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有些農民說種地(除去工錢)賠錢,您認可這種說法嗎?

用戶70251495691


說實話,種地收入確實不及打工開店擺攤等收入,但種地賠錢說法是個偽說法,是一些不種糧的農村人以及荒地打工者的說法!

為了穩定農業生產勞力,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我國政府早已採取了免交糧稅自種自得的惠農政策,另外種糧給予地補植補和機補等農貼,連養老母豬都補助,還給4零5零的農民發放老齡貼,公正地說,黨和政府在農業政策制定上可謂仁至義盡!究竟種糧賠錢不賠錢,只有種糧戶自已最清楚!

據瞭解,很多地區糧食收成是影響農民收益的主要原因!這些年南方農村因為勞力匱乏,雙季稻改為單季稻,減少了糧食收成!北方很多種糧大戶播下麥種和豆種後,往往是靠天收疏於管理,也影響糧食收成!種地本身是精耕細作才會收成好,收成好才會收益增多!年年收成不好何來大的收益呢?

與十幾年前相比,原糧價格已經翻了七八倍,糧價基本是跟著市場運行上浮的,目前我國原糧收購價格基本合理。原糧靠地力生長,不能與加工產品價格相比較,一雙上等牛皮鞋1000多元,要值一干多斤稻穀,牛皮鞋能吃嗎?如果用糧食的價值作用去恆量加工產品的價格,往往會陷入誤區...

化肥、種子和農藥屬農業增益性農資,其價格由市場來調控,生產者一般只能被動接受,任何國家都一樣,在市場經濟大格局下,社會生產中不存在"無本萬利"的產業,規避風險和高效生產才是農業增收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