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明代鈞瓷是否斷燒,其原因是什麼?

明代鈞瓷是否斷燒,其原因是什麼?

有關專家,通過對一批鈞臺窯遺址流散的“官鈞”瓷器標本長達半年的研究考證,認定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官鈞”瓷器,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北宋製品,而是明代早期永樂、宣德年間的產品。其主要理由是,從明朝王墓中發掘出來的金壺、銀壺的文物造型與很多“官鈞”瓷器造型相似。最新在鈞臺窯遺址出土的“方流雞心扁壺”造型,就具有公認的明朝器物特徵(2006年11月3日《深圳特區報》)。

但是對這一觀點,故宮博物院的眾多專家卻堅持認為,無論是從有關文獻資料佐證,還是從藝術風格分析,官窯鈞瓷都應當是北宋時期的作品。宋鈞與其他宋官窯的美是一致的,具有同一時代相同的神韻。

將上述資料加以引用,是要說明學術界曾有過這樣一個爭論。對於“官鈞”出生年代的探討,由來已久。這與北宋時期沒有任何關於鈞窯的直接記載,而且官窯鈞瓷至今尚未發現一件帶有紀年款的作品有關。但鈞瓷的“北宋說”應是一件不爭的事實。

然而,明代禹州鈞瓷是否斷燒,一直為陶瓷界所關注。因為,此問題的答案頗顯得撲朔迷離。

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由宋代的百花爭豔經元代過渡,到明朝時,幾乎成了景德鎮瓷器一枝獨秀的局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明代陶瓷中心南移,景德鎮陶瓷業兼收幷蓄,得到了長足發展。相對而言,北方瓷業處於劣勢。明朝中晚期,又因避明神宗朱翊鈞諱,改鈞州為禹州,因而,官方的陶瓷史書中均無鈞窯生產的記載。常年研究鈞瓷的專家趙青雲在其《鈞窯》一書中,也無鈞瓷的相關記載。元代後期戰火頻燃,中原各地是受禍最慘的一個地區。據《禹縣誌》(民國版)記載,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宮廷曾將山西3.5萬戶遷徙至鈞州(禹州)等地,解決人員稀少的問題。在神垕古鈞窯區,有關部門曾作過調查,當地居民多從山西或外地遷此,沒有一戶是明以前的鈞瓷世家。據相關部門考證,禹州的陶瓷業生產儘管明代仍以神垕鎮為集中區,但已衰敗到只能燒造酒缸、瓶壇的粗瓷窯場了。

新中國成立後,眾多陶瓷研究者經過多方考察,尚未發現明代的鈞窯遺址。可是,1980年,有關人士在神垕鎮西大辦事處瓷廠院內3米深處,發現一古窯址,出土有少量仿天青釉鈞器殘片。從器物的殘片看,其釉色系用氧化鈷調染,用氧化焰燒成。同時出土的有一陶範,上刻“天啟六年”和“祁造”字樣。鈞瓷專家閻夫立也曾在鄭州一位叫李經謀的家中見到一件刻有“天啟年制”底款的鈞瓷盤,同時還有幾件沒有底款但風格釉色和這件盤子一樣的藍釉碗。從這些挖掘與發現的鈞瓷看,其釉色一般為天青、藍紫,這說明明代末年仍有少數工匠在摸索和仿製鈞瓷,但和窯變鈞釉有較大區別。

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在北方鈞瓷日趨衰退的情況下,南方諸多窯口仿鈞之風日盛。江蘇宜興、廣東石灣等地不僅仿製了不少鈞器,有的仿製得還相當出色。據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葉喆民所著的《中國陶瓷史》(三聯書店出版,2006年1月第一版)介紹,這些鈞器,以天青、天藍、雲豆等色居多,“窯變及玫瑰紫色亦好,石榴紅色次之”。


明代鈞瓷是否斷燒,其原因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