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故事:“妹,你工資2萬借我點錢怎麼了”“不借,前年借你8萬還沒還”

本文由【深情解讀】原創出品,抄襲必究!

故事:“妹,你工資2萬借我點錢怎麼了”“不借,前年借你8萬還沒還”

01.

孟非曾經在相親節目裡說,現在的女孩越來越優秀,男孩越來越平庸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我想,還是被現實所逼。

第一點, 家庭條件不好,父母偏心,重男輕女,女孩想要改變命運,只能靠自己,靠著靠著,就越來越堅強,將家裡的兄弟甩出幾條街。

假如大多數家庭裡的女孩都是這種情況,那麼,這波女孩子,整體素質會比同齡男孩優秀,也就不奇怪了。

第二點, 是大環境所逼。二十年以前的女人,還將希望寄託在婚姻上,還信奉“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哪怕婚姻不幸福,依然不敢離婚,因為沒有離婚的資本,離開了就無法很好地生存。

但現在社會不一樣了,女性越來越獨立,可以工作,可以掙錢,就算不結婚也能養活自己,就算結婚了婚姻不理想,離婚了也照樣能活得很好。

但活得好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有錢。

想要有錢,家庭靠不住,那就只能靠自己,又得回到第一點上。歸根結底,女人靠不住家庭,也靠不住婚姻,最後發現,只能靠自己,所以,她們拼了命也不敢停歇,努力工作,努力奮進,讓自己優秀再優秀。

所有外表看起來命好的女孩,都少不了背地裡的拼搏,只是你沒有看見。因為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越早領悟到這個道理的人,就成功得越早,還沒開竅的人,只會埋怨社會不公,命運不濟,怨天尤人,一副窮我有理的樣子。

自己窮,還不算,還要壓榨家裡的姐妹,享受她們努力的成果,這種人,難道不是家裡的吸血鬼麼?

故事:“妹,你工資2萬借我點錢怎麼了”“不借,前年借你8萬還沒還”

02.

蘇倩是家裡的老三,上面有個哥哥,有個姐姐。從小,哥哥不愛讀書,也很無賴,儘管這樣,父母還是寵得要命,畢竟,那是他們的命根子。

姐姐呢,也很冷漠,媽媽讓她乾的家務活,她自己不幹,偏逼著妹妹幹。蘇倩要是反抗,她就顛倒是非,到媽媽那裡告狀。

媽媽不問青紅皂白,直接就罵她:“怎麼那麼不懂事,家裡就你讀書最多,讓你乾點活怎麼了,不想幹就別讀書。”

蘇倩擔心讀書的機會被剝奪,只好忍氣吞聲,默默幹家務。更過分的是,過年的時候,親戚們給的壓歲錢,自己還沒拿熱,就給哥哥哄騙了去。

哥哥說:“你把錢給我,我替你存著,等到你想買東西的時候,我再給你。”

那時候小,蘇倩就信以為真,等到她想買文具的時候,跟哥哥要錢,他卻說,早就花光了。

蘇倩找媽媽投訴,根本沒用,因為媽媽不會相信,就算是真的,也不會替她伸冤,教訓兒子。

從那時候起,蘇倩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出人頭地,到時候看誰還敢欺負自己,別說哥哥,就連媽媽也不敢對小瞧自己。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蘇倩考上了大學,也順利畢業,進入大企業,一步一個腳印,才從一個小職員,晉升為公司經理,這一切都少不了奮鬥。

故事:“妹,你工資2萬借我點錢怎麼了”“不借,前年借你8萬還沒還”

03.

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沒有在奮鬥路上流過淚吃過苦的人,不足以談何為堅強。

蘇倩年方30,未婚,一路走來,專心事業,忘了個人終身大事,卻唯獨沒有忘,貼補自己的家。

自從她工作以後,家裡就沒少問她要錢,今天幾百,明天一兩千,過年過節孝敬父母哥嫂,買這買那,都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前年,哥哥結婚要買婚房,父母將攢了一輩子的存款,都給了他,還不夠,問蘇倩借。

蘇倩說明親兄弟明算賬,這錢是借,不是給。當時哥哥答應得好好的,保證等房子過了戶,自己手頭上寬裕了,就還錢。

可是,兩年過去了,哥哥不僅住上了新房子,還生了孩子,不僅沒有還一分錢,還在父母面前嚼舌根說:妹妹賺那麼多錢,一點都不幫襯家裡,太不應該了,當初就不該給她唸書,都念成白眼狼了

姐姐也跟著抬扛,說等到她結婚的時候,讓爸媽多要一點彩禮錢,才算公平。

家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港灣,可有時候,最傷我們的,也是家。

當一個人,成了家庭成員裡最厲害,成就最大的那一個時,彷彿就免不了被索取的命運。

蘇倩成了大齡剩女,沒人關心她的私事,沒人給她介紹對象,更沒有人關心她一個人在大城市裡生活得好不好,快不快樂,工作順不順利,只知道,問她要錢,盯著她為家裡付出了多少。

最近,哥哥打算買一輛新車,身上沒錢,問爸媽要,爸媽辛辛苦苦打零工攢下的錢,省吃儉用,又給他借去了,說是借,實則根本不可能還。

故事:“妹,你工資2萬借我點錢怎麼了”“不借,前年借你8萬還沒還”

04.

作為父母,也不可能問兒子還錢,他們操勞一輩子,都是為了兒子,不是為了女兒。

錢不夠,於是又問蘇倩借,蘇倩不樂意,於是兩人爭吵了起來。

哥哥:“妹,你工資2萬借我點錢怎麼了,一家人那麼算計,太小氣了。”

“不借,前年借你8萬還沒還,不是我小氣,是你們傷了我的心,我的錢又不是水漂來的,說好還我,老債沒還又借新債,我不是搖錢樹。”

蘇倩也不客氣,直接就拒絕了,氣得哥哥牙癢癢:“你狠,不借就不借,我還怕借不到錢不成!”

親情索取,有時候不是對方太貪,而是我們心太軟,不懂拒絕。總以為拒絕了會傷情面,越擔心傷了情面,委曲求全,忍辱負重,家庭成員,就將手伸得越長,胃口越來越大,最終釀成一個無底洞,最後連自己都背不動。

就像孫儷演的《安家》,不斷滿足那個偏心又貪得無厭的媽媽,張口就索要100萬,要不到就到她的公司裡去鬧。

這種親人看似很可惡,但如果房似錦一開始就狠下心來拒絕,也不會造就後來的惡果。

故事:“妹,你工資2萬借我點錢怎麼了”“不借,前年借你8萬還沒還”

蘇倩自從哥哥借錢買房以後,家裡人對她的態度冷漠又苛刻,就已經覺悟,這個家庭,只會索取她,不會給到她溫暖,所以,只能靠自己。

靠自己的前提就得手裡牢牢地抓著錢,誰也不借,孝敬父母,是應該,但借錢不還的人,就沒必要繼續再借了。

-end-

作者:新面紗,【深情解讀】欄目作者,專注於探討婚姻、兩性話題,左手帶娃,右手寫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