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農村常見的一朵黃花,好看又賺錢,明年嘗試種上幾畝地

菊花是菊科菊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廣泛分佈於我國各個地區。菊花味甘、苦,性涼,歸脾經,屬於大宗、常用的中藥材,多種產品暢銷國內外。在藥用菊花產量中,特別是杭白菊的種植,在藥用以及出口方面佔了主導地位,在菊花生產中舉足輕重。

相比於其他作物,菊花的適應性強,在我國除了乾旱、高寒的區域之外,其它各地區均可以種植。在現代農業發展之前,主要以採摘野生菊花為主,現在有大面積的人工種植,主栽品種為杭白菊和淮菊。

農村常見的一朵黃花,好看又賺錢,明年嘗試種上幾畝地

一、菊花的植物學特性

菊花屬於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株高在40-200釐米不等,一般為50-90釐米。植株的莖色嫩綠或者為褐色,莖直立,分枝亦或不分枝,被柔毛;葉為互生,卵圓或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和鋸齒,葉片為長圓狀卵形,葉片表面為深綠色,背面灰綠色,葉片具有細柔毛。植株為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具一朵或數朵簇生,頭狀花序直徑在2.5-20釐米,大小不一;舌狀花為雌花,筒狀花為兩性花。舌狀花一般會有紅、白、黃、紫等多種顏色,筒狀花經常為紅、白、黃、紫、綠、粉紅等顏色。

農村常見的一朵黃花,好看又賺錢,明年嘗試種上幾畝地

二、菊花的生長特性

菊花屬於菊科,雙子葉,葉片為對生,莖稈壯呈現菱形,根系十分發達,屬鬚根系,較耐低溫。菊花的幼苗在低溫條件下,生長較為緩慢,但根系生長速度快,有低溫長根、高溫長莖的特點。4對葉片時開始分支,5-7天就可以長1對葉,分支生長到子葉基部,主莖生長到8-12對葉時,植株開始現蕾自封頂,現蕾由主莖開始向下發展到分支頂部,植株的主莖頂部一般生長4臺大花枝,基部上生有6-8臺大分枝。另外,菊花特別喜光,待花蕾生長到植株上部才開花,從現蕾到開花大約需要15-20天。

農村常見的一朵黃花,好看又賺錢,明年嘗試種上幾畝地

三、菊花對種植環境的要求

菊花的種子在4度以上就可以正常發芽,最適宜的溫度為15-20度,菊花幼苗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25度。菊花的地下根莖較為耐旱,但不耐澇。菊花屬於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條件下,可以提早開花,喜陽光,較耐寒。菊花對土壤要求不嚴格,旱地、水田都能夠種植,在微酸性、微鹼性土壤中都可以正常生長。但菊花更喜歡地勢高、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農村常見的一朵黃花,好看又賺錢,明年嘗試種上幾畝地

四、菊花的高產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鑑於菊花的生長特性,我們應該選擇通風向陽、氣流清涼的種植環境。土壤的選擇不嚴格,以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土壤疏鬆、不漬水的中性土壤種植最佳。需要注意的是,在低窪土地與鹽鹼土地,不應該種植菊花,切忌進行連作種植。如果土壤溼度過大,就會造成菊花生長不良,在夏季雨水過多的時候,容易引起積水爛根,導致植株死亡。

種植地的整地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到4月上旬進行,在菊花種植之前,我們需要將地塊深翻到25-30釐米,每一畝土地腐用熟農家肥2500-3000公斤、鈣鎂磷肥15-20公斤作為基肥,隨後耙平地面作畦,畦寬為90釐米、溝寬為30釐米、溝深為30釐米。在平整地塊後,我們應該在畦面上覆蓋深色地膜,以膜內不積水最為適宜。在施足基肥的同時,按照每畝土地施撒3%辛硫磷顆粒劑1.5公斤、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0.8公斤,能夠有效預防根腐病、莖腐病、葉枯病、灰斑病等病害的發生,還可以有效防治地老虎、蠐螬等蟲害。

2、繁殖方法

(1)分根繁殖

秋季採收菊花之後,選留健壯植株的根,保暖越冬。在第二年的3-4月份,扒開土,並澆稀糞水,以促進萌枝迅速生長。然後在4-5月份,等到苗高15-25釐米的時候,選擇在陰天,將根挖起,並分株,選擇粗壯和鬚根多的種苗,斬掉植株的苗頭,留下約20釐米長,按照行距40釐米、株距30釐米,開6-10釐米深的穴,每穴栽1株即可,在栽種完成後,及時覆土壓實,並澆水促進成活。

