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童年生活拾趣:打猪草

上小学时放学后,就是挎上筐子打猪草。不用敲钟集合,一群小伙伴就满山遍野撒开了欢。

家乡属于丘陵地带,基本靠天吃饭,土地产量低,粮食基本上以玉米、地瓜为主,有的年份还接继不下来,记得有几年还吃过救济粮,吃白面馒头那是奢侈品。生产队交够国家的,留下集体的,五口之家一年分到手的小麦不足一百斤。除去走亲戚,让壮老力偶尔吃点白面馍,有力气挣工分。剩下的就是一家人春节早饭一顿水饺,夏至一顿凉面。春节时小孩子们是敞开了肚子吃,简直就是生吞活剥、囫囵吞枣,直吃到脖子梗,连仅有的一点肉味都没有品尝出来。过年到中午就只有煎饼卷包子了,直到现在我还好这一口。结婚后去媳妇家这样吃,岳母知道我爱吃水饺,总是多做一些说管我吃够。我笑笑说,体验生活,不能忘本。

人尚且如此,家里养的一头猪、两只鹅、十余只鸡,只能靠散养和草料来喂养,偶尔改善生活,就是下雨淋雨了发霉的粮食。打猪草就成了我们春天、夏天和秋天放学后最大的事情。

现在环保要求严,农村人自己家已很少有人养猪,也没有人去割草,山上到处都是。那时一是贪玩,二是大人要割草交给生产队喂牛养猪,我们小孩子只能是割一些嫩草、挖一些野菜。天天大家都干这个事,割满一筐还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有时割不满回家怕惹大人生气,挨一顿臭骂,居然学会了“造假”,把筐里的草不摁实,回到家赶忙把草倒进猪圈就往外跑。

虽是如此,打猪草中间还是有不少的乐趣。春天上山,一会儿比着采集野菜入肚,一会比着采集野韭菜,晚上回家可谓是一餐美味。夏天、秋天上山,偶尔摘些野果打牙祭,其味悠长。大胆的,还会俏俏到队里的果园“偷”个苹果、瓜地“偷”个田瓜、西瓜,被看园子的老大爷追的满山跑,跑出多远还听到在吼:“王八羔子,还不熟呢?不怕吃死你。”远处的我们大笑不止。更为有趣的是,两个村里的小伙伴遇到了,有事无事,好象是仇敌,便发生了战争,隔着一条山沟互相对骂,互相扔石头借以发泄。战争互有胜负,把对方孩子的头给打流血了,哭着叫着让大人找到家里,免不了大人一顿殴打。

一年两年下来,攒了几栏猪粪,给家里挣了不少的工分。猪养肥了,猪肉自己是吃不上的,收猪的来了,卖了换来的钱,成了小孩子上学的学费和过年的新衣服,成了哥哥姐姐成家的新房子和嫁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