太远,也可以通过后期来修补回来。


雨点音乐汇


哪个大师教的阴天法则?活活的把一个人聪明人教傻了。

即然你知道曝光不足还好,曝光不足就自己调曝光参数。

前几天看到一个带一帮人在野外拍摄的视频,摄影师拿着高音喇叭对一帮学生喊“白平衡自动,ISO100",都是这么教的吧?

摄影有法则有规律可循,但是,没有这么死板的参数,这个死参数是拿来蒙摄影小白的。

不管是阴天还是晴天,如何拍摄如何曝光,是由你所拍摄的题材所需要来决定曝光参数的。同样在阴天,如果要拍一张浅景深的照片,光圈F8就不可取,这时光圈要调到F2.2以上,那你还死套快门500么?不过曝才怪!

准确的曝光,要看曝光标尺,再结合照片的曝光直方图以及“白加黑减”的原理,如果一个老师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和题材给你不同的一组曝光参数,那只能说老师也太死板了,教不了你什么东西。

作为一个刚接触单反的新手,还是先老老实实把一些摄影的基本概念弄明白,这个阶段没什技巧和法则可言。



安顺影像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具体什么是阳光16法则。所谓"阳光16法则"是指的在晴天户外阳光下使用F/16光圈值拍摄,快门速度可以设置为感光度的倒数。这个是在数字测光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为了方便人们在没有测光表的时候如何正确的去估算曝光参数使用的一个…我分称之为口诀就好了。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相机的测光系统已经非常强大了,完全没有必要再背诵这些口诀了。



如果你想利用阳光16法则也并不是说非要使用F/16的光圈值。只不过F/16光圈值下刚好快门速度是感光度的倒数。如果你的光圈变大,进光量增加,你的快门速度也需要成倍的提高。比如你使用感光度100进行拍摄,光圈值F/16的时候,快门速度设置1/100s就可以了,如果你的光圈值改为F/11以后,进光量是原来的2倍快门速度需要设置成1/200s,按照题主的设置F/8的进光量已经扩大了四倍,快门速度也应该提高四倍也就是1/400s,如果1/500s自然就曝光不足了。

如果你使用古董胶片机,手头还没有测光表,你可以继续按照这个阳光16进行曝光。否则你使用现在的数码相机,还是老老实实去按照相机的测光进行拍摄吧。

感谢您的点赞转发,更多攻略,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分享优秀摄影作品,学习实用摄影知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欢迎关注和留言。

浩影映像


生搬硬套不合时宜的理论意义何在?况且这套理论也不是这样用的,过去学摄影,首先是喂胶片,不停的拍,各种光线条件拍个遍,并且用笔详细记录下每一张的拍摄数据。然后洗出来对照,喂的多了了自然就会形成自己的一套精准参数。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加减档。过去电子测光技术还没那么成熟,相机内置测光不一定准,所以还有专业测光仪一说。这时候经验就很重要,曾经一次摄影我全手动相机出片惊艳过那些专业全自动相机的原因也就是依据一条强紫外线环境下减档的经验操作。不过时过境迁,数码时代所见即所得。iso更是越做越高,光圈快门的组合早已不再局限过去的标准。还拿这个来研究甚至奉为经典就有点迂腐了。说白点,别人都用上机关枪了,你还在研究刀枪招式,怎么打?打不赢也毫无意义。好像前些年那些高喊着要把胶片进行到底的遗老遗少现在不也都安静了吗。顺便总结一下摄影中最无厘头的三大坚持:胶片,直出,全手动。呵呵


天青云淡如水中月


法则是死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不吃透曝光3要素之间的互易关系和特性,整天死记硬背法则,你能拍好片?



不如关注我,看看免费的摄影教学视频吧~从基础开始讲起,让你吃透这些理论~


摄影计划


按阳光16法则阴天光圈F8.0,感光度100、快门速度500。拍摄的照片明显曝光不足为什么?


