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什么中医把脉就能看出病来?

用户65292723


不同病,在脉搏上会有不同的跳动方式。这是我们老祖宗经过几千年的总结和实践出来的技能,好不夸张的说是中国的瑰宝。曾经的蛮夷都是要朝拜中国,从中学习一些医术的,比如日本的汉方,高丽棒子的韩医,这都是以中医为基础然后结合自己国情发现出来的,在比如蒙医,藏医,哈萨克医,回医等等少数民族医很多都能找中医的影子,也都是在中国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传播出去的。


1.浮脉:轻触也感到动弹觉的脉搏。主表证,也可见于虚症。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2.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沉脉主里证。因病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为里实证;若脏腑虚弱,气血不充,脉气鼓动乏力,则脉沉而无力,为里虚证。

3.迟脉: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60次以下)的脉象。迟脉主寒证。因寒凝气滞,气血运行缓慢,因此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若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为虚寒证。

4.数脉:脉来急速,一息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90次以上)的脉象。主热证,数而有力为实证,数大无力为虚热症。

5.虚脉:寸关尺三部脉象中取均无力,重按有空虚感的脉象。主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6.实脉:寸关尺三部脉象浮、中、沉取均搏动有力的脉象。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7.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的脉象。主病:痰饮,食滞,实热。

8.涩脉:脉来不流利,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的脉象。主气滞血瘀,脉道受阻,血行不流利,故显涩象。

9.洪脉:脉来极大,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的脉象。洪脉主热证,通常是由于阳热亢盛至极,或是由于脏腑间有火热内蕴,所产生如烦渴、面红、身热、等症状,因而会出现如波涛般汹涌,来盛去衰的洪脉。若久病气虚,或失血、久泄等病证见洪脉,多属邪盛正衰之危象。

10.细脉: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主病: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伤寒、痛甚及湿症。

11.弦脉:脉本身的硬度大,端直以长,如按琴弦。主病:肝胆病,痰饮,诸痛症。

12.紧脉:脉来绷紧,状如牵绳转索的脉象。主病:寒邪、痛证、宿食。

13.缓脉:一息四至,来去怠缓的脉象。若脉来和缓均匀为平脉;若脉来弛缓无力为病脉。主湿症,脾虚。湿邪内困或脾虚气血不足而致脉来和缓懈怠无力。若脉来和缓有力,也可见于正常人或病后胃气恢复之象。

14.促脉:脉来急促而有不规律的间歇的脉象。促脉主阳盛热结,气血、痰饮、宿食停滞;亦主脏气虚弱,阴血衰少。阳盛热结,阴不和阳,故脉来急数有力而时见歇止。若真元衰惫,脏气虚弱,阴血衰少,以致脉气不相接,则脉促而细小无力,多属虚脱之象。

15.结脉:脉来迟缓而有不规律的间歇的脉象。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症瘕积聚。临床可见窦性心律、脉律正常之偶发早搏

16.代脉:脉来缓弱而出现有规律的间歇的脉象。脉代无力,良久复来,为虚症。脉代有力,多为痹病、痛症、七情内伤、跌打损伤等,因气积受阻,心气失和,致脉气不相衔接。临床可见于早搏形成的二联律、三联律等。

17.相兼脉:两种或数种脉象的特点同时出现。


这些一些比较常见的脉像和正常。还有一些少数小众的脉象及同证不同人脉象的不同。

所以这就说到始终贯穿于中医治病中的理论经典名词:辨证论治。


都说中医治病慢,其实要看什么,比如一些急症或者炎症,那确实是西药快,对于重症来说个人感觉中医也非常好,西医好比野草割不尽,春风吹又生;中医就有些斩草除根的意思了。


而草是什么草,就要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得出来,然后通过辨证论治,开方抓药。“良药苦口”这个词也说的中医,就是因为“苦口”所以很多人排斥,觉得西医更好。很多轻症,中药或者西药都能治好,多数人就会选西药,毕竟方便很多,也不用“苦口”。

但是对于重症来说,中药和西医结合是非常好的,中医中药去病根,西医西药去病灶,相得益彰。只不过我国的中西医发展的有点偷换了概念,学完西医学几天中医,更有甚至是只学了中药的主治禁忌什么的,然后看西药的检查单开中成药。其实不然,西医可以速成,一个真正的中医是不可能速成的,还是因为那四个字,“辩证论治”。只有一个好的领路人,经过长时间的识病辩证才能成长为真正的中医。


而现在的人或者学生,往往缺乏这种精神,他们最想做的事就事尽快出师独立坐诊开方。因为现在这个社会就是快节奏,慢就落后,不是所有落后的人都会努力追赶,也不是所有落后努力的人都会“厚积薄发”。

现在中国人都要问中医把脉为什么能看出病来都要问,中医真是的是快被人遗忘了。也许中医就是那个走遍全世界西医都摇头的时候,才会想起来还有中医。治好了,病就是应该好,因为前面西医做了很多努力。病没有好,就说中医是骗子是庸医。殊不知,你是在什么情况下就医的。普通看不好,看专家正常,专家看不好,看特许正常。特许看不好,换医院出国也正常,但是一次中医没有看好,中医就全是坑蒙拐骗???


请善待中医!!!


一通教育网校


中医诊脉起源于扁鹊,而扁鹊又是用诊脉来掩盖自己的“异能”。诊脉是不是笑话?




第十四使徒-ZEREL


肚子里长了个东西,中医把脉把得出来吗?是良性还是恶性把脉把得出来吗?


平常6801


人人都会欣赏风景,美景就是有高度整体和谐,人体呢?人的生命是动态的景色,由五脏六腑产生的气血所生,把脉是医者最直接了解或者说欣赏你这身体景色最直观的方式,这是一个角度,还有望诊,问诊,闻诊,从多个层面来判断哪里出了问题,把脉只是其中之一,这是治病的最低层次,正真有水平的还要,结合天时,地理,人事,比如春夏秋冬,生活环境,精神情绪,中医不是科学,用西医看中医只能看出怪物,中医是体系学,是把天道自然带入人体去高度抽象化思维去理解人体运行之道的一种学问。金木水火土,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可见之物,而是看不见的五种能量运动形式,大体归类是这五种,同时也对应了,人的五脏,对应五脏的功能运行方式,肺又主气,五脏六腑之气又皆上注于肺表现于手部寸关尺,所以可以判断人的气血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