(2)扦插繁殖

一般在3-4月份進行,選擇粗壯、無病蟲害的新枝做為插條,並截成10-12釐米長的小段,摘除下部葉片。插條下端應該切成斜面,並在切口蘸上黃泥漿,按照株行距8釐米×15釐米插入苗床,入土深度一般是插條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隨剪隨插。另外,苗床不適宜過溼,否則會導致死苗,最適宜插條生根溫度為15-20度。在插苗之後,最好在上面蓋一層稻草,並搭好遮陽棚,以保持一定的溼度,大約需要20天就可以生根,在30-35天之後,苗高在20釐米的時候,即可移栽到大田,方法同分株繁殖的方法。

農村常見的一朵黃花,好看又賺錢,明年嘗試種上幾畝地

3、大田管理

(1)追肥管理

菊花屬於喜肥作物,除了施足基肥之外,生長期一般還要進行3次根部追肥和2-3次的葉面追肥。第一次追肥可以在菊苗移栽後進行,每一畝土地用腐熟的人畜糞尿1000-1500公斤澆施。第二次追肥應該在植株開始分枝時進行,一畝地需要用三元複合肥20-25公斤,並結合培土施入。第三次在菊花現蕾的時候進行,每畝土地用三元複合肥30-35公斤,並配合尿素5-10公斤,兌水施入根際周圍,在施後及時進行培土。在菊花的花蕾期,一般在傍晚時分,利用0.2%磷酸二氫鉀液或0.5%-1%過磷酸鈣浸出液進行葉面噴施,一般間隔7天左右噴1次,連續用藥2-3次,以促進開花整齊,進而提高產量和質量。

(2)水分管理

在菊花的生長前期,水分管理以土壤見幹見溼為主。之後隨著植株的生長,需要適當控制澆水量。在菊花出苗或移栽活蔸之後,應該保持畦面溼潤,以利於植株的莖葉生長。在高溫旱期,我們要澆透水,以滿足植株對水分的需求;澆水次數與澆水量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雨季的時候注意防澇,切忌積水,以免造成爛根。

(3)剪苗摘心

剪苗是菊花在田間管理中的重要環節,適時剪苗能有效抑制菊花的頂端優勢,增大冠幅,可以提高產量。對於較早移栽的菊花,我們可以在整個生長期進行一次剪苗, 一般是在5月中下旬進行,在6月初全部完成。在離地面留2-3釐米高剪除苗尖,只需要保留3-5個生長強壯的分枝即可,並及時去除其餘較弱的分枝。對於較遲移栽的扦插菊花苗,我們還需要摘心1次, 一般是選擇7月底完成摘心。無論剪苗、摘心,都需要在晴天的早晚或陰天進行。

(4)病蟲害防治

★斑枯病

又叫作葉枯病,主要危害葉片,在整個生長期均可以危害。在生長前期,我們要控制水分和避免偏施氮肥,以防止徒長,以利於通風透光。在雨季時,注意排水,可以降低田間溼度。在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並利用1%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或70%代森錳鋅1000-1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即可。

★枯萎病

枯萎病主要危害根部。我們可以作高畦,開深溝,並注意排水。另外,需要拔除病株,並在病穴中撒生石灰粉或用50%多菌靈1000-1200倍液澆灌病株,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在周圍植株根部也進行澆灌。

★霜黴病

主要危害葉片,被害葉會出現一層灰白色黴狀物。在移栽之前,種苗可以用40%乙磷鋁300-600倍液浸泡5-10分鐘,充分晾乾後進行栽種。在發病初期,我們需要及時摘除病葉,並深埋或燒掉。在發病初期,推薦噴施40%乙磷鋁300-500倍液或50%瑞毒黴500-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蚜蟲

一般會在4月下旬開始發生,推薦用10%吡蟲啉1500-2000倍液或25%唑蚜威1500-2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連續防治2次即可。

★癭蟎

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小蟎蟲,主要寄生於葉組織內,剌激葉組織使其膨大成小疣狀物,進而形成不規則的灰白色蟲癭,一般會在4-11月發生。再發生初期,我們可以噴施73%克蟎特2500-3000倍液或9.5%喹蟎特1500-2000倍液防治,在9月中旬時禁止噴藥。

農村常見的一朵黃花,好看又賺錢,明年嘗試種上幾畝地

五、提高菊花品質的關鍵方法

目前,菊花富硒種植是菊花生長髮育過程中,提高品質的關鍵技術。通常可以葉面噴施鋅硒葆,通過菊花自身的生理生化反應,將硒元素吸入植株體內,並轉化為有機硒,進而富集在菊花花球中。將鋅硒葆21克,加卜內特5毫升加水15-20公斤,充分拌勻,然後均勻噴灑到菊花葉片的正反面上。一般需要在生長期、現蕾期,分別施硒1次,每畝地每次噴灑硒溶液20-25公斤。

結語:我國的野菊花資源非常豐富,開發利用前景大。現有的栽培品種較為單一,有待進一步開發。菊花的藥用價值高,頗具開發潛力,可作為保健品長期服用。因此,農戶學會種植藥用菊花,對於提高經濟效益,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