我们搞摄影也不是很早,不过听说过什么“阳光16”法则,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比如在室外阳光拍摄条件下,用光圈是 f/16,而所用胶片的感光度为100,则快门应为 1/100秒;但如果稍有一点阴,在快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把光圈设为f11;如果更暗一些的话,就把光圈设为f8,当然快门速度仍然保持1/100秒;等等。

第一、“16大法”有一定的技术价值。这一套拍摄参数,是摄影人在过去技术条件落后的情况下,不断地试验、探索、累起来的一组数据,然后根据变化了条件,运用光圈、速度、感光度的互易律在进行变化适应。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一套很有价值和很成功的理论,真的难能可贵。



第二、时代进步了,科技发达了,老本本儿已经基本过时。过去,摄影人还用过手指高度来估算距离等等这些手段,你说现在的测距手段几乎可以精确到毫米级,这老玩意儿还能再用吗。


第三、我们的拍摄还是得根据现代相机的测光、对焦机理选择相应的模式进行。现在的相机都有光圈优先模式、速度优先模式、全自动模式,甚至还有儿童模式、花卉模式、微距模式、运动模式、夜景模式,等等,真实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我们完全可依据现场条件、创意思路、个人风格去选择一种拍摄模式,那么多的选项,“总有一款适合你”,自己在平时的拍摄中多学习、多练习,不久的时候,一到现场你对拍摄模式的选择就会信手拈来。

第四、练习熟悉到了一定程度,你可以试着玩玩手动档拍摄。到那个时候,你再结合“16大法”的思路,去构想一些拍摄方法和技巧,也不会嫌迟。

如果觉得说的有道理,请关注《拍客张光林》。


拍客张光林


按阳十六来调,你也没有调对,光圈16,快门速度为iso100的倒数,也就是1/100秒,光圈从16到8经过2级变化,也就是f11,f8,快门速度应该调2级变化,也就是200,400。简单来说下面这些组合:

f16和1/100秒

f11和1/200秒

f8和1/400秒曝光量是一样的,都是阳16。

以上组合有个前提条件,必须是太阳光出来时,才适用。如果出太阳时而你用f8和500的组合,曝光量已经不足1.3档了。曝光肯定更黑了。

但是你在提问中提到的是阴天,这更离谱了,阴天在开阔地带,乌云下曝光组合为iso100 f5.6 快门速度100这才是正确组合,你用的iso100 f8 快门速度500 曝光量弱了3.3档,曝光量严重不足。


培霖爸爸


既然你按照阳光十六法则来拍照,那我们来看看何为阳光十六法则吧:艳阳16阴天8,多云11日暮4,阴云压顶5.6,雨天落雪同日暮,室内球场2秒足,客厅戏台快门8!
阳光16法则这是以前胶卷相机没有测光表的情况下,使用肉眼进行手动调整的一种参数表!因为胶卷相机不会给你删掉重拍的机会,一张照片就是一张胶卷,拍黑了就浪费一张胶卷,而且胶卷很贵!所以就有阳光16法则!


现在拍照可以肆无忌惮的使用连拍模式,一秒咔咔咔十几张,光线不行删掉重拍就可以了,顶多浪费可以更换的快门而已!我不懂题主为何用以前的参数来对比现在的拍摄状态?以前没有办法才按照法则进行测光曝光!现在随手一张就可以看到曝光问题,没必要按照以前的老套路拍照!除非题主用胶卷拍摄!


婚礼摄影师Tanke


你好,根据题主的问题,个人见解如下:

1、个人认为这个口径要根据天气状况作调整,如并非阳光普照,而是多云,用EI100胶片,如果快门速度仍旧取 1/100秒,则光圈应从1/16开大一倍到1/11,这个只能作为参考。

2、理论知识都是死的,在实际情况中要根据现场环境变化而改变,比如天空中的云层是浮动的,在室外拍照时一会阳光普照,一会阴天感觉,这时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调整,16法则并不一定适用。

3、要不就是使用测光笔,要不就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进行光圈、快门、iso等根据实际进行调整,多拍准没错,经过不断的练习,你会自己总结一套实际使用参数,不同的设备也会有轻微的差异,所有持之以恒的练